1. 侯兴祖的网络影响
2007年,侯总火了。有人这样形容,2007年你可以不看好男、快男和超男,但是一定要看“史上最牛广告人”侯总的电视购物节目。因为这个台湾小伙靠捶胸顿足、声嘶力竭地叫卖手表和钻石饰品居然创造出了空前的娱乐效果,很多观众在看到他气呼呼地拍桌子、甩头、大吼大叫卖东西的画面,就可能笑喷。 你见过做电视购物广告而备受欢迎的广告代理人么?日前,一则由3名台湾口音男子“共同出演”的电视购物广告在国内多家地方卫视频道热播,该广告声称只需998元就可购买一条最顶级的“伯芬2克拉8心8箭钻坠”水晶钻,为了诱惑观众,广告里的“侯总”更是为卖货扼腕、挥泪卖力“演出”,时时作出的痛心疾首状,让网友们为之喷饭,而“侯总”也因此被网友们封为“史上最牛的广告人”。短时间里,网友自发组成一个“侯总”的粉丝团,并自命“猕猴”,每天到论坛里交流看“侯总”的心得,“看完‘侯总’的节目再睡觉”已成为侯迷的习惯,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侯总”“演技一流”,更有人直呼其为“金马影帝”。
“我已经做成手机铃声了,每天要听侯总喊几声,才痛快。”与电视购物公司期待的“产品受捧”不同,侯总本人成了网友热议的对象。
侯总登陆大陆后不久,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粉丝”。他们自称“猕猴”(迷恋侯总的“粉丝”),每天到论坛交流观后感。不少“猕猴”说:“不看侯总的节目,睡不着觉。”
2. 电视购物上都是骗子
最近看了帖子,好多理智的人看电视购物就当看喜剧,,,
尤其是那个卖表的"侯总"倒成了名人了,,,,喜剧名人
叫卖起来真是厉害啊,,.,,,
你就当花钱买教训吧,如果315投诉无门你也没有太多办法
3. 劳斯丹顿手表大概价值多少钱
深夜,多家卫视滚动播出一则广告,称“劳斯丹顿,手表中的劳斯莱斯”——中国档次最高的表,仅售元? “劳斯丹顿,手表中的劳斯莱斯,全中国档次最高的手表品牌,其他品牌统统退避三舍。”近日,一个嘶吼的“男高音”回荡在深夜的电视荧屏上。
网友称他“史上最牛广告人”
此人自称侯总,在多家地方卫视台的电视购物广告里推销手表。他“表演”卖力,表情夸张、情绪激动、声嘶力竭,不时作痛心疾首状,被网友封为“史上最牛的广告人”。
他的“演技”得到网友一致好评,有人干脆直呼其为“金马影帝”,甚至有网友感叹:“以前觉得赵本山的小品最逗,现在算开眼界了,估计连赵本山都得被他忽悠乐了。”
在侯总的广告里,若干劲爆的字眼反复跳跃——“100%瑞士机芯”“100%南非真钻”“法国蓝宝石水晶镜面”“限量66块”“400多颗水晶钻”“全国最低价”。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多家世界名表及钻石专卖店,“老法师”们连连称奇:“世界名表里,有劳力士和江诗丹顿,但从来没听过劳斯丹顿。”
有的瑞士机芯只要10美元
瑞士机芯是侯总强调的“亮点”。业内人士透露,只凭“瑞士”两个字,不能完全代表手表品质。“有的便宜货,机芯进价只要10美元,只能用10多年。高质量的瑞士机芯,能用100年,价格至少上万元。”
侯总在广告里称,劳斯丹顿采用法国顶级蓝宝石水晶镜面,无论如何也刮不花。他还当场拿出小刀用力刮蹭,甚至搬出电钻,以证明表面的“金刚不花之身”。
一名“老法师”介绍,在高档名牌手表中,蓝宝石水晶镜面较常见,特点是耐磨。“尽管耐磨损,但是否耐冲击还要看实际情况。如果从高处摔落,也可能会损坏。”侯总宣传的劳斯丹顿经典真钻手表,售价2980元,但“单配一块蓝宝石水晶镜面,开价约2000元”,更何况是“法国顶级”产品。
0.061克拉的碎钻不值钱
“11颗南非真钻,每一颗0.061克拉。”广告里,侯总说到0.061时,故意提高声调,生怕别人不知道钻石有多大。他还“谦虚”地补充:“我刚才一直说0.06克拉,你们知道我这个人有多保守了。”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一家品牌钻石经销店里,要买0.06克拉的钻石。“0.6克拉?最便宜的将近2万元。”营业员热情地介绍。当她听清小数点后多加一个0时,不屑地摇摇头说:“0.06克拉?没搞错吧,这么小的碎钻,就像**,不值钱,我们根本不卖。”
记者再问:“11×0.06克拉不就相当于0.66克拉吗?”
“这不是一码事,钻石越大越值钱。11颗0.06克拉的钻石,价值只相当于1颗0.66克拉钻石的几十分之一。”
66块限量手表卖不完
昨晚,记者致电劳斯丹顿直销电话,订购2980元的劳斯丹顿经典真钻手表。26号话务员介绍说,由于是非广告时间,无法享受优惠价,只能以8000元的原价购买。
记者佯称需求量较大,“要10块”。她随即表示,要向总部申请,才有希望拿到优惠价。“我们这里限量66块,不过没关系,你等下次广告播出时再试试,还能订到。”接着,她催促记者赶紧下单,“很多人在抢购,慢一步就抢不到了。”
对于广告中的“限量销售”,侯总在自己的博客里回应称:“每件商品限量66块,意思并非只有66块,这是当初与电视台合作时,按照播放次数算的供货量”。侯总的意思是,所谓“限量”,会随播放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非66块,而是N×66块。N代表播放的次数,循环播放,自然卖不完。
400多颗水晶钻不是“钻”
侯总推销的劳斯丹顿手表中,有一款售价较高,达12000多元,一大卖点是“镶有400多颗水晶钻”。
除了照例怒吼“400多颗”,侯总还“请”出一件检测工具,美其名曰“国际测钻笔”。“在钻石上一点,如果是真钻,就会发出声音。”一番试验后,果真颗颗“真钻”。东华美钻专卖店的一位老法师介绍说:“鉴别钻石真伪用的是热导仪,操作没有那么方便。”
“水晶钻”“水钻”“晶钻”等说法,站不住脚。“这不是钻石,多半是人工晶体,属于‘仿钻石’,普通消费者很难用肉眼分辨。”老法师说,“仿钻石”由模具批量制造,每克拉的成本在10元到50元之间,有的甚至是玻璃制品,成本才几分钱。我国2003年发布的《珠宝玉石名称》规定,假的钻石,要么不能叫“钻”,要么须加上“仿”字。
不少电视购物广告都“忽悠”
侯总“一鸣惊人”后不久,很多同行纷纷涌现。他们也许在“演技”和“气势”上略逊一筹,但推销伎俩差不多,无非是“过度夸张”“避重就轻”“偷换概念”等。
眼下,“忽悠”已成为电视购物广告里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广告差不多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习惯用高轰炸、高重复的手法吸引眼球。使用肯定、煽情的语言,让人怦然心动。
它们为什么能高密度、长时间在电视台播出?是利益驱动。
一家卫视的广告部经理透露,现在许多电视台的广告时段填不满,与其让这些时间闲置,不如“赌一把”,先赚钱再说。
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要价高;而凌晨、下午等时段的价格便宜,每分钟只要1000多元,甚至几百元。这些违规广告一般以“量大”来打动电视台。“只要密集轰炸,消费者打开电视就有机会看到广告,我们就能赚到钱”。
电视购物公司与生产企业按事先约定分成,业内规则是生产企业拿三成,因为部分利润必须变成回扣去“运作”电视台的广告公司或广告部。产品本身的成本不高,公司主要投入都花在广告和电视购物节目上。电视等媒体成了实际的获益者,甚至有些媒体对电视购物节目产生了依赖。 评论 07070310301
【焦点背景】 侯总在博客里称:“用生命在经营品牌”
侯总原名侯兴祖,2001年起在台湾东森购物台推销劳斯丹顿,一炮而红,近日转战祖国大陆。6月14日,他在新浪网开博,连发2篇文章,回应质疑。他表示:“我不是最牛的广告人,而是用生命在经营品牌的人”。
他在博客里称,自己担任品牌经理已6年。“我们公司代理的商品,销售数量已高达几十万件,业绩一直处于行业第一名,深受广大客户的肯定。”文字风格一如他的语言。“我在节目上的激情,完全来自对商品本身的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感,绝非乱吼乱叫。”侯兴祖的博客推出后,迅速被推到新浪博客首页,短短几天内,流量突破10万。
侯总把网友的质疑,归咎为电视购物的大环境欠佳。去年8月1日起,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在所有广播电视节目中暂停播出。侯总说:“**大力辅导电视购物业者制定相关规范,大家可以越来越放心。”
【焦点关注】 侯总的粉丝叫“猕猴”
“我已经做成手机铃声了,每天要听侯总喊几声,才痛快。”与电视购物公司期待的“产品受捧”不同,侯总本人成了网友热议的对象。
侯总登陆大陆后不久,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粉丝”。他们自称“猕猴”(迷恋侯总的“粉丝”),每天到论坛交流观后感。不少“猕猴”说:“不看侯总的节目,睡不着觉。”
网友“zgq3d”称:“本来深更半夜的电视购物节目,大都是一些减肥壮阳增高丰胸产品,早看腻了。直到有一天,在闪烁的光芒中,来了喜剧明星侯总。”
有些网友认为,侯总的销售技巧不道德。另一些网友却不以为然,反驳说:“没必要太较真,看着高兴就行,有几个人会上当?”他们呼吁:“不要禁播侯总的广告,它已经变成很多人睡觉前的娱乐节目了。”
【焦点链接】 侯总的经典瞬间
◆一番大吼大叫后,侧头摆臭脸,看上去气乎乎的,像在抱怨:“我侯总亏本甩卖,你们不买,就是对不起我!”
◆使劲敲桌子,有节奏地、声嘶力竭地说:“全世界任何一家专卖店都不会有更便宜的产品。破盘价998!破盘价!(怒吼)不是破一片,是破了十几片。”
◆“我不是为了赚钱!这么好的东西拿到国外,10倍的价格早被抢光了,根本不要做广告。”
◆“我相信一说出价格,我们的电话肯定要被打爆的!你猜多少钱?只要2980元!一共只有66块手表,如果你错过了,那么我恭喜你,你买不到了。”
4. 电视购物超级大买场的台词,要一整段有趣的,谢谢
近日,每到午夜,一则由3名男子“共同演出”的电视购物广告都会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广告主角“侯总”为低价卖货扼腕、挥泪,极尽搞笑、忽悠之能事。虽然事后有专家指出,他们出售的“水晶钻”只是些不值钱的人工玻璃,但侯总却因其广告中的疯狂演出被众多网友盛赞“胜过金凯瑞,赶超周星驰,压倒赵本山”!甚至封他为“史上最牛广告人”。
因为一则不靠谱的电视购物广告而迅速在网络走红,恐怕连侯总本人都没想到。6月14日,侯总在新浪网开设博客,短短几日,点击量就突破16万;15日,他又做客网易聊天室,蜂拥而至的网民甚至造成网络“塞车”。这就是侯总,你不能不认识的网络新红人!
疯了广告里大演癫狂“心理戏”
最近,一则名为《8心8箭!超无敌了!赵本山都不在了》的帖子在网络上被热炒,帖子里写道:“每天夜里11时20分,我都会专心致志地等着看侯总的表演,他推销他们的8心8箭水钻,先要痛心疾首地敲着桌子,一句一顿地,非常有节奏地,声嘶力竭地说:‘只要998,破盘价998,破盘价998!’然后侧着头摆出一张臭脸,气呼呼的样子,好像让观众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当主持人还在费尽口舌推销之际,侯总又在一旁尖叫:‘不要说了,不要说了……’让我们觉得,他真的亏大了!”
帖子里还说:“侯总每天晚上另一个时段还会做一个手表广告,更加搞笑。他在电视里大吼:‘我发誓100%的南非真钻,100%的瑞士机芯,我相信我说出价格,我们的电话肯定要被打爆的!你猜猜多少钱?2980元!男表女表一共只有66块,如果你错过了,那么我恭喜你,你买不到了……’”
帖主称,“以前一直以为赵本山演戏最逗,最近算开了眼了,估计赵本山都得被他们忽悠乐了。”
火了“销售界的神,喜剧界的天才”
这个帖子在随后的一周里被网友疯狂转载,成为了各大网站的热门帖子,甚至连相关电视购物的视频,也被众多播客转载。总之,这几周,各大网站论坛讨论的焦点都是这位爱演“心理戏”的疯狂广告人——侯总。
而这个广告被网络炒红之后,有专家指出,侯总出售的“水晶钻”,其实只是些不值钱的人工玻璃,所谓的“破盘价”,已经高出成本无数倍了,这个广告涉嫌违规。也就是说,侯总等于是在卖“假货”,他激情出演的其实是个虚假电视购物广告。
但这个结论丝毫不影响网友对侯总的喜爱。一位网友就力挺侯总:“就冲着侯总不遗余力的表演,我觉得卖什么价钱也不过分。反正咱不买就是了!”大家纷纷跟帖表示赞同,“本来深更半夜的,就没有什么电视节目可以看。直到有一天,在闪烁的光芒中,来了彻底改变电视购物行业的巨人——侯总”。甚至有网友说,每天晚上都要看完侯总的精彩表演才能安心入睡。
有网友这样评价侯总的演技:“节奏快而不乱,夸张而不造作,堪称销售界的神,喜剧界的天才。”更有网友戏称:“侯总炉火纯青的表演和对现场的驾驭能力已经足够击败所有百花奖、金鸡奖得主,胜过金凯瑞,赶超周星驰,压倒赵本山,啥时候也问鼎一下奥斯卡啊,要不太对不起广大‘侯迷’了。”
但也有些网友发帖讽刺说,“谁要来恶心咱们,咱们就无比崇拜。这是什么智慧?这是以德报怨的智慧。”
不管是褒是贬,不容置疑的是,侯总真的火了!
6月14日,红透网络的侯总在新浪网开设博客。他在博客中自报家门,称自己原名侯兴祖,是山东郓城人,1978年在台湾出生,原为台湾省东森购物台主持人,“六年来业绩一直处于第一名”。
侯总写道,来到大陆短短三个月就有那么多支持者,非常感激。他相信,“自己人生的未来会在大陆”。侯总还在博客中称,自己不是最牛的广告人,节目中的激情完全来自自身的自信,绝非嚣张的乱吼乱叫。
侯总的博客刚开设四天,就已有高达16万的点击量,比很多影视明星的人气还要高。
15日,侯总又赶赴网易网站,与网友进行网络聊天。
有网友抨击侯总卖假货,经验老到的侯总只说:“不管是钻还是玻璃,包装盒都不止几十块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但他也承认:“不只是电视购物,任何广告都会被美化。”
不同于以往多数网友疯狂的追捧,当日网络聊天进行中,很多网友都在暗损侯总骗钱,侯总自我解嘲说:“侯总书读得不多,13岁就出社会工作了,做过商品,做过业务,还有装潢,水电都做过。现在有这么多人支持,值了!我很幸福,愿意看到支持鼓励,甚至耻笑都没关系。”
有网友问,侯总为什么总摆着一副吃亏的样子,感觉很傻。侯总说:“不是表现吃亏,是表明这个东西真的很便宜,我们今天卖东西,实际上贵或便宜要让客户知道。至于表现方式,大家开心就好。”
5. 电视广告里侯总那个劳斯丹顿好还是江斯丹顿好
"史上最牛广告人"卖力推销 劳斯丹顿被指"忽悠"
“劳斯丹顿,手表中的劳斯莱斯,全中国档次最高的手表品牌,其他品牌统统退避三舍。”近日,一个嘶吼的“男高音”回荡在深夜的电视荧屏上。
网友称他“史上最牛广告人”
此人自称侯总,在多家地方卫视台的电视购物广告里推销手表。他“表演”卖力,表情夸张、情绪激动、声嘶力竭,不时作痛心疾首状,被网友封为“史上最牛的广告人”。
他的“演技”得到网友一致好评,有人干脆直呼其为“金马影帝”,甚至有网友感叹:“以前觉得赵本山的小品最逗,现在算开眼界了,估计连赵本山都得被他忽悠乐了。”
在侯总的广告里,若干劲爆的字眼反复跳跃——“100%瑞士机芯”“100%南非真钻”“法国蓝宝石水晶镜面”“限量66块”“400多颗水晶钻”“全国最低价”。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多家世界名表及钻石专卖店,“老法师”们连连称奇:“世界名表里,有劳力士和江诗丹顿,但从来没听过劳斯丹顿。”
有的瑞士机芯只要10美元
瑞士机芯是侯总强调的“亮点”。业内人士透露,只凭“瑞士”两个字,不能完全代表手表品质。“有的便宜货,机芯进价只要10美元,只能用10多年。高质量的瑞士机芯,能用100年,价格至少上万元。”
侯总在广告里称,劳斯丹顿采用法国顶级蓝宝石水晶镜面,无论如何也刮不花。他还当场拿出小刀用力刮蹭,甚至搬出电钻,以证明表面的“金刚不花之身”。
一名“老法师”介绍,在高档名牌手表中,蓝宝石水晶镜面较常见,特点是耐磨。“尽管耐磨损,但是否耐冲击还要看实际情况。如果从高处摔落,也可能会损坏。”侯总宣传的劳斯丹顿经典真钻手表,售价2980元,但“单配一块蓝宝石水晶镜面,开价约2000元”,更何况是“法国顶级”产品。
0.061克拉的碎钻不值钱
“11颗南非真钻,每一颗0.061克拉。”广告里,侯总说到0.061时,故意提高声调,生怕别人不知道钻石有多大。他还“谦虚”地补充:“我刚才一直说0.06克拉,你们知道我这个人有多保守了。”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一家品牌钻石经销店里,要买0.06克拉的钻石。“0.6克拉?最便宜的将近2万元。”营业员热情地介绍。当她听清小数点后多加一个0时,不屑地摇摇头说:“0.06克拉?没搞错吧,这么小的碎钻,就像垃圾,不值钱,我们根本不卖。”
记者再问:“11×0.06克拉不就相当于0.66克拉吗?”
“这不是一码事,钻石越大越值钱。11颗0.06克拉的钻石,价值只相当于1颗0.66克拉钻石的几十分之一。”
66块限量手表卖不完
昨晚,记者致电劳斯丹顿直销电话,订购2980元的劳斯丹顿经典真钻手表。26号话务员介绍说,由于是非广告时间,无法享受优惠价,只能以8000元的原价购买。
记者佯称需求量较大,“要10块”。她随即表示,要向总部申请,才有希望拿到优惠价。“我们这里限量66块,不过没关系,你等下次广告播出时再试试,还能订到。”接着,她催促记者赶紧下单,“很多人在抢购,慢一步就抢不到了。”
对于广告中的“限量销售”,侯总在自己的博客里回应称:“每件商品限量66块,意思并非只有66块,这是当初与电视台合作时,按照播放次数算的供货量”。侯总的意思是,所谓“限量”,会随播放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非66块,而是N×66块。N代表播放的次数,循环播放,自然卖不完。
400多颗水晶钻不是“钻”
侯总推销的劳斯丹顿手表中,有一款售价较高,达12000多元,一大卖点是“镶有400多颗水晶钻”。
除了照例怒吼“400多颗”,侯总还“请”出一件检测工具,美其名曰“国际测钻笔”。“在钻石上一点,如果是真钻,就会发出声音。”一番试验后,果真颗颗“真钻”。东华美钻专卖店的一位老法师介绍说:“鉴别钻石真伪用的是热导仪,操作没有那么方便。”
“水晶钻”“水钻”“晶钻”等说法,站不住脚。“这不是钻石,多半是人工晶体,属于‘仿钻石’,普通消费者很难用肉眼分辨。”老法师说,“仿钻石”由模具批量制造,每克拉的成本在10元到50元之间,有的甚至是玻璃制品,成本才几分钱。我国2003年发布的《珠宝玉石名称》规定,假的钻石,要么不能叫“钻”,要么须加上“仿”字。
不少电视购物广告都“忽悠”
侯总“一鸣惊人”后不久,很多同行纷纷涌现。他们也许在“演技”和“气势”上略逊一筹,但推销伎俩差不多,无非是“过度夸张”“避重就轻”“偷换概念”等。
眼下,“忽悠”已成为电视购物广告里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广告差不多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习惯用高轰炸、高重复的手法吸引眼球。使用肯定、煽情的语言,让人怦然心动。
它们为什么能高密度、长时间在电视台播出?是利益驱动。
一家卫视的广告部经理透露,现在许多电视台的广告时段填不满,与其让这些时间闲置,不如“赌一把”,先赚钱再说。
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要价高;而凌晨、下午等时段的价格便宜,每分钟只要1000多元,甚至几百元。这些违规广告一般以“量大”来打动电视台。“只要密集轰炸,消费者打开电视就有机会看到广告,我们就能赚到钱”。
电视购物公司与生产企业按事先约定分成,业内规则是生产企业拿三成,因为部分利润必须变成回扣去“运作”电视台的广告公司或广告部。产品本身的成本不高,公司主要投入都花在广告和电视购物节目上。电视等媒体成了实际的获益者,甚至有些媒体对电视购物节目产生了依赖。(曹刚、王瑜明)
【焦点背景】 侯总在博客里称:“用生命在经营品牌”
侯总原名侯兴祖,2001年起在台湾东森购物台推销劳斯丹顿,一炮而红,近日转战祖国大陆。6月14日,他在新浪网开博,连发2篇文章,回应质疑。他表示:“我不是最牛的广告人,而是用生命在经营品牌的人”。
他在博客里称,自己担任品牌经理已6年。“我们公司代理的商品,销售数量已高达几十万件,业绩一直处于行业第一名,深受广大客户的肯定。”文字风格一如他的语言。“我在节目上的激情,完全来自对商品本身的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感,绝非乱吼乱叫。”侯兴祖的博客推出后,迅速被推到新浪博客首页,短短几天内,流量突破10万。
侯总把网友的质疑,归咎为电视购物的大环境欠佳。去年8月1日起,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在所有广播电视节目中暂停播出。侯总说:“政府大力辅导电视购物业者制定相关规范,大家可以越来越放心。”
【焦点关注】 侯总的粉丝叫“猕猴”
“我已经做成手机铃声了,每天要听侯总喊几声,才痛快。”与电视购物公司期待的“产品受捧”不同,侯总本人成了网友热议的对象。
侯总登陆大陆后不久,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粉丝”。他们自称“猕猴”(迷恋侯总的“粉丝”),每天到论坛交流观后感。不少“猕猴”说:“不看侯总的节目,睡不着觉。”
网友“zgq3d”称:“本来深更半夜的电视购物节目,大都是一些减肥壮阳增高丰胸产品,早看腻了。直到有一天,在闪烁的光芒中,来了喜剧明星侯总。”
有些网友认为,侯总的销售技巧不道德。另一些网友却不以为然,反驳说:“没必要太较真,看着高兴就行,有几个人会上当?”他们呼吁:“不要禁播侯总的广告,它已经变成很多人睡觉前的娱乐节目了。”
【焦点链接】 侯总的经典瞬间
◆一番大吼大叫后,侧头摆臭脸,看上去气乎乎的,像在抱怨:“我侯总亏本甩卖,你们不买,就是对不起我!”
◆使劲敲桌子,有节奏地、声嘶力竭地说:“全世界任何一家专卖店都不会有更便宜的产品。破盘价998!破盘价!(怒吼)不是破一片,是破了十几片。”
◆“我不是为了赚钱!这么好的东西拿到国外,10倍的价格早被抢光了,根本不要做广告。”
◆“我相信一说出价格,我们的电话肯定要被打爆的!你猜多少钱?只要2980元!一共只有66块手表,如果你错过了,那么我恭喜你,你买不到了。”
6. 侯兴祖的接受采访
侯总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自己在台湾出生和长大,祖籍为山东郓城。“其实我平时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喜欢安静,但一旦投入工作就会很积极很兴奋。我是一个负责的人,无论对我的公司、股东还是消费者都一样。同时,我也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感情专一,有一个相处了快12年的女友。” “我用生命经营品牌”
“我叫侯兴祖。”侯总说。
侯兴祖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说侯总,只要你常看电视,应该见过这个捶胸顿足地推销手表和钻石的疯狂电视购物主持人。
而他之所以能迅速走红,也由于每晚各地电视台播放由其担当主持人的钻石及手表的广告,网友戏称其“忽悠”能力比赵本山强百倍。可以说在中国电视购物史上侯总绝对是标志性的人物。
当问起侯总本人怎样理解“史上最牛广告人”的称呼时,他回答:“其实,我不是一个广告人,我是创世纪亚洲公司中国分公司的CEO,因为我的公司不是单纯地推销商品,而是集商品设计、包装、代理一条龙作业的公司。我不是最牛的广告人,而是用生命在经营品牌的人。”
同时,侯总也坦言:“我是一个很直接的人。‘最牛’的这个说法其实有很多注解,有好的,也有坏的,无论外界对个人的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接受,但要跟事实相符。” “没代言费,靠薪水吃饭”
边聊边吸着雪茄烟的侯总十分稳重,说到做广告代言人如何选择的问题,侯总告诉记者,“我自己拍的广告基本都是所在公司代理的产品,自己都会使用,对于广告我有自己挑选的原则,不是给钱就卖,只代言自己了解的产品,比如钻石饰品、仿钻、宝石、手表等等,因此我没有代言费,挣的只是做CEO的固定薪水,也是一个靠薪水吃饭的人。” “激情是信心的表现”
电视购物中,侯总使劲敲着桌子,一句一顿地,非常有节奏地,声嘶力竭地说:“只要998,破盘价998,你去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伯芬专卖店都不会有低于1000元的产品,破盘价998!”
网友评价侯总的经典语录:“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卖完了,就买不到了。”
与侯总的交谈中,谈到了侯总的推销风格。很多人质疑侯总在电视里夸张的表情,激情的推销方式,认为有作秀的嫌疑。对此侯总如何看待?
“激情是信心的表现,节目中的激情都不是表演而是真情流露,我从未学过表演,而且作为公司的CEO,我了解消费者想要什么,我成功的秘诀就是‘用心’,我要做的不是单纯的卖东西,还要与消费者分享快乐。” “他们的尖叫让我感动”
由于侯总火得很,因此侯总的身边出现了大批自称“猕猴”(即“迷侯”)的粉丝团。对此,侯总解释为,粉丝团的出现确实让他惊喜,他表示,对粉丝们不反感。
侯总说:“前一阵子,某大型网站举办了年度十佳网络红人的排行榜,我与周正龙和芙蓉姐姐都进入了排名,但是令我吃惊的是当我上台时,掌声和尖叫声不断,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红’。”
“其实,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粉丝们的大喊和尖叫让我感动,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支持,而人的努力就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侯总如是说。
当问到侯总认为自己拥有庞大粉丝团的原因时,侯总的解释为:“我想是因为我‘真’。我是一个特别本‘真’的人,我从不伪装,好的事物不怕与人接触,相信在逐渐接触中,越来越多的人会对我有正面的评价,同时,也感谢一路走来支持我的粉丝们。” “初衷不是娱乐化”
“晚上不看侯总的节目就睡不着。”网上很多人有这样的评论。很多“猕猴”在每天睡前都要调到有侯总的台,定好自动关机,让侯总的声音陪伴着进入梦乡。因此,话题的最后,记者与侯总谈到了广告走向全面娱乐化的思路。
“从电视购物走出来一个娱乐人物确实不可思议,这个不是我预先想到的,我没有那个远见,我的初衷不是娱乐化,而只是想单纯地做我自己,而我自己的性格刚好就很娱乐,不习惯讲话太闷。就连我平时给员工做培训时也会穿插一些笑话,我认为,这种风格很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口味,成了广告中最好的元素,所以就造成了广告和娱乐结合的效果。”侯总这样理解。
侯总说:“自然流露的,消费者才喜欢看,应该要给消费者感觉到最真实的一面嘛。而且即使表现的表情夸张一点,也都是自然的。我不是演员,做节目也没有脚本,制作人只是把产品介绍给我们,怎么表现,都是我自然的流露。”
当谈到有的网友认为侯总总是打着发蜡,显得有点“油头粉面”时,侯总表示:“我是天生的鬈发,怎样梳头都很抢眼,为了把满头卷发‘压住’,我只能打厚厚的发蜡,而且我上电视前是化妆的,可能是由于这样的缘故才会有‘油头粉面’的说法,其实与事实不符,我很委屈。”
“画”说新闻
广告做得那叫牛
让人看了解烦忧
有人笑他在作秀
侯说是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