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购平台 » 购物网站设计教案
扩展阅读
宁波奥德赛优惠价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购物卡能挂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宝购物指纹验证失败 2021-03-15 14:24:44

购物网站设计教案

发布时间: 2021-01-24 06:36:07

Ⅰ 买东西 看什么 教学设计

《买东西看什么》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二个活动主题《购物有学问》中的一个话题。这一话题,从多角度让学生学习购物的学问。消费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消费能力也是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儿童终将长大成人,要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要让他们学会买东西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学会选择,学会比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而且要结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发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三无食品“,了解Qs标志等,争当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有过自己购物的经历,在购物过程中了解了一些消费的常识,并有了一定的体验。但他们在购物时,更多是关注商品的价格、包装等,而对一些产品的质量、生产日期,还有其他的信息并不了解,而且自我维权意识还比较低。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丰富学生消费常识,懂得购买安全的商品。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倡导“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一理念。基于此理念,我在教材的处理上进行了大胆地取舍,努力使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多种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情,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品德教育来源少,再回到生活中做了内容及形式上的尝试和创新。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懂得辨认什么是“三无”产品及了解发票的作用;初步会看商品的标签和了解QS标志。
2. 行为与习惯: 通过观察、讨论和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选择、比较,根据需要科学购物,健康生活,人人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3. 情感与态度: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购物观,知道购物出现问题时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本堂课的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实践场景中懂得甄别“三无”产品,了解发票的作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情趣,揭示主题
1. 出示顺口溜:“起床穿冒牌运动服出门,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些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指名学生读顺口溜,然后说说各自的感受。)
2. 师谈话揭示课题:是啊,现在的食品真是危机四伏,我们要如何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看什么》。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人们对食品的评价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的背景材料面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理性的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学会购物
活动一:交流购物经验
1.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购物的时候都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交流购物经验)
2. 师谈话:看来同学们都是细心人,已经有了一定的购物经验,有的同学还懂得要看包装。其实商品的包装上就包含着许多的信息,让我们去寻找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看看你从包装上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生成探究学习主题。】

Ⅱ 小学生网上购物要谨慎的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第一课 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内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第一课《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原则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交往中加以运用。
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知识:学习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了解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对交往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正确与人交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启发式、探究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心理的发展,对交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渴望突破自我,在与人交往中展现自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乏对交往礼仪和技巧的掌握和实践,在交往中难免会碰壁,如处理不好,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闭锁心理,所以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非常重要。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及本课的特点,课前我把学生男女混合分为4个大组,学生分小组收集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与人交往,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我们生活在我们的集体中,每天也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评选一下我们班最善于交往,受大家欢迎和喜欢的人。请每组同学商量后推选出一位你们心目中的“交往之星”的名字。
教师随堂在课件上填加被评选同学的名字,全体师生向他们表示祝贺。
说一说:推选他们当选“交往之星”的理由。(教师注意总结升华学生的回答,并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助于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可见交往是一种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技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三、 研讨内容:
(一)与人交往的原则
1、交往之星进入各组,与同组同学根据屏幕提示模拟表演:
(1)小明平时学习习惯不好,这次考试又得了班里最后一名,他主动找到你请你帮忙辅导他学习,你会怎么做?
(2)自己最喜欢的一支笔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踩坏了,你会怎么做?
(3)小华考试没考好,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作为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做?
(4)你和小亮说好周末一起写作业,可天却下起了雨,你会怎么做?
2、每组表演之后,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并板书。(平等、相容、互助互利、讲信用)
3、学生自读教材P1-P2,明确与人交往的原则。[课件出示]
与人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
(二)与人交谈的技巧
我们了解了与人交往的原则,为我们正确交往提供了前提,但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别人欢迎的人,我们还必须要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
1、下面,老师做一个随机的小采访:当你和别人交谈时,最讨厌对方的哪些行为?
2、学生谈个人感受。
3、书中给我们列举了几种不正确的对话方式,我们一起来看。(阅读教材P2“信息链接”)
4、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在与人对话时首先要学会倾听,耐心、虚心、会心、用心地听对方说,这既是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也能促进双方的交往。[课件出示]

Ⅲ 中班社会教案找找小商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超市。

师:我要买一袋盐,可以去哪专里买?

你去过哪些超市,它们属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类。

师:怎样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出示照片):看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样分类的?有哪些记号?

引导幼儿讨论相应的区可以放哪些物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知道这样摆放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物品,为人们的购物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

组织幼儿交谈,了解购物的环节。

师:你去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师幼共同总结。

四、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

交代购物的要求。

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营业员问好。

幼儿观察其他顾客在超市购物的程序。

幼儿自由购买2~5元的物品,了解购物的过程以及超市营业员的工作。

围绕“我去购物”谈话,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在超市购物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Ⅳ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凑钱购物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Ⅳ 小班数学活动《买东西》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点评: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Ⅵ 上哪儿买东西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Ⅶ 求礼仪教育:超市购物的教案

目标:
来1、让幼自儿亲自体验购物的过程,并了解购物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2、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准备:
各种学习用品,自制的钱币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平时都跟家人一起在超市里买过东西,今天啊,我们也一起来玩一个买东西的游戏好不好?”
(二)关键步骤。
1、先让幼儿了解买东西时我们要注意的一些什么?把购物礼仪先更幼儿讲一遍,请幼儿回答。
2、幼儿都了解购物礼仪后就可以开始游戏了,先布置一个小商店,里面有各种学习用品,给幼儿每人发数量相等的钱币。
3、当“小顾客”走到“商店”时,“售货员”要微笑,给予优质的服务,“小顾客”纤毫东西后,要排队交“钱“,交了”钱“以后,才可以拿走和打开所有的商品。
(三)、游戏后讨论。
1、请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这次购物游戏中,那个小顾客做的最好?为什么?
哪些服务员做的最好?为什么?
2、如果是你和家人一起去购物,你还会怎么做?
3、最后归纳总结核心要素的美容,与幼儿一起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