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网络购物节的未来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网购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多渠道零售业相互交融
我认为,购物者的目光在商品邮购目录、零售商店、网站之间来回跳动,用户希望各方面可以自然衔接。将来,这些独立的部分将有可能交融为一体。
(二)、更多心满意足的网上购物者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每个季度在线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最新的报告显示:在去年第四季度,消费者在网上的购物经历比网下更愉快。现在的消费者知道网上的零售商能够向他们提供些什么,而在一两年前,各家电子商务公司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因此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如今,经济衰退又将消费者拉回到了网上,人们对在线购物体验持有更高的肯定态度。
(三)、网上购物者依然我行我素
对于零售商及其营销部门来说,我认为:网络提供了特别的功能,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消费者来自何处、从哪上网,了解是什么促使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了解消费者缘何丢弃购物篮、离开商店。
然而,尽管电子商务网站可掌握海量的信息,但消费者的行为依然难以预测,要想改变其行为更为困难。因为,消费者的行为本身相当固定,网络很难将其改变,购物者仍将我行我素。
(四)、中型电子商务网站之死 当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数量因合并及倒闭的原因而减少之时,仍然存在众多依靠少量资金过活的特定网站。
就以eBay、亚马逊为代表的大型网站将继续占据大部分网上零售收入,小型特定网站也有生存的空间。最难受的是那些夹在中间的中型电子商务网站,这些网站在开销项目上与大网站相差无几,但却难以占据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以支持其存活。正是因为这一原因,Egghead.com就被亚马逊收购。
(五)、更多网站实现盈利
实现盈利的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多,某某网站开始赢利的消息不再是出现在媒体中的新闻。亚马逊在去年第四季度完成心愿,成为盈利网站大家族一员。目前盈利网站大家族包括:eBay.com、Monster.com、Priceline.com、Travelocity.com、Expedia.com、FTD.com以及1-800-Flowers.com等。
在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电子商务的深度将进一步拓展。目前受限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两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向纵深挺进,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将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简单地依托“网站+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互动、实时成为企业信息交流的共同特点,网络成为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中枢神经。企业将创建、形成新的价值链,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形成更高效的战略联盟,共同谋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国电子商务将面临严峻挑战。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将渗透到国内,对中国电子商务构成严峻挑战。
第三,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出现兼并热潮。首先是同类兼并。目前中国为数不少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由于资源有限,并且在Internet“赢家通吃”
原则下,最终胜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网站;其次是互补性兼并。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与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网站要发展,必然采取互补性收购策略,结成战略联盟。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而且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将成为必然趋势。
B. 天猫双十一这种购物狂潮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双十一演变成了购物节,历年的双十一都是购物高峰,这种购物节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诸如刺激消费,店家获利,消费者也获利,国家也获利,坏处则诸如加大了快递人员的工作量,退货退款数量加大员工工作量,消费者更加难以维权。
自新冠病毒肆虐以来,我们都本着多存钱多储蓄的态度,不敢轻易花钱,这就造成了人们失去消费信心,经济衰退。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横行,这让众多行业都深受打击,也让经济快速衰退,各行各业都停滞不前。而这次双十一购物节的巨大单量和成交额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消费信心,也让各行各业可以重新起航,有利于快速推动经济发展。
双十一购物节成就了很多店家和工作人员,也会造成快递员的过劳。每到双十一阶段,各个快递就会增加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工作量。快递员的工作量加大容易造成过度疲劳,另外消费者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C. 中国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什么刺激经济的政策
中国在疫情期间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地摊经济、消费券、五五购物节。
1、地摊经济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2、消费券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也积极搭建了促消费平台,开展购物节、电商节等打折促销活动,有些地方就像刚才记者提到的,发放了消费券、折扣券,在“五一”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上千场次的消费促进活动。
关于消费券方面的情况,据初步统计,在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这些促销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聚焦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标。
3、五五购物节
作为上海首创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参与本次“五五购物节”的线上商家超过52万家,线下商家超过10万家,各类平台和企业发放优惠券超过240亿元,撬动效应明显。“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后,有34项重点活动和260项特色活动先后举办,其间又逢“中国品牌日”和“双品网购节”,有力带动了人气回升和市场复苏。
(3)购物节对经济建设和上层建筑扩展阅读:
地摊经济发展
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复消费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截至2020年5月末,郑州、长沙、西安、大连、青岛等多个城市提出放开地摊经济。
截至2020年6月4日,已经有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长春、杭州、长沙、石家庄、青岛、宜昌、黄冈、德阳、攀枝花、广安、南充、资阳、遂宁、彭州等城市,以及上海、陕西、辽宁、江西、甘肃等省份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D. 双十一购物节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利大于弊的辩论资料
这么多分还没人回答,哈哈,只怨群主加上了“辩论”二字。
双十一购物的利:回
对百姓,可以买到便答宜商品,各位败家娘们更是可以放开剁手;
对商家:可以趁机推销自己的新产品,或者清理库存;
对物流:除了老板高兴,其它人表示深恶痛绝;
对国家:可以扩大内需,把握消费潮流,甚至是逼迫传统企业升级,顺便推进一下互联网经济。
E. 利用需求价格理论分析天猫双十一购物节的经济原理。。
就销售这一件事情来说,首先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卖的东西往往不是必需品,回但是的确是大家答想要拥有而认为价格过高的商品,所以其需求价格弹性很大,因此小幅的降价可能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提升,每一件商品在某个特定的价格上能得到利润的最大化。
F. 怎么看待现在的网络购物节比如618,双十一
我记得2003年左右,刚接触淘宝,母上大人知道后,万分紧张,严令“不准在网上买东西,都是骗钱的”。而如今双十一将至,她老人家施施然吩咐:我看中的那两件外套,明天一定给我抢到啊。
鲁迅说的好,世上本没有购物节,买的人多了,就有了。
突然想起来,我当初学习网购是为了省钱,现在却变成要剁手,顿时双眼含泪,泣不成声。。。
G.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存在购物节亦是消费者"购物劫"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消费者在购物节,反而利益受损,表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自发性的缺陷。版
以及市场规则不健全权,市场主体缺乏诚信经营的品质,没有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与信用体系。
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到位,法律实施水平不高,市场活动的参加者,没有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风尚
H. 购物节的产品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什么性质
购物节的产品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什么性质呢?在微观经济学当中起到一个就是啊,展现,然后一个对比的一个性质。
I. 双十一是光棍节,为什么会是购物节呢
由于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天猫)举办了网上促销活动,当时参与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成交额远远超出预期效果,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型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双11”购物狂欢节汹涌的客流和极高的日成交量表明,民众消费意愿较强,消费能力较高,这无疑是拉动内需的积极信号。电子商务需求的“井喷”揭示了中国网络消费的巨大潜力,即传统零售业态与新型零售业态的对抗。
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认为,“双11”购物狂欢节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号,是新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的较量。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100亿节点的成功突破,中国零售业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网上交易形式已从零售业的补充渠道之一转变为拉动内需的主流形式,从而迫使传统零售业态全面升级。
(9)购物节对经济建设和上层建筑扩展阅读:
双十一购物街的其它相关介绍:
在2019年的“双11”中,如果说直播还是新生事物,那么直播已经成为2020年电子商务、品牌和企业的“标准配置”,其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各电商平台都在直播领域下了功夫。可以说,“锚购”已经成为消费者开启“双11”的新方式。
2020年天猫“双11”一推出,淘宝直播室就迎来了数亿人次的访问量。10月21日,10分钟前开始预售,淘宝直播引导的交易量超过去年全天。此外,更多的主播和商家也迎来了直播间的大爆炸。仅在美容行业,淘宝网直播一小时内就有12件商品成交超过1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