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旅游遇到强制买卖,该怎么办
其实旅游团,有购物安排,是在正常不过的吧,
只是如果涉及到题目所说,强制购物,那就是有问题了。
什么叫强制购物,就是游客和旅行社之间签订的旅游合同里面,没有购物项,而在旅游途中导游要求必须购买指定商铺的产品。
遇到此类情况,注意收集证据,记录导游证件号,现场照片或录音等,和保留证据,回团后找旅游局投诉。
第一原则:保命要紧!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首要原则,当然是保命。钱没了可以再挣啊,【安全】是最重要的!千万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而挨上一刀,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这是遇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原则。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保障自己的安全,然后你就要不动声色的搜集导游强迫或者威胁你们购物的证据。这种时候,千万不能慌,你可以默默躲在游客的人群中,打开手机,录下视频。也可以选择录音,录音相对比较安全一点。如果遇到那种进去就要交出手机,关闭手机的购物点,那一定要留下购物的发票,一般来说不太会有这样的购物点吧,千万不要与购物点的导购之类发生肢体冲突,真的很危险,一定要保持冷静,搜集好证据。
几样最重要的证据:导游、导购、领队强制或者危险强迫购买的视频、录音,购物发票。
保证自己的安全回来之后,在旅程结束后的30日,可以要求旅行社退款。如果旅行社以各种理由来拒绝,你可以拿出之前收集的证据了。如果旅行社坚决不退,可以拨打12301向国家旅游局投诉,或者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当然如果愿意折腾,可以选择直接起诉旅行社。
根据《旅游法》第九十七、九十八条和《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有强买强卖行为的旅行社将被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未达到30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超过30万元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旅行社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情节严重的,将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同时将该社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用档案中,向社会公布。
对违法的导游则没收违法所得,视情节轻重程度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被吊销导游证、领队证的导游、领队,自处罚之日起未逾3年的,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领队证。
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啊,首先不要图便宜。价格低到夸张的团,你我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消费个万把来块,导游怎么可能让我们快活。出去旅游,尤其是跟团游,对于游客来说,我们肯定是花钱买服务的。花多少的钱,就应该是买到多少的服务,更何况这样的低价团,导游基本是没有工资的,他们也只能靠购物点的提成来拿钱。导游当然也不肯辛辛苦苦带个团,不拿钱吧。既然你我心知肚明,这样的低价团一定会有强制购物,为什么还要报名。如果想要省钱出去玩,怎么不选择穷游呢。
想想,天上怎么会掉馅饼,而这个馅饼怎么会这么正好砸中了你呢。
现实告诉你们不存在强制购物最多是劝你,有的使用哭穷埋怨等招数,什么控制自由甚至保命之说都是猜测,基本或很少有这样情况发生,低价团特性就是便宜加劳累点需要不停息跟随去早已安排好的行程,买东西听讲解需要进店配合,销售存在忽悠误导但最终还是自己主动掏钱的,玩的时间被占用很大,容易行动厌烦,但这的确组织方也是出于无奈,高价购物是情有可原的。在整个行程中遇到狠种基本不会也不敢招惹你,什么逼迫羞辱游客购物都是看人,个别滑头刺头甚至直接不参加进店,导游有欺软怕硬的心理状态存在,总之低价团谁时间悠闲的还是可以参加,毕竟带你去了你想去的地方,价格便宜除外还是看每个人心态和现场判断以及精明度来决定你是否掏荷包。相比自由行的确省钱不少,到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游玩心情和时间上存在区别,这只能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本人亲身经历的骗局,请大家细看下去,有用的,互相转告一下亲戚朋友.去大理洱海乘坐游轮时,到金梭岛下船玩时,导游带我们进了一家店.在我心目中在景点买东西我是不会买的,只是抱着进去逛一圈的态度进去.跟着我们一起逛的还有一个不认识的游客(其实这个人是跟店家一伙的,假装成游客而已),当我们走到一种叫藏红花中药材面前时这游客还说藏红花产在西藏,又不在云南,说如何不好.我们就继续逛.当走到叫一种金鞭草的中药材面前,这个游客就开始对那东西感兴趣起来,说这东西泡酒喝对肝贤好,不会喝酒的用水泡来喝,他拿起摆在外面的中药材看,看了后他说那不是野生,问售货员有没有野生,售货说有,售货员立马从柜台底下找出另一袋来,说那是野生的,这个游客立马就说对了,这个就是野生的了,开始讲起了价,标签上的价是30元/克(我们当时糊涂没看标签,以为计价单位是斤之类),似懂非懂听他和售货员讲价,他只给15元,售货员要20才买,他说这个我了解价位也就15元差不多,最后15元成交,我们认为他懂吗就跟着买了,并且在我们心目中15元一斤吗也就几十块钱(糊涂没看标签计价单位的结果,并且他和售货员讨价时从不提计价单位”克”),就买吧,他还跟我们争着要那东西.骗得高的还在下面:因为他说这个药要打细才泡效果才好,问店家有打细药的机子没有,店家说有,售货员说先去称了付了钱再打细,他说要打细了后再称.就这样我们就跟着他也是拿去打细了再称,结果打细称了后一付钱才知道是15元/克,他好像很有钱似的,拿出卡一刷付了钱就走了.我买500多克就要七八千,我没带这么多钱,店家说刷卡也行,可加上卡上也确实没这么多钱,咋办呢,药也被打细了,要是没打细吗我不买你也拿我无法,的确也有点怪自己没搞清楚计价单位,最后售货员找来所谓的老板解决这事,和我一起买的还有一个亲戚,一开始一定要叫我们打细的要全部买掉,最后发觉我们确实没这么多钱,无法了之后老板就说减半买,可减半买钱都不够,最后我俩现金加卡上的钱付了9000多买了600多克.这东西拿回来泡来喝起无色无味的.
一、拿出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合同就是最重要的依据。
合同上明确写有吃、住、行等费用信息,要一一核对。
二、据理力争,沟通协商。
遇上不讲理的导游,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开启手机录音,让同行的人录音拍照。
三、不要一个人孤自为政,发生纠纷,群众呈压倒性优势。
四、消费者可致电旅行社的主管部门反映情况,也可到旅游质量监督部门投诉或者到消协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投诉电话。
温馨提示:
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时要注意查看“三证一险”(旅行社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旅行社责任保险),还要注意该旅行社是否有相应的发票、严格的管理及线路行程、报价、保险、导游等一系列规范管理。要选择可信赖的旅行社,不要为了贪图便宜找一些质量没有保证的旅行社。
⑵ 旅游被强制消费了该怎么办
旅游被强制消费了一定不要眯着,现在有很多法律都在强制的打压,这些强制消费专的旅游团,所属以我们不要害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对抗他们,我相信法律会站在正义这一边,所以作为公民,我们有权利保护我们的权益,如果在外面遇到这种强制消费的现象,一定不要退缩。
⑶ 旅游被导游强迫购物怎么办
⑷ 旅行被强迫购物怎么办
当旅客遭遇强迫复购物消费,游制客可以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
旅行社不为其办理退货,游客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双方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⑸ 跟团旅游遭遇“导游强制购物”,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如果在旅抄行途中碰到了导袭游强制购物,建议大家不要自乱阵脚。所以较为稳妥的办法,是先看看其他游客的反应。
如果团里的游客都默认导游这样的行为,而且导游态度相当强势,那我建议大家也考虑购买少量的商品。
虽然心里肯定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但出门在外导游负责游客的交通起居。如果直接撕破了脸,而同行的游客又没有任何声援,那么恐怕接下来的旅行中,我们有可能会变成导游主要“照顾”对象,玩起来可能也不会很高兴。
但为了保护好自己,一定要问店家出具购物发票,以备后续的投诉。
如果团里有不少游客,拒绝导游强制购物,这时我们当然也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家都能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争取自己的权益。想必导游也心虚,看到团友态度坚决,自己也不敢很嚣张。
⑹ 旅游被强制购物、消费该怎么办
说真心话,旅游时被强制消费购物是个非常让人无奈又烦心的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四年前的暑假,带女儿去韩国首尔旅游的那一次。记得当时的地陪是位韩国当地的美女,刚开始第一天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地陪的中文说的非常流利,人也亲切热心;同团的好几个都是带着孩子出门的,晚上回到酒店,地陪美女还特地帮忙我们叫了炸鸡外卖。
整个行程下来,不仅身体累,心也非常累;所以从那以后的出门旅游,如果是跟团游,一定要非常细心谨慎的看完合同条款和行程安排,特别是暧昧的字眼一定要问清楚,如果是出境游,行程安排要购物的话,建议直接放弃才是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