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有殘疾證的居民可享受哪些政策優惠
1、目前持有殘疾證的居民能夠享有的優惠政策有:
(1)殘疾人(一、二級)護理補貼500元;
(2)在低保基礎上對家庭貧困殘疾人特殊貧困補貼600元;
(3)特困殘疾人大病救助(4000—5000元之間);
(4)針對殘疾人擁有機動三輪車燃油補貼等。
2、殘疾級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這也是殘疾人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優惠政策及扶助規定、維護合法權益的依據。
3、雖然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很多,但是每一個政策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惠及不同對象,有年齡區別、有殘疾等級區別,也有家庭經濟狀況的區別。因此,殘疾人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對應適合自己的優惠政策。
(1)有殘疾證的病人住院有什麼優惠嗎擴展閱讀:
中國的殘疾人福利
(一)殘疾人福利的內容
傳統觀念認為,殘疾人福利就是國家和社會對殘疾人給予各種物質幫助,其實,在今天看來,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
殘疾人福利除了給予基本的物質幫助之外,還要根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在殘疾人的康復、醫療、教育、就業、文化娛樂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權益保障,努力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保障目標。
1.殘疾人就業
國家和社會採取必要措施保障殘疾人在勞動力市場上享有就業的同等機會。殘疾人參加社會勞動和就業的權利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許多國家法律規定,所有單位必須按比例僱用殘疾人,同時實行稅收減免和其他優惠扶持政策。採取多種形式安排殘疾人就業。
我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統籌規劃,為殘疾人創造勞動就業條件。殘疾人勞動就業,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針,
採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使殘疾人勞動就業逐步普及、穩定、合理。我國的殘疾人就業,主要有兩種方式,即社會吸收和福利企業。
2.殘疾人教育
《關於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指出:會員國應保證殘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包括使最嚴重殘疾的兒童享受義務教育;並容許在入學年齡、教學內容、考試程序方面增加靈活性。聯殘疾人機會均等標准規則》指出,在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應向各種類別和不同程度的男女兒童,其中包括重殘兒童,提供義務教育。
我國法律規定,國家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各級政府應當將殘疾人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統一規劃,加強領導。根據殘疾人的特性,採取兩種教育方式:
一是普通教育方式。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
二是特殊教育方式。對不具備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此外,還根據殘疾人的身心特性和特殊需要實施教育。國家設立殘疾人教育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捐資助學。國家組織和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與應用,特殊教材的編寫和出版,特殊教學用具及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和供應。
3.殘疾人康復
國際社會認為,只要向殘疾人傳授康復知識和方法,相當數量的殘疾人可以在家庭和社區范圍內進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的訓練。康復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服務:
①及早發現病情;
②診斷和處理;
③醫療護理;
④社會、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咨詢和協助;
⑤進行自理訓練;
⑥職業技能訓練、職業培訓、公開招聘的和保護性的就業安置;
⑦提供輔助器械、行動工具及其他設備;⑧專門教育服務等。在殘疾人的康復保障中,要強調殘疾人所具備的能力,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尊嚴。康復工作應該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輔之以社會康復服務和專門的康復機構。
我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採取康復措施,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者補償其功能,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康復技術應當從實際出發,將現代康復技術與我國傳統的康復技術相結合。以康復機構為骨幹,社區康復為基礎,殘疾人家庭為依託,以實用、易行、收益廣的康復內容為重點,並開展康復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為殘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復服務。
4.殘疾人文化生活
《關於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提出,會員國確保殘疾人有機會充分發展他們創作性的、藝術的和社會方面的潛力,這既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也是為了造福社會。
為此,應確保他們參與文化活動。必要時,應提供特別幫助,如聾人助聽器、盲人點字印刷書籍等。為了活躍殘疾人的文化生活,國際上定期舉辦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特殊奧運會、世界聾人運動會、國際特殊藝術節、國際殘疾人智能競賽。
我國殘疾人文化生活保障的指導原則是:殘疾人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應當面向基層,融於社會公共文化生活,適應各類殘疾人的不同特點和需要,使殘疾人廣泛參與。國家和社會採取各類措施,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包括:
①通過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形式,反映殘疾人生活,為殘疾人服務;
②組織和扶持盲文讀物、盲人有聲讀物、弱智人讀物的編寫和出版,開辦電視手語節目,在部分影視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說;
③組織和扶持殘疾人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舉辦特殊藝術演出和特殊體育運動會,參加重大國際性比賽和交流;
④有計劃地興辦殘疾人活動場所,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顧。
5.舉辦精神病人福利院
精神病人福利院是我國接受和治療精神病人的福利事業單位,由衛生、民政、公安三個部門分別舉辦,承擔不同對象的收治任務。民政和衛生部門精神病人福利院的任務,是收養城鎮中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無法定義務撫養人的精神病人,同時也收養自費的家庭無力看管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福利院對精神病人實行開放管理,即不關、不綁、不鎖,採取勞動治療、文娛治療、葯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並把這四種方法結合運用。
6.扶殘助殘活動
公共服務機構應當為殘疾人提供照顧和優待,內容包括:
①殘疾人在搭乘國內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給予一定的照顧和方便,甚至享受減費或免費服務;
②盲人讀物郵件可以免費寄遞;
③殘疾人申請在公共場所開設零售店或申請解困住宅、停車位,應保留其名額並優先核准;
④殘疾人或其撫養義務人應繳納的捐稅,政府應按殘疾人的殘疾等級、家庭經濟狀況,依法給予適當的減免。
7.環境保障
《殘疾人機會均等標准規則》指出,各國應確認無障礙環境在社會各個領域機會均等過程中的重要性。對任何類別的殘疾人,各國應做到:採取行動方案,使物質環境實現無障礙;採取措施,在提供信息和交流方面實現無障礙。
20世紀初,建築學界產生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案——無障礙設計。它運用現代技術改善環境,為廣大殘疾人提供行動方便和安全空間,創造了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目前,許多國家都採用了國際上通用的無障礙設計標准。
我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和社會逐步創造良好的環境,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逐步實行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採取無障礙措施等。
2001年,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發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其中有24條納人工程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
(二)殘疾人福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目前,我國的殘疾人福利事業仍然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殘疾人保障水平較低,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無障礙設施管理不嚴;
對殘疾人照顧不周,對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制裁不力;為幫助殘疾人就業而給予福利企業的稅收優惠重形式、輕效率,從而導致一些不良影響的產生等。
針對目前我國殘疾人福利事業存在的問題,應重點採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①強制推行依法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②城市主要道路和大型公共建築強制推行無障礙設計規范;
③為殘疾人提供特別服務。如開辦殘疾人用品專賣店等;
④增設解僱保護,賦予殘疾人特殊的休息權利;
⑤研究、開發和生產適應殘疾人使用的產品;
⑥對農村殘疾人給予特別關注;
⑦制定《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實施細則》;
⑧進一步重視殘疾人康復工作。要下大力氣向殘疾人普及康復知識,傳授訓練方法,提供經濟適用的輔助工具,指導和幫助廣大殘疾人在家庭和社區進行自我訓練。
2. 住院殘疾證有什麼優惠政策
殘疾證事實上就是一個身份證明,就跟身份證一樣,只是證明你是一個殘版疾人。如果是地方權殘疾證的話,一至四級,可以申請低保。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市區的公園內享受免費,但在郊區一些特殊景點不免費。其他方面的優惠如下: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市內公共汽車免費;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盲人讀物普通郵件免費寄遞;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使用收費公廁免費;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
3. 殘疾人住院有什麼優惠嗎
殘疾人,如果是一二三級,應有優先住院,如果是低保戶,在指定醫院可免費住院。
4. 四級殘疾人看病有什麼優惠政策
四級殘疾人憑殘疾人證就醫,縣、鄉(鎮)衛生院免收掛號費。持縣級以上殘聯證明的貧困、特困殘疾人就醫,縣級以上醫院減免50%的床位費、護理費和20%的手術費,並實行掛號、交費、化驗、取葯四優先。
四級以上殘疾退出勞動崗位,享受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20%。
四級的殘疾人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很少。應該經常咨詢所在地殘聯,看看制定出台的具體政策,現在都是屬地管理。
拓展資料
一般是民政局撥款到當地的居委會或者村委會,由居委會或者村委會代發,有些地方是直接匯入銀行賬戶裡面的,可以到你當地的民政局去詳細咨詢一下。
1、標准: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
4、備註: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
5. 國家對殘疾人就醫有優惠政策嗎
有。一般首先要辦理殘疾人證明,才能取得殘疾證。
一、殘疾人醫保優惠補貼標准
1、多數省份生活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
2、最高的省份達到每人每月700多元;
3、多數省份護理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
4、最高的省份達到每人每月300元。
二、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三、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5)有殘疾證的病人住院有什麼優惠嗎擴展閱讀:
對殘疾人的特別照顧:
1、公共服務機構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為殘疾人提供優先服務和輔助性服務;
2、殘疾人搭乘公共汽車、電車、地鐵、輪船、渡船、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當對殘疾人給予方便和照顧;對殘疾人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應當准予免費攜帶;
3、盲人應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凡是盲人讀物郵件,都應當免費寄遞;
4、縣級和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減免農村殘疾人的義務工、公益事業費和其他社會負擔。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殘疾人的其他照顧和扶助。
隨著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國家日益注重通過立法手段保護殘疾人利益,給予殘疾人盡可能多的照顧,防止殘疾人遭社會淘汰,避免對殘疾人的歧視,並幫助殘疾人適應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殘疾人
6. 大家好,持有殘疾證的殘疾人,生病住院,有優惠政策嗎比如醫葯費全免,或者報銷比例是否可以高點
持有殘疾證。而且是當地的低保戶。醫葯費才有優惠政策。否則只能從繳納的醫療保險報銷。
7. 殘疾人住院有什麼優惠政策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殘疾人工作,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改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環境,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家和重慶市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殘疾人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重慶市實施<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殘疾人就業條例》、市政府162號令等對殘疾人在康復扶貧、教育、就業、扶貧、維權等方面均作了明文規定。縣政府於2002年下發了《關於全縣殘疾人實行優惠政策的通知》(墊江府發[2002]29號)文件,對殘疾人享受優惠政策作了具體規定。優惠政策共十四條,涉及內容廣泛,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該優惠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增進了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對維護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大局發揮了積極作用。全縣殘疾人憑證享受優惠政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照顧。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該政策的部分規定已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如農業稅費的取消、農村低保政策的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等,因此,縣殘聯將待重慶市相關政策出台後,結合我縣實際,擬定新的殘疾人優惠政策報政府審定後頒布施行。殘疾人將享受更實在、更全面的優惠照顧。
來信人想從事個體經營,開辦手機店,按照墊江府發[2002]29號文件第5條之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申請直接從事個體修理和服務性行業的殘疾人,應優先安排場地、核發營業執照只收工本費,免收管理費。稅務部門按國家新的規定,國稅部門按經營性質、經營規模及營業收入確定國稅起征點,在此基礎上確定減免標准。地稅部門將營業額達到8000元定為地稅起征點,營業額在8000元以下免徵稅費,8000元以上實行定額減免
8. 有殘疾證的人就醫有什麼優惠嗎
一、殘疾人在醫療就醫方面享有的優惠待遇:
1、多數省份生活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
2、多數省份護理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
3、最高的省份達到每人每月300元。
為了保障殘疾人有良好的生活,國家出台相關政策給予殘疾人基本保障。殘疾人醫保優惠政策根據殘疾不同等級給予不同優惠政策。
二、殘疾人醫保申請流程:
1、自願申請:
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殘疾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並提交相關材料。
2、逐級審核:
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依託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並進行初審。初審合格材料報送縣級殘聯進行相關審核。審核合格材料轉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定,殘疾人家庭經濟狀況依託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審核。審定合格材料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縣級殘聯報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3、補貼發放:
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採取社會化形式發放,通過金融機構轉賬存入殘疾人賬戶。特殊情況下需要直接發放現金的,要制定專門的監管辦法,防止和杜絕冒領、重復領取、剋扣現象。
4、定期復核:
採取殘疾人主動申報和發放部門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定期復核制度,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應退則退的動態管理。定期復核內容包括申請人資格條件是否發生變化、補貼是否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等。
9. 有二級殘疾證看病方面有什麼優惠政策嗎
一、殘疾人在醫療就醫方面享有的優惠待遇:
1、多數省份生活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
2、多數省份護理補貼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
3、最高的省份達到每人每月300元。
為了保障殘疾人有良好的生活,國家出台相關政策給予殘疾人基本保障。殘疾人醫保優惠政策根據殘疾不同等級給予不同優惠政策。
4、殘疾人憑殘疾證在鄉鎮(含鄉鎮)及其以上醫院(衛生院)就醫,免收掛號和注射費(不含一次性材料費),並實行掛號、交費、化驗、取葯四優先。生活水平在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及以下的特困殘疾人;
5、在縣級及縣級以上醫院(不含省級)急診治療和住院治療,憑當地鄉鎮、街道以上殘聯證明,給予減免30%的床位費、護理費和手術費;
6、不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且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接受白內障復明、小兒麻痹手術及其它康復醫療,其費用經本人申請,鄉鎮、街道殘聯證明,區、縣(市)殘聯審核,在當年區、縣(市)康復經費中酌情予以補助。
(9)有殘疾證的病人住院有什麼優惠嗎擴展閱讀
殘疾證證件管理:
1、持證人對殘疾人證要妥善保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塗改、轉借。
2、殘疾人證遺失,應及時報告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聲明作廢後可申請補發。補發殘疾人證編號在原20位編號後加印「B」,第二次遺失補發加印「B2」,以此類推。同時,遺失的殘疾人證在殘疾人人口資料庫中標明作廢。
3、殘疾人證污、損,影響正常使用,可以將污、損殘疾人證交回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作廢並免費換領。換領殘疾人證登記信息與原殘疾人證一致。
4、殘疾人戶口遷移,需到原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憑公安機關出具的戶口遷移證明開具殘疾人證遷移證明。殘疾人憑原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轉出的殘疾 人證申請表、評定表等檔案材料和出具的殘疾人證遷移證明,到新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登記入檔。
新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在殘疾人證備注欄中註明遷移日期並加蓋公 章,留存轉來的材料檔案,並將復印件上報市級殘聯歸檔。
5、殘疾人康復脫殘或死亡的,發證機關應及時將殘疾人證收回。殘疾人康復脫殘以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殘疾評定結果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