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對生豬養殖的優惠政策
1.能繁母豬飼養補貼:今年每頭補助50元。
2.實行生豬保險補貼:飼養優質版能繁母豬每頭權每年交保費60元,其中財政每頭承擔48元、養殖戶承擔12元,保額為1000元;飼養商品豬每頭每年交保費10元,其中財政每頭承擔7元、養殖戶承擔3元,保額為400元。
3.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補貼:
年出欄300-499頭養殖場(小區),每個場平均補助10萬元;
年出欄500-999頭養殖場(小區),每個場平均補助25萬元;
年出欄1000-1999頭養殖場(小區),每個場平均補助50萬元;
年出欄2000-2999頭養殖場(小區),每個場平均補助70萬元;
年出欄3000頭以上的養殖場(小區),每個場平均補助80萬元。
② 養豬國家有什麼補貼政策
國家對養豬場有8項補貼和補助。
1、標准化養殖補貼。
這個是針對比較大的養豬場的,說是補貼,其實更多的是獎勵。但並不是所有的規模化養豬場都能拿到,需要是那些標准化的,在環保、節約和清理糞污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養豬場才能拿到。
2、養豬良種補貼。
對於那些使用優良種豬對養豬場的生豬品種進行改良的養豬場,由國家發放補貼。這項補貼主要是為了保護種豬資源,提高豬的疫病防控能力和生產效率等,從而促進生豬品種的不斷進步革新。理論上說,自繁自養的養豬場都有機會拿到這種補貼。
3、養豬調出大縣補貼。
所謂調出大縣,就是本縣養豬場的豬供應給其它地方比較多的縣。符合這種標準的縣,每個縣原則上可以獲得不少於100萬的獎勵。這部分錢主要用於支持養豬場的改造、引種和日常成本開銷所需資金等。這項補貼也主要是給比較大養豬場提供的,畢竟人家貢獻大。
4、養豬保險。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一項養豬補助,但對於養豬場來說意義比較大。養豬人可以買一些養豬的保險,比如行情保險,育肥豬保險,母豬保險等等,當風險發生時,養豬人可以獲得賠付。這項保險,農村合法的小養豬場也有資格購買。
5、生豬育種補助。
這個補貼主要針對的是比較高級的育種場,一般養豬場,不管規模大小,都沒有資格獲取這項補貼。
6、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
對於養殖中病死的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養豬場,每頭豬可以獲得80元補貼,這個農村小養豬場也可以獲得。屠宰過程中的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每頭可以補貼800元。
7、生豬撲殺補償。
由於一些疫病而被強制撲殺的豬,養豬場無論大小,都應該對養豬人進行補償。
8、免費疫苗發放。
對於一些常見疫病,國家提供免費的疫苗幫助養豬場進行防疫。養豬場不論規模大小,養豬人都有資格免費領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扶持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豬良種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③ 國家對於開辦豬養殖廠有什麼優惠政策
開辦養豬場來補貼
一、建廠貸款補自貼:
養豬貸款政府補貼利息,規模化發展無公害生豬養殖缺資金,政府可以給予貸款支持。
1、對達到建設標準的二級擴繁場,每個場可以貸款30萬元,由區財政負責5%貼息2年。
2、飼養二雜母豬5頭以上、年出欄商品豬100頭以上的大戶,可以貸款3萬元,由區財政負責5%貼息1年。
3、對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每個場可以貸款30萬元,由區財政負責5%貼息1年。
二、國家目前對養豬的補助政策有:
1、對年出欄牲豬500頭以上,年存欄母豬25頭以上的養殖場,且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化規模的養殖場立項條件,每個項目給予20萬元以上不等的項目資金。2010年此類項目已上報完畢。
2、能繁母豬保險,每頭交保費60元,其中國家補助48元/頭,養殖戶自己出12元/頭,每頭母豬的保額為1000元。
另外,對於國家強制性免疫的疫病,如豬瘟、藍耳病、口蹄疫等疫病的預防,國家是免費的。
三、發改委發布的補貼:
項目內容: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補貼優先用於: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適當安排豬舍建設和完善配套設施設備。
補助金額:10萬——80萬元,往年申報時間:2——3月。
④ 建養豬場國家都有什麼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1、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提高保險保額、擴大保險規模,並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聯動,鼓勵地方繼續開展並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
2、保障生豬養殖用地。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保障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
3、強化法治保障。加快修訂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研究修訂獸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健全生豬產業法律制度體系。
(4)國家對養豬有什麼優惠條件擴展閱讀
養豬場選址條件
1、養豬業為長期產業,必須進行長遠規劃。
2、水、電、交通條件:一個萬頭豬場日耗水量150~250 t,水質要符合飲用標准;用電量除飼料加工外,自裝機容量80~100 kw;物料運輸量大煷笥冢玻 t牭某〗煌ㄔ聳湟方便。
3、衛生防疫條件:綜合考慮地形,地勢,地點、水源、土壤、氣候條件等因素,要遠離居民區、養殖場、屠宰場、交通干線。
4、糞污處理及環保條件:要運用生態環保方案,盡量同菜地、魚塘、果園、農田相結合,使污水無害化和減量化。
選址原則
1、節約用地,盡量選用不宜耕作的土地,並為進一步發展留有餘地。
2、不在旅遊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築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畜禽疫病多發區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建場。
3、場址用地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和相關法規。
4、在城鎮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建場,避免氣味、廢水及糞肥堆置而影響居民區環境。
5、盡量靠近飼料供應和商品銷售地區,並且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可靠。
⑤ 開養豬場政府有什麼優惠政策
1、免稅(可能被利用來洗錢)
2、相對工業來說容易批到地(囤地以後賣錢)
3、關系戶版、規模場能搞到一些補權貼(虛報光吃補貼)
以上是對有背景的老闆能得到的益處,對普通小養戶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國家對養殖的環保要求嚴格了,環保排污不達標就封,所以不要想太多優惠政策了,找個被拆遷可能性小的地方,申請片地,找畜牧局辦個證,挖個沼氣池,糞水讓人拉走上地,別污水橫流讓人舉報你。弄好後你就好好學習養豬技術,踏踏實實給豬養好。
⑥ 國家對養豬有什麼樣的補貼
(1)能繁母豬補抄貼
標准將從50元/頭提高襲到100元/頭(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對中西部地區的補貼,中央財政補助60%,地方財政負擔40%。
(2)能繁母豬保險
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和保監會下發了《關於建立生豬保險體系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緊急通知》中提出,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金額定為每頭1000元,保費為每頭6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負擔48元,佔80%,保戶自負12元,佔20%。保險責任包括洪水、台風、暴雨、雷擊等自然災害,藍耳病、豬瘟、豬鏈球菌病、口蹄疫等重大病害及泥石流、山體滑坡、火災、建築物倒塌等意外事故。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啟動。
(3)養豬補貼
符合一定要求的生豬擴繁場和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場,都可以申請補貼。具體補貼標准為每個生豬擴繁場中央補助投資100萬元,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重點戶)以年出欄500頭為基礎分4個檔次,分別給予平均20萬元、40萬元、60萬元和80萬元的補助。
⑦ 國家對養豬戶的政策
為穩定豬肉供應,完善豬肉儲備體系,國家將對生豬養殖特別是母豬養殖進行資金補助。每頭母豬國家將補助50元。其中國家負擔60%,地方負擔40%。此外國家還將對生豬調運大縣進行獎勵。
受前幾年生豬價格過低、去年以來飼養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區發生豬藍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生豬生產出現下滑,造成近幾個月豬肉供應偏緊,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生豬生產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豬肉是大多數城鄉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抓好生豬生產,保持合理的價格水平,對穩定市場供應、滿足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切實搞好市場供應的同時,建立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調動養殖戶(場)的養豬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生豬生產、流通、消費和市場調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現就促進生豬生產發展和穩定市場供應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大對生豬生產的扶持力度
發展生產是穩定市場供應的基礎,要立足國內,採取綜合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生豬生產盡快恢復,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一)建立能繁母豬補貼制度。為了保護能繁母豬生產能力,國家按每頭50元的補貼標准,對飼養能繁母豬的養殖戶(場)給予補貼。各地要抓緊制定具體方案,盡快將中央財政下撥和地方配套的補貼資金發放到能繁母豬飼養者手中。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提高補貼標准。
(二)積極推進能繁母豬保險工作。為有效降低養殖能繁母豬的風險,鼓勵能繁母豬生產,國家建立能繁母豬保險制度,保費由政府負擔80%,養殖戶(場)負擔20%。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差別補助。各地要積極支持保險機構開展能繁母豬保險業務,鼓勵養殖戶(場)投保,防範疫病等風險。今後要在總結能繁母豬保險工作的基礎上,逐步開展生豬保險,並建立保險與補貼相結合的制度。
(三)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各地要增加投入,加快原良種豬場建設,提高良種覆蓋率。國家對重點原良種豬場、擴繁場、省級生豬改良繁育中心給予適當支持。在生豬主產區推廣良種豬人工授精技術,促進生豬品種改良。國家對購買良種豬精液給予補助。
(四)建立對生豬調出大縣(農場)的獎勵政策。為充分調動地方發展規模化生豬生產的積極性,國家對生豬調出大縣(農場)給予適當獎勵。獎勵資金要專項用於改善生豬生產條件,加強防疫服務和貸款風險、保費的補助等方面。
(五)扶持生豬標准化規模飼養。實行標准化規模飼養是生豬生產的發展方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採取措施,鼓勵大型標准化生豬養殖場的建設,引導農民建立養殖小區,降低養殖成本,改善防疫條件,提高生豬生產能力。國家對標准化規模養豬場(小區)的糞污處理和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適當支持。
(六)加快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要鼓勵信用擔保和保險機構擴大業務范圍,採取聯戶擔保、專業合作社擔保等多種方式,為規模養殖場和養殖戶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和保險服務,解決養豬「貸款難」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標准化規模養殖場的貸款給予重點支持。地方財政要對擔保機構的生豬貸款風險給予必要的補助。
二、建立和完善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體系
(一)強化生豬防疫。要堅持預防為主,免疫與撲殺相結合,控制生豬疫情。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所需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中央財政對不同地區給予差別補助。對注射疫苗等其他防疫費用,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對因防疫需要組織撲殺的生豬,各地要參照口蹄疫撲殺補助標准和負擔辦法給養殖戶(場)補助。對病死豬要堅決做到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加強疫情監測和疫苗生產供應。要嚴格疫情的監測與報告制度,及時掌握疫情的發展趨勢。要擴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苗的生產,滿足防疫需要。要把種豬和母豬作為免疫重點,組織好疫苗的調撥,優先保證疫情較重地區的疫苗供應。要加強對疫苗生產、供應和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疫苗質量和使用安全。
三、加強市場調節和監管工作
(一)做好主要副食品供應工作。由於生豬生產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做好今年下半年生豬等副食品供應工作任務相當艱巨。各地要完善穩定豬肉供應的應急預案,切實保障豬肉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同時,要抓好牛羊肉以及生產周期短、替代性強的禽肉和禽蛋等副食品生產,滿足市場需要。為保障今年下半年特別是中秋、國慶「兩節」豬肉供應,豬肉主銷區省、直轄市及沿海大中城市要將地方儲備充實到不低於當地居民7天消費量。充實儲備工作由商務部會同財政部負責組織。加強豬肉產銷區銜接合作,健全應急調運機制,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降低運輸成本。引導大中城市居民食用冷鮮(凍)豬肉,科學消費,促進豬肉冷鏈物流的發展。
(二)加強豬肉及其製品的市場、質量和價格監管。要進一步落實各項監管措施,防止注水肉、病死豬肉、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豬肉進入市場,嚴厲查處違法經營、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清理整頓生豬屠宰、銷售過程中的各項收費,取締非法收費,減輕經營企業(戶)的不合理負擔。
四、妥善安排低收入群體和大中專院校學生的生活
各地要根據豬肉等副食品價格上漲情況,採取適當提高低保標准、發放臨時補貼等措施,確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要保障大中專院校食堂肉類供應,採取定點直供、適當補貼等措施,穩定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補助。
五、完善豬肉儲備體系
建立健全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豬肉儲備制度。中央儲備主要滿足應對突發事件和救災的需要;地方儲備主要用於局部應急和保證節日市場供應。要發揮儲備的蓄水池作用,完善儲備調節功能,在市場供大於求、豬價過低時,要增加儲備數量,緩解農民「賣豬難」的矛盾;在市場供不應求、豬價過高時,要增加投放。
六、改進生豬等畜禽產品生產消費統計工作
國家統計局要組織各地調查總隊開展以生豬為主的主要畜禽生產抽樣調查,直接上報匯總,分季定產,減少統計誤差;在城市、農村住戶調查中要增加相應的畜禽品種,提供更全面的住戶消費量和消費價格信息。農業部要加強生豬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商務部要完善生豬屠宰量和豬肉等畜禽產品市場銷售量的調查統計。發展改革委要進一步加強對生豬等副食品的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統計工作。
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完善新聞發布制度,科學、准確、及時地發布有關信息,引導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准確報道豬肉等副食品市場供應、價格和質量安全情況,正確分析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大力宣傳政府扶持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生活和穩定大中專院校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加大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力度等措施。新聞媒體要按照有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報道,引導社會各方面客觀看待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理性對待市場價格變化。要加強正面報道,主動引導輿論,防止不當炒作,努力形成和諧健康的輿論氛圍。
八、加強對生豬生產供應工作的領導
發展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主要責任在地方人民政府。各地區要提高對生豬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行政領導)負責制的各項要求,抓緊實施促進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妥善解決生豬生產基地建設、品種改良、母豬豬群保護、疫病防治、保險體系建設、貸款擔保、屠宰加工、市場供應、質量價格監管、儲備制度、應急機制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盡快促進生豬生產的恢復。各城市要在郊區縣建立大型生豬養殖場,保持必要的養豬規模和豬肉自給率。任何地方不得以新農村建設或整治環境為由禁止和限制生豬飼養。發展改革、財政、農業、商務、工商、質檢、統計、銀監、保監等國務院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根據本意見明確的各項政策措施,抓緊制定相應的配套文件,盡快將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信息溝通和監督檢查,指導地方切實抓好生豬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
⑧ 國家對養豬補貼政策都有那些啊
國家對養豬場有8項補貼和補助。
1、標准化養殖補貼。
這個是針對比較大的養豬場的,說是補貼,其實更多的是獎勵。但並不是所有的規模化養豬場都能拿到,需要是那些標准化的,在環保、節約和清理糞污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養豬場才能拿到。
2、養豬良種補貼。
對於那些使用優良種豬對養豬場的生豬品種進行改良的養豬場,由國家發放補貼。這項補貼主要是為了保護種豬資源,提高豬的疫病防控能力和生產效率等,從而促進生豬品種的不斷進步革新。理論上說,自繁自養的養豬場都有機會拿到這種補貼。
3、養豬調出大縣補貼。
所謂調出大縣,就是本縣養豬場的豬供應給其它地方比較多的縣。符合這種標準的縣,每個縣原則上可以獲得不少於100萬的獎勵。這部分錢主要用於支持養豬場的改造、引種和日常成本開銷所需資金等。這項補貼也主要是給比較大養豬場提供的,畢竟人家貢獻大。
4、養豬保險。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一項養豬補助,但對於養豬場來說意義比較大。養豬人可以買一些養豬的保險,比如行情保險,育肥豬保險,母豬保險等等,當風險發生時,養豬人可以獲得賠付。這項保險,農村合法的小養豬場也有資格購買。
5、生豬育種補助。
這個補貼主要針對的是比較高級的育種場,一般養豬場,不管規模大小,都沒有資格獲取這項補貼。
6、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
對於養殖中病死的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養豬場,每頭豬可以獲得80元補貼,這個農村小養豬場也可以獲得。屠宰過程中的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每頭可以補貼800元。
7、生豬撲殺補償。
由於一些疫病而被強制撲殺的豬,養豬場無論大小,都應該對養豬人進行補償。
8、免費疫苗發放。
對於一些常見疫病,國家提供免費的疫苗幫助養豬場進行防疫。養豬場不論規模大小,養豬人都有資格免費領取。
⑨ 國家對養豬扶持政策
我有很多資料,這些資料都是從,養豬內幕資料網,裡面下載下來的,如果你不想自己去下載的話可以給我下郵箱,我發給你。不過還是建議自己去下載下,因為這樣更符合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