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優惠大全 » 中國優惠國待遇什麼時候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中國優惠國待遇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1-02-09 11:42:42

⑴ 中國加入WTO後享受無條件的最優惠國待遇嗎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成立於1995年1月1日,總部設在日內瓦。其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服務;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截止1999年12月底,該組織由成員135個,現任總幹事是紐西蘭的邁克爾.肯尼思.穆爾。WTO作為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在法律上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處於平等地位。他的職責范圍除了關貿總協定原有的組織實施多邊貿易協議以及提供多邊貿易談判所和作為一個論壇之外,還負責定期審議其成員的貿易政策和統一處理成員之間產生的貿易爭端,並負責加強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作,以實現全球經濟決策的一致性。WTO協議的范圍包括從農業到紡織品與服裝,從服務業到政府采購,從原產地規則到知識產權等多項內容。

WTO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是部長會議,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總理事會設有貨物貿易、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三個理事會和貿易與發展、預算兩個委員會。總理事會還下設貿易政策核查機構,他監督各個委員會並負責起草國家政策評估報告。對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每兩年起草一份政策評估報告,對最發達的16個國家每4年一次,對發展中國家每6年一次。上訴法庭負責成員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

與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相比,WTO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知識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WTO是一個國際性的貿易組織,其成立的目的就在於要公平,公正的處理各國貿易活動中所發生的爭端,建立平等互利的健康國際貿易秩序。然而在美國向歐盟出口的使用激素的牛肉這一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WTO 不斷完善其規章法案,但是仍然有不少國家和經濟體,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尋找種種借口,不遵守貿易條款。雖然一些權威的認證機構可以通過實驗等方法,證明貿易品完全符合要求,但是貿易方仍會通過其他因素,控制貿易。

基本概念

●WTO的核心:促進貿易自由化。

基本原則

●非歧視性原則——主要體現在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即不能內外有別,也不能外外有別。

●透明度原則——就是要求各成員國必須公布服務貿易的行政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使政策具有可預見性,其他成員能了解該成員方的法律環境。

●公平競爭原則——不允許採取不正當貿易手段(入傾銷和補貼等)進行競爭。

●法制統一原則——地方規章要與中央政府的承諾相一致。

我國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世貿組織所有成員提供的最惠國待遇;世貿組織所有成員提供的國民待遇;直接參與國際多邊貿易新規則的制定;獲得穩定、透明、可預見的多邊貿易體制的保障。

●義務:遵守非歧視性原則;將關稅逐步降低到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廢除和停止實施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相抵觸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接受世貿組織的有關審議。

我國的教育承諾

1986年9月開始的關貿總協定的烏拉圭回合談判首次將服務貿易列入談判議題。教育是12個服務貿易大類中的一個。教育服務貿易和其他類服務一樣,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等4種服務提供方式。2000年前,在當時的128個世貿組織成員中,有30個成員締結了教育服務貿易協定,但他們對教育服務的承諾不盡相同。

我國加入WTO對教育服務的承諾是部分承諾,承諾的具體內容如下:在項目上不包括軍事、警察、政治和黨校等特殊領域的教育和義務教育,即以上領域不對外開放。除上述特殊領域和義務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務等5個項目上作出承諾,許可外方為我提供教育服務。在教育服務提供方式上,對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務未作承諾;對境外教育消費未作任何限制;允許商業存在,即允許中外合作辦學,但不一定給予國民待遇;對自然人流動,承諾具有一定資格的境外個人教育服務提供者應中國學校或教育機構聘用或邀請,可以來中國提供教育服務。因此,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所作出的教育服務承諾將使我國教育面臨許多新的情況。

我國對教育承諾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為21311。

●兩個不包括——不包括義務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務(如軍事、警察、政治和黨校教育等)。

●一個不承諾——對跨境交付方式下的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均未作承諾(因此,對外國機構通過遠程教育等向我國公民提供教育服務,我國可以完全自主地決定開放尺度,不受WTO協議的約束),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務,指教育提供者和學生均不流動,分別在各自國家,教育和培訓通過國際互聯網或遠距離課程實現。

●三個允許——(1)允許中外合作辦學,外方可獲得多數擁有權,但不承諾國民待遇;(2)允許境外消費;(3)允許自然人流動,有條件地承諾國民待遇。

●一個定價——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服務實行政府定價。

●一個沒有——教育沒有過渡期。

2WTO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世界旅遊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是聯合國系統的政府間國際旅遊組織,其前身是國際官方旅遊聯盟,1975年改為現名,總部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25年5月4日-9日在荷蘭海牙召開了國際官方旅遊協會大會。1934年在海牙正式成立國際官方旅遊宣傳組織聯盟。1946年10月1日-4日在倫敦召開了首屆國家旅遊組織國際大會。1947年10月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國家旅遊組織國際大會上決定正式成立官方旅遊組織國際聯盟,其總部設在倫敦,1951年遷至日內瓦,現設在西班牙馬德里。1969年聯合國大會批准將其改為政府間組織。

該組織宗旨是促進和發展旅遊事業,使之有利於經濟發展、國際間相互了解、和平與繁榮以及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信仰、尊重人權和人的基本自由。並強調在貫徹這一宗旨時,要特別注意發展中國家在旅遊事業方面的利益。

出版刊物有《世界旅遊組織消息》; 《旅遊發展報告(政策與趨勢)》; 《旅遊統計年鑒》; 《旅遊統計手冊》;《旅遊及旅遊動態》。

1975年5月,世界旅遊組織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1983年10月5日,該組織第五次會議全體大會通過決議,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成為它的第106個正式會員。1987年9月,在第七次全體大會上,中國首次當選為該組織執行委員會委員,並同時當選為統計委員會委員和亞太地區委員會副主席。1991年,再次當選為該組織執委會委員。

3WTO=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華沙條約組織
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8國於1955年5月14日簽訂華沙條約,以對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6月4日條約生效時華沙條約織織正式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條約還規定設立武裝部隊聯合司令部,總司令和參謀長一直由蘇聯人擔任。華沙條約組織是蘇聯控制東歐各國和與美國爭霸世界的工具。1968年8月蘇聯就以華沙條約組織的名義,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於同年9月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華沙條約組織亦告瓦解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世界廁所組織

說起「WTO」,很多人不陌生。可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不只一個「WTO」。除了眾所周知的世界貿易組織外,還有一個帶著馬桶蓋的「WTO」: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世界廁所組織 ,它也簡稱WTO。

世界廁所組織是一個非政府性的組織,成立於2001年,由新加坡洗手間協會、日本廁所協會、韓國清潔廁所協會、中國台灣廁所協會聯合創立的,總部設在新加坡。世界廁所組織致力於全球性的廁所文化,倡導廁所清潔、舒適、健康,目前已有17個成員(截至2004年11月)。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提供的數字,每個人每天大約上廁所6至8次,一年就是約2500次,算下來人的一生大約有二年時間耗費在廁所里。如廁實在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來研討60億人的如廁問題,就絕非是小題大作之舉了。

各式各樣的國外廁所

世界廁所組織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可以改善那些佔世界40%卻從未使用過沖水廁所的人的衛生狀況。2001年,世界廁所組織在新加坡舉行了第一屆廁所峰會,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的廁所問題終於第一次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會議討論了有關廁所的廣泛議題,包括廁所設計、衛生、舒適,以及解決排泄物污染和發展中國家廁所缺乏等問題。廁所問題終於首次可以像貿易問題一樣登上高級別議事廳了。會議決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

2002年的廁所峰會在擁有世界上最好廁所但同時也是維修和建築廁所所需費用最高的韓國舉行;2003年的會議地點在中國台北。

2002年1月,北京爭取到了2004年第四屆世界廁所峰會的舉辦權,一年一度的世界廁所峰會於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發表《世界廁所峰會宣言》

加入WTO的好處
1,是將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
2,是促進我國教育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好地學習外國經驗
3,是有利於吸引海外資金和優質教育資源,補充我國教育資源的不足,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4,是在教育領域引入新的競爭機制,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國教育更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順應教育發展的世界潮流;
5,是對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推動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

⑵ 最惠國待遇的中國情況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基本意義是通過相互間承擔給與最惠國待遇原則的義務,為所有其他成員的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任一成員國的國內市場上公平競爭提供了保障,也為任一成員國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上面臨最充分的競爭提供了約束,對任一成員作出的任一單方面讓步,都將變成對全體成員的普遍義務。因此,在作出任一關稅減讓或市場開放等優惠的承諾時,必須從WTO全體成員的整體角度來全面考慮,而不能僅僅考慮滿足某一成員的某種特殊要求,否則就是對最惠國待遇的直接違反,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國際貿易爭端,甚至遭受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制裁。當下,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形式是雙邊互惠無條件的,它通過雙邊協議中的最惠國條款給予規定,這些條款主要適用於外國人在華投資和貿易等經濟領域以及航運方面。在投資方面,中國與外國簽訂的70多個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中締約雙方給予對方在其境內的投資者在投資與投資有關的活動中的最惠國待遇以及由於戰爭和革命造成的損失的補償等方面的最惠國待遇。在貿易與航運方面,中國與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簽訂了百餘個通商、航海條約、貿易協定以及貿易和支付協定或議定書,這些條約、協定或議定書中均載有最惠國條款。
中國加入WTO後,在GATT的無條件最惠國待遇的保障下,中國的對外貨物貿易將在更廣闊與更公平的空間內展開。而GATS的最惠國待遇如果嚴格按照無條件方式貫徹實施,也將給中國的某些優勢服務產業,諸如勞務輸出、旅遊業、娛樂業等不受歧視地進入更為廣闊的世界服務業投資市場創造機會。當然,應當看到GATS確立的是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其基本理由在與避免「不公平的免費搭車」現象,即如果實施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許多發展中國家就能在不對等開放服務市場和對等提供較高服務業貿易和投資的待遇下,自動享受發達國家更高水平的市場開放和服務貿易及投資待遇。由於GATS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將最惠國待遇與各國關於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的具體承諾結合起來,使各國具體承諾的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構成最惠國待遇的具體內容。因此,對於中國國內相對落後的服務業投資者來說,也是機遇,由於則是不會失去國家的保護,是落後的服務業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全球競爭的需要。

⑶ 什麼是最優惠國待遇

片面最惠國待遇
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內享受現時或將來所容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種待遇稱為「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須有條約和根據。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但中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
"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中英《虎門條約》)這就是說只要中國給其他國家好處,英國就可以同享。正常的國際交往中,最惠國待遇應是雙方互惠。英國只要求中國給予英國最惠國待遇,卻未承諾英國給予中國同等待遇。這就成為簽約雙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國待遇。繼英國之後,有15個國家先後從清政府那裡得到片面最惠國待遇。由此會出現什麼局面?清政府只要給一國某種特權,就要給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國家同樣的特權,中國變為資本主義世界爭相宰割的對象。

⑷ 美園取消中國最優惠待遇國是什麼意思

主要體現在關稅上面,要比那些發達國家低很多,我國在未來的貿易中付出的成本將會更高

⑸ 中國給於哪些國家享受普惠制中國又享受哪些國家的最惠國待遇呢

一、普遍優惠制

普遍優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erferences—GSP)簡稱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對從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輸入的商品,特別是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關稅優惠待遇。
目前,給予我國普惠制的國家有36個。歐盟25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塞普勒斯和馬爾他)、瑞士、挪威、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和土耳其(保加利亞、美國不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出口商品需符合給惠國的給惠方案及其原產地規則,進口國海關根據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的普惠制產地證明書給予關稅優惠待遇。該證書採用統一格式的Form A。

二、 區域貿易協定優惠稅率

1、《曼谷協定》
《曼谷協定》現有成員國為韓國、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寮國、中國。韓國、斯里蘭卡、印度已對我國實施了協定項下的關稅優惠待遇。出口商品要取得關稅優惠待遇必須符合《曼谷協定》進口國給予關稅優惠的商品范圍與原產地規則,並需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曼谷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明書,目前採用的為Form A。

2、《中國—東盟貿易協定》

根據中國與東盟簽署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定》(以下簡稱《貨物貿易協定》)規定,自2005年7月20日起,除2004年根據HS第1-8章早期收獲方案已實施降稅的早期收獲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中國和東盟將正式按照《貨物貿易協定》規定的時間表,對原產於中國和東盟的約7000個稅目的產品相互給予優惠關稅待遇,以自由貿易區的稅率實現彼此貨物的通關。至2010年,中國與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6個東盟老成員將取消大部分產品的關稅,建成自由貿易區。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等4個東盟新成員將享受5年的過渡期,至2015年與中國實現自由貿易。

為使我國出口到東盟的《貨物貿易協定》項下的產品享受東盟給予的關稅優惠待遇,自2005年7月20日起,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開始簽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明書FORM E。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明書簽發的產品范圍,在早期收獲(HS1-8章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泰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汶萊等6個國家降稅清單的產品。對菲律賓、寮國、越南和柬埔寨簽證的產品范圍仍限定在早期收獲范圍內。以上4國將在完成相關國內程序後,與中國相互實施降稅計劃。

三、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優惠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於2003年11月3日簽定的《中國與巴基斯坦優惠貿易安排》於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此外,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也屬於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優惠范疇,由於香港、澳門是自由港,早已對內地實行零關稅,CEPA將此以法律責任的形式約束起來,減免關稅的實質性工作主要在內地方面。

隨著我國積極參與區域性與雙邊的自由貿易區協定,相互關稅優惠待遇的國家將越來越多。我國進出口企業應積極了解並掌握各類優惠或互惠原產證的知識,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增加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⑹ 中國享受加拿大最惠國待遇嗎

目前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共36個:歐盟25國(比利時、丹麥、英國、德國、法內國、愛爾蘭、容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芬蘭、瑞典、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匈牙利、馬爾他、塞普勒斯、斯洛維尼亞)、挪威、瑞士、土耳其、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只有德、秘、巴、墨、朝、瑞(典)、瑞(士)等國.
作為WTO的一員,中國可以無條件地享受所有成員國的最惠國待遇。
目前WTO成員130多個。

沒有加拿大!

⑺ 以前老是聽到美國給中國「最惠國待遇',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提了

以前中國沒有加入WTO的時候,最惠國待遇需要按雙邊或多邊條約規訂,所以就有專圍繞這個問題的談判,屬也是外交手段中的一個砝碼。中美是在99-2000年美國通過給予中國 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 即PNTR後不用再提了。PNTR就是以前的最惠國待遇換了個名字,只要不被特別指出禁止就自動生效。
在2001年11月中國加入WTO後,所有WTO加盟國都要按條約給予其他加盟國最惠國待遇,其他國也不用再拿出來說了。

⑻ 中國和哪些國家簽定了最惠國待遇條約

目前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共36個:歐盟25國(比利時、丹麥、英國、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芬蘭、瑞典、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匈牙利、馬爾他、塞普勒斯、斯洛維尼亞)、挪威、瑞士、土耳其、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在貿易與航運方面,中國與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簽訂了百餘個通商、航海條約、貿易協定以及貿易和支付協定或議定書,這些條約、協定或議定書中均載有最惠國條款。

在投資方面,中國與外國簽訂的70多個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中締約雙方給予對方在其境內的投資者在投資與投資有關的活動中的最惠國待遇以及由於戰爭和革命造成的損失的補償等方面的最惠國待遇。

(8)中國優惠國待遇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具體規定有四種形式:

1、片面的

2、相互的

3、有條件的

(如第三國為享有優惠已經或將要和作出相應的補償,締約的有關方需作出同樣的補償才能享有這樣特定的優惠)。

4、無條件的

(締約一方將新的優惠提供給第三國時,應自動地,無條件地提供給締約的另一方)。早期,大多採取片面的形式,屬於不平等條約。歐洲國家最先採取無條件的形式,美國最先採取有條件的形式。《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在第一條第一款式規定:「締約國對來自或運往其它國家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待,特權或豁免,應無條件地給予來自或運往所有其他締約國的相同產品。」

即《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締約國之間使用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原則,相互提供無條件最惠國稅率。

⑼ 中國近代史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門戶開放」政策的區別是什麼

片面最惠國待遇是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
門戶開放政策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門戶開放政策對所有在華列強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