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交網站的國內社交網站的發展現狀
2014年7月21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4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回(以下答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社交網站用戶規模為2.57億,較2013年底減少2047萬,網民中社交網站使用率為40.7%,比去年年底下降4.3個百分點,用戶規模和使用率持續下滑。
《報告》分析指出,社交網站用戶規模和使用率的持續下滑,一方面是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近幾年,社交類應用更新迅速,分流了部分社交網站的用戶;另一方面則是社交網站自身的原因,由於創新緩慢,運營重心偏離,未能滿足社交用戶的核心需求,再加之部分社交網站用戶定位局限,當用戶狀態改變時,容易脫離原來的關系鏈,造成用戶的流失。上述原因造成了「泛社交」的社交網站上用戶互動少、更新少、原創內容少,影響交流質量,從而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意願。
《報告》同時指出,雖然社交網站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但是社交作為互聯網應用的基本元素,與其他應用相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網路游戲、網路視頻、搜索等服務紛紛引入社交元素,通過藉助社交關系對用戶行為的牽引促進應用本身的發展。
❷ 各大社交類app經營現狀怎麼樣
基本上在軟體商店把熱門的社交app都下來用了一遍,說說感想吧,除了微信和qq,微博已經做大做強粘合性非常的巨頭,別的也就是打打醬油的命。
❸ 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原標題: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利好政策+5G技術推動下迎來新風口
我國社交電商發展方興未艾 5G技術下迎來了茁壯成長新春天
近年來,我國社交電商發展方興未艾,涌現了一批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社交流量投入帶來的用戶增長邊際效應也在逐步降低,這對社交電商平台精細化運營及供應鏈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隨著「互聯網+創業創新」的推進,5G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社交電商產業迎來了茁壯成長的新春天。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平台經濟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意見》用3個「新」字,即「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經濟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新範式」對平台經濟作出頂層設計,並鼓勵發展平台經濟新業態,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這是平台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平台經濟的一種新業態,社交電商由此站上了茁壯成長的新風口。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
作為一種新業態,社交電商是基於社交媒體或支持社會互動的網路媒體,是通過客戶參與推動在線購銷產品和服務的電商。近年來,我國社交電商發展方興未艾,涌現了一批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根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復合增長率為60%,2018年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已超1.2萬億元,預測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達到20605.8億元,同比增長63.2%。我國社交電商消費人數已超過5億人,從業人員規模超過4000萬人。
2014-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通過分享、內容製作、分銷等方式,社交電商實現了對傳統電商模式的迭代,成為電商創新的主力軍。社交電商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增加就業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
社交電商自身優勢明顯
與傳統電商相比,社交電商擁有體驗式購買、用戶主動分享、銷售場景豐富等獨特優勢,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薦者,深受年輕人喜愛。社交電商的發展,在降低企業營銷成本的同時,也使消費者得到了更多實惠。眾所周知,在傳統商品流通渠道中,營銷環節市場推廣費用佔比較高,這些成本最終都由消費者買單。在移動社交應用普及的今天,依託消費者之間信息資源分享和發達的物流體系,商家在社交電商平台上不用打廣告,直接靠社交媒體分享就可以把生意做大。
作為平台經濟的表現形式,社交電商在品牌培育方面優勢明顯。過去,在傳統市場培育一個全國性知名品牌,需要十幾年乃至更長時間,社交電商的興起則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很多初創品牌、區域品牌「藏在深山人未識」,通過直播平台等新媒體傳播後,短期內便「一舉成名天下知」。
鑒於包括社交電商在內的平台經濟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合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務院印發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和保障力度,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成長,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利好政策+5G技術推動下迎來新風口
社交電商,從本質上來說是電商行業營銷模式與銷售渠道的一種創新。但是這種模式創新並非無法復制,亦難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企業採用何種營銷模式,商品的性價比和配送服務效率決定著用戶能否對平台產生忠誠度、是否願意持續購買。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社交流量投入帶來的用戶增長邊際效應也在逐步降低,這對社交電商平台精細化運營及供應鏈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因此,加強品牌管理、提高質量控制、提升服務水平、改善用戶體驗、提昇平台形象,已成為社交電商平台高質量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可以說,整個社交電商產業正經歷從粗放式生長到精細化運營的轉型。國務院指導意見的印發,恰逢其時,為社交電商營造了適宜的發展環境。隨著「互聯網+創業創新」的推進,5G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社交電商產業迎來了茁壯成長的新春天。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❹ 社交電商會是以後電商行業的趨勢嗎
目前來說是,不知道以後的5g或者6g時代會是什麼趨勢
❺ 社交電商的現狀如何,有什麼發展方向
傳統的社交電商模式現在在漸漸萎靡,而以後電商模式會逐漸往綜合方面發展。
現在的社交電商基本還是傳統的微商代理模式,但是由於其經常出現質量問題,經常會有假冒偽劣的產品出現,並且由於監管部門的監管失察,使得客戶對於傳統的社交電商慢慢的失去了信任。所以傳統的社交電商如今的路越來越不好走,再加上體制沒有辦法改變的話,註定是死路一條,只有那些注重口碑,注重產品服務質量的團隊才能在社交電商的改革換代中存活下去。
在未來社交電商會更加趨於共享。全球化這個趨勢已是必然而全球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經濟共享,所以任何行業都離不開共享的趨勢,在未來我們要看重別人的利益,意思是不能一家獨大,學會把自己的利益分出來給另外的人,然後大家一起進步一起賺錢,畢竟一個團隊的人氣始終有限。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走得更遠。
❻ 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現狀到底是怎樣的
社交電商尚處於快速成長期
中國電商經過20年的發展,當前已經處於發展的成熟期,移動購物市場規模成長放緩,增長率降低。電商平台格局已定,線上紅利逐漸消失。
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增速首次低於100%,電商MAU增量遭遇瓶頸。
在行業巨頭已經產生的情況下,如何優化移動購物的商業模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家電商企業除了繼續不斷擴充品類,優化物流及售後服務外,也在積極拓展社交電商等新興領域。
相比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在流量、運營、渠道、用戶及獲客成本等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社交電商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而依託社交平台及熟人網路進行裂變式傳播又使得其能有效降低獲客成本。
相對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能夠節省約80%的固定成本,緩解約70%的庫存壓力,減少約60%的推廣費用,同時能提升約48%的銷售周期及銷售利潤。
作為新模式,社交電商經過幾年摸索,已經開始全面崛起並成為支撐電商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社交電商占網路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間,社交電商占整體網路購物市場的比例從佔中國網路購物市場比例從0.1%增加到了7.8%,行業規模快速增長。
2018年社交電商成為資本的寵兒,拼多多、雲集等社交電商的上市更是將社交電商推上風口。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同比增長255.8%,成為網路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
未來幾年,隨著監管體系的成熟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社交電商行業規模增速預測將會回落。預計到2020年,社交電商規模增速約為57%,雖然較前幾年爆發式增長有所下滑,但與整個電商市場相比增速依然可觀。
從社交電商用戶規模來看,目前80、90後是我國移動社交網路發展的中堅力量,00後是移動社交網路界的新生代。
從社交電商從業規模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社交電商隊伍中來。2018年社交電商從業人員預計為30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50.2%,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路的每一個領域。
❼ 怎樣看待社交化電商族群之類的發展方向的趨勢
電商行業的發展與迭代,遠遠超過了傳統商業時期的迭代速度。2015年,社交電商崛起,電商3.0時代來臨。如今,越來越多電商領域中傳統商家與品牌深刻地認識到,社交電商已經占據了下一個風口。
首先,「社交」成為人們互聯網生活主要形態,是與互聯網消費者溝通的有效途徑。社交工具,尤其是微信,已經成為了拉動信息消費的重要力量。2016年,社交工具對信息消費的拉動將有望突破1800億元,這一數據在2014年僅僅為952億元。
其次,新興「社交電商」行業及平台興起。據調研數據顯示,沒有過網購行為的用戶僅佔03.%,而從未在社交平台購物的用戶則有11.6%。在網購比例中,社交電商消費量在10-20%的人數高達6成,這也意味著未來社交電商的滲透人群覆蓋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新興社交電商更注重消費者購買力與購買偏好,基於社交電商(主要是微信)的新興行業--第三方應用軟體商業正在向規范化、專業化、垂直化、細分化發展。以拼多多\真惠拼為代表的拼團購物正成為增長引擎。
第三,社交電商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消費需求升級。數據顯示,超過70%的用戶願意在社交網路分享購物情況;超過60%的用戶受到好友推薦、社交分享的影響而有過購買行為;報告分析認為,基於信任分享的基礎上、具有價格優勢與良好體驗的商品或是服務,將更受社交電商消費者的認可。
2017年社交電商行業前景:
根據報告數據,從2013年開始,社交電商商家規模進入迅猛增長期,2016年商家規模超過千萬,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萬億,也就是說,未來三年社交電商將有十倍以上的拓展空間。
社交電商針對傳統平台商戶流量成本高企,消費者購物效率低的痛點迎需而起,行業發展潛力及成長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