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購平台 » 中消協電視購物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中消協電視購物

發布時間: 2021-02-04 09:28:31

電視購物被騙,怎麼投訴

消費者協會。快315了,央視也為找新聞素材發愁。

㈡ 驚動了中消協,李佳琦直播帶貨又雙叒叕翻車了嗎

李佳琦直播帶貨出現「買完不讓換」事件引發爭議,就連著名主持人汪涵、網紅辛巴、北大才女李雪琴等知名人物直播帶貨也相繼翻車,甚至驚動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寫文發言。


但是在直播間買東西的確存在一些問題,直播間購物存在很多「騙局」且花樣百出。譬如,平時售價一百元的東西,它會在直播間里標注原價二百甚至三百,然後打折價一百五,消費者一看,咦,優惠力度這么大?於是一時沖動,來不及理性思考,便匆匆下單。加之近幾年超前消費意識的普及與流行,剁手黨們幾近「不擇手段」來瘋狂買買買。

直播間數據造假、售後服務不完善一類事已是屢見不鮮。中消協的這次點名,實際上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如此消費亂象,應該得到整治,混亂的直播帶貨市場也應該得到官方插手來整頓,使其更加規范化、正規化。

除了被點名的這幾家,還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又有多少呢?事物的發展總是具有曲折性,直播帶貨這一行業發展到如今,便迎來了它的瓶頸。如今,它也應當得到監管了,不能再任其「自由發展」了。

㈢ 為什麼新聞單位在編的記者比合同制記者每月多開三四千元

電視購物不可信 那裡的外國專家都是電視台的臨時演員. 而且如果產品出故障了很難保證退換. 你想看主要哪裡不可信就看下面(好辛苦的) 街頭的電視購物廣告隨處可見,消費者要擦亮眼睛業內自曝 電視購物內幕 節目製作請演員,產品包裝學變臉,公司信息不露臉,成本不超過兩成 節目製作請演員 產品包裝學變臉 公司信息不露臉 成本不超過兩成 產品效果不重要 賣得多是關鍵 看電視購物 今天你被忽悠了嗎? 廣告人編順口溜曝內幕 廣告協會相關負責人提醒 電視購物審查寬松 消費者須提防商家賣完就跑 繼波麗寶虛假豐胸廣告被曝光後,在電視購物中又一熱播的姍拉娜纖體收腹組合廣告被上海市工商局緊急叫停,原因是其違法使用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宣傳產品。最近,電視購物暴露的種種問題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個個充滿誘惑的電視購物產品是如何出籠的?7月7日,從事了5年電視購物節目製作的廣告人程海向記者自揭內幕,並用一段順口溜道出其中秘密:節目製作請演員,產品包裝學變臉,公司信息不露臉;成本不超過兩成,產品效果不重要,賣得多才是關鍵。 據程海講,他就職的廣告公司5年裡至少推出了30種電視購物產品。 主打產品 豐胸減肥類最多 「在我們眼睛裡,天下的女人都想減肥,她們做夢都在掉肉!」程海笑著告訴記者,搞電視購物的人都是這樣想的,這樣想才能設法打動更多消費者來購買產品。 程海說,豐胸也是一個消費熱點,因此,他這5年來經手過的30種電視購物產品,有近20種是和減肥、豐胸有關的,這些產品又分保健食品、器材等幾類。此外,這兩年數碼產品也逐漸多了。 程海說:「對於電視購物產品的經銷商來說,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多銷售產品獲利,因為這些公司往往是從消費人群角度考慮,根據消費慾望『炮製』產品,所以電視購物產品鋪天蓋地出現豐胸和減肥字眼就不足為奇了。」 記者最近對江西、四川、河南、河北等8家省級電視台的15種電視購物產品進行調查發現,有12種產品是和豐胸、減肥有關的。 節目製作 過程就像演小品 對於電視購物產品出籠內幕,程海用了一段順口溜來形容。順口溜的第一句話是:節目製作請演員。 他說,其實電視購物節目製作和演小品類似:離不開演員和道具。 演員又分名演員和群眾演員,名演員登場台詞沒說大家就鼓掌了,所以一個減肥產品,有一個身材不錯的明星出來比劃一下就夠了,消費者很快就會對這個產品有好印象,銷售量跟著飆升。 「但請明星代價往往實在太高了,所以一般的公司不願這么干。明星請不起的話,那就只能請群眾演員了。」程海說,一個群眾演員拍一檔10分鍾以內的電視購物節目,只要幾百元就可以搞定了。 用群眾演員和明星的區別在於,明星一出場就能產生效果,但用群眾演員就得設法表達出產品效果。 「用群眾演員往往離不開道具,比如豐胸的產品,『使用前』群眾演員可以用綳帶製造『太平公主』的假象,『使用後』用隱形材料群眾演員就變成『珠峰』了;還可以請來本來就胸大的群眾演員,不拍臉部只拍胸部,穿插這段特寫也能產生對比感覺。」程海說。 他還表示,對於減肥產品節目製作,也可以用類似辦法,再加上化妝、數碼製作等手段,各種目的基本上都能實現。 「實話告訴你,我還沒有碰上一個產品能請來真正的消費者做廣告的,這些減肥和豐胸的產品有沒有效果天知道!」他對記者說。 產品包裝 最長不超過1年 程海自揭內幕順口溜的第二句話是:產品包裝學變臉。 他說,5年間,他經手的30種產品「壽命」最長不超過1年,最短3個月就不見了。如果大家有印象,把近幾年出現的電視購物產品回憶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秘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他解釋其中的原因,一是電視購物節目採取的是「簡單重復」的辦法,觀眾看了3個月後大多會產生疲勞感,產生排斥心理,節目再播就無法促進銷售了。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產品的效果基本上幾個月後就暴露了「廬山真面目」,銷售高潮自然就過去了,經銷商採取「見好就收」的策略。 「但這些產品真正就退出市場了嗎?如果認為是,你就想錯了!」程海說,經銷商很快就會對產品進行改造,「變臉」後的產品又以新的面目出現,但消費人群並沒有變。都是「換湯不換葯」。 公司信息 通常只有熱線電話 程海自揭內幕順口溜的第三句話是:公司信息不露臉。 他說,目前國內除了三四家大一點的電視購物公司出現經銷公司的詳細地址外,絕大多數電視購物節目多是採取公布熱線電話的辦法,或者只公布公司名字的一部分。消費者如果想投訴,一般是無法見到經銷商的工作人員,要想上法庭常常要很費力地查詢公司名字和法人代表,大部分消費者只好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他還說,即使是公布了名字的大一點的電視購物公司,消費者也會難以辨別生產公司與經銷公司的關系。 姍拉娜纖體收腹組合廣告在上海被叫停後,記者調查時就發現存在程海所說的問題。在該產品的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服務熱線來自於珠海,服務熱線稱,他們是產品生產方,產品由其他的公司代理,其中就包括名氣較大的某電視購物公司。 姍拉娜北京的供貨熱線稱,他們公司叫某科技公司,是北京的總代理,而某電視購物公司是上海的總代理,和他們是分開的。但記者看到,該科技公司招聘網頁上卻稱,他們依託於某電視購物公司。 記者調查表明,姍拉娜生產公司與各地銷售公司的關系模糊,消費者遇到問題時,會因為受地域及主體問題限制而犯難。 超低成本 不超過售價兩成 盡管程海所在的公司不是產品的經銷商,但他說,他們公司曾經測算過這些產品的投入情況。基本情況是,產品生產成本不超過售價兩成,廣告投入占兩成,人員工資佔一成,這樣產品利潤至少是售價的一半,甚至會更高。總而言之,商家的投入目標是:「產品效果不重要,賣得多才是關鍵」。 有報道稱一款單詞王的成本價只有100元左右,省級代理價為490元,地市級代理價為750元,縣級經銷價達到840元,而市場上的零售價達到驚人的998元! 在淘寶網等購物網站也可以看到許多商家稱他們可以以三折價格銷售電視購物節目中的產品,這也間接印證了電視購物產品生產成本低的說法。 工商統計 已經成投訴焦點 在2005年、2006年國家工商局發布的消費投訴分析中,有關電視購物的所佔比例較大,12315、96315消費投訴中心的統計表明,有關電視直銷問題的投訴高達2000起以上,平均每天能接到這類投訴6起以上。電視購物成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記者先後和江西電視台等一些電視台的廣告承包商取得過聯系,對方表示電視購物時段大部分被賣出去了,而且每分鍾的價格接近2000元,呈現上漲勢頭。 消協提醒 電視購物六大劣跡 今年,中消協曾多次通過媒體提醒,電視購物有六大劣跡,消費者要睜大眼睛。 第一,誇大功能 比如說某些增高類產品,衛生部批準的功能只有補鈣,但他們的宣傳卻變成了增高 第二,名人代言 這是電視購物有效的促銷手段,但這些名人並不一定了解產品,也不一定使用過這些產品 第三,虛假權威 比如打著國外某著名大學的旗號,甚至杜撰並不存在的科研機構 第四,特技處理 很多電視購物產品經常用消費者使用產品前後的對比照片或者圖像來證明效果,但這很可能是利用了化妝、拍攝技巧或者電腦處理製造出來的假圖片 第五,超級暴利 第六,逃避監管 為了逃避監管,有的電視購物公司的注冊地址都是假的 專家說法 電視購物審查松 須提防賣完就跑 中國廣告協會法規咨詢部主任李方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了電視購物欄目,當時只是被視為「收費欄目」,幾年後國家工商總局才規定將它認定為廣告,目前對電視購物廣告的審查是比較寬松的。 他說,電視購物節目有特殊之處,一是比普通廣告時間長,二是主要集中在後半夜及上午9點左右的時間段,另外廣告價格也相對便宜,每分鍾千元甚至幾百元。 李主任介紹,有幾十家電視購物公司自願把片子送給他們審查,他們發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很多片子中並不出現公司名字,只有銷售熱線,因此他特別提醒消費者,要避免上當,因為這些公司很容易改頭換面,逃避責任。 同時,他建議管理部門提高電視購物公司注冊資金門檻,甚至採取「押金」制,避免一些小公司的投機行為,這樣做也是為電視購物健康發展創造環境。 北京泛太直銷研究院院長助理張先生表示,電視購物屬於無店鋪銷售的一種,他們受商務部委託,在10個大城市對無店鋪銷售進行了深入調查,他們已經提出了針對無店鋪銷售立法的建議報告。 不可信可信。。。奉勸你不要相信電視購物,多數是騙人的。 看中央頻道吧,這個可是國家級的權威啊!中央頻道似乎從來沒有播過這些電視購物。也就是一些地方台為了利益播放這些東西,不是嗎? 要不你就上網查一下那些商品,罵聲一片呢。我的朋友就相信了一次電視購物買了一個瘦身產品,根本沒效果。 可信啊不可信,一,他們在電視上說的時候會把東西的優點放大,缺點忽略.就是沒有的優點,他們也會通過手段讓你在電視上看到;二,質量得不到保證,(以前回學校坐火車的時候,對面的一個阿姨就說給他們家小孩子買的那個芭比娃娃質量一點也不好,兩天就壞了,而且還花了好幾百才買的一個); 三,售後服務,他們售後是否真的會有售後服務,現在誰也不知道 所以,個人建議,最好不要去買,以免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為您提供幫助 絕對不可信,死都不信!這個要看你買什麼東西,如果是那些無聊的廣告,你最好別信,一是沒有質量保障,二是不見得是真的,如果是那些家用電器或手機之類的,我勸你還是去商場買吧,在電視上購物和商場購物的價格有差異,有的時候電視上的東西比商場還要高,也可以去淘寶買不要相信電視購物! 電視購物的產品都是廣告誇大的,根本不值得購買! 上面所說的什麼不滿意無條件退貨,你收到貨後就明白了,你想退貨簡直比登天還難的! 電視購物都是廣告誇大的,完全沒有性價比!我想這是許多電視購物有這個經歷人都知道的. 絕對的可信,都是貨到付款的有些我認為可信一般不可信 可信不怎麼可信不可信 不可信! 最好別打! 不要信 都是假的不一定一定不可信不可靠絕對不可信電視可信,東西不可信太不可信了,我身邊有很多人都上當了,說的太好了。我親身經歷過..可信是相信有這個產品,不可信的是質量以及售後服務.. 氣死我了...最好別買電視購物上的東西...沒一句是真話..現在的還可信"好易購"可信.不可信 我就上當咯 一定不可信!一定不能信!電視購物是最不值得依賴的購物方式,往往言過其實,廣告誇張,而價格卻很高,所以強烈不推薦。 貴重品的話,還是建議到有信譽的大店裡買,普通的東西,推薦到淘寶網上購買,物美價廉。 電視購物 上的東西你也敢買 不是說不好但是現在有很多 都與實物不符 長虹小智玲的機型我也看了 購物上說 它的屏幕不怕劃 那除非它的外屏那是 藍寶石的屏 那麼它的價位還會是998嗎 還有它說的防水 上面用的那點水 就相當於 你拿著手機在大雨中呆了一秒鍾的水量 這么說的話任何手機都有防水的功能 真正防水的手機是說的 即便是在水裡也能正常工作的 我印象中好象舊記得 三星的有一款式 不過你是買不道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進入過中國的市場還有 它的 個頭有老式大哥大那麼大 藍平 只能打電話和發簡訊 鈴聲單調 震動 忘記有沒有了 建議 你還是買大品牌的 價錢隨高 但是耐用 回答者:匿名 6-23 07:22 網上購物應該還是可靠的,不然電子商務發展也不會這么快。目前在我國,淘寶網是比較可靠的。 網站可靠不可靠,關鍵看它是否安全。而網購安不安全,除了自己要小心,主要看網站有什麼服務和措施盡量保證安全。目前淘寶網就提供這樣的服務項目。 首先,淘寶的旺旺即時對話工具很管用。你不僅可以用它與賣家溝通,了解物品的詳細情況,通過交流,總能找到一點對賣家的感覺。 賣家賣出貨品後,會得到買家的評價。你還可以利用淘寶旺旺,向已經買過該物品的其它買家了解供貨商的信譽和對物品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會覺得安全的。 其次,淘寶的支付寶是目前最安全的支付工具。對買賣雙方都有保障。 所以,在淘寶購物,相對來說還是安全的。 嘬ā!の 耂厷 回答採納率:25.2% 2008-08-22 01:44 檢舉 每次看到電視購物這樣的廣告,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太誇張,不真實,絕對不會買。 說得比唱得都好聽,胡師傅不粘鍋,甩脂機等,後來都被爆光了,最近看到一個賣金葉子的更可笑,表面度一層金么說成是「摸得到的地方都是黃金」。摸不到的地方呢,可想而知了,只有表面才是摸得到的,中間是摸不到的,字面游戲而已。還有個電台上賣限量版奧運收藏品的,上市第一天全國各大城市都出現搶夠狂潮,搶了幾個月怎麼還沒搶光! 你在網上隨便搜索相關的新聞就知道了,不是我們太多心了,是電視購物叫我們太不放心了 死了都不信.....不過看你買什麼,那些什麼功能相連啊,打死都不信,還有減肥的什麼的,至於手機嘛,是非常可信的,質量就別信了,其實電視購物賣得非常貴一般不可信 最好還是別信

㈣ 電視購物寄來假貨!怎麼辦

電視購物中所提供的商品通常存在誇大功能、價格虛高、質量不過硬、售後難保修等問題。針對電視購物出現的問題,中消協曾發出「不可輕信電視直銷廣告」的消費警示。電視購物在訂貨前,必須詳細了解商品和商家的信息,一定要貨到再付款,出現問題後要注意保全證據,及時向當地工商部門或撥打商品銷售地的12315投訴。
《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㈤ 怎麼投訴電視購物(葯物)

電視購物就是抓住大家投訴比較麻煩的心理
耗時耗精力的 價錢也不是太貴 不如自認倒霉的心理
大肆宣傳 不然他的廣告費哪來的
它們有它們的客服電話 可以要求退貨
或者以12315威脅他們
電視購物的產品被投訴或者購買使用後出現嚴重問題甚至造成悲劇的例子數不勝數,鍋王胡師傅現在就屢遭投訴要求退貨,它的電視購物節目我也看了點,太假了,什麼不粘鍋什麼無煙那種假象很容易就能做出來,再說現在的影視特效做這些東西更是小兒科,更何況人們為了兜售產品會想出一切辦法的,說不擇手段是相當正確。
這些都是我看節目所了解的,有很多也是我早就看明白了的,在節目里更找到了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其實這些騙術都很簡單,但是有些時候真是不說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難免的會被看似幼稚的騙術所騙,但是就是有人會不斷上當,尤其是那些想達到功效又不想努力的人還有那些貪小便宜的人,很多購物節目比如什麼鞋啊,手錶啊等等全在內了,都說原價XXX現在打電話只需要XXX,而且還贈送價值XXX的什麼什麼。多他媽2啊!一看這就是假的,能送你那麼多東西他們得賺多少啊,10塊的東西敢賣100,100的東西能賣1000,你信嗎?就是這樣的,其實這是很多人很早之前就知道的,不知道的只能說你落伍了跟不上時代了。
電視購物就是這樣的,忽悠的就是你,反正中國人多,忽悠一輩子也忽悠不完,總會有白痴來送錢的。
最後再說一下一個明顯的騙局,電視購物只會給你一個購物電話,其他什麼都沒有,當發現自己上當或者身體乃至生命受到危害的時候,你想找人都找不到,而且接電話和銷售產品的人都是經過特殊培訓的,對你的任何一種語言情境都有書面的對答語句,並且會用一切辦法忽悠你來買他們的東西,越多越好。「現在賣的非常好,快要斷貨了,建議你趕快訂購」「現在我們正是促銷期間,買一送三」「這個買一盒能達到什麼效果,如果要達到最好效果,建議你賣五盒。」就是這些小兒科的東西,但是就會有人甘願上當。
只能說電視購物120%都是假的~~~~~~祝吃一塹,長一智啦!!!!

㈥ 電視購物怎麼投訴

電視購物多數都是以騙人為主的,怎麼還上當呀,這些電視購物連個執照都沒有。你如果想叫汁兒,工商局就沒有檔案的!
想投訴?不容易吧我的朋友,只有把你所看到的電視台告了。沒功夫

㈦ 李佳琦回應中消協點名賣完不換貨的問題,為何得到全網的爆贊

現今社會的購買商品的方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了,有從電商平台進行購物,也可以在直播過程中進行購物。直播購物有點類似於以前的電視購物,但是比電視購物要更方便,更簡便,也更加透明化一點。在今年的雙十一大促中,多位主播直播帶貨的訂單也著實很是嚇人,但是中消協也是就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點名,李佳琦就是其中一員。李佳琦也是迅速對於中消協的點名進行了回應,因其處理方式得到網友贊同,被大為贊賞。

一、直播帶貨成為新興的購物方式

直播帶貨是目前比較火的購物方式了,因為在直播中對於產品的特性、性能等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很多人也是很喜歡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帶來的銷量也是高的嚇人。直播帶貨帶來的直接主觀的產品使用感受,促使很多人對其十分喜愛,因此也是成就了一批主播。

㈧ 電視購物上當,如何投訴

去消協,多去幾次,他們也很怕麻煩的,我以前在電視購物做過,都是騙人的,每天都會接到投訴電話的

㈨ 電視購物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方便

㈩ 電台購物問題

消協分析風險 專家提醒理智看待

針對電視購物出現的問題,中消協曾發出「不可輕信版電視直銷廣告」的消權費警示。中消協表示,這些電視直銷廣告過分誇大產品功效,採用虛假的現場演示誘導銷售,而「效果演示」出自電腦數碼技術。在消費者發現達不到承諾的效果時,廠家就強調消費者的個體特殊性,「建議」消費者繼續購買。

中消協表示,除廣告宣傳與實際產品不符外,電視購物還存在虛假承諾、售後服務無保障等問題。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社會誠信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是很重要的。訂貨前,必須詳細了解商品和商家的信息,一定要貨到再付款,出現問題後要注意保全證據,及時到工商部門投訴。

與居高不下的投訴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投訴解決起來卻困難重重,電視購物公司花盡心思逃避監管,消費者的權益很難得到保護。據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電視直銷、網上購物、郵購等新興的銷售形式與傳統的商場銷售形式在發生消費糾紛時,有著顯著的區別。消費者通過電視直銷等方式購買的商品,很難找到其銷售者;即使找到了,由於這些銷售機構可能不在本地,或要求消費者提供相關證據,也會加大消費者的維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