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購平台 » 淘寶購物訴訟管轄異議答辯狀範本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淘寶購物訴訟管轄異議答辯狀範本

發布時間: 2021-01-30 03:19:30

1. 淘寶購物糾紛案件應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淘寶購物糾紛案件,一般可以由購物者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專於屬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 以信息網路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路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2. 申請管轄權異議的文書格式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8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申請書是案件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移送的法院對案件無權管轄時,向受訴法院提交的闡述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的法律文書。

格式:

管轄異議申請書

申請人:

申請人因某某訴申請人某某糾紛一案,向你院提出管轄異議。

請求事項: 請求貴院依法裁定將本案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

事實與理由:

某某訴申請人某某糾紛一案,貴院已予受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本案中作為被告的申請人住所地為福州市鼓樓區,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本案的管轄法院應為福州市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綜上所述, 申請人認為, 貴院對本案不具有管轄權, 貴院受理本案缺乏最基本的事實和法律依據。為此,特向貴院提出管轄異議, 請求依法裁定將本案移送至福州市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懇請支持。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申請人:

2006 年 月 日

3. [急]如果提交答辯狀期間提交了管轄權異議,是否還要提交答辯狀

1、你們首先約定了由你方法院管轄,這在法律是上有明確規定的 雙方可以約定管轄的法院~!內
2、原告法院容受理了案件,但被告方只要提出管轄權異議書就可以、不必提交答辯狀~!
3、你的這個案件是個很簡單的當事人約定管轄的案件。很快就會一送到你所在地的法院的~!
4、你的採納答案是我最大的動力~!

4. 如何寫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管轄權異議答辯狀的格式如下: 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答 辯 人: xx 住所地:xxxxx號 被答辯人: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 職務:總經理 住所地:xxxxxx號 因貴院受理的答辯人訴被答辯人xxx糾紛一案,現答辯人對其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答辯如下: 本案所涉xxxxx是由答辯人作為工程的發包人指定承包人A購買的,B僅是該民事行為的隱名代理人,在被答辯人提供產品不合格時,答辯人依法享有介入權直接向被答辯人索賠。 一、在答辯人與B的來往工作聯系函中,答辯人明確通知B提供至少三家以上設備供應商,由答辯人確定具體的設備供應商,然後指示B與該供應商簽訂合同。該工作聯系函及答辯人確定被答辯人為設備供應商的確認函,構成了答辯人指示B代其購買空調設備的授權行為。該授權行為真實合法,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構成了間接代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根據上述規定,在被答辯人提供的空調產品不合格後,答辯人因此享有介入權,直接對對被答辯人主張索賠的權利。 二、在被答辯人提供的產品合格證及其他產品標識中,被答辯人對其提供的產品的質量、效能、規格等技術性標准,承擔了明示的擔保義務,該擔保構成被答辯人與作為終端用戶的的答辯人之間形成契約上上權利與義務。 三、被答辯人向答辯人提供承諾書做出如下承諾:如果提供空調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將由其直接承擔經濟責任,該事實進一步表明,答辯人與被答辯人之間存在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 基於上述理由,答辯人與被答辯人之間存在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19條: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由於合同約定在答辯人施工地點交貨,因此,該合同履行地在煙台市芝罘區沃爾瑪廣場。 答辯人根據上述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貴院受理本案符合法律規定。被答辯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沒有法律依據,請貴院依法駁回。 此致XX區人民法院

5. 答辯狀應當注意的問題

答辯狀應當注意的問題:
1、應當心平氣和面對。你被人告到法庭,雖然不是件好事,但也沒必要覺得丟臉。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爭議和糾紛也是正常的事,何況有些事情雙方確實沒辦法來分清是非。如婚姻案件,遺產繼承案件,本身說不上誰對誰錯,由法官當個娘舅,來判斷是非,作個公斷解決爭議,有啥不好?
2、是否有必要寫答辯狀。因為答辯狀本身也可歸類於證據,故你在提交答辯狀時,稍有差錯,就可能會被原告抓住把柄。如果雙方都有過錯的情況下,盡量不寫或者簡單地寫幾句提綱式的答辯內容。雖然法律規定答辯期在15天(簡易程序),30天(普通程序),但不提交答辯並不是答辯權的喪失,你仍然可以在庭審時答辯。如果原告訴請的事項屬實,在寫答辯狀前,應當首先考慮陳述目前的困境以便求的原告諒解,故你應當主動與原告協商,而不是如何去請律師,如何寫答辯狀。
3、受訴法院是否有管轄權。如果你發現受訴法院無權管轄本案時,你應當對管轄權提異議,而不是急於去寫答辯狀。因為,有些法律人士認為,答辯便是應訴,也就是認可了該法院的管轄,放棄了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我這里需要說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雖然你答辯後仍然可以提管轄異議,但何必多此一舉呢?法院管轄的原則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另外還有合同履行地,不動產地等特殊管轄的原則,這里不作解釋了。
4、收集證據。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如果你當被告,沒有證據反駁原告的證據,假如原告的證據很充足,而你即使說的是實話,法院也不能支持你的,這就是法律上講的是法律事實,而並非是客觀事實,有時候法律事實並非全部是客觀事實。這就要求公民在發生民事活動中,保管好一切於活動有關的材料,為將來一旦發生糾紛提供證據材料。不至於「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5、如果原告提起了財產保全,應當權衡利弊,確定如何應訴。如果原告在起訴時一並申請了財產保全,你應當根據雙方的爭議事實以及保全對你公司或你個人的影響來確定如何應訴。如果原告無理或惡意訴訟,你應當提出復議,要求解除保全;如果保全超過訴訟標的,應當及時向法院提出,要求解除超過部份的財產保全;如果你認為原告的保全並無必要,你即使敗訴也有能力承擔債務的話,可以用現金或財產等提供擔保,要求法院解除保全;如果糾紛的責任確實在你方,而法院的保全導致你的經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時,我建議你盡快與原告協商。
6、案情比較簡單,爭議不大的案件,不一定請律師。因為與原告面對面對簿公堂,增加法律知識,也可省去一筆代理費用,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你確實錯了,平心靜氣與原告談一談,消除誤會不是一舉兩得嗎?
7、雙方是否有和解或調解的餘地。如果對方的起訴為事實,訴訟請求也是正當合理的,我認為沒必要去寫答辯狀,如果一定要寫,你就訴一訴你的苦,你的無奈吧!以便求的原告諒解。

6. 什麼是管轄權異議法院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判文書形式是什麼

一、對於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情況,如果在被裁定駁回之後,被告人進行上訴二審法院還是不予支持的情況下,原審法院將繼續審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又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如果還是不予支持的,則起訴受理的法院依法審理該案件。
二、對於超出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情況,受理案件的法院可以繼續審理。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如果被告人是在答辯期滿後提出的管轄權異議,那麼人民法院應該繼續審理,在裁判文書中一並處理。理論依據是:
1、法律的引導、規范和制裁作用。既然民訴法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那麼,當事人就應當遵守法律規定,不遵守法律規定就應當受到不利後果。
2、訴訟效率要求。答辯期滿後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不進行審查,繼續審理,能夠提高訴訟效率。
3、公平原則。「遲到的正義非正義」,若允許當事人惡意拖延審理周期,勢必會影響到權利人實現權利的周期。
4、仍給予了異議人上訴的權利。在判決書中,審理法院對超期事實的查明、對本院具有管轄權的論證,若不符合客觀事實或法律適用錯誤的,異議人上訴後,上級法院則會發回重審。
此時在裁判文書中至少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在事實查明中,應當對超出答辯期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事實和審理法院具有管轄的事實進行查明,二是在說理部分,要對審理法院具有管轄的法律依據進行論述。
在裁判文書中一並處理超期提出管轄權異議盡管兼顧了各方面利益,但仍有法律瑕疵,根據民訴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對管轄權異議處理的處理形式只能是裁定,而在判決書中對管轄權異議進行處理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這樣做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所以,今後仍需最高院作出相應的司法解釋。
綜上所述,管轄權異議提出後案件繼續審理主要有兩種情況,因為根據民事訴訟法法律的相關規定,管轄權異議被裁定駁回後又進行上訴的,還是沒有得到支持,此時原審法院就會繼續審理。除此之外的另一種情況,就是超過法定的期限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目前也是按照前者的情況來處理。

7. 民事訴訟管轄權疑義沒有在提出答辯狀期間提出可有相關司法解釋

一,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必須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第三十回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答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民事訴訟法規定很詳細了,不需要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