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市場需求分析,希望詳細點
我國具有豐富的銀杏資源,其資源量佔世界銀杏資源總量的90%。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省(區)都有銀杏的分布和栽培。全國形成銀杏產業性栽培的地區主要有貴州、四川、江蘇、廣西、山東、浙江、湖北等省(區)。
我國是第一個生產和出口白果(銀杏的果實)的大國,目前銀杏栽培面積約1~15萬畝。據資料顯示,全國現有銀杏可結果大樹70萬~80萬株,按平均每株產150kg計算,全國白果產量在1.1萬噸左右。據不完全統計,現全國新植銀杏約10億株,如果能結果的樹按投產率2%計算,約有2千萬株可以結果,按平均株產白果3kg計算,新增產量約6萬噸。因此,10年以後,我國白果的產量可達7萬噸左右。
據以上統計,我國白果總產量在1.1萬噸左右,佔世界白果產量的90%左右。目前,日本產量為400噸,韓國也開始關注白果生產,國際市場對白果需求量約5萬噸,隨著新發展銀杏產量的增加,國際市場對白果的需求量也存在一個不斷擴大的可能。據業內專家預測,經20年後,世界白果總需求會超過20萬噸。日本是白果消費量較大的國家,白果一年四季均有上市供應,但9~12月集中了全年總產量的87%,果農、加工商和商業企業,對銀杏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在東京和名古屋市還建立了白果專營市場。日本市場上銷售的白果都是小包裝,白果巳成為日本人每餐必備的佳膳,一般每餐吃6~7枚白果。此外,他們還做成蛋糕、乾酪,加工成罐頭、冷凍食品,常年供應市場。東南亞國家的一些節日都有吃白果的傳統習慣,這為白果出口提供了一條穩定的渠道。居住在國外的4500萬華人也是白果銷售的主要對象,以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白果1kg計,每年至少可銷售白果4萬噸。又據報道,當今世界上使用葯食的人逐年增加,現在超過5億,白果是葯食兼用非常理想的食品。隨著國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加,白果的國內市場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如今,我國白果的產量人均不到5枚,所以,國內市場比國際市場的潛力更大。隨著白果深加工的發展,對白果的需求量還會增加。
由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白果需求量的增加,白果產量供不應求,白果出口價格逐年上升,優質大白果收購的價格不斷上漲。1980年以前,白果收購價為0.8~1元/kg;1988年增加到28~30元/kg;1995~2002年又猛增到50~60元/kg;可以預測5~10年內白果價格仍會保持在40~60元/kg之間。但顆粒小的白果產量增加,價格可能有所下降。但只要白果保持在20元/kg左右,農民比種植其它經濟作物收入還要好。
二、銀杏葉的市場需求量分析
隨著銀杏葉葯用、保健等開發利用,銀杏葉的國際國內市場前景廣闊。銀杏葉生產與白果不同,它的顯著特點是生產周期比白果短,投資見效快。第一年栽植,第二年采葉,第三年產干葉可達3噸/萬平方米以上。需要干葉時,在短期內即可大量提供。此外,銀杏葉還有貯存功能,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控,多采少採或不採。為解決銀杏葉穩定供應,德國史瓦伯制葯集團和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葯集團,先後在法國西南地區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薩姆特分別建立采葉園480萬平方米和460萬平方米,兩地共計年產干青葉6000~8000噸。
1996年上述兩制葯集團聯合在山東郯城和江蘇邳州各建銀杏葉乾燥廠一座,年加工干青葉5000噸,主要用於出口。他們還在愛爾蘭建造的一座銀杏葉提取加工廠,1992年銀杏葉提取物年產達100噸,按國外用50kg干銀杏葉,生產lkg提取物計算,總計年需銀杏干葉5000噸。此外,韓國年產干葉約4000~5000噸。據有關專家預測,除德、法、美、日本、韓等國生產的銀杏干葉外,目前,國際市場對銀杏干葉需要量在10萬噸左右。
在國內,由於銀杏葉的特殊葯用價值,銀杏葉的暢銷,我國主產省區先後營建起大面積銀杏采葉園,累計面積在200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每公頃按年產干葉3噸計算,新建銀杏葉采葉園,年產干葉約6000噸左右,當今,我國銀杏葉大部分采自成年大樹,新發展幼樹和成年大樹共計年產總干葉量在2萬噸以上。有人預計5年以後,我國銀杏干葉將會達到3萬噸。現在全國約有100多個工廠生產銀杏葉提取物(GBE),年需銀杏干葉3萬噸以上。我國對銀杏葉的利用方式,開始逐步從出口原料向深加工轉變。浙江現有康恩貝制葯公司等10家企業開發銀杏葉系列產品,康恩貝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天保寧」片劑,年需干葉500噸。而且制葯、食品、化妝品、飲料、銀杏茶都需要大量銀杏干葉,其中銀杏制茶廠有100多家,年產茶約100噸。目前,國內銀杏干葉需量在5萬噸以上。江蘇、山東每年還向德、法、瑞典、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出口銀杏干葉約5000噸。因此,國內外銀杏干葉的需求量均有較大的缺口。銀杏干葉的生產量主要看銀杏干葉提取物的市場需要量。我國干青葉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1985年1.60元/kg,1994年又上升到10.00元/kg,1996~2002年保持在14.00元/kg,隨著黃酮價格的升,銀杏葉的價格必然會有所提高。
三、銀杏葉提取物及其制劑的獨佔先機
銀杏在植物學上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一直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經過深入研究,於20世紀中葉確定了銀杏黃酮、銀杏內酯等提取物在醫學上的特殊醫療作用,使其天然提取物及其制劑風靡全世界。德國從60年代初期即研製出銀杏葉制劑「梯波寧」(Tebonin),接著法國在70年代初也開發出銀杏葉制劑「多拿肯」(tanaban),這兩種制劑在德國和法國醫葯市場上十分暢銷,深受患者的信賴。開始投放市場,年銷額分別為600萬美元和6000萬美元,到1998年,德、法兩個制葯集團銀杏葉制劑銷售額已達20億法朗。除德、法外,英國、日本、瑞士、瑞典、荷蘭、比利時、西班牙、韓國等國家也都先後大力進行銀杏葉加工利用,年銷售額為20億美元。銀杏葉的開發利用,在韓國已成為僅次於高麗參的重要產業。目前,國際市場上有關銀杏葉制劑、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的年銷售額估計達40億美元左右。據有關專家預測,本世紀初世界銀杏製品的需求量約為5萬噸,而目前的供應量只能滿足十分之一左右。
近幾年,我國銀杏葉開發綜合利用發展很快,完成了銀杏超臨界流體提取物二代、三代研究。目前從事銀杏葉制劑生產的葯廠有30餘家,主要產品「天保寧」、「百路達」、「銀可路」、「舒血寧」、「地奧心血康」、「腦安」、「抗栓寧」、「華寶通」等。全國銀杏制劑總銷售額已達數億元。上海信誼葯廠生產的百路達銀杏制劑,1997年率先通過美國FDA認證,並出口美國市場。江蘇對白果的深加工居全國前列,生產銀杏保健品廠計20餘家,年產值達5000萬元。此外,江蘇黃酮出口創匯1500萬~2000萬美元。
隨銀杏葉提取物制劑及製品生產的發展,對銀杏葉提取物需求量將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的銀杏提取物廠約有100家,年產提取物約100噸,其中出口70多噸。國內需要相對較小。隨著醫葯和保健品及化妝品、果汁飲料用量增加,預計到2005年,我國銀杏葉提取物需要量將增加到80~100噸。
Ⅱ 市場需求分析的介紹
主要是估計市場規模的大小及產品潛在需求量。
Ⅲ 網上購物需求分析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1、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偽需求
需求應當源自客觀實際,而非主觀臆斷;相比產品經理靈光一現的錦上添花,扎實地滿足既有需求的雪中送炭或許更為可貴。
2、判別需求是否屬於剛需
需求有真偽,而真實需求里也分為剛性需求和非剛性需求(彈性需求)。在互聯網世界,最基本的需求可歸納為對信息的收集、對生產生活資料的獲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於是你可以看到國內的
3、研究需求量是否夠大,市場是否夠肥
初創企業的價值取決於自身成長性,也就是「能不能做大」。
如何判斷需求是否夠大通常可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先估計目標用戶的基數、消費能力、意願預算,再把這些數字通過相乘等方式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並與該行業或近似行業的公開報告進行比對驗證;另一種則是評估打算進入的市場原本具有多少產值,而你的產品通過提供更低的價格、更長的使用周期等,能提升多少效率、節省多少成本,從而折算出相對於原產值的全新規模。
除了從常識和公開數據出發外,藉助網路上的各類排行榜、捜索熱度等,也能對時下大眾的需求風向做出評估。例如網路下拉框。另外,網路搜索風雲榜和網路指數也是了解國內網民需求分布的風向標。
4、衡量需求的變現能力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火速籠絡一批用戶進來,至於盈利模式暫時擱置一邊,是許多早期團隊的態度、可惜門庭若市的表象下卻不一定都能賺得盆滿缽滿。即使市場上一些用戶量較大的產品,也不得不通過各種手段苦苦探尋變現方法。
Ⅳ 消費者需求調查包含哪幾方面
(1)市場環境的調查:
市場環境調查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科學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具體的調查內容可以是市場的購買力水平,經濟結構,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科學發展動態,氣候等各種影響市場營銷的因素。
(2)市場需求調查:
市場需求調查主要包括消費者需求量調查、消費者收入調查、消費結構調查、消費者行為調查,包括消費者為什麼購買、購買什麼、購買數量、購買頻率、購買時間、購買方式、購買習慣、購買偏好和購買後的評價等。
(3)市場供給調查:
市場供給調查主要包括產品生產能力調查、產品實體調查等。具體為某一產品市場可以提供的產品數量、質量、功能、型號、品牌等,生產供應企業的情況等。
(4)市場需求分析購物車擴展閱讀:
在進行客戶需求定義是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分析,不妨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對於任何已被列入客戶范疇的消費者,我們要全面的定義其幾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戶在生活中對於各種產品的需求強度和滿足狀況。
之所以要全面了解,是要讓客戶生活中的需要完整地體現在你的面前,而且根據客戶的全面需要分析其生活習慣、消費偏好、購買能力等相關因素,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以全概偏」的了解往往會迷惑客戶,刻畫銷售人員關心客戶、愛護客戶的經典形象。
2、突出性原則 時刻不要忘記銷售者的第一要務是為公司銷售產品,幫助客戶滿足需求。所以,要突出產品和客戶需求的結合點,清晰的定義出客戶的需求,必要的時刻要給客戶對本產品的需求形成一個 「獨特的名稱」。
假如你是一個竹躺椅的銷售人員,盡可能得讓消費者形成對躺椅的獨特認識,為它定義出一個別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提高生活舒適度需求」等。
Ⅳ 作業:采購需求分析與市場需求分析有什麼不同
市場需求一般要比采購需要要大一些。
市場需求是產品在整個市場的需求量。版
采購需求是公司或者采購主權導者,計劃產品在市場的佔有量。
調查對象一個是消費者,一個人是公司或者采購主導者本身。
這就是他們兩者之間比較明顯的兩個不同點。
Ⅵ 如何進行市場需求分析
從廣義上理解: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獲取、分析、規格說明、變更版、驗證、管理的權一系列需求工程。 狹義上理解:需求分析指需求的分析、定義過程。 一、為什麼要需求分析 二、需求分析的任務 三、需求分析的過程 四、需求分析的方法 五、需求分析的20條法則
Ⅶ 關於帶有支付介面購物車等功能的網站需求分析
購物網站,到建鵲互聯 找客服要一份就可以了
Ⅷ 如何進行市場需求分析
首先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確定進行市場需求調查的范圍,是區域還是全國、全內球之類
其次容 確定好區域之後,根據所調查產品的特性進行一定的分類,比如根據用途、根據材質、根據價格定位,根據渠道等,對產品進行一定的細分
第三在細分的基礎上,基於細分基礎進行市場調查,比如根據不同渠道進行展開調查,消費者、零售商、代理商等分別進行調查。也可以根據價格定位分高中低檔消費群體展開調研等
至於調查的內容是重點的根據產品特性及你要調查的目的來進行設計相應的題目就好了
第四 對調查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Ⅸ 市場需求分析包含幾個要素
市場來需求分析包含九個要點:自
1、產品定位:對目標市場的選擇與企業產品結合的過程。
2、價格定位:基於產品定位,把產品、服務的價格定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這個水平是與競爭者相比較而言的。
3、市場需求:特定顧客群體在特定地區、特定時間內,在某個營銷環境或營銷計劃下對某種商品或服務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4、市場細分:按照某種標准將市場上的顧客劃分成若干個顧客群,每一個顧客群構成一個細分市場,不同細分市場之間,需求存在著明顯差別。
5、目標人群:針對營銷者能力向特定的客戶提供有特定內涵的產品價值,這些特定的客戶就是目標人群。
6、推廣策略: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
7、營銷模式: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其實是有多種方式,一種是關於市場,一種是關於客戶兩種渠道進行營銷。
8、客戶管理:通過對客戶詳細資料的深入分析,來提高客戶滿意程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的一種手段。
9、售後服務。是在商品出售以後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