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購平台 » 淘寶購物中途丟失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淘寶購物中途丟失

發布時間: 2021-01-29 06:10:06

1. 淘寶貨物中途要求換地址造成貨物丟失

怎麼可能啊 一般不會吧 物流都有記錄的

2. 淘寶購物,快遞把我東西弄丟了,怎麼辦

如果是網購包裹丟失,這個處理起來比較簡單,直接找賣家,賣家會自行處理:補發或退款。如賣家不予處理或處理不滿意,可以在溝通無解的情況下請網購平台官方介入。如果是私人郵寄包裹,這個處理起來相對復雜。首先請寄件方提供郵寄單(或快遞單號)及有效證件到當地快遞點進行索賠處理。如對當地快遞點索賠結果不滿意,可聯系快遞公司客服電話進行處理。如對快遞公司索賠結果不滿意,或者快遞公司無法按照事先約定賠償的情況,可以請求司法介入。關於索賠標准,各快遞公司均有規定,按照寄件時約定的賠償條款進行索賠即可。如就賠償條款與快遞公司產生爭議時,《快遞市場管理辦法(2013)》第二十條規定,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郵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企業與用戶之間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於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應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於未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法律依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2013)》第二十條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郵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企業與用戶之間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於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應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於未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

3. 因為貨物中途丟失與賣家產生了糾紛,為什麼淘寶取消了我極速退款的資格

極速退款是,在賣家在操作退款前,官方先行墊付給買家。
賣家退款是,賣家操作退款。
希望幫到你

4. 淘寶買東西包裹中途丟了怎麼辦

運輸途中貨物丟失是快遞的責任。聯系賣家,他們會幫親處理的,比如退錢或者補發

5. 淘寶退貨時,東西被快遞弄丟了怎麼辦

淘寶上退貨是買家寄出物品到賣家指定地址。這種情況不涉及到賣家(賣家沒有收到),只是買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問題。

所以買家需要和快遞公司進行交涉,讓快遞公司按快件的價值賠償損失。

你可以聯系快遞公司客服,說明快遞丟失的情況,向對方索賠。

若快遞公司沒有積極解決索賠失敗,可以到國家郵政局投訴網站http://sswz.spb.gov.cn填寫具體快遞丟失情況、寄件人詳細信息、快遞公司信息等內容對該快遞公司進行投訴,一般在一個星期內便會有快遞公司的人出面解決此事。

而快遞一般在沒有保價的情況下,若丟件的快遞公司只賠償快遞費用的3倍金額,若有保價,則按保價金額如實賠償。

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第五章 損失賠償

第四十五條 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范圍內的郵件和匯款的損失賠償,適用本章規定。

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范圍以外的郵件的損失賠償,適用有關民事法律的規定。

郵件的損失,是指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

第四十六條 郵政企業對平常郵件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郵政企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平常郵件損失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郵政企業對給據郵件的損失依照下列規定賠償:

(一)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

(二)未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掛號信件丟失、損毀的,按照所收取資費的三倍予以賠償。

郵政企業應當在營業場所的告示中和提供給用戶的給據郵件單據上,以足以引起用戶注意的方式載明前款規定。

郵政企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給據郵件損失,或者未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無權援用本條第一款的規定限制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_網路規章

6. 淘寶購物中如果貨物在途中丟失或者損壞,應由賣家承擔,和《合同法》中的規定不符為什麼

關於貿易不能只看一種法律哦,還有很多法律是和貿易相關聯的哦。我這里不列舉了,有興趣可以自己查詢,因為涉及的條款比較多雜,我下面的類比中還有涉及國際通則的,所以不列舉出處了。根據貿易相關法律規定,貨物在移交前的責任風險屬於賣方,也就是如果買方對貨物的驗收不合格或者不通過,是可以要求賣方退換的,但是這中間會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責任風險在物流取走快遞那刻起,風險已經轉移給了快遞公司及保險公司,這中間就會有貨物歸屬的問題。根據一般貿易邏輯關系,付款即對貨物擁有產權,也就是貨物歸屬買家,貨物在途出現問題應該由買家自行解決。但我們又要注意一點,針對包郵產品就不一樣了,因為買家支付的產品費用包含了賣家的運費,所以我們這么類比理解,不包郵是FCA價格,包郵了就是CPT及CIP價格,包郵情況下出了問題,應該由賣家協商與其合作的物流方及保險方承擔責任,與買家無關。
綜上,你的問題就有分歧,並不是所有貨物在途丟失損壞都是賣家承擔,大家選擇包郵和不包郵後的總價是一樣的,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選擇包郵呢,就是因為包郵可以很好的規避掉買家的責任風險,轉嫁給賣家承擔,賣家又會轉嫁給物流和保險,所以有了這么多保障,買家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肯定會選擇包郵的,因為花了同樣的錢卻可以不承擔相關的責任風險,這種買賣是買家強勢現狀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