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購平台 » 購物網站設計教案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購物網站設計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1-24 06:36:07

Ⅰ 買東西 看什麼 教學設計

《買東西看什麼》是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第二個活動主題《購物有學問》中的一個話題。這一話題,從多角度讓學生學習購物的學問。消費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消費能力也是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兒童終將長大成人,要以消費者的身份參與社會生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和適應社會生活,為未來的生活做准備,要讓他們學會買東西應該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學會選擇,學會比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而且要結合現代社會的要求,讓學生了解發票的作用,了解什麼是「三無食品「,了解Qs標志等,爭當一名「聰明的消費者」。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有過自己購物的經歷,在購物過程中了解了一些消費的常識,並有了一定的體驗。但他們在購物時,更多是關注商品的價格、包裝等,而對一些產品的質量、生產日期,還有其他的信息並不了解,而且自我維權意識還比較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將豐富學生消費常識,懂得購買安全的商品。
【設計理念】
《品德與社會》新課程倡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這一理念。基於此理念,我在教材的處理上進行了大膽地取捨,努力使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在多種活動中豐富學生的體驗和感情,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在品德教育來源少,再回到生活中做了內容及形式上的嘗試和創新。
【活動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會選購商品的初步常識;懂得辨認什麼是「三無」產品及了解發票的作用;初步會看商品的標簽和了解QS標志。
2. 行為與習慣: 通過觀察、討論和購物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選擇、比較,根據需要科學購物,健康生活,人人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3. 情感與態度: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購物觀,知道購物出現問題時如何保護自身的權益。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通過本堂課的多種活動,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
2.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實踐場景中懂得甄別「三無」產品,了解發票的作用,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引發情趣,揭示主題
1. 出示順口溜:「起床穿冒牌運動服出門,買地溝油炸油條,切個蘇丹紅鹹蛋,沖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農葯韭菜,有毒豬血,來碗翻新陳米飯,泡壺香精茶葉。下班,買些尿素豆芽,膨大西紅柿,開瓶甲醇酒,吃個硫磺饅頭。」(指名學生讀順口溜,然後說說各自的感受。)
2. 師談話揭示課題:是啊,現在的食品真是危機四伏,我們要如何增強產品質量意識,做個聰明的消費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買東西看什麼》。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人們對食品的評價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在社會現實生活的背景材料面前,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理性的思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探究活動的興趣。】
二、引導探究,學會購物
活動一:交流購物經驗
1. 同學們,你們平時在購物的時候都會考慮哪些問題呢?(學生交流購物經驗)
2. 師談話:看來同學們都是細心人,已經有了一定的購物經驗,有的同學還懂得要看包裝。其實商品的包裝上就包含著許多的信息,讓我們去尋找吧!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看看你從包裝上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生成探究學習主題。】

Ⅱ 小學生網上購物要謹慎的教案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讀本》六年級教案第一課 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技巧

教學內容: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讀本》六年級第一課《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技巧》
教學目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交往過程中基本的原則和技巧,並鼓勵學生在今後的交往中加以運用。
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技巧,培養學生正確與人交往的能力。
知識:學習了解與人交往的原則、了解與人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如何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和技巧。
教學難點:
理解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技巧對交往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正確與人交往。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形式:
啟發式、探究式、情景模擬式、研討式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和心理的發展,對交往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渴望突破自我,在與人交往中展現自己。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居多,他們缺乏對交往禮儀和技巧的掌握和實踐,在交往中難免會碰壁,如處理不好,這個時期最容易出現閉鎖心理,所以幫助學生掌握交往的原則和技巧非常重要。
針對學生心理特點及本課的特點,課前我把學生男女混合分為4個大組,學生分小組收集交往的基本禮儀和技巧。
二、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與人交往,不與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樣,我們生活在我們的集體中,每天也都在不斷地與人交往,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評選一下我們班最善於交往,受大家歡迎和喜歡的人。請每組同學商量後推選出一位你們心目中的「交往之星」的名字。
教師隨堂在課件上填加被評選同學的名字,全體師生向他們表示祝賀。
說一說:推選他們當選「交往之星」的理由。(教師注意總結升華學生的回答,並隨機板書。)
教師小結:人際關系是人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不僅有利於智力的開發,而且有助於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煉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可見交往是一種藝術,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一種技能,那麼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一課《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技巧》
三、 研討內容:
(一)與人交往的原則
1、交往之星進入各組,與同組同學根據屏幕提示模擬表演:
(1)小明平時學習習慣不好,這次考試又得了班裡最後一名,他主動找到你請你幫忙輔導他學習,你會怎麼做?
(2)自己最喜歡的一支筆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踩壞了,你會怎麼做?
(3)小華考試沒考好,情緒低落,無精打采,作為他的朋友,你會怎麼做?
(4)你和小亮說好周末一起寫作業,可天卻下起了雨,你會怎麼做?
2、每組表演之後,組織學生評價,教師小結並板書。(平等、相容、互助互利、講信用)
3、學生自讀教材P1-P2,明確與人交往的原則。[課件出示]
與人交往的原則:平等原則、相容原則、互利原則、信用原則。
(二)與人交談的技巧
我們了解了與人交往的原則,為我們正確交往提供了前提,但要成為一個真正受別人歡迎的人,我們還必須要掌握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
1、下面,老師做一個隨機的小采訪:當你和別人交談時,最討厭對方的哪些行為?
2、學生談個人感受。
3、書中給我們列舉了幾種不正確的對話方式,我們一起來看。(閱讀教材P2「信息鏈接」)
4、所以,同學們要記住在與人對話時首先要學會傾聽,耐心、虛心、會心、用心地聽對方說,這既是體現對對方的尊重,也能促進雙方的交往。[課件出示]

Ⅲ 中班社會教案找找小商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超市。

師:我要買一袋鹽,可以去哪專里買?

你去過哪些超市,它們屬叫什麼名字?超市裡有些什麼?

指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類。

師:怎樣在超市裡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教師(出示照片):看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樣分類的?有哪些記號?

引導幼兒討論相應的區可以放哪些物品,說一說為什麼這樣擺。知道這樣擺放是為了方便人們查找物品,為人們的購物節省時間、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購物的程序。

組織幼兒交談,了解購物的環節。

師:你去過超市嗎?在超市裡,人們是如何買東西的?

師幼共同總結。

四、組織幼兒到超市購物。

交代購物的要求。

引導幼兒認識超市的標志,向超市的營業員問好。

幼兒觀察其他顧客在超市購物的程序。

幼兒自由購買2~5元的物品,了解購物的過程以及超市營業員的工作。

圍繞「我去購物」談話,共同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剛才你在購物時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是怎麼解決的?

師:在超市購物要注意什麼?

教師小結:超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Ⅳ 幼兒園大班優秀數學教案湊錢購物

活動目標:
1、練習8以內的減法算式,學慣用算式記錄自己購買物品的過程。
2、鞏固對人民幣及其兌換關系的認識。
3、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認識過人民幣,有跟父母去購物的經驗。請五位能力強的幼兒當超市老闆物質准備:
教具:利用班級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個貨架),猴子頭飾8個、超市貨櫃的圖片(標有價格)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橡皮、錢幣若干(放在每桌的籮筐里),記錄單活動過程:
1、小猴子的新鋪子開張了(1)教師:小猴子開了一個新鋪子,邀請我們去購物。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鋪子里有些什麼?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觀察圖片上的商品)(2)請幼兒每人取8元錢,想一想、說一說可以怎樣取錢?
(3)指導幼兒回自己一桌的籮筐里取錢,教師指導。
2、游戲:買東西(1)幼兒想好要買什麼物品,並看清楚該物品的價格,在記錄紙上列出相應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向朋友介紹自己想買的物品、價格以及還剩多少錢,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3)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大家一起檢查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4)幼兒各自去店鋪買東西,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做猴子老闆。
3、幼兒操作(1)怎樣取錢觀察小動物想要取錢的數字,想一想怎樣取錢,請你圈出來。
(2)可以買什麼仔細觀察小朋友手上的錢幣,算一算這些錢能買哪兩樣東西,並且不用找錢,請把這些物品圈出來。
4、活動評價。

Ⅳ 小班數學活動《買東西》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並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准備:
教具:橙邊大卡片4張、紅邊大卡片16張(4組,每組4張)、小猴大卡片1張、磁鐵(自備)。
幼兒材料:<超市購物>游戲圖、<購物單>卡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一位客人來這里,它是誰?」
2、歡迎新朋友。
師:「哦!我們對它表示歡迎吧!」(師帶領幼兒一起鼓掌)
3、為新朋友起名字。
師:(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臉,聲音稍變,模仿小猴子)說:「你們好,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嗎?幫我取一個吧?」(老師挑一個幼兒起的名字運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購物。
1)師:「花花想去超市買東西,你們去過超市嗎?」
2)師:「今天,我們就帶著花花去超市逛一逛,為―家人購買他們想要的物品。」
二、游戲「買東西」
1、為爺爺買毛巾。
1)師:請幼兒找出到爺爺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爺爺想要買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毛巾。「觀察四條毛巾哪裡―樣,哪裡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毛巾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毛巾?」
4)師:(同幼兒一起總結)爺爺想要買的是「旁邊兩條藍色條紋,中間一條橘黃色條紋」的毛巾。
2、為奶奶買鞋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麼?」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雙鞋子―樣嗎?仔細觀察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師:(同幼兒―起總結)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鞋面淡黃色,鞋面上方的邊是紅色、下方的邊是綠色」。
3、為爸爸買包。
1)師:請幼兒找出爸爸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爸爸想要買什麼?」
2)師:請幼兒直接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爸爸想要買的包,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爸爸想要買的包是「中間紅色的、上下為綠色的」。
4、為媽媽買圍裙。
1)師:請幼兒找出媽媽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媽媽想要買什麼?」(為幼兒介紹圍裙)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媽媽想要買的圍裙,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媽媽想要買的圍裙上狗的顏色是「腳和耳朵中有一隻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黃色的」。
三、集體游戲「一樣的商品」
1、為老師買毛巾。
1)師:「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買的物品,真棒!現在老師碰到了困難,請你們幫助一下!幫老師找出這條毛巾。」(出示任意一條紅邊毛巾大卡片)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並說出是用什麼方法找到的。
2、幫助老師找一樣的包。
師:(任意出示一張包的紅邊大卡片)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一模一樣的並說出尋找的方法。
3、幫老師找鞋子和圍裙。
師:教師逐一出示鞋和圍裙的橙邊大卡片和相應的4張紅邊大卡片,讓幼兒分組分別從紅邊大卡片中找出與橙邊大卡片―模―樣的鞋和圍裙,然後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其它三張紅邊的與橙邊大卡片之間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總結
師:「今天你們學會了新本領,幫助大家在超市裡找到了與想要買的一模一樣的物品,花花和老師都很感謝你們。」
點評:本活動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創設了去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幫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購物,整個活動的安排自然緊湊,活動一開始,孩子就進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緊扣目標「發展細致觀察的能力,學會比較和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別」。同時又十分重視每個孩子的思維過程,反復提問「你是怎麼找到的?」「為什麼說這是XX想要買的呢?」從中隱含著讓孩子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從明顯到不明顯的)。在方法上也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先集體幫助爺爺、奶奶購物,後個別操作,最後大家自由選擇,為老師購買商品,幼兒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師的語言尚且不夠規范、簡練,「一模一樣」這個片語應該多重復,便於幼兒理解和掌握。

Ⅵ 上哪兒買東西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並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准備:
教具:橙邊大卡片4張、紅邊大卡片16張(4組,每組4張)、小猴大卡片1張、磁鐵(自備)。
幼兒材料:<超市購物>游戲圖、<購物單>卡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一位客人來這里,它是誰?」
2、歡迎新朋友。
師:「哦!我們對它表示歡迎吧!」(師帶領幼兒一起鼓掌)
3、為新朋友起名字。
師:(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臉,聲音稍變,模仿小猴子)說:「你們好,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嗎?幫我取一個吧?」(老師挑一個幼兒起的名字運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購物。
1)師:「花花想去超市買東西,你們去過超市嗎?」
2)師:「今天,我們就帶著花花去超市逛一逛,為―家人購買他們想要的物品。」
二、游戲「買東西」
1、為爺爺買毛巾。
1)師:請幼兒找出到爺爺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爺爺想要買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毛巾。「觀察四條毛巾哪裡―樣,哪裡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毛巾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毛巾?」
4)師:(同幼兒一起總結)爺爺想要買的是「旁邊兩條藍色條紋,中間一條橘黃色條紋」的毛巾。
2、為奶奶買鞋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麼?」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雙鞋子―樣嗎?仔細觀察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師:(同幼兒―起總結)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鞋面淡黃色,鞋面上方的邊是紅色、下方的邊是綠色」。

Ⅶ 求禮儀教育:超市購物的教案

目標:
來1、讓幼自兒親自體驗購物的過程,並了解購物是需要注意的事項。
2、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行為
准備:
各種學慣用品,自製的錢幣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小朋友平時都跟家人一起在超市裡買過東西,今天啊,我們也一起來玩一個買東西的游戲好不好?」
(二)關鍵步驟。
1、先讓幼兒了解買東西時我們要注意的一些什麼?把購物禮儀先更幼兒講一遍,請幼兒回答。
2、幼兒都了解購物禮儀後就可以開始游戲了,先布置一個小商店,裡面有各種學慣用品,給幼兒每人發數量相等的錢幣。
3、當「小顧客」走到「商店」時,「售貨員」要微笑,給予優質的服務,「小顧客」纖毫東西後,要排隊交「錢「,交了」錢「以後,才可以拿走和打開所有的商品。
(三)、游戲後討論。
1、請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在這次購物游戲中,那個小顧客做的最好?為什麼?
哪些服務員做的最好?為什麼?
2、如果是你和家人一起去購物,你還會怎麼做?
3、最後歸納總結核心要素的美容,與幼兒一起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