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消費者權益保障法》能對網上購物的消費者進行保障嗎
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於網購這一方面是沒有規定的,在未出台相關的專規定之屬前,如果在網購中遇到消費糾紛,處理的途徑包括:1、網上的賣家一般都會對自己的產品出現問題如何處理做出了相關的退換貨的承諾,此時參照這一承諾,消費者可以向其提出自己的要求;2、如果是像淘寶網之類的綜合網購平台,在與賣家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向其客服進行申訴;3、依然無法解決問題的,可以撥打工商局的12315投訴舉報電話,如果當地的工商部門有相關的網路購物糾紛處理機構,此時可以直接向其申訴。4、向經營者所在地(一般情況下為賣家所在地)的12315申訴舉報機構反映,網站直接作為經營者的(比如京東、亞馬遜等),向網站運營地的12315進行申訴,直接在12315之前加撥當地區號即可。
2. 您好,請問《消費者權益保障法》能適用於網上購物嗎
能,但你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和他打官司嗎,所以在淘寶范圍內能做到不受欺騙,有糾紛也用不了幾天就解決了才是正道。歡迎提問,很願意幫助你。
3. 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保護
1、完善《消抄費者權益保襲護法》。 目前,消法已在修改中,但在完善傳統消費領域的消費者權利保護外,還應增加網上消費領域的消費者權利保護。建議完善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兩個方面:網上消費的消費者權利包括知情權的完善、安全權的完善、公平交易權的完善、求償權的完善。網上消費的經營者的義務包括提供詳細的商品信息的義務、商品質量保障及售後服務義務、保護消費者個人數據的義務。 2、實現全國消協(消保委)聯動機制。 4、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 。在舉證責任方面對消費者予以特殊規定,以鼓勵消費者通過訴訟途徑維護權益,由於在網上購物消費領域中存在的信息嚴重不對稱消費者的弱勢地位以及維權意識,證據意識的缺失,消費者實際舉證能力十分有限,對消費者維權造成嚴重威脅,動搖了消費者維權的信心,對此應考量當事人的舉證能力,進一步擴大舉證責任倒置的范圍,將網上購物包括在內。
4. 如何保護消費者網購合法權益
1、修訂法律法規,建立完善體系。
除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專設網路消費維權章節之外,盡快出台網路商品交易行為監管和網購消費維權的具體細則和規定,重點補充、完善網路消費維權的管轄權、網路商品經營者責任、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的責任等條款,並將其納入法律法規監管之中,建立健全網路市場監管體系。
2、引導自我保護,積極防範風險。
工商部門、消協應引導網購消費者謹慎選擇交易對象,盡量選擇信譽好、安全性較高的網站購物;在購物過程中注意識別虛假信息、妥善保護私人信息並認真閱讀和保存交易規則;在支付過程中注意保存電子購物單據,支付後必須記錄交易的流水單號,以備記錄、查詢和作為糾紛處理的證據;一旦發生糾紛,應在有效異議期內積極與網路經營者協調,若無法協調應及時收集憑證、單據等,向消協或工商部門投訴。
3、強化人員培訓,應對維權需要。
網購消費維權工作對工商執法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工商部門應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執法人員對《消法》新適用領域和法規的理解程度,使執法人員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掌握相關專業法律法規知識,並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知識以及電子證據的搜索、跟蹤、固定等一系列專門知識,以積極應對網購維權工作需要。
4、強化網購監管,規范交易行為。
加大對電商提供商品質量的監測頻率、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三無、傍名牌等商品的違法行為。加強對網購平台的巡查,尤其注重定期不定期檢查網購合同、交易評價等內容,一旦發現網購欺詐、虛假宣傳、不平等格式條款違法等問題,及時進行查處。
5、暢通維權渠道,維護合法權益。
充分發揮覆蓋轄區的「12315打假維權提示牌」、「一會三站」、12315申投訴舉報平台作用,高效、快捷受理網購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投訴舉報,做到深入調查、積極處理、及時反饋,強有力保護好廣大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 消費者網上購物的法律保護
消費者來網上購物的法律保源護有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商標法》、《廣告法》、《侵權責任法》和《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
根據網路交易管理辦法
(2014年1月2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0號公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網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商標法》、《廣告法》、《侵權責任法》和《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6. 消費者法常識:網購怎麼維權
京東對於消費者權利的維護實在差到讓人發指的成度,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購物經歷和京東處理的過程,事情還沒處理完,正在准備起訴中。
我選擇的處理流程大概如下,希望能給同樣遭遇的網友提供一定的參考
1、發現商品問題後與賣家溝通無果
2、投訴至京東處理(京東對於第三方賣家的監督很寬松,基本上無法解決消費者訴求)
3、向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舉報賣家(舉報後工商局會找賣家談,如果工商負責一點去調查商品確實有問題的話也許會處罰賣家,但是無法保證消費者能獲得賠償,對賣傢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處理時限90個工作日,目前顯示正在處理中)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
4、向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投訴京東無果(舉報後工商局會找京東談,除了讓京東更加重視你的投訴,其實也沒多大作用,工商只能從中協調,我最終得到的處理結果是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終止協調)
5、向法院起訴(正在准備資料)
2016年11月份在京東買了一批家居,大大小小總共10件。用了半年多其中邊幾、電視櫃、茶幾三件木製傢具開始出現開裂,發霉等問題,這一開裂直接暴露出了傢具的本質。
先來看看賣家的宣傳資料
7. 如何保護網購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保護網購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修訂法律法規,建立完善體系。
除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專設網路消費維權章節之外,盡快出台網路商品交易行為監管和網購消費維權的具體細則和規定,重點補充、完善網路消費維權的管轄權、網路商品經營者責任、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的責任等條款,並將其納入法律法規監管之中,建立健全網路市場監管體系。
2、引導自我保護,積極防範風險。
工商部門、消協應引導網購消費者謹慎選擇交易對象,盡量選擇信譽好、安全性較高的網站購物;在購物過程中注意識別虛假信息、妥善保護私人信息並認真閱讀和保存交易規則;在支付過程中注意保存電子購物單據,支付後必須記錄交易的流水單號,以備記錄、查詢和作為糾紛處理的證據;一旦發生糾紛,應在有效異議期內積極與網路經營者協調,若無法協調應及時收集憑證、單據等,向消協或工商部門投訴。
3、強化人員培訓,應對維權需要。
網購消費維權工作對工商執法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工商部門應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執法人員對《消法》新適用領域和法規的理解程度,使執法人員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掌握相關專業法律法規知識,並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知識以及電子證據的搜索、跟蹤、固定等一系列專門知識,以積極應對網購維權工作需要。
4、強化網購監管,規范交易行為。
加大對電商提供商品質量的監測頻率、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三無、傍名牌等商品的違法行為。加強對網購平台的巡查,尤其注重定期不定期檢查網購合同、交易評價等內容,一旦發現網購欺詐、虛假宣傳、不平等格式條款違法等問題,及時進行查處。
五是暢通維權渠道,維護合法權益。
5、充分發揮覆蓋轄區的「12315打假維權提示牌」、「一會三站」、12315申投訴舉報平台作用,高效、快捷受理網購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投訴舉報,做到深入調查、積極處理、及時反饋,強有力保護好廣大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