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對員工的過節費和購物卡納稅是否觸犯勞動法規
沒有觸犯勞動法規 要是不納稅 倒是觸犯了稅法
B. 在納稅方面是外購貨物發給職工還是發放商店購物卡,哪個可以節稅。
是發放購物卡稍微好點,因為要是外購貨物發放福利是視同銷售進行納稅申報的,不僅要交增值稅有以增值稅為依據的其他稅種,綜上,還是辦超市的卡比較劃算。
C. 單位發給購物卡 交稅嗎
單位發購物卡的時候,有可能已經開成了其他商品(比如辦公用品什麼的),這樣就做成公司的費用了,就不再交稅了
D. 企業對員工的過節費和購物卡納稅是否觸犯勞動法規
《財政部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9]242號)就企業向職工發放版交通權通訊補貼扣繳個稅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並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以及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等,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而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管理,要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企業向職工發放的除稅法明確規定免稅的獎勵、津補貼外的各類收入都要繳納個稅。因此,單位為職工發放的節日補貼、購物卡等都應該納入工資、薪金總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E. 超市購物卡納稅
超市代扣您來20%的偶然所得個源人所得稅是正確的。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市民在超市的中獎行為,就是偶然所得,應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偶然所得,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超市在繳納個稅後會有完稅證明,如果您有異議,可以要求超市提供完整的完稅證明。
希望能幫到你 望採納。
F. 浙江省國家稅務局關於納稅人銷售購物卡(券)行為徵收增值稅問題的通知
增值稅發票代碼共10位:
第1--4位代表各地區代碼
第5--6兩位代表製版年度
第7位代表批次
(分別用1,2,3,4..表示)
第8位代表版本的語言文字
(分別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漢文,維漢文)
第9位代表幾聯發票
(分別用4,7表示四聯,七聯)
第10位代表發票的金額版本號
(分別用1,2,3,4表示萬元版,十萬元版,百萬元版,千萬元版,用"0"表示電腦發票)
普通發票代碼:
普通發票為12位阿拉伯數字。從左至右排列:
第1位為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代碼,1為國家稅務局、2為地方稅務局,0為總局。
第2、3、4、5位為地區代碼(地、市級),以全國行政區域統一代碼為准,總局為0000。
第6、7位為年份代碼(例如2004年以04表示)。
第8位為統一的行業代碼,其中,國稅行業劃分:1工業、2商業、3加工修理修配業、4收購業、5水電業、6其他;地稅行業劃分:1交通運輸業、2建築業、3金融保險業、4郵電通信業、5文化體育業、6娛樂業、7服務業、8轉讓無形資產、9銷售不動產、0表示其他。
第9、10、11、12位為細化的發票種類代碼,按照保證每份發票編碼唯一的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自行編制
G. 企業在過節時給員工發放購物卡,需要繳稅嗎
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容600號)第十條規定:「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H. 為員工發放購物卡是否計征個人所得稅
為員工發放購物卡也是要納個人所得稅的。
由於國家稅務局稅收政策有明回確規定,對於任職受雇單答位發放給個人的不管是現金還是實物,都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對於用超市購物卡作為職工福利發放給員工的行為,員工的這些收入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並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按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8)購物卡繳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關於工資薪金所得的界定,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發放福利時入賬
1、公司購買超市購物卡時的會計分錄
借:預付賬款——購物卡
貸:銀行存款
2、此卡作為福利發放給本公司員工,屬於職工福利費,會計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預付賬款——購物卡
3、月底分配福利費時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