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優惠 » 購物電商節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購物電商節

發布時間: 2021-01-14 07:56:28

⑴ 接下去一段時間電商會有購物節

1、打折(直接折價促銷)

優點:快狠准,短期內刺激消費,拉動銷售增加購買量;相比競品處於主動的競爭地位。

缺點:利潤下降;價格一旦下降很難恢復到之前水平,影響接下來官方流活動報名(會被小二壓價);品牌忠誠度下降;惡性價格競爭。

使用注意點:為了避免產品被小二折磨到沒有利潤,最好一開始就把商品的價格設置為3個檔位:原價、活動價、大促價。其中原價為日銷價,活動價用於報名A/B/C/D級一般官方活動坑位和周期性店鋪促銷(如元旦、教師節等),大促價用於報名S級促銷活動(雙11,雙12)。

2、秒殺

秒殺與打折相比,力度更大(往往都是10元內秒殺/半價五折秒殺),商家設置活動時間、秒殺價格、是否限量限地區、包郵與否等等。

優點:便於引流,增加店鋪關注、收藏度,一定程度上增加銷售額。

缺點:引來的粉絲大多數情況下是垃圾粉(價格靈敏度為100%),利潤下降甚至損失。

使用注意點:對活動成本的測算一定要把控再把控,秒殺活動可以帶來多少UV,是否值得做秒殺。為了秒殺活動更好地進行,最好是做預熱提前放出消息,引導客戶收藏,加購物車,更適用於日UV較大、轉化率較高的店鋪產品。

舉例:原價¥ 188的腌制牛排套餐,聖誕節當晚10點1元秒殺,限量3份。

⑵ 電商促銷節日有哪些

一般比較大型的是: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年貨節)、6.18、11.11,後面3個才是電商最大型的的促銷節日。

針對消費者的營銷活動,就要分析消費者對產品傾向程度,節日消費行為,對促銷辦法的接受程度,對相似競爭性的產品、價格、渠道的市場態度,是通過促銷手段鞏固現有消費者,或是通過4P手段吸引競爭性品牌的使用者。

節日營銷活動必須有量化的指標,才能達到計劃、考核、控制的目的。量化的指標通常有銷售額、市場佔有率、毛利率、對比日期、增長率、重復購買率、促銷廣告的到達率等。

(2)購物電商節擴展閱讀:

促銷方法:

(1)促銷的市場類型不同的市場類型需要不同類型的促銷工具,比如IT與超市,超市與百貨、商廈,商廈與大賣場,大賣場與電子城的特點和環境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選擇促銷方式也應不同.

(2)競爭條件、費用分配這包括IT企業本身在競爭中所具有的實力、條件、優劣勢及競爭品牌的條件、環境。由此制定企業可提供的獎勵幅度、數量、品種、折扣率和獎項設計與兌獎率、產品銷售費用、附加利益費用(指投入的獎勵及回收率)。

(3)銷售促進媒介的選擇比如,選定贈券這種促銷工具,必須對媒介進行組合排隊,多少直接送給顧客,多少發放在包裝里,多少直郵到家,多少通過報紙、雜志附帶等,都應量化、細化、合理化。

(4)銷售促進時機的選擇銷售促進時機選擇是成功的開始,時機起止是節日營銷的生命鍾,必須予以重視。過長過短,都會制約節日營銷的順利開展。

按照國外慣用的做法,節日營銷促銷日期以半月為宜,節前4天為推動期,節中7天為重點期,節後3天為修補期,每期持續時間以平均購買周期的長度為宜。

⑶ 第一屆雙十一電商購物節活動是哪一年

這個活動是從2009年開始的。

2009年,天貓(當時稱淘寶商城)開始在11月11日「光棍節」回舉辦促銷活動,最早的答出發點只是想做一個屬於淘寶商城的節日,讓大家能夠記住淘寶商城。選擇11月11日,也是一個有點冒險的舉動,因為光棍節剛好處於傳統零售業十一黃金周和聖誕促銷季中間。但這時候天氣變化正是人們添置冬裝的時候,當時想試一試,看網上的促銷活動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窗口。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雙十一」成為電商消費節的代名詞,甚至對非網購人群、線下商城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力。

⑷ 電商購物節越來越多,對社會,企業,消費者有何負面影響

一、對企業的好處:1、成本的降低:減少了信息傳遞、通信的成本專。 減少了中間環節、交易屬成本。減少文件處理成本。減少了庫存與管理經營成本。減少了廣告促銷成本。 2、新的商務模式:是增加銷售和增加利潤的新模式。 3、客戶定製化:按訂單生產能給公司帶來競爭優勢和廉價定製化。 4、改善客戶關系:利用電子商務的交流互動性,增加顧客的忠誠度和親密度。 5、提高辦事和采購效率: 6、有助於改善企業形象,進行全球化業務拓展。 二、對消費者的好處:1、便利性:自由靈活,隨時隨地可以自由購物。 2、品種多,選擇范圍大,選擇交易,貨比千萬家 3、其價格較一般商場的同類商品更便宜。

⑸ 台灣電商有哪些購物節

母親節是台灣本地一年一度大型的購物節,不少商家都是50%off,甚至更低的促銷價格,活動商品囊括本土優質品牌至國際品牌。
這些年台灣電商也狂追「雙十一」,成為台灣第二大購物節。

⑹ 每年的電商節有哪些呀,大型一點的

阿里年貨節源:2018年1月8日—1月11日
京東蝴蝶節:2018年2月22日—3月8日
蘇寧易購閨蜜節:2018年3月1日—3月8日
國美在線418周年慶:2018年4月16日—4月19日
網路糯米517吃貨節:預計2018年5月7日—5月18日
淘寶66大促:預計2018年6月3日—6月7日
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節:預計2018年5月25日—6月20日
京東618品質狂歡節:預計2018年6月1日—6月20日
貝貝母嬰節:預計2018年5月18日—5月22日
唯品會撒嬌節:預計2018年8月1日—8月16日
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預計2018年11月11日
天貓雙十二購物狂歡節:預計2018年12月12日

⑺ 電商節日有哪些

電商節日
當今是網路經濟發達的時代,網上購物對現代人來說早已不陌生。

而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各大電商平台也開展了花樣繁多的優惠、讓利、促銷活動,一年到頭那些規模盛大的電商購物節就是例子。

⑻ 一年的購物狂歡節有哪些

一年裡的購物狂歡節有雙十一、雙十二、六一八、99購物狂歡、雙旦購物狂歡、年貨節

⑼ 在即將到來的九月九號購物節,三大電商哪個可以勝出

這個現在很難判斷,畢竟競爭太大了。想勝出很難,現在大家選擇性太廣了,對這些電商平台沖擊也太大了,我覺得達到不到真正勝出,因為現在是手工費、利潤低,在這種購物節上走得都是量,賺得都是名氣和人氣。都是鋪長線「釣大魚」呢!盼著大家以後能長來他們平台購物。

再還有一點,我覺得還是一個重要原因。現在普遍大家工資水平都不高,像這種購物節也不會瘋狂購物,只能購買必須品。像那種掙錢多的人如果需要購物,也不會選擇電商平台。因為那些人平時都是穿名牌、穿限量牌、新款,這些都是電商平台辦不到的,她們都會選擇門店,那樣試起來也方便。

而且有一種人就是喜歡逛街的感覺,我身邊的同事還真是不分年齡段的都喜歡去逛街,身邊的「小社會」如此,我覺得「大社會」也是差不多的,也會有60%的人是選擇直接去店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