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用題解答:商場開展優惠活動,凡買200元可以回贈代金卷50元,媽媽有520元,問她最多可以買多少錢的物品
應用題解答:商場開展優惠活動,凡買元可以回贈代金卷50元,媽媽有520元,媽媽最多能買670元的商品。
1、根據題目的信息,媽媽有520元,凡買200元可以回贈代金卷50元,520元可以換2張代金卷,還剩下120元。
520/200=2(張)...120(元)。
2、2張代金卷為100元。
2*50=100(元)。
3、把100元加上剩下的120元,一共還有220元。
120+100=220(元)。
4、220元中還可以兌換一次50元代金卷。
220/200=1(張)...20(元)。
5、因此最多可購520+100+50=670(元)的物品。
(1)購物券應用題擴展閱讀
解答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1、圖解分析法
這實際是一種模擬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針對性,數學教學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調配問題等,多採用畫圖進行分析,通過圖解,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從而根據題目內容,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解之。
2、親身體驗法
如講逆水行船與順水行船問題。有很多學生都沒有坐過船,對順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學生難以弄清。為了讓學生明白,我舉騎自行車為例(因為大多數學生會騎自行車),學生有親身體驗,順風騎車覺得很輕松,逆風騎車覺得很困難,這是風速的影響。
並同時講清,行船與騎車是一回事,所產生影響的不同因素一個是水流速,一個是風速。這樣講,學生就好理解。
同時講清: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
3、直觀分析法
如濃度問題,首先要講清百分濃度的含義,同時講清百分濃度的計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課前要准備幾個杯子,稱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幾小包鹽進教室,以便講例題用。
如: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呢?
分析這個例題時,教師先當著學生的面配製15%的鹽水200克(學生知道其中有鹽30克),現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製成20%的鹽水,老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只知道鹽的重量發生了變化。這樣,就可以根據鹽濃度的定義列方程。
濃度=溶質÷溶液,但加鹽之後,水即溶液的質量沒有變化,但溶質鹽增多,溶液也要增多(這點容易出錯,很多同學只認為溶質增多而忘記溶液也增多了)
即設應加鹽為x克,則(200*15%+x)/(200+x)=20%
解此方程,便得後加鹽的重量。
參考資料來自:網路-應用題
2. 數學題打折,半價,優惠券相關的應用題,有人能解答一下嗎
這題沒有交代來優惠券是否自能夠疊加使用
按照常識一般是不能疊加使用的,我們就姑且認為不能疊加使用吧。
第一題你的演算法正確
448+448/2=672>500
可以用滿500減35的優惠券
672-35=637
第二題的意思是一次性買兩件就打85折
448×2×0.85=761.6>500
同樣761.6-35=726.6
第三題你也是正確的
448+9.9=457.9>300
只能使用滿300減15的優惠券
457.9-15=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