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過年想買點年貨,想買點乾果,海鮮干貨什麼的,求推薦!!!!
可以上派啦網看看,有專門的年貨供應區,什麼干貨,海鮮,乾果都有!
❷ 北京平谷區文化街營業廳在哪
北京平谷區文化街營業廳地址: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新開西街1號(和美購物廣場版南面)
乘車路線權:918路、平3路、平14路建設大廈下車往北50米路西
營業時間:8:30-18:00(周一)至(周日)
聯系電話:69961667/69980340
溫馨提示:
1.平谷區文化街營業廳暫不辦理管道、光纖(含專網)、長途(國內、國際)專線業務、集團一站式系統下發的本地類專線業務、綜合類專線業務(包含本地和長途)等。
2.營業廳信息有更新的可能,可登陸http://www.10010.com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選擇自助服務>常用功能>營業廳查詢處了解。
❸ 平谷區的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做什麼的怎麼樣
由原在朝陽酒仙橋的七星華創搬遷而來,主要做電子裝備、元器件、充電電池等,是國有企業,工作環境大部分高溫、有微毒、工資水平一般,其中福利勞保用品、購物卡等在節假日均有發放,呵呵。
❹ 去北京旅遊購物,買什麼東西比其他地區便宜很多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稱,也是北京特產風味的代表作,具有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北京烤鴨最出名的當屬「全聚德烤鴨店」,這家店創建於130年前,如果從烤鴨店的鼻祖楊仁全經營鴨子算起,那又要上推30年。全聚德烤鴨的製作方法是掛爐烤制。首先要用獨家擁有的佐料塗於生鴨之上。然後是掌握火候。火欠則生,火過則黑。烤好的鴨子色呈棗紅,鮮艷油亮,皮脆肉嫩。烤完的鴨子被廚師切成薄薄的片狀,每一片上面又要有瘦又要有肥;然後擺在桌面上,旁邊是面餅,大蔥,面醬等簡單而味美的配料。
良鄉板栗
良鄉板栗系因板栗的集散地在良鄉而得名,又因原產地在房山一帶,故也叫房山板栗。其粒大個圓,殼薄易剝,含糖量高且營養豐富,既可生食,也可做成糖炒栗子、五香栗子、栗羊羹、栗粉及做為糕點、佳餚的佐料。現除房山外,懷柔、密雲、昌平、平谷等地也生產板栗。
漆器
北京漆器主要有兩種。一是雕漆,這種工藝成熟於西元14世紀,歷史相當悠久,以銅為胎並燒襯琺琅里,口邊還有鍍金,胎上需用紅、綠、黃等色漆敷塗;另一種是金漆鑲嵌,金漆鑲嵌為彩漆勾金、螺鈿鑲嵌、金銀平脫以及刻灰和磨漆畫等。兩種漆器都有珠光寶氣,古樸沉穩的特色,不失皇家的大氣,是帶有濃厚的北京味兒的工藝精品。
宮燈
北京宮燈製作精美,選料講究,框架一般選用紅木、檀木、花梨木等貴重木料,加上彩繪玻璃絲紗絹的裝飾,典雅華貴。每到正月十五「上元燈節」,滿街華燈高懸,一派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此外,北京還有一種絹畫燈,宮廷色彩更為強烈。
二鍋頭
顧名思義,「二鍋頭」就是原材料在經過第二鍋燒制時的「鍋頭」酒,這酒最為純正、無異味、濃度雖高卻不烈,真的醇厚綿香。在老北京也稱之為「二雷子」。美酒傳千秋,北京的二鍋頭酒自從問世,就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其中紅星二鍋頭和牛欄山二鍋頭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稻香村糕點
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時稱「稻香村南貨店」),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稻香村」這一字型大小就成了不二選擇。
六必居醬菜
六必居醬園歷史悠久,聞名遐邇,這家作坊曾制訂了六條操作規則:黍稻必齊,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那晶紅透亮、又香又脆、色味俱佳的六必居醬菜是老北京風味的體現。
天福號醬肘子
天福號始創於清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的,創始人是清乾隆年間的山東掖縣人劉鳳翔,近二百七十年來,天福號生產的「醬肘子」一直以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濃香醇厚」等特點而享譽京城。
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國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廣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
茯苓餅
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拌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
京八件
「京八件」就是八種形狀、口味不同的京味糕點,如今的「京八件」製作上在繼承老北京民間糕點的基礎上,又融合了西式糕點的製作工藝,選用了玫瑰豆沙、桂花山楂、奶油栗蓉、椒鹽芝麻、核桃棗泥、紅蓮伍仁、枸杞豆蓉、杏仁香蓉等八種餡料。
蜜餞果脯
北京的果脯蜜餞製作來源於皇宮御膳房。為了保證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果品,廚師們就將各季節所產的水果,分類泡在蜂蜜里,好讓皇帝隨時食用。後來,這種製作方法從皇宮里傳出來,北京就有了專門生產果脯的作坊。
桂花陳酒
桂花陳酒在封建朝代,只有御膳房掌握其配方及釀制技術,其酒「於八月桂花飄香時節,精選待放之朵,釀成酒,入壇密封三年,始成佳釀,酒味香甜醇厚,有開胃、怡神之功效」。釀制出來的酒稱作「桂花陳酒」,專供皇宮、王府的帝王和達官貴人享用,一般官吏和百姓都難得一見。
茯苓夾餅
茯苓夾餅原是清朝末年的宮廷食品,現代的茯苓夾餅採用新老工藝結合選料考究,做工精細。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海藻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實為深受人們歡迎的北京風味小吃。相傳,有一次慈禧太後得了病,不思飲食,這可難壞了御膳房。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葯,發現其中產於雲貴一帶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於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澱粉攤烙成外皮,精工細作製成夾心薄餅。慈禧食後,十分滿意。
畫壺
內畫壺亦稱鼻煙壺,內畫壺是料器(我國以前對玻璃的稱呼)的一類,也有水晶質地的,因數量多,影響大,單列一類,是清代末年發展的民族工藝品,與滕氏布糊畫一樣都享有極高的藝術品價,以前西方人根本不相信是直接畫的,直到工藝公開,製作場所可以參觀。內畫壺一開始只是裝飾鼻煙壺,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工藝品,內畫壺一般用半透明料器製造,比如玻璃,高級的也有用水晶、瑪瑙、翡翠等製作的。內畫壺作為精緻的小擺設、馳名中外。
大磨盤柿
北京郊區盛產柿子,品種也很多,但最有名氣的要數大磨盤柿,屬於北京特產。這種柿子個頭大,一般重250克左右,大的一隻就有500克。大磨盤柿味美適口,營養豐富。還具有降血壓、止血、潤腸等功效。
北京面人
北京面人也稱麵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捏面藝人根據所需,先是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處理,製成柔軟的各種顏色面團,用這些面團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巧妙的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有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有天真爛漫的兒童,有各種神話故事、戲劇中的角色和歷史人物。
內容轉自:東隊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