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五折"熱銷狂歡後,上汽榮威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經歷了慘痛的一季度之後,車市終於有了一絲回暖的跡象。作為自主品牌代表的上汽榮威,筋骨似乎也硬朗了不少。相信這個月初的五五購物節後,榮威提煉的"平均每分鍾就有21輛車被搶訂"、"最硬核消費亮點"等信息,早已"劈頭蓋臉"地"突突"到大家的眼前,真真是名利雙收!難道上汽榮威品牌反彈向上的日子也來了!
打對折的榮威,香么?
不過我卻不那麼樂觀!稍微看一下活動細則,不難看到"全場五五折"的類似描述。那麼好了,打折賺銷量的操作在車市上屢見不鮮,但即便售價三十萬以上、利潤空間更高的二線豪華品牌車型也就把折扣打到8折左右,一個利潤空間較低的大眾化品牌,使用五五折噱頭,賣出一千來輛車有什麼好值得炫耀的嗎?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榮威幾乎打對折賣車的做法,讓車主們也多少有些"心寒"。舉個例子,同樣買榮威marvel X這款車,正常售價近30萬的它在五五購物節中十來萬就能提走。你可以說這是"惠民",但新車主笑開了花的同時,此前購車的車主也哭成了渣。即便我們不考慮"舊人"的感受,但消費者會不會就此認為:買榮威得等五折才能出手?毫無疑問,榮威此舉的確賺了吆喝,也走了量,但對品牌價值與價格體系的沖擊也是不容忽視的。退一步講,就算這次活動是成功的,但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也將讓榮威在未來努力"上升"的進程中更為艱難。一句話:下來容易,上去難。
"陪跑"者榮威,命么?
說這些並不是對榮威全盤否定,不可否認,十年間榮威一直都是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梯隊里的一員,但也僅此而已。回顧這個世紀,先是奇瑞在頭十年裡霸榜,後面又有長城、長安相繼沖擊榜首,而在近幾年,當紅的吉利則牢牢占據自主頭牌位置。這些品牌雖然都有低谷期,但毫無例外都有過自己的輝煌。反觀榮威,始終都在,卻又一直都那麼沒有存在感,小李子都拿小金人了,榮威第一陣營"陪跑者"的標簽卻仍牢牢地貼在身上。
圖註:身披上汽榮威戰袍的上海上港隊,好歹拿過中超聯賽冠軍,而榮威自己卻總與冠軍無緣
為啥就是登不了頂?這其實跟足球一樣,如果說因為差一分或者凈勝球劣勢導致丟冠還能往時運上靠,但如果常年位居前列、但就是差那一哆嗦,那就不是缺乏運氣這么簡單了。榮威也是如此。
首先咱們得表揚一下榮威,能長期占據第一梯隊一席之地,它當然有自己的兩把刷子。作為上汽乘用車旗下的自主品牌,榮威這兩年在技術以及品質上還是有不小提升的,並且在定價策略上做的也不錯,加上"豐厚"的終端優惠,從而在市場上表現不錯。但說到底,這種性價比優勢,並不能讓一個品牌擁有差異性的優勢,畢竟只要是擁有相對成熟的產品體系、采購體系、財務體系和品控體系的車企,都可以做到的"優點"——只要你想。
善於"借力"的榮威,強么?
無論是國外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的領軍者,都早已用實際證明了只有獨特性才能真正贏得市場這一觀點。拿此前歷任自主品牌的冠軍來說,奇瑞靠的是"自主技術第一",長城則是SUV專業戶,而"精品路線"則是吉利的殺手鐧……
那榮威呢?
品牌上,初創期的榮威,就是借力與英國羅孚汽車的淵源,大打英倫牌,不過這顯然這不是榮威自己的品牌基因,而至今榮威都沒能凝成一個有足夠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企業體系建設上,榮威也借力了上汽集團的兩大合資企業,大量引入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的人才,因而整個企業也頗有這兩家車企的風格,在繼承通用大眾體系優點的同時,合資車企身上進取心不足的問題也沿襲了下來;
技術上,榮威同樣非常聰明地借力,每每說到榮威的技術實力,拿得出手的主要還是通用泛亞技術中心的一系列成果——比如榮威爆款RX5搭載的"藍芯"系列發動機就是在這由上汽通用共同研發的,的確這是榮威"生金"的一筆,但換個角度來看,難道不是在上汽集團的系統里,泛亞研發什麼,榮威就得用什麼,缺少技術的自主性?
說白了,榮威只是上汽大家庭里的乖兒子,而在上汽家裡不僅有兒子,還有兩個特別出色的"女婿"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有這兩個太能耐的"姐夫"在,"小舅子"會是什麼樣的心態?
當然,咱得承認榮威這些可以借力的資源是很多自主品牌難以擁有且艷羨的,充分利用並整合這些優質資源也確有大大的益處。但這同樣也讓榮威逐漸迷失在優越的環境中,就像家境優越的小夥子,大姐夫搞定了學校、二姐夫安排好工作,他姨還給介紹了白富美(阿里),不能說這兄弟從此就不努力了,但很可能會銳氣不足,最終只能成為"出色的平凡人"。
是的,榮威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似乎哪方面都還行,但就是缺乏銳氣和個性,再說白點,就是沒有"中國汽車舍我其誰"的霸氣。這樣的榮威足以成為優等生,但永遠做不了行業的領軍者。
但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第一豪門——上汽集團的嫡長子,榮威若無法領軍中國民族汽車工業,這本身就是一種失敗。
五五折熱銷的狂歡後,榮威品牌何去何從,真的應該好好思考思考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中國在疫情期間推出了什麼刺激經濟的政策
中國在疫情期間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地攤經濟、消費券、五五購物節。
1、地攤經濟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台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2、消費券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也積極搭建了促消費平台,開展購物節、電商節等打折促銷活動,有些地方就像剛才記者提到的,發放了消費券、折扣券,在「五一」期間全國各地開展了上千場次的消費促進活動。
關於消費券方面的情況,據初步統計,在疫情發生以來,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這些促銷措施取得明顯效果,實現了聚焦人氣、增強信心、提振消費的目標。
3、五五購物節
作為上海首創的大規模消費節慶活動,參與本次「五五購物節」的線上商家超過52萬家,線下商家超過10萬家,各類平台和企業發放優惠券超過240億元,撬動效應明顯。「五五購物節」正式啟動後,有34項重點活動和260項特色活動先後舉辦,其間又逢「中國品牌日」和「雙品網購節」,有力帶動了人氣回升和市場復甦。
(2)五五購物節信息消費節擴展閱讀:
地攤經濟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復消費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嘗試放開夜市地攤經濟。截至2020年5月末,鄭州、長沙、西安、大連、青島等多個城市提出放開地攤經濟。
截至2020年6月4日,已經有濟南、南寧、鄭州、南京、成都、合肥、廈門、長春、杭州、長沙、石家莊、青島、宜昌、黃岡、德陽、攀枝花、廣安、南充、資陽、遂寧、彭州等城市,以及上海、陝西、遼寧、江西、甘肅等省份先後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
㈢ 上海五五購物節各商圈的數據報表從哪裡能看到
匯 客 雲「全 國 購 物 中 心 客 流 回 暖 監 測 」顯 示
上 海 五 五 購 物 節 首 日 購 物 中 心 平 均 客 流 回 暖 率 為 66.80%。
㈣ 美四大車企製造商負責人加入特朗普「大美國經濟復興工業組」
比亞迪在香港現漲2.5%,盤中一度上漲3.8%,四日連升邁向近兩個月來最長連漲紀錄。此前,摩根士丹利將比亞迪H股的評級由低配上調至超配,稱該股已自2月高點回落21%,風險回報比改善,且公司披露了分拆半導體業務上市的計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中國在疫情期間推出了什麼刺激經濟的宏觀經濟政策
中國在疫情期間推出了擺地攤,經濟效應刺激經濟的政策。
㈥ 上海五五購物節各商圈表現數據在哪裡能看到
可以通過結合匯客雲實體商業信息庫,利用前沿數據科學,深入挖掘與分析行業現狀及變化趨勢,輸出行業客流報告。
㈦ 上海五五購物節咱老百姓怎麼使用網上購物都是五五折嗎
不是的。
五五購物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系列活動,組織重點商圈、特色商街、商業企業、品牌企業開展營銷活動,通過線上引流帶動實體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㈧ 車市21個月來首次增長,特斯拉銷量大跌6成,這個4月真沒想到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20年4月,我國汽車銷量207.0萬輛,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43.5%。這是我國車市連續下滑21月後,首次實現銷量止跌回升。
但這主要歸功於商用車「爆發式」的增長,當月商用車銷量53.4萬輛,為歷史最高水平,環比增長37.3%,同比增長31.6%,其中重型貨車增長最快,銷量達到19.1萬輛,同比增長高達61%。
(圖片來源:中汽協)
如果刨除商用車大賣對整體車市的「貢獻」,那麼乘用車市場的反彈「力度低於預期」(中汽協語)。廣義乘用車4月份銷量為153.6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增長45.6%。而今年1-4月份,批發銷量為443.3萬輛,同比下降35.3%,仍處於較低區間,但比第一季度的連續大跌,市場已站穩,跌幅收窄。
三大品類中,轎車和MPV銷量繼續下滑,轎車銷量74.3萬輛,同比下降6.2%,MPV銷量6.1萬輛,同比跌幅高達36.0%。而SUV銷量69.6萬輛,同比增長7.3%。新能源方面,繼續跑輸整體車市,4月共銷售新能源車7.2萬輛,同比下降26.5%,環比增長9.7%。
V形反轉,但暗流涌動
4月銷量的確回暖了,但車市暗流涌動,比第一季度更具看頭。銷量榜單中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當屬特斯拉銷量大跌6成。
在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以16680輛笑傲轎車榜單後,原以為這鯰魚4月也大「屠榜」,但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發表的數據顯示,Model 3 4月在華銷量為3635輛,環比大幅減少64%,而當月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比增長9.7%。
到底是什麼「推動」了Model 3銷量的下降呢?茶哥認為就是其像海鮮般「任性」的時價,導致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今年1月,國產Model 3標准續航版降價,踏進30萬元區間(補貼後),隨後又增推了668km長續航版本,續航增加三分一,車內配置也有所升級,只是貴了4萬元,當市場討論兩個版本到底選誰更合算的時候,而後四部委發布「30萬以上新能源汽車不受補貼(換電技術除外)」的補貼政策後,國產Model 3標准續航版則又降了2萬,補貼後27.155萬,短短4個月內,Model 3降價了2次,市場還預測,隨著國產率的提升,特斯拉還會醞釀調低售價。特斯拉銷量的「大起大落」,真決定於國產價格能否穩定下來,,不然傷害的是老車主的心,「韭菜」再多也有盡頭。
誠然,在Model 3銷量下滑時,另一個新造車勢力--蔚來汽車則跨過了最「艱難時刻」,以同比增長180.70%的成績,高居車企4月銷量增幅榜的第一,ES6和ES8在4月一共賣出了3155輛。同時,4月同比銷量增幅在兩位數以上的車企,也接近10家,其中合資、自主車企分庭抗禮:廣汽豐田6.3萬輛(46.9%)、長安福特2.0萬輛(38.31%)、長安馬自達1.1萬輛(36.80%);江淮4.27萬輛(22.28%)、上汽通用五菱12萬輛(13.53%)、長安11.9萬輛(37.5%);而一汽紅旗(168%)、廣汽新能源(125%)三位數的增幅更讓人驚喜。(註:括弧內均為同比增長數據)。如果把今年頭4個月銷量情況做成折線圖,大部分車企會呈現「V」形反轉的趨勢。
(圖片來源:中汽協)
銷量恢復的同時,4月車市競爭環境也更為慘烈,兩極分化的格局進一步深化,豪華、合資和自主品牌的頭部車企,優勢進一步鞏固,留給相對邊緣車企的空間越來越窄。4月中旬,東風汽車集團發布信息稱,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東風雷諾成為今年第一家轟然倒下的合資車企。自主車品牌海馬汽車4月的銷量僅為1376輛,同比下跌48.08%,前4月累計銷量不足4千輛,同比下降接近50%。
(圖片來源:中汽協)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乘用車4月份額創下了2014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4月銷量53.2萬輛,同比下降9.4%;市場佔比34.6%,同比下降2.6%。4月份釋放的部分購買力,大部分流向了合資品牌,這也是德系、日系品牌市場份額上升的主要原因。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隨著被抑制的需求釋放,自主品牌的表現也會相對平衡。」
茶哥認為,受疫情影響最深的購車人群,正是與自主品牌主攻8-20萬車型區間高度重疊的受眾,而社會逐漸走出疫情的灰霾,對自主品牌重回市佔率40%"紅線",有很大幫助。而幾家重點自主車企4月的回穩向好,逆市同比去年有增長,吉利共銷售汽車10.5萬輛(同比增長2%)、長城7.8萬輛(2%)、長安11.9萬輛(37.5%).
忘掉「報復性消費」吧!重點看5-6月!
其實在提到車企銷量時,茶哥更著重其與去年同期的比較,因為相比停擺的2月和剛復甦的3月,4月的銷量大幅度提升並不讓人意外,但而與去年疫情前相比,才能更好看出市場恢復甚至增長的實際情況。
誠然,從上述數據分析得出「車市正恢復到疫情前」,相信不是無理推敲;但離「報復性消費」還差很遠。根據中汽協對全國各區域經銷商調研顯示,4月德系和日系車型較為暢銷,BBA+雷克薩斯豪華品牌更受市場歡迎,而自主品牌則承受了一定壓力,但總體市場反彈力度低於預期。
不過,相比銷售數據,一些更直觀的現象更能反映當下車市溫度,中汽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正三表示,據協會調研數據顯示,4月全國經銷商復工率100%,客流量恢復達到80%-90%。而五一節前茶哥曾走訪廣州市內的德日美系、自主和新勢力4S店(點擊回顧),發現日系的到店客流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水平,德系、美系實體優惠較網上的多,自主品牌的求生力也加強,而門面最冷清的,當屬新勢力品牌,情況基本與中汽協調研重合。
(圖片來源:中汽協)
4月沒迎來報復性增長,會不會也與近段時間中央、各地方出爐的一系列車市利好政策有關系?這話茶哥沒說反,正因為接連不斷的利好,讓市場觀望情緒更強烈。萬一力度更大的利好政策在後頭,現在出手會不會虧了?「購置稅會減半嗎?」「車價會不會再降幾個點?」這些疑惑普遍存在於當下要入市買車的人群中。
不過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假期,車企們的捷報多了起來,廣汽傳祺五一期間賣車7500輛,國產Model 3訂單突破1000輛,拼多多的「五五購物節」售出600多輛上汽集團旗下的汽車。而一系列利好政策「見效期」也應該在5-6月,屆時車市增長更見後勁。隨著國內疫情長尾效應的減弱,更多未購車群體對出行質量有更多關注,換車需求也會陸續釋放;同時利好政策落地見頂,也促成觀望者的成交。
但影響之後車市走向的變數仍有,就是國外疫情結束的時間。4月初全球停產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3000家,零部件的備貨一般在2個月,受此影響,若最遲6月海外零部件企業不恢復生產,進口零件供給將成新的問題,拖緩國內整車生產節奏,而且覆蓋面很廣,波及不少豪華、合資和自主車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強者恆強,局部賺錢效應明顯,建議重點關注核心優質資產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深交所穩步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各項准備工作
上海將舉辦信息消費節,重點鼓勵5G+、智能網聯汽車等升級消費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強者恆強,局部賺錢效應明顯,建議重點關注核心優質資產
宏觀視點:長期趨勢明朗短期催化不斷,創新葯正迎來黃金發展期
通信行業:周期上行疊加政策助力,持續看好,行業龍頭估值待提升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383.02,漲0.25%;銅42920,跌0.58%;螺紋鋼 3440,漲0.26%;橡膠10505,跌0.61%;PVC指數5675,跌0.18%;鄭醇1759,漲0.51%;滬鋁12480,跌0.24%;滬鎳101120,跌0.61%;鐵礦641.0,漲2.07%;焦炭1723.5,跌0.49%;焦煤1112.5,漲1.32%;布倫特油32.31,漲0.47%;
農產品:豆油5410,漲0.97%;玉米2052,漲0.15%;棕櫚油4428,漲0.77%;鄭棉11560,跌0.52%;鄭麥2493,漲0.24%;白糖5004, 跌0.87%;蘋果9136,跌1.45%;紅棗10320,漲0.58%;
匯率:歐元/美元1.08,跌0.27%;美元/人民幣7.09,漲0.13%;美元/港元7.75,平。
二、重點推薦
1、深交所穩步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各項准備工作
事件:深交所穩步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各項准備工作,一是守好定位,堅持優增量、穩存量,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嚴懲造假,堅決打擊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紀律和秩序,把好入口和出口兩道關,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是穩定預期,發揮引導合力,回應市場關切,凝聚改革共識,共同為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四是防範風險,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嚴守安全運行底線,對操作風險零容忍,確保創業板改革行穩致遠。
點評:在科創板實施注冊制之後,創業板注冊制亦緊隨其後,資本市場的上市制度改革正穩步推進中。隨著制度變革及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殼」價值將逐步趨於消失,優勝劣汰有望成為市場的新常態。建議更加關注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選股上更加註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上海將舉辦信息消費節,重點鼓勵5G+、智能網聯汽車等升級消費
事件: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介紹,作為「五五購物節」的重要活動之一,5月17日起將舉辦上海信息消費節,將聚焦數字新基建、在線新經濟,主推市民最有感受度和獲得感的「三大產品、三大服務、三大場景」。三大產品方面,重點鼓勵5G+、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電等新型信息產品的升級消費。三大服務方面,重點擴大在線雲服務、智慧康養服務、在線文娛等在線新業態的消費規模。
點評:在手機製造商及運營商的大力推動下,5G手機價格正在快速下探,這有助於5G手機的普及,同時在5G商用的背景下,5G相關應用也將進入爆發期,相關公司業績未來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強者恆強,局部賺錢效應明顯,建議重點關注核心優質資產
周三各大股指先抑後揚,小幅震盪回升,截止收盤,滬指報2898.05點,漲0.22%,成交額為2239億元;深成指報11074.59點,漲0.54%,成交額為3576億元;創指報2140.68點,漲0.78%,成交額為1171億元。從盤面上看,醫療器械、白酒、乳業居板塊漲幅榜前列,種植業、電競、REITs居板塊跌幅榜前列,當前市場很快進入兩會窗口期,短期政策預期疊加經濟修復邏輯使得行情仍有一定延續性,政策對沖以及業績改善依然是主要的配置方向,大盤演繹強者恆強,局部賺錢效應明顯,建議重點關注各行業核心優質資產,逢低布局大消費、創新葯、新基建、半導體等板塊個股。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長期趨勢明朗短期催化不斷,創新葯正迎來黃金發展期
事件:醫院端創新葯滲透率快速上升,背後是仿製葯集采及醫保談判等政策的推動。2018年以來,行業創新轉型速度明顯加快;同時,港股、科創板未盈利生物制葯企業也為創新葯投資提供更多選擇。本月底ASCO大會來襲,中國創新閃亮登場長期趨勢明朗,短期催化不斷,積極看好創新葯主線的投資機會。
點評:醫保新政徵求意見,利好高臨床價值的創新葯。4月29日,國家醫保局就《基本醫療保險用葯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醫保用葯管理水平提升、葯品費用控制更加合理,醫保基金的使用將更加註重效益、適應臨床技術的進步,從「只進不出」升級為「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並愈發重視葯物經濟學的作用,對臨床用葯產生正本清源式的指導作用,臨床價值高、定價合理、葯物經濟學獲益高的創新葯企業將受到持續利好,建議中長線可積極關注創新葯相關龍頭品種。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通信行業:周期上行疊加政策助力,持續看好,行業龍頭估值待提升
在疫情影響下,部分子行業仍展現出拐點來臨趨勢,我們認為通信行業Q1是業績底部,Q2將開啟高確定性增長。全年來看,20年正處在5G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運營商資本開支預期增長11%,因此疫情總體對通信行業影響更多是收入確認的延後,料後面三個季度會追回來,逐級向上,預計隨著2、3季度5G建設追趕進度,部分子行業將實現超額恢復,建議重點關注運營商、主設備、IDC、光纖光纜的龍頭標的公司投資機會。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㈩ 上海五五購物節TOP10品類有哪些
匯客雲實體商業信息庫,利用前沿數據科學,深入挖掘與分析行業現狀及變化趨勢,輸出各細分行業觀點和行業客流專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