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一下雙十一是怎麼買東西打折的,就把購物車東西像往常一樣購買就有折扣了嗎
雙十一買東西來打折的建議自如下:
1、雙十一活動當天很多商家頁面都會有變動,之前看好的商品可能找起來很麻煩,聰明的做法是先把要買的東西收藏好,到活動當天就可以瞬間找出要買的東西,快速購買。
2、在零點搶購的環節需要拼手速和網速,推薦最好使用4G網路。畢竟4G網路要比普通的WIFI要快很多,所以用手機搶商品的用戶會有很大的優勢。
3、雙十一商品加入購物車之後,把所有商品提前勾選購買,然後等到零點直接點擊結算,結算頁的價格便會是雙十一當天的優惠價。
注意事項
1、雙11淘寶搶購活動期間消費者拍下訂單後須在2小時內及時付款,逾期未付款的,訂單將被關閉。
2、雙11淘寶搶購活動期間消費者付款的淘寶網訂單,發貨時間要求與同期淘寶嘉年華活動發貨規則保持一致,若賣家未按此要求發貨的,則屬於淘寶規則中的違背承諾行為——未按約定時間發貨。
㈡ 雙十一怎麼省錢
關於雙十一更好省錢的問題,本人的答案在網路里是最為省錢的,並且具內有相當高程度的性價比。首容先先把想要的物品加入購物車。網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一定會讓你心動,把心動的商品先加入購物車,這樣到了雙十一,你可能並不心動了,就不要再購買。
1、
多把類似商品進行對比。類似的商品,挑一個適合自己的購買,不要統統收進囊中,造成錢財的浪費。可以多看看商品評價,看看哪個商品更適合自己。
2、
參加跨店購物滿減活動。雙十一,淘寶推出了跨店滿減的活動,活動非常給力,提前把要買的商品囤貨囤好。
3、
領取店鋪優惠券。每個參加雙十一促銷的店鋪都會有優惠券可以領取,購物之前,先把店鋪的優惠券領好,有的是無門檻的優惠券,非常劃算。
做完這些事情後,就到了最關鍵的最後一步了。卸載淘寶,然後安安心心睡覺。
㈢ 你覺得這次雙十一的各種優惠規則如何
你覺得這次雙十一的各種優惠規則如何?在我看來啊,這一次雙十一的各種優惠規則特別的好而且優惠力度也非常的大,裡面的優惠規則基本上都是滿300-80。滿600-120,我覺得這樣的優惠規則非常的好,基本上都要買滿多少百塊錢就能夠減多少。
商家之所以出這些優惠力度,是想要吸引大量的客戶來購買他們商鋪的東西,並不是想要自己家店鋪破產,所以說他們可能在這優惠規則裡面可能出了一些隱含的規則,就是其實吧,買了這么多東西,只減了幾十塊錢,其實對於商品的原本價格來說,並沒有下降多少,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去計算這些商品的價格,避免被這些商家這種營銷政策給坑了。
㈣ 京東雙十一優惠力度如何
京東雙十一優來惠力自度多在7-9折左右,極少數的免單,少數5折,還有買貴退差價,但是其的活動周期較長。雙十一主要是天貓官方活動。所以京東雙十一優惠力度相比天貓而言,低一點。
京東優惠最大的活動日是6.18,每年6月是京東的店慶月,每年6月18日是京東店慶日。在店慶月京東都會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銷活動,以「火紅六月」為宣傳點,其中6月18日是京東促銷力度最大的一天。
一度將京東618促成與『雙11』遙相呼應的又一大全民網購狂歡節。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在中關村創業,成立京東公司。
(4)雙十一怎麼打折的擴展閱讀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多指天貓),雙十一主會場有很多免單,半價,買一送一,大額滿減卷等等。
自天貓2009年首創「雙十一」購物節以來,每年的這一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民購物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大電商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雙十一」戰線已經前後長達一個月左右,雖然這是商家自發的市場行為,但無序的競爭帶來了多重惡果:一方面民眾的沖動消費被進一步刺激和放大,另一方面是消費者對電商網站的信任被透支,此外還導致了快遞行業不堪重負、過度包裝不環保和浪費等問題。
㈤ 雙十一購物節打折力度怎麼樣
每一年的雙11購物節打折力度都是很強的,基本每一家都是實在的搞活動,個別店家也有一點虛高價錢,再打折的情況,不過這種不是很多
㈥ 淘寶雙十一是所有的店鋪商品都打折嗎怎麼參加啊
雙十一期復間,大部門的店制鋪都是會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的。包括很多的東西優惠力度空前,而我們只要在每個店鋪的首頁看到這些的優惠和搶購位置,就可以買到促銷的東西了。不過很多的東西,現在就算打折也沒有太大的優惠,真實的情況還是要提前在慢慢買上看到才可以知道這個價格到底實不實惠呀。
㈦ 雙十一怎樣下單更優惠
雙十一下單,你湊單了,雙十一基本上是買,400-40,不過你先把買的商品提前加入購物車,有些東西你可以提前問下客服有沒有優惠券?有的東西在雙十一之前買能用更低的價錢買到
㈧ 雙十一是怎麼來的 雙十一為什麼會打折
雙十一就是電商搞出來的「促銷日」,目的就是多銷售商品。
㈨ 雙十一天貓淘寶打折怎麼打
雙十一淘寶一般都是做優惠券的活動,在疊加上商家自己做的折扣,這樣就是原價打折後減掉優惠券的面額
㈩ 雙十一真的打折嗎
「雙十一」臨近,消費者們帶著對商品降價的期待,開啟了「剁手」模式。「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往年被吐槽較多的「先漲後折」等現象依然存在,今年被吐槽最多的是一些電商平台和商家「燒腦」的花式優惠:定金膨脹、滿減紅包、直降紅包、整點神券……優惠券的使用規則復雜,有人甚至藉助專門軟體或組建微信群、QQ群研究價格、互點紅包進行「場外援助」等。不少消費者感嘆:奧數不好,這個「雙十一」都沒法愉快地買買買了。
燒腦的花樣多了,消費者「懵」了
「一件衣服標價500元,定金15元頂30元,前4000件定金翻3倍,每件再直降96元,零點前搶購再送無門檻不折現紅包50元、滿599減60優惠券一張……請問:買這件衣服最多能省多少錢?怎麼搭配組合最省錢?幾點鍾下單最省錢?」濟南市民劉先生感嘆,今年的優惠規則太復雜,考驗網友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就不能實實在在打個折嗎?」
不少消費者說,往年的「雙十一」,只需把喜歡的商品提前放入購物車,等到當天迅速下單、支付即可,但今年,各類新型促銷活動讓不少消費者「懵圈」。
促銷種類紛亂考驗著消費者的智商。跨電商平台經營商戶滕飛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不得不藉助一些比價軟體或第三方平台來算計到底怎麼買更劃算。
記者發現,促銷神券多,但是想用並不容易。比如,有些優惠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有些沒有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相關優惠信息;又比如,一些商家並未在售券頁面寫明優惠券的具體使用規則,卻直接標明「不支持退貨退款」「買家若誤刪優惠券,本店均不做任何賠付處理」等。
在某平台商家宣傳中,一件599元的大衣可以用100元的優惠券來抵扣,實際到手價是499元。但實際上,消費者需要提前花1元來購買這100元的優惠券,不僅有使用期限,而且一旦付款不退不換。「花錢買券」現象讓一些消費者反感。濟南市民張璐說,「優惠券本來是一種優惠,卻要花錢買,雖然錢不多但覺得不舒服。」
促銷設計本質上是以較小的折扣,增加消費者的參與度,達到不損失過多利益的情況下增加交易量。
平時2000元,「雙十一」打折後賣2400元,「先漲後折」現象仍存在
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雙十一」有的商品確實比平時便宜了,但普遍感覺折扣力度不如以往,有的商品甚至更貴了。業內人士介紹,今年的燒腦營銷背後其實仍然存在不少老「套路」。
北京一位賣家告訴記者,不少商家依然會採取先漲價後打折或降價的方式。比如,某款服裝平時的網路售價為300元,先提價到600元,在「雙十一」前後再打5折。濟南市民張女士說,之前收藏的商品基本都提價了,所謂的「雙十一狂歡價」和收藏時的價格基本一樣,有的甚至從包郵變成了收取運費。以某化妝品為例,同樣一款產品,平時買是125元,「雙十一」是109元,這家店的首頁卻寫著「爆省119元」。
記者在某電商平台看到自己一直關注的一款耳機,平時售價2000元左右,而「雙十一」狂歡價2400多元,原價更是標到了5000元。
一名商家告訴記者,平台規定,「雙十一」價格必須低於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間成交最低價的九折,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間不得低於「雙十一」當天售價。但是,所謂的折扣是按照專櫃價,而非平時的實際售價,「專櫃價基本隨便填」。
記者從山東省工商局了解到,在一些電商平台,無論是自營還是非自營商品,均存在以商品「專櫃價」或「廠家建議價」為基準價進行打折的行為,然而,這些專櫃價、建議價(原價)存在隨意標注的情況,涉嫌虛假折扣。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雖然有些商品即使「先漲後折」比平時能夠便宜一些,但這種做法本質上違反了商家對消費者的信息披露義務,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實際上就是價格欺詐。
加強監管嚴查價格欺詐
上海消保委發布的2016年「雙十一」網購投訴數據顯示,促銷優惠不實是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佔比62%。
打擊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等破壞網購環境和商業誠信的行為,要從電商平台的環境治理入手,如設置價格申報、監管電子系統,將電商所售商品的平時價格錄入備案,同時對違規的商家和其所在的電商平台課以重罰。
,市場經濟由市場調節,銷售者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促銷幅度,消費者根據促銷幅度選擇是否購買。「但任何創新都要貼合實際,不能過度創新,把簡單事情變得復雜,否則會引發消費者反感,不僅會浪費消費者時間,而且可能通過復雜的規則設下一個個消費陷阱。」曹磊說。
工商部門會加強商品信息審查,全面梳理參與促銷活動的網路商品近期價格,防範價格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