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貓雙十一和美國購物狂歡節有何區別
你好,美國的黑色星期五是主要開展在線下的,而天貓雙十一是開展在線上的。性質不同,望採納!
❷ 雙11是什麼節日
「雙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於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稱為光棍節。從2009年開始,每內年的11月11號,以天容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一般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光棍節的重要性因為聯繫到購物節而更受人們關注。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2011年11月1日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雙十一」商標注冊申請,2012年12月28日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2014年10月末,阿里發出通告函,稱阿里集團已經取得了「雙十一」注冊商標。
❸ 什麼是雙十一,雙十一是什麼節日
雙十一是光棍節,也可以說是購物節。
那就先說一下「光棍版節」,所謂的光棍節,說法不一形式不權同,一直以來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其形式都是大同小異的,不管它是源於在11月11日這一天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像四根棍子,還是流傳於年輕的一種娛樂節目,這些都是沒有最早的來源考證的,但可以斷定他最早是起源於生活娛樂中的,它的意義也就顧名思義,意寓著一些單生男女。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說白了,就是光棍節的一個產物延伸節日,因為在產生「光棍節」之後的這一新型文化活動中,對於單身男女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購物,單身趴等,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網路購物,人們將這種活動更多偏向於網路購物,隨著這幾年的經濟水平的提高,網路購物更是成了一種快速便捷的生活方式。
而對於商家,也抓住了這條商機,利用人們的一些消費習慣,而在11月11日對商品進行一些價格改動,(降價活動)讓人進行大量消費。近兩年更是突顯卓越,一些商家對這個日期進行炒作,把這個日期炒作的一度升溫,同時也對這個時段的商品價格降價讓步幅度加大,致使更多人消費,使得這個日期一度火熱,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熟知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了。
❹ 雙十一是什麼節日呀
「雙十一」即抄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於日期襲特殊,因此又被稱為光棍節。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11月11號,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一般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光棍節的重要性因為聯繫到購物節而更受人們關注。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2011年11月1日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雙十一」商標注冊申請,2012年12月28日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2014年10月末,阿里發出通告函,稱阿里集團已經取得了「雙十一」注冊商標。
❺ 美國「黑五」和中國「雙十一」到底有何不同
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和中國的「雙十一」的不同點還是比較多的,主要有三個不同點,這三個不同點分別是成交量不同、目的不一樣以及消費偏好不一樣!很多人應該都有聽說過中國的「雙十一」吧,這個節日又被廣大網友們親切地稱為「剁手節」,其實美國也有一個相類似的節日,那就是「黑色星期五」!
但是美國的「黑五」與此不同,美國的「黑五」算是一種國家的宣傳,總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人民消費,刺激人民的消費能力!最後一個區別,那就是消費偏好的區別,中國消費者在雙十一大多數購買的都是一些日常用品,但是美國消費者在黑五期間進行的多是一些精神性的消費!
❻ 美國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與中國的雙11有什麼區別
每年的11月份都是很多剁手黨的狂歡節,因為雙11就在這個月,大家又可以愉快地買買買了,很多人在雙11把一年中要買的東西都給買了,這是因為雙11買東西特別優惠。剁手黨哪裡都有,在遙遠的美國,他們也有自己的購物狂歡節,它就是黑色星期五。這兩個狂歡節在大體上都是一樣的,就是商品價格低,然後吸引消費者瘋狂去購物就對了。當然,它們也有一些不同。
以上就是兩個購物節的不同,不過作為購物狂歡節,本質上還是讓利給消費者,薄利多銷,所以每年很多人都盼著這兩個節日的到來。
❼ 美國類似於雙11的節日是哪天一般什麼時候會搞活動
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大打折扣啊,就是感恩節
❽ 雙十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路促銷日,源於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內的網路促銷活容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於是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
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並且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
(8)美國雙十一是什麼節擴展閱讀: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洶涌客流和極為龐大的單日成交量顯示了老百姓較強的消費意願和較高的消費能力,這對拉動內需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電子商務需求的逆勢「井噴」,透露出中國網上消費的巨大潛力,是傳統零售業態與新零售業態的的交鋒。
阿里巴巴集團CEO馬雲認為「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是新的營銷模式的大戰對傳統營銷模式的大戰。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100億節點的成功突破,中國的零售業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線上交易形式已經由之前的作為零售產業的補充渠道之一,轉型為拉動中國內需的主流形式,由此開始全面倒逼傳統零售業態升級。
❾ 比如中國的雙11,世界上最大的購物節是什麼
眾所周知,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終於落下帷幕。對於這個「雙11」,相信很多人已經漸漸忘記了曾經的光棍節。現在已經成為全國性的狂歡節購物節。從手機應用購物到「手撕」快遞,相信很多購物族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截至11月1日凌晨24:00,天貓總營業額2684億元,京東總營業額2044億元。需要注意的是,去年「雙11」購物嘉年華,天貓總營業額2135億元,京東總營業額1598億元,營業額呈幾何倍數增長;
路透社提到,「雙11將繼續幫助中國市場釋放內需潛力」;而《巴倫周刊》則報道稱,在「雙11」當天,僅阿里的總交易額就從2009年的700萬美元飆升至2019年的383億美元,不包括京東的292億美元。僅天貓一家就成功超越了美國的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和亞馬遜會員日」。與此同時,全球知名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也發表了一篇題為《世界上最大的購物節是什麼?》的文章?中國「雙11」的文章強調,阿里巴巴十年前創立了「雙11」節,現在已經成為黑色星期五和超級星期天的「混合體」。年營業額可以大大超過並打破記錄。今天的「中國雙11」已經成為外國媒體不敢小覷的盛事,見證了2009年到2019年中國消費的升級和轉型。
❿ 雙十一是什麼節日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路促銷日,源於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路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
於是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並且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571億元。2015年11月11日,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912.17億元。
2016年11日24時,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超1207億。2017年「雙十一」天貓、淘寶總成交額1682億元。2018年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2135億。
(10)美國雙十一是什麼節擴展閱讀:
「雙十一」,消費升級帶動供給升級:
今年「雙11」,電商交易再次呈現火爆景象,中國社會井噴的消費潛力,又一次讓人們驚嘆。無論是「買買買」引發的搶單,還是「停不下來」的快遞小哥。
都讓「消費」這個詞顯得如此動人心魄。到今年,「雙11」剛好走過10年,從一家電商的促銷活動發展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消費節日,也為觀察中國的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打開了一扇窗口。
與現在動輒千億級的成交額相比,很少有人會想到,2009年「雙11」的成交額只有5000多萬元。10年來,「雙11」成交額的高歌猛進,其實反映出消費拉動力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不斷崛起。
這10年,中國經濟增長逐步實現從投資、出口主導向消費主導的轉變。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8%。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13億多人組成的超大規模市場,釋放出巨大的消費需求,不僅為中國經濟增長蓄積後勁,為中國在應對外部沖擊時贏得戰略迴旋餘地。
更能夠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消費紅利。消費不僅要看量也要看質。在消費規模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消費結構也在自我迭代、優化升級。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對比:2009年,「雙11」最受歡迎的家用電器是電熱水壺和電熱毯,到了2017年,人們最喜歡的家用電器變成了凈水器和掃地機器人。
從滿足溫飽到追求健康,從傳統電器到人工智慧,消費升級呼應著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現在的「雙11」,網購服務成為新的消費亮點,迪士尼門票、出境游預訂、在線醫療服務。
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消費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質化、單一化向差異化、個性化、多元化升級。消費結構升級,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撐。
消費與生產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消費結構的升級也需要通過創新供給來實現,這就會對提升供給端的效率和水平產生倒逼作用。
事實上,「雙11」走過10年,消費與生產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經濟過程,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可以把線上消費端數據和線下生產端數據打通。
實現精準的供需匹配,從而實現規模化的柔性生產、定製化生產。比如,中華老字型大小「朱府銅藝」通過消費端數據分析,製造出更適合年輕人偏好的生活化銅雕製品。
讓傳承了5代人的老品牌獲得新生;今年俄羅斯世界盃,正是通過阿里雲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迅速整合30多家製造商,趕制完成了100多萬個世界盃吉祥物。
可以說,促進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通過消費端的大數據逆向優化生產端的產品製造,不僅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更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
消費升級與供給升級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消費數據不具備製造能力,但它知道應該製造什麼、為誰而製造。從全球知名品牌到廣大中小企業,都需要把互聯網思維帶入生產過程。
才能生產出滿足消費升級的產品,從而找到制勝未來的法寶。就此而言,「雙11」的意義不僅在於社會消費的一次集中釋放,更重要的是產生了全球最大的消費資料庫之一。
為消費升級與供給升級的聯動提供數據紐帶。對於中國的企業而言,如果說消費規模的擴大是對經濟發展保持信心的基礎,那麼消費升級則提供了一個彎道超車、讓企業脫穎而出的機會。
辨認和抓住新的機遇,讓互聯網與製造業、消費端與生產端更好地融合起來,就能生產出更多與消費升級同向而行的新產品。
不僅讓企業在這輪經濟結構調整中獲得新的生長,更能提升整個經濟供給側的效率與品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
「雙11」的消費盛況,只是翻騰在中國經濟大海之上的一朵浪花,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內需潛力。有龐大的消費規模支撐經濟基本面。
有全新的消費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不僅能行穩致遠,而且終將實現轉型升級,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