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2014年騷亂結束了
弗格森案抗議活動美國媒體稱為「美國之春運動」,美國種族歧視的人權問題不解決,就難以結束;
美國多地示威者殺進商場 稱不要「黑五」
大公網11月30日訊:綜合路透社、法新社28日消息:為抗議大陪審團對射殺黑人青年布朗的白人警察不予起訴,美國多地28日出現抵制「黑色星期五」示威,人們到商場內抗議喊口號,聲言要為布朗討回公道。全球最大的梅西百貨於當天被示威者一度佔領,紐約街頭交通亦近乎停擺,而弗格森所在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抵制購物的示威甚至爆發騷亂,迫使當地至少3家大型商店不得不落閘關門。
28日,美國各地抗議者在「黑色星期五」瘋狂購物日的開始之時,干擾商場的正常購物秩序進行示威。
1.直搗梅西 祝「關門大吉」
示威的活躍分子表示,他們鼓勵杯葛「黑色星期五」的銷售活動,希望把經濟及種族不平等這兩者連接起來。
當天,紐約有200多人在梅西百貨公司位於先驅廣場的旗艦店前示威,齊聲高喊要求梅西「關門大吉」,同時高舉「停止種族歧視」、「我們絕不沉默」、「不要再有黑色星期五」等標語。隨後示威者突然經門口直入梅西百貨,讓原本已擁擠不堪的梅西百貨,更加寸步難行。
沒有進入百貨公司的抗議民眾亦久占街頭,讓附近周邊交通近乎停擺。據當地警方發言人透露,警員當天共拘捕了7名示威者,指他們行為不檢。
2.弗格森逮15人
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示威者進入當地的高檔商場Galleria,高喊「停止購物,加入抗議」。約100名示威者曾躺在地上數分鍾,象徵此次布朗在被槍殺後,橫屍道路上4個多小時,這一行為最終導致工作人員不得不關閉該商場。為此,國民警衛隊出動維持秩序,商場被迫全日休息,保安亦阻止任何人進入商場。該市其他兩家大型購物中心,也有類似的示威。
弗格森附近的一間沃爾瑪分店亦決定取消「黑色星期五」的銷售活動,貨品將被遷移到聖路易斯地區其他地點。
28日晚上,約100名示威者在弗格森警察局外的道路上示威,遊行民眾向在現場待命的國民警衛隊高呼:「士兵們,掉轉槍口吧!把種族主義的制度擊倒。」
聖路易斯縣警方表示,因示威者未能聽令離開街道,當局最終在弗格森拘捕了15人。
3.堵塞交通砸爛商鋪
包括芝加哥、西雅圖和加州奧克蘭在內的其他城市,當天亦有類似的商場門口示威。奧克蘭市有示威者甚至堵住地鐵站,用鏈條將自己綁在列車上,嚴重中斷地鐵交通系統2個多小時,其後約有16人被捕。
三藩市則有示威者在當地市中心遊行,甚至有人用鐵槌,敲碎聯合廣場多家零售商的窗戶。當地警方指有多人被捕,又指1名警員被瓶子擊中面部,需要縫針。
在西雅圖,有示威者用鏈條鎖上市中心商場太平洋廣場的至少兩扇門,後來還干擾附近商場西湖中心的聖誕樹亮燈儀式,使商場提早關閉。西雅圖警方報告當天的示威有5人被捕。洛杉磯約有120人遊行,8人被捕。
此外,在芝加哥高檔百貨公司Nordstrom於28日發生槍擊案,導致1死1重傷,令在場搶購的血拚客嚇得四處逃竄。據目擊者回憶,當時一名男子在二樓化妝品專櫃朝1名女性開槍,使其重傷,再飲彈自盡。
『貳』 1976年的7月4日是美國的什麼日子~
7月4日,美國將迎來9·11恐怖襲擊後的第一個「獨立日」——美國的國慶節。由於這個日子對美國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恐怖分子早就放出口風:選擇這一天再襲美利堅。美國政府6月30日宣布,在首都華盛頓白宮等傳統的慶祝場所周圍豎起一層雙重防護網,圈起的范圍從國會山大樓至波拖馬可河旁的五角大樓,並在沿線設立24個安檢點。
***華盛頓警戒創歷史記錄
按照傳統,7月4日當天,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將前往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和林肯紀念堂之間的國家廣場。中午11:45,遊行隊伍開始沿憲法大道行進;晚上8時,國家交響團將在國會大廈外的空地上演出;9:10,國家廣場將舉行盛大的煙火表演。在往年,人們都會大包小包提前到國家廣場占個位置,支起椅子、鋪起毯子和桌布、擺上吃的,一邊野餐一邊欣賞表演。
而今年的獨立日就沒那麼輕松寫意了。國家廣場將被兩道防護柵欄圈起,以第3、第7和第14街為劃分線,分成4個區域,其中第15、17和23街將實行戒嚴,任何車輛不得通過。沿著防護攔周圍將設立24個安檢點,從國會大廈向西至波拖馬可河的紀念大橋一字排開。據特區警察局介紹,將有2000多名穿制服警察在圈定的范圍內執行警戒任務,國家廣場、波拖馬可河和地鐵站都將是盯防的重點。
一位警察官員說,今年到國家廣場巡邏的值勤警察將創下歷史之最。警局從特區總共16個警署調集來了數千名精兵強將,他們將徒步、騎馬、騎摩托一刻不停地巡邏。由於許多人會選擇在美麗的波拖馬可河中泛舟,為了應對緊急情況,警方劃出一個200英尺寬的緩沖區,禁止船隻駛入。屆時,美國海岸警衛隊將沿著波拖馬可河沿岸巡邏,保證沒有「可疑」船隻駛近。
***大熱天穿厚重衣服肯定「可疑」
在人們進入國家廣場前,警察將用警犬提前進行檢查,嚴防恐怖分子攜帶爆炸物和生化武器入場。國家公園和國會大廈的警察將使用紅外線掃描儀和磁棒對進場的歡慶群眾嚴格安檢。當然,對上千人逐個都進行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安檢人員只挑看上去可疑的人,比如在大熱天穿短褲和T恤的可以放行,而那些穿厚重衣服的人就比較不正常了。安檢人員除對背包等進行常規檢查外,還將特別檢查人們盛冷凍食品用的微型冰櫃。
警方給參加活動的人們提出幾點要求,包括不得攜帶玻璃容器和烤肉用的烤架;私人船隻不得在橋下停留。警方還建議人們乘地鐵前往國家廣場,但是城際地鐵公司卻宣布屆時將關閉位於廣場警戒范圍內的史密森站,還將派人在該站巡邏。當然,離國家廣場較遠距離的其他站仍對外開放。為防萬一,警方還在附近的地鐵站口放置了50個特製的防爆垃圾桶,便衣屆時將在地鐵全線巡邏。
*** 7月4日特別提示
7月3日,一些遊客在華盛頓從被鐵絲網圍起的美國國會山前走過。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日,華盛頓的主要建築物都被用鐵絲網圍住,以防恐怖襲擊。新華社記者王岩 攝
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日,美國駐阿富汗使館將在喀布爾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國際安全部隊保持高度戒備,對其活動場所周圍實行戒嚴。圖為國際安全部隊的巡邏隊在舉行活動的街口戒備。新華社記者趙鵬攝
隨著獨立日的迫近,美國聯邦調查局呼籲聯邦和地方政府要特別小心,各地聯邦調查局分局和反恐部門已經反復研究過如何應對可能的襲擊。各級政府官員紛紛表示,一定要以最大的安全力度保證今年的獨立日慶典活動的順利進行。當然,白宮示意,不能讓層層檢查搞得大家緊張兮兮的,以免破壞了節日的氣氛。
除了首都華盛頓的特別警戒區域外,美國全國各地都將加強保安措施。據估計,將有約100萬人前往費城,該市的地標「獨立會堂」將是聚集地,另有超過50萬人將前往東北部城市波士頓,這些美國「歷史名城」都將是防衛的重點。
此前五角大樓宣布,在獨立日期間,美軍將以華盛頓和紐約為重點,增強對十幾個城市的空中巡邏,同時,規定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南達科他州的羅斯摩爾山國家紀念公園以及聖路易斯的巨型大拱門上空為臨時禁飛區。
近幾個月以來,美國各個情報部門頻頻發出恐怖分子要在「獨立日」發動新一輪襲擊的警告,襲擊對象從賓州核電站到各地銀行、超市和購物中心,方式從臟彈到毒氣,不一而足。6月,白宮和國會大廈先後進行緊急疏散,雖然後來被證實是虛驚一場,卻使人們本就綳緊的神經幾乎斷裂。
6月30日,美國政府多名官員又紛紛露面,義正詞嚴地讓大家格外警惕。國務卿鮑威爾表示,根據種種情報和跡象,美國民眾絕對有必要在獨立日期間保持特別的警惕。布希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也稱,獨立日意義非同尋常,政府要求全體民眾保持警惕。美國上下,草木皆兵。
***肅穆的慶典
紀念9·11死難者將是今年美國獨立日慶典的一個主旋律。華盛頓、舊金山和芝加哥將打出名為「致敬美國」的特製禮花,先是壯觀的紅色,接著是白色,最後是藍色。據說,這種單色禮花先後綻放在寂靜的夜空中,能夠營造一種肅穆凝重的氣氛。國會山的煙花表演中也將包括這種「致敬美國」品種。紐約市當天也將進行大型煙花表演,取名為「英雄時光」。
『叄』 請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那些城市呀
黃金之州,金州(The Golden State) 州府:薩克拉門托 (Sacramento) 聖何塞(San Jose) 就是聖荷西(San José) 譯音不同 概述 聖何塞是加利福尼亞州西部城市。地處聖弗朗西斯科灣南的聖克拉拉谷地,臨凱奧特河,西北距舊金山64公里,人口78.2萬(1990);大市區包括聖克拉拉縣,面積3429平方公里;1777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居民點,是加利福尼亞州最早的移民地;1849-1851年曾為州府,並作為淘金者的商品供應地;1864年鐵路通舊金山,該地發展為聖克拉拉谷地農產品的集散和加工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人口成倍增長,工業發展較快。電子工業發達,東南郊的聖克拉拉谷地有「矽谷」之稱,集中電子計算機、電子儀表、宇航設備等許多工廠;傳統的水果罐頭和果品加工工業仍占重要地位,其他還有農業機械、服裝和釀酒等;市內商業繁榮,有140多個購物中心。該地是州際公路的中心,有2 條鐵路線和1個大型機場;城東居住區多維多利亞式建築。城東北的阿盧姆羅克公園景色秀麗,內有數處礦泉;玫瑰公園以搜集優良玫瑰著稱;城內有州立大學等3所高等學校羅西克魯西安埃及博物館珍藏有古埃及的藝術品。
Adobe、IDT公司的總部便位於美國加州聖何塞。
『肆』 美國的風土人情
簡史: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移民。英國後來居上,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12年後完全擺脫英國統治。1860年反對黑奴制度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後,南部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1865年,戰爭以北方獲勝而結束,從而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對外擴張。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
國旗:星條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州,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州數。181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國旗上的紅白寬條固定為13道,五角星數目應與合眾國州數一致。每增加一個州,國旗上就增加一顆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後的第二年7月4日執行。至今國旗上已增至50顆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每年6月14日為「美國國旗制定紀念日」。在這一天,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對國旗的敬重和對合眾國的熱愛。
國徽:主體為一隻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鷹之上的頂冠象徵在世界的主權國家中又誕生一個新的獨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頂冠內有13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州。鷹的兩爪分別抓著橄欖枝和箭,象徵和平和武力。鷹嘴叼著的黃色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合眾為一」,意為美利堅合眾國由很多州組成,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譯《星條旗》歌),歌詞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國律師在英美戰爭時,透過戰場上的硝煙看到星條旗經過英軍炮轟後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飄揚時感慨萬分而即景寫下的。曲譜是「進行曲之王」蘇薩的著名代表作。《星條旗永不落》於1931年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歌。
國名釋義: 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S.A.)。美國因洲名而得名。在英語中,亞美利加 和美利堅為同一詞「America」,只是漢譯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後者指美國。
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 。傳說19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u.s.」)相同,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後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鬍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徵。
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
國花:玫瑰花,象徵著美麗、芬芳、熱忱和愛情。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定為國花。
國石:藍寶石
國鳥: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並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白頭雕外觀美麗、性情兇猛,頭上有豐滿的羽毛,它的最大特點是兩頭白,即白頭白尾。它代表著勇猛、力量和勝利。
自然地理: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海岸線長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 ,人口約52萬(2000年)。
人口:3.00億(2005年)。其中白人約佔84%,黑人約佔13%,亞裔3.3%,華人約160多萬,多已入美國籍。通用英語。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猶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佔4%,不屬於任何教派的佔10%。
行政區劃:分十大地區: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共有50個州和首都所在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有3042個縣。聯邦領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聯邦和北馬里亞納;海外領地包括關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等。50個州的名稱為:亞拉巴馬、阿拉斯加、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佛羅里達、喬治亞、夏威夷、愛達荷、伊利諾伊、印第安納、艾奧瓦、堪薩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緬因、馬里蘭、馬薩諸塞、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西西比、密蘇里、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罕布希爾、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馬、俄勒岡、賓夕法尼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佛蒙特、弗吉尼亞、華盛頓、西弗吉尼亞、威斯康星、懷俄明>>>
主要城市: 華盛頓市(哥倫比亞特區)、紐約市(紐約州)、芝加哥市(伊利諾伊州)、洛杉磯市(加利福尼亞州)、費城(賓夕法尼亞州)、休斯敦市(得克薩斯州)、底特律市(密歇根州)、達拉斯市 (得克薩斯州)、巴爾的摩市(馬里蘭州)、菲尼克斯市(亞利桑那州)、聖弗朗西斯科(即舊金山市,加利福尼亞州)、克利夫蘭市(俄亥俄州)、波士頓市 (馬薩諸塞州)、新奧爾良市(路易斯安那州)、西雅圖市(華盛頓州)、丹佛市(科羅拉多州)、聖路易斯市(密蘇里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州)、火奴魯魯(即檀香山,夏威夷州)、布法羅市(紐約州)、鹽湖城(猶他州)、朱諾市(阿拉斯加州)。
文化與自然遺產: 大沼澤地國家公園(佛羅里達州)、大霧山國家公園(田納西/北卡羅來納州)、克盧恩和蘭格爾—聖伊萊亞斯諸公園(加拿大育空/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肯塔基州中部)、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華盛頓州西北部)、霍德伍德公園(加利福尼亞州西北海岸)、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蒙大拿/愛達荷三州交界處)、獨立大廳(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內)、弗德台地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州西南部)、卡霍基亞墩群遺址(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大峽谷(科羅拉多州中西部)、自由女神像(紐約哈得孫河口的自由島上)、納塞米蒂國家公園(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查科國家歷史公園(新墨西哥州西北部)、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州,前者為傑弗遜故居)、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夏威夷州、夏威夷島東南)。
文化娛樂
位置: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
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
人口:2.62億左右。
首都:華盛頓
民族:移民較多,有100多個民族的後裔生活在美國。
語言:英語
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猶大教和東正教等等。
與我國建交日:1979年1月1日
與我國時差:美國分為四個時區,每時區相差一小時。東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西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6個小時。
貨幣:美元
國際區碼:01
美國共有50個州加一個哥倫比亞特區,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的大西洋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重要的城市有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邁阿密;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重要的城市有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以及新奧爾良等。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里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就在這里,西岸的重要城市還有西雅圖。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
美國是個經濟發達和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它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國家。
小費:機場搬運人員和賓館服務生為旅客服務時,遊客應付給一定小費,一般按每件行李一美元算。
禮儀:不小心與人碰撞,要說「Sorry」;請別人讓路,要說「Excuse me」;公共場所不要吸煙,在其他地方吸煙前要向周圍的人征詢「May I smoke?」;遵循「Lady first」的西方習慣,讓女士先行;與人打招呼時先說「Hi」。
安全:無論是住在高級賓館還是經濟旅店裡,一定要將房門內側的鏈條鎖上,如有人敲門,要先問一句:「Who is it?」再將門開出一條縫來看看是誰;盡量不要在夜晚去行人較少的地段。萬一遇到搶劫,要打911報警電話。
時差:美國東西海岸相距4500公里以上,全國分為東部時間、中央時間、山區時間、太平洋時間、阿拉斯加時間和夏威夷時間,依次早一個小時。請遊客在旅行中和打電話時注意。
在美國購物,會發現美國有許多環境優雅的超大型購物中心,它們不單單是購物場所,還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早晨老人們在購物商場里散著步,孩子們放學後會來商場的游藝房玩耍,年輕的母親們來到這里以購物的形式度過愉快的周末,此外,商場里還有餐廳、電影院,可以說,美國的購物中心更象功能齊全的休閑地。這種商業模式目前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
購物時不妨多逛幾家店,一般的大商場里,定期總會有降價銷售,店家會掛出「on sale」的牌子,在這種時候,只須花上原價格的幾分之一就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
航空: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飛往美國各地的航班,空中交通比較便利。美國的國內航線機票可以打折,如果提前21天購票,可以享受最大的優惠,其次是14天前和7天前,買當天票是最貴的。在星期日看當地報紙的旅遊專刊可以發現有減價機票出售。一些小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較低,但是飛機較為陳舊。
鐵路:美國鐵路客運公司有列車通往全美各地,並有優惠的套票出售。套票在規定的期限和地區內可以無限制地使用,有全線通用、西部通用、東部通用以及西海岸通用等,對於遊客來說,買這樣的票在美國國內四處旅行比較合算,但須在赴美前憑護照購買。套票在旅遊旺季和淡季時也有差價。
公路:Green Tortoise客車公司在每年的6月至10月有自舊金山至紐約、波士頓的旅遊客車,14天橫穿美洲大陸,行程在5000公里以上,包食、宿、游,票價只要五百美元左右(詳情可致電18008678647)。Greyhound長途汽車公司對外國人發售汽車套票,在一定期限內可在全國范圍內乘坐該公司的長途汽車,學生和62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折扣。
美國的娛樂項目非常多,較高雅的娛樂有聽音樂會、逛博物館、看歌劇表演,美國有舉世聞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大都會歌劇院。較熱門的娛樂有去拉斯維加斯賭錢和觀看歌舞表演,或者觀看各類籃球賽、棒球賽、橄欖球賽等,尤其是高水平的NBA比賽,遊客如果正好趕上有比賽,一定要去現場體會一下熱烈的氣氛噢。至於一般的酒吧、夜總會、咖啡館,每個城市中都會有很多,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娛樂場所。
美國的餐飲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一般大城市中都有世界各地風味的餐館。歐洲餐廳以法國和義大利餐館為主,這些地方環境很好,價格也較高,去這些餐館時,最好先看一下放在店前的菜單,以免坐下後發現菜價太高想離開的尷尬;中餐館遍布全美各地,以廣東餐館為主,多售賣海鮮類菜餚,價格適中;其他還有日本、印度、中東、拉美和東南亞餐館。比較富有美國當地特色的則是快餐,有以麥當勞為代表的漢堡包餐廳、以肯德基為代表的炸雞餐廳,此外還有出售披薩、三明治和熱狗的快餐店。在正規餐廳里就餐後要付占總消費額15—20%的小費,而在快餐廳里就不必付小費了。
遊客在美國旅行,如果要節省開支,可以經常吃快餐;也不妨制訂一個預算,早餐控制在5美金以內,午餐在10美金以內,晚餐則控制在20美金以內。
美國的賓館檔次不一,遊客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選擇各類層次的旅館投宿。
一般高檔飯店的雙人房每晚收費是170美元,而中檔飯店為70-140美元,經濟型的旅館則只需40-70美元,單人房相應低10至20美元,所以與同伴一起住宿會較為合算。如果想更節省些,可以住青年旅館,那裡的收費每天一般只有15美元左右,但是得睡雙層床,衛生間也是公用的,不過這樣可以與全球各地年輕的旅行者交上朋友。
飯店的收費還有地方之間的差價,紐約物價較高,因而80美元只能住進三等經濟飯店,而在洛杉磯花這點錢就可以找到一家中檔飯店了。在有景點的地方則另當別論。此外,不同的季節賓館的房價也是不同的,旅遊旺季和淡季之間可能會有成倍的差額。遊客每到一地,可以查尋當地黃頁電話號簿中的旅館項目,這樣能找到較為放心的旅館。
美國的飯店通常不提供免費餐飲,只有少數幾家會供應免費的早餐。
美國有以下國定假日,這些日子裡,許多地方都不辦公,請遊客在節日之前辦好旅遊中該辦的手續,然後加入狂歡的人群中吧:
一月一日
新年
一月第三周周一
馬丁·路德金誕辰
二月第三周周一
總統節
五月第四周周一
陣亡將士節
七月四日
獨立日
九月第一周周一
勞動節
十月第二周周一
哥倫布節
十一月最後一周周四
感恩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
聖誕節
美國的東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國的氣候差別也相當大。同樣在冬季,有些地區氣溫降至了零下幾度,而有些地方卻可以泡海水浴。美國的夏天非常炎熱,遊客要有「戰高溫」的准備;但如果是去美國北部旅遊,最好要帶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夾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國北部卻是比較涼爽的,夜裡甚至會有一些寒意。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一位體育教師發明的。在1904年的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一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以後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NBA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是美國人最熱衷觀看的比賽。每到賽季開始的時候,比賽地點幾乎場場爆滿,籃球明星們高超的技術使得觀眾如痴如醉。有許多美國男孩都夢想成為NBA的籃球明星,因為那樣不僅可以獲得天文數字的收入,還能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NBA在美國不僅僅只是一項體育賽事,它已經滲透到商業、廣告業中,除了每賽季的巨額票房收入以外,還能獲得大量附加的商業和廣告利潤。
遊客在美國旅遊,如果正趕上NBA賽季,不妨去看一場比賽,見識一下美國籃球隊員的嫻熟技巧和美國人對籃球運動的狂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公牛隊前隊員、偉大的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他曾率領公牛隊奪得過六屆NBA總冠軍,創下了無數輝煌的戰績。為了感謝喬丹為芝加哥帶來的榮譽,該市內豎有他的雕像。
NBA較有名的球隊除了上面提到的因喬丹而走紅的芝加哥公牛隊,還有洛杉磯湖人隊、休斯敦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等等。
『伍』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地理位置生活方便嗎
美國兒童令人羨慕的生活可能要數他們的學校生活。
美國的小學生升學不必考試,他們的學校分配按學區制。小學畢業後便可以直接(directly)升入該區的初級中學。所以他們平時所有的作業都可以在學校做完。他們不必看太多書就可以小學畢業。至於智能低的兒童可以上啟智班;頭腦有問題的,他們可以上特殊教育班。
美國的義務教育是六、二、四制,分十二級。一至六年級是小學(primary schoo1)階段,七、八年級是初中(junior school)階段,九至十二年級是高中(senior schoo1)階段。美國各州有各州的教育制度及法律,但各州義務教育的基本原則卻完全相同。
在小學,一個班大約有二十多個人。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組所使用的教科書及教學進度也不同。全年級雖然同時畢業,但各組所學的東西卻不完全相同,一組所學的東西可能是另外一組的二至三倍。在初中,學生人數也在二十人左右。同一個班的學生只有上自習及導師課(tutorial class)時才在同一個教室,上其它課時因分組及選修課不同,鈴聲一響則各人找各人的教室。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儲藏櫃(1ocker),平時自己的衣物及書籍就鎖在裡面。
美國學生升入初中後才開始背書包。上小學時,他們的書籍完全放在學校里。小學的課程有閱讀(reading)、算術(arithmetic)、語言(language)、科學(science)和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另外的音樂、美術和體育則只上課不考試,也不評分。小學成績單上的評分僅用三個英文字母表示,一是G(好),一是S(滿意),一是N(需要努力)。初中的課程是數學(mathematics)、英文、科學(為理化及自然等的綜合課)、社會科學、法文(French)。另外的工業藝術、木工、軍事、美術,每樣僅修半學期,體育則不算分。初中成績單用ABCDEFI七個字母表示。A是最好,F是最壞,I是半途而廢。
美國學生的教室寬敞整潔,校舍佔地大,教學設施齊全。美國的教學設施可能是世界第一。無論是在初中還是在小學,都設有室內運動場(indoor sportsground)。
美國兒童上學及放學都有校車(school bus)接送。
美國各級政府的支出占第一位的是教育費用(ecation cost),其它支出都居次要地位,因此美國學生享受到的是最好的待遇。
『陸』 克羅格公司戰略簡介
基本信息
(Kroger's) 克羅格公司
成立時間:1883年
公司業績:1999年營業收入45,351.6百萬美元
首席執行官: Joseph A. Pichler
公司業務: 經營食品店與葯店
公司發展歷程
克羅格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83年,當時由伯納德•克羅格開設了全美第一家連鎖店公司——大西方茶葉公司。
經過不懈的努力,克羅格把自己的公司從以經營小型雜貨店為主發展到經營超級市場。他在美國商業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許多美國商業法規都是根據克羅格公司的發展而制定出來的。
今天,克羅格公司在美國擁有兩千餘家大型超級商場,員工約17萬人,年銷售額約191億美元。
1873年,美國爆發了金融大恐慌。這場風暴把包括克羅格父親的小雜貨店在內的眾多中小公司送上了倒閉的絕路,也把年僅13歲的克羅格推進了商界。
為維持家中生計,克羅格被迫輟學,四處打工。後來他開始做起了沿街兜售咖啡的小本生意。
克羅格人小嘴甜,又肯吃苦,很快就擁有了一批固定客戶。到20歲時,克羅格攢下了一筆錢,買下了一家雜貨鋪。
在風雨中奔波叫賣多年的克羅格非常珍惜這個能遮風避雨的小雜貨鋪,他處處為顧客著想,服務殷勤備至,讓「顧客一走進門口就感到自己成了世襲的貴族」。克羅格還用降價來吸引顧客,他把銷售價定得僅僅略高於成本。用他自己的話說:「貼著骨頭的肉最香,顧客聞著味找上門來。」
到1885年夏,24歲的克羅格建立了大西方茶葉公司,擁有四家商店。當1893年再度爆發金融恐慌時,克羅格抓住機會,以廉價大量收購瀕臨倒閉的商店,使公司下屬商店上升至17家。1902年,克羅格已在辛辛那提州擁有40家商店和一個食品加工廠,並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
克羅格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壯大,其重要原因就在於公司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省去了許多須由中間商介入的環節,降低了成本,進而降低了價格。克羅格在商品價格上曾有一句名言:「在降價的道路上走得越遠越好,這樣你的對手就夠不著你的喉嚨了。」
為了減少中間商環節,克羅格建起了麵包烘焙房,成為全美第一家自產自銷麵包的商店。這些麵包不僅便宜,而且新鮮。顧客站在櫃台外可以看到麵包師焙制麵包的全過程,增強了他們對食品的信任度。
麵包房的成功給了克羅格以極大的啟發,1904年,克羅格買進納吉爾畜肉銷售與加工公司,又成為美國第一家在雜貨商店中經營畜肉的公司。
然而這一次的改革卻不像上次那麼一帆風順。當時在美國的屠夫中流行著缺斤短兩、剋扣顧客的風氣,而且屠夫們還把零碎肉塊帶回家去。這一切與克羅格「服務至上」、「壓縮成本」的做法格格不入。於是,克羅格在畜肉櫃台安裝了自動現金出納機,使過秤與收款都由機器進行。但沒過多久,這些出納機就常常莫名其妙地壞了,畜肉的銷售仍由屠夫們一手把持。克羅格轉而雇擁女售貨員,由她們負責過秤與收款。屠夫們就用猴褻的語言和舉動把女售貨員逼走。當克羅格僱傭男售貨員時,屠夫們則以武力來威脅他們。
但克羅格對屠夫們的做法採取了決不妥協的態度。他一批又一批地辭退那些頑固不化的屠夫,並在報紙上刊出招聘廣告:
「願意來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工作的屠夫,請在應征前仔細想一想,你是否能忠誠於顧客。」克羅格堅決維護其經營宗旨的做法終於佔了上風,不僅扭轉了商店中屠夫的風氣,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信譽。
1912年,克羅格第一次把業務范圍擴大到辛辛那提州以外的地區,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一次買入25家商店。進而,克羅格開始尋求在全國建立連鎖商店。到1920年,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已在漢米爾頓、哥倫布、俄亥俄、底特律、印第安納波利斯、印第安納、斯普林菲爾德、托萊多等地建成了龐大的連鎖商店網。這些連鎖商店由總公司統一組織進貨,由於進貨數量龐大,所以公司從批發商那裡可以得到比獨立商店多得多的折扣,從而降低了成本。
到1928年,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已成為美國零售業中的佼佼者,成為名副其實的零售王國。這個王國的奠基人克羅格在這一年以2800萬美元賣掉了自己在公司中的股份,威廉姆•阿爾伯斯繼任總裁的職位。此時公司名下共擁有5575家連鎖商店。
從連鎖商店一出現,許多非難就接踵而至。有不少人指責連鎖商店公司利用不公平競爭手段把中小獨立商店淘汰出局,而且這些大型連鎖店還壟斷了商品價格,破壞了自由競爭的精神,使消費者被迫接受高價格。
到20年代末,反連鎖店運動達到高潮。政治家、電台主持人、報紙等都是同一個調子:「連鎖店是危險物。」人們一方面擔心發展勢頭強勁的連鎖店會迅速統治零售業,從而壟斷商品價格,增加消費者的購物支出;另一方面則擔心連鎖店的強大勢力會影響到其他工業。因為這些連鎖店都是經營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不可或缺。這些商品價格上漲,必然導致其他工業行業工資上揚、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到整個美國的工業體系。另外,消費者意見最大的一點就是許多連鎖店出售質量低劣的商品,特別是食品。這些連鎖店以低價購入劣質商品,然後統一以高價上市銷售。
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成為這場反連鎖店運動的矛頭所指。1930年新上任的公司總裁阿爾伯特•莫里爾不僅要應付大蕭條,還要迎接公眾對連鎖店不滿情緒的挑戰。
為了消除顧客對公司食品的顧慮,莫里爾專門組織專車送顧客到公司的農場和工廠參觀,使他們親眼看到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是如何選用優質原料加工生產食品的。最後,公司索性成立了一個對外開放的威斯科食品公司,負責為公司名下的各連鎖商店供應食品,從進貨關上嚴格把住了商品質量。
莫里爾還籌建了克羅格食品基金會,成為全美第一家僱傭專家對食品進行科學檢測的公司。該基金會還設立了家庭主婦顧問委員會,共聘請了750名家庭主婦在家中品嘗公司贈送的食品樣品,提出改進意見。
在著手恢復顧客對公司商品質量信任的同時,莫里爾還為改善公司壟斷價格的形象而努力。他把公司的業務分為23個分支,每個分支由一名經理主管。該經理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價格標准,總公司不再制定統一的價格。
這種權力下放的政策大大地調動了各分支部門的積極性。1930年,公司在南方分支機構的一位經理邁克爾•卡倫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設想:興建大型的顧客自取式商場,廢棄傳統的售貨員服務方式。這樣既可減少售貨員數量,降低銷售成本,又可以增加顧客購物自由度,吸引更多的顧客。實際上這就是「超級商場」的概念。卡倫在新澤西州開設了全美第一家超級商場,掀起了零售業革命的浪潮。
增強顧客對公司商品的信任度和興建超級商場,是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安然度過大蕭條和反連鎖店運動的兩張王牌。到1935年,公司已擁有50家超級商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約瑟夫•霍爾出任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總裁。這位以創新著稱的人揭開了公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霍爾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公司,並一下子引進45種公司專賣商標,以加深顧客對公司商品的印象。
顧客調查活動是霍爾親自主持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霍爾堅持認為:「對公司發展什麼商品、增加哪些服務、使用什麼銷售手段等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是顧客。為此,他在所有現金出納機旁安裝了顧客「投票箱」。顧客可以把自己對克羅格公司的意見和建議投入箱中,如需要哪種商品、哪種商品應如何改進、需要什麼專項服務等等。每一張「票」上都留下顧客的姓名和聯系地址,一旦該顧客的建議被採納,他就可以終生免費在克羅格公司的商店裡享受該種服務或購買該種商品,還可以獲得公司贈與的優惠折扣消費卡,購買任何商品時都享受減價優待。
「投票箱」深受顧客歡迎,提建議者絡繹不絕。克羅格公司就根據顧客的建議對症下葯,使公司每一項新出台的措施、每一種新上市的商品都一炮打紅。公司的經營覆蓋區域擴大到得克薩斯、明尼蘇達和加利福尼亞,1952年的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
1960年,克羅格公司根據顧客的建議,在商店中增設葯品櫃台,大獲成功。1962年,又根據顧客的建議開設了折扣商店,這種商店裝修極為簡陋、服務項目少得可憐,顧客完全像是進入一家堆滿貨物的倉庫去自行挑選。由於減少了經營管理費用,所以這里的商品價格都格外便宜,牢牢吸引住了具有龐大購買力的工薪階層。到1863年,克羅格公司年銷售額就達到了20億美元。
詹姆斯•赫林於1970年就任克羅格公司的總裁,他不僅強調興建品種齊全的超級商場,也注重設立品種較集中的專賣商店,以特色商品吸引顧客。
赫林把公司設立的顧客「投票箱」稱為「科學的市場調查法」,他要求公司的員工要「像滿足情人的要求那樣」去滿足顧客的要求。克羅格公司的企劃、廣告、革新都是根據顧客的意願來進行的。例如,克羅格公司率先在易腐爛商品的包裝上註明有效期、推出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在富強粉食品中增加麵粉精加工過程中易損失的營養物質等。
赫林不僅重視顧客的建議,也鼓勵員工獻計獻策。1972年,一位公司雇員提出各超級商店的收銀處工作速度太慢,收款員從商品標簽上讀出價格,再輸入現金出納機。通常顧客都購買許多商品,結果常常要等好幾分鍾才能結完帳。於是他建議公司採用鐵路運輸中的電眼系統。該系統是通過一個電子感測器(電眼)來讀車廂上的特定標志,如噸位、品種、起迄地等,這樣,當一列火車飛速通過電眼後,該列車的一切資料都迅速傳入電子計算機中,馬上可以在終端上顯示出列車的各種信息。
這項建議引起了公司極大的重視,立即與美國電子業著名的RCA公司聯合攻關,當年就研製出了全美第一台用於超級商場收款的電子掃描機。只要用該掃描機在商品的標簽上掃一下,該商品的價格、品名就自動輸入電子計算機,然後立即算出總價錢,大大縮短了顧客的等待時間。
進入80年代後,克羅格公司把發展方向轉到「一次停車」型的超大超級商場上。這種商場的經營品種達到了包羅萬象的程度,不僅從事零售業,還經營美容沙龍、金融服務、快餐店、加油站等,使顧客只需停車一次,就可以購齊全部商品、獲得所需的各種服務。
縱觀克羅格公司的發展歷史,該公司一直把創新擺在首位。
為紀念公司成立100周年,克羅格公司曾出版了一部名為《創新100年——克羅格的故事》的大型宣傳圖書,書中寫道:「100年只是歷史的一瞬間,所以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出克羅格公司的事跡:『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十。
『柒』 美國中部有哪些城市值得旅遊景點
美國中部的著名抄城市襲,如芝加哥、匹茲堡、聖路易斯、丹佛、明尼阿波利斯、亞特蘭大、克利夫蘭、底特律等。
1、芝加哥
在桑德伯格的詩歌中,芝加哥是一個充滿樂觀進取精神的城市;在羅伯·馬歇爾的電影中,它是一個充滿歌舞和節奏的城市;在奧巴馬看來,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諾曼·梅勒將其描述為「美國最後一個偉大的城市」。
2、匹茲堡
匹茲堡是一座古老典雅、現代繁榮的城市。它被稱為「鋼鐵之城」、「橋梁之城」、「冠軍之城」和「羅博堡」。如果你是剛到匹茲堡的人,看到清澈的藍天,很難想像它曾經是美國最著名的煙囪。
3、聖路易市
聖路易斯曾經是印度的皮毛貿易港口,它後來成為美國皮革和鞋業的中心。1764年,法國探險家和商人皮埃爾·萊克拉德(Pierreleclade)從新奧爾良出發,來到密西西比河和密蘇里河的交匯處,這里是聖路易斯的誕生地。
4、丹佛
科羅拉多州位於美國西部,是一個一年四季陽光明媚的度假勝地。丹佛市,位於落基山脈腳下的首都,不僅是一個自然風光迷人的城市,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誘人的購物環境。丹佛是許多人休閑旅遊的好地方。
『捌』 美國芝加哥背景
芝加哥位於美國中西部,屬伊利諾州,東臨密歇根湖。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主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見的別名包括:「第二城」,「風城」,「芝城」等。同名的還有歌劇、電影等。
歷史沿革
18世紀時,現在的芝加哥地區是伯塔瓦托米(Potawatomi)印第安部落的領地。1779年,一個來自海地的黑人商人——杜薩布爾(Jean Baptiste Point DuSable)定居芝加哥,他娶伯塔瓦托米人為妻,並在芝加哥北岸開設了這一地區第一家貨棧。
1803年,美國陸軍在此建立了迪爾伯恩要塞,後在1812年的迪爾伯恩要塞屠殺中被毀。1816年,伯塔瓦托米和其他附近的印第安部落與美國政府簽訂聖路易斯協定,讓出了土地。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鎮成立,當時擁有350名居民。隨著定居人口的增加,1837年3月4日這里成為芝加哥市,而此時的人口僅有4170人。
強盛發展(19世紀)
在它歷史的第一個百年中,芝加哥是當時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從19世紀初的空白起點增長到1900年已超過一百萬。它是當時世界上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中唯一在一個世紀前還不存在的城市。
芝加哥在19世紀的成為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主要城市和農產品集散地。1848年,溝通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伊利諾伊-密歇根運河建成,溝通了兩大水道之間的航運。同年,芝加哥的第一條鐵路開始修建。自此,芝加哥開始成為連接美國東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便捷的水陸運輸極大地刺激了工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吸引了眾多的外來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農村人口和新外國移民。1870年到1900年間,芝加哥的人口從29.9萬猛增到170萬。當地的製造業和零售業成為中西部經濟的主宰力量,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經濟。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1886年)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幾十萬工人舉行罷工,爭取八小時工作日,取得了巨大勝利。五一國際勞動節即起源於此。
芝加哥大火(1871年)
1871年10月8日至10日芝加哥市發生火災,約6.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市區(包括商業區)建築物幾乎全部被燒光,約300人死亡、9萬人無家可歸,財物損失達2億美元。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
1893年,芝加哥主辦了世界哥倫布博覽會,獲得極大的成功,共吸引到2750萬遊客前來參觀。在此前一年,芝加哥大學也在此創建。
污染治理(1900年)
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商業的發展,作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歇根湖的邊緣地帶在此期間被嚴重污染。為解決飲水污染問題,市方在密西根湖裡兩英里處建設了自來水廠的入水口,並通過水下管道將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系統。可是這樣的努力效果被證明是有限的,由於雨水可能把芝加哥河的污水帶到入水口附近。1900年,這一問題終於得到徹底的解決。人們通過建設水位提升設施和閘門,將原本流入密西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轉,使其轉而向南流入伊利諾河。從此,城市的污水不再注入密西根湖。
城市的繁榮(1950年代)
1955年,後來擔任芝加哥市長21年的理查德·J·戴利首次當選市長。1950年代起,中上層居民逐漸開始向城市郊區的遷移,導致城市中心很多地段的衰落和貧民化。這一期間,芝加哥曾主辦1968年民主黨全國大會,建成了標志性的希爾斯大廈,麥考密克會展中心和奧黑爾機場。
今天的芝加哥
現任市長理查德·M·戴利,是原老市長理查德·J·戴利的兒子,政策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環境質量,實施了一些復興衰落街區,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觀的項目。芝加哥曾申辦2016年的奧運會,卻在2009年10月2日的投票中,第一輪就被淘汰。
地形地貌
芝加哥河芝加哥位於伊利諾州的東北角,地理坐標為北緯41度53分0秒,西經87度39分0秒。芝加哥位於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水系的分界線上。境內有兩條河流,芝加哥河流經市中心,卡拉麥特河(Calumet River)則穿過城市南部的工業區。兩條河流原來都流入密歇根湖。20世紀初,為使芝加哥河的城市污水不繼續污染密歇根湖水,芝加哥河水流方向被倒轉,通過運河向南匯入密西西比河水系。
氣候環境
芝加哥的氣候一年四季分明。一年中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9°C, 平均最低氣溫為17°C;而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C, 平均最低氣溫為-11 °C。歷史上記錄的最高氣溫為40°C(1934年7月24日),最低氣溫為−32 °C(1985年1月20日)。
由於受密歇根湖的影響,芝加哥冬季多風。芝加哥氣溫適宜,1月份平均溫度為6℃,4月9℃,7月22.8℃,10月11.4℃。
芝加哥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965毫米。夏季為降水最多的季節,降水通常是雷雨或陣雨形式,少有持續的降水。冬季則降水最少,通常都是下雪的形式。最大單日降水量為1987年8月14日記錄到的164毫米。
「風城」
來芝加哥的旅客,最好多帶幾件衣服,以適應此地氣候特點。如果一月份正好在馬路口碰上密歇根湖刮來的刺骨寒風,你就能體會到這個外號的份量。風還不算芝加哥的唯一氣候特點,它溫差之大也是遠近聞名的,冬季氣溫會低於攝氏零下30度,夏季氣溫會高過攝氏40度,都是有過的紀錄。如果你冬季來到芝加哥正好遇上特別暖和的天氣,可別誤以為芝加哥的冬季溫暖如春,這里的天氣是變化無常的,馬路上常看到電動報告牌,上面顯示時間,下面顯示溫度,一分鍾換一次,恐怕也和這變化莫測的天氣有關。
芝加哥千禧公園的貝殼形露天音樂廳的風光1891年英國作家吉卜林來到芝加哥,他每到一處,都被這座城市的建築、交通、牲畜圈養場和純粹的市井之聲深深吸引。「我邂逅了一座城市——一座真正的城市」,他說,「人們叫它芝加哥。」21世紀的芝加哥仍然如此真實——只是遠非吉卜林到此一游過的那個地方了。這個城市再也不是全世界的豬肉店,取代昔日煙霧和灰暗的,是自巴比倫人建造空中花園以來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園林。然而,充滿市民氣息的喧囂和騷動還在繼續塑造著這個城市。芝加哥依然是個出產運動員(暗指芝加哥公牛隊)、充滿熊市和牛市(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城市,同時它也有其感性的一面。要體驗芝加哥的這一面,你得去全新的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中感受建築大師弗蘭克·蓋瑞設計的貝殼形露天音樂廳,它充滿不銹鋼金屬的優雅;或者用你的腳趾去感受密歇根湖岸沙灘的溫暖。這些還只是一頓大餐的「頭盤」而已,通過最了解芝加哥的那些人們——友善而堅持己見的芝加哥市民。當地的書評人丹尼·博斯特爾說:「在加州,人們想擁抱你;在芝加哥,人們想跟你談話。」這並不奇怪,美國第三大城市的寶貴遺產可是遙遙領先,無「城」能及。隨便舉出幾例:芝加哥藝術館(Art Institute,藏品有格蘭特·伍德的名畫《美國哥特式》)、海軍軍港(Navy Pier,你可以從這里登上一艘渡輪游覽觀光或者去位於此地的芝加哥莎士比亞歌劇院欣賞一場表演),還有海德公園(Hyde Park,這里有弗蘭克·洛伊德·萊特的代表性建築「羅比之屋」)。
「會議之城」
芝加哥不僅位置適中,交通方便,而且旅館林立,擁有良好的會議設施,號稱「世界主要的會議城」,它經常被民主黨或共和黨選做舉行提名大會的場所。美國有十幾位總統是在這里被提名的,如林肯、兩個羅斯福、艾森豪威爾和柯林頓。城南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會議中心——邁考密展覽中心(McCormick Place)。這里的馬克斯韋爾大會堂(Don Maxwell Hall)可以舉行四萬人的大會,附屬8個餐廳,同時可供兩萬賓客就餐。另有28個中小會議廳室,可容50人到4000人不等,還有1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配合會議的召開。芝加哥還舉行過兩次世界博覽會。一次是1893年在傑克遜公園舉行哥倫布博覽會,一次是1933年到1934年在波恩漢公園舉行的進步世紀博覽會。
「美國最高樓」——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
一提起摩天大樓,人們就想起紐約。其實美國最高的大樓並不在紐約,而在芝加哥。這幢建築物叫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坐落在市中心偏西,頂上兩根巨型天線直刺青天,深褐色的鋁質外壁和青銅色的玻璃幕牆在陽光下璀璨發光。樓高443米,地上110層,地下還有3層,包括兩個線塔則高達520米。此樓由美國最大的建築師事務所之一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採用9個75英尺(約合23米)見方的鋼架結構方筒束成一個整體。整個建築分成4級。第一級到50層為止,9個方筒全用。二三兩級各截去對角兩個方筒,最高一級減去三個方筒,留下兩個一直至110層。這樣,在樓在空中形成高低錯落伸縮形節奏,類似我國民族樂器中的「蘆笙」形象,不但造型變化豐富,而且帶來了穩如泰山的效果,這幢摩天大樓由1600名工人用3年時間建成。1974年對外開放,當時為世界最高建築。這項紀錄保持了20多年,直到1996年才被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幢新樓打破。根據美國高樓與都市住宅委員會(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Habitat)目前所使用的四分類建築物高度判斷法,加上樓頂天線後總高527.3米的希爾斯大廈至今仍擁有四類最高頭銜中「含天線總高」的世界紀錄頭銜,雖然在其他三項上都已輸給位於台灣的台北101大樓。西爾斯大廈的房主是美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公司之一西爾斯·羅巴克。它擁有近千家百貨商店,職工四五十萬,其中7千人在總部工作,佔用大樓下面的50層,其餘出租,整個大樓共可容納1.7 萬人辦公。第103層叫摩天台(Skydeck)對遊人開放,可俯視芝加哥朝暉和夕陽,氣象萬千的景色。有時還可遇到樓頂紅日高照,樓下雲積雨落的奇景。
「摩天大樓的故鄉」
這段建築史要從1871年說起,那時盡管城市還很簡陋,大都是木屋,但正處於蓬勃興旺的發展時期。不料禍從天降,當年八月據說奧利里太太家的牛圈裡一頭牛踢翻了一盞煤油燈,於是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勢迅速蔓延,燒毀了一萬七千所房子,十萬居民流落街頭。災後,工程師和建築師採用新技術,在燒光的空地上蓋起許多新式的鋼筋水泥樓房,積累了很多經驗。1885第一座高層建築應運而生,一位名叫詹尼的建築師採用鋼鐵承重框架蓋起了住宅保險公司的十層辦公樓。這在當時是劃時代的來臨。不久,芝加哥就以高樓林立的新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此地大膽創新的建築師們還形成了一個強調「形式服從功能」的建築新流派——芝加哥學派,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今天,在芝加哥40層以上的樓廈大約就有50座,十層八層的到處都是,摩肩擦背,你勾我連,把芝加哥塞得滿滿的。游覽芝加哥,就好像參觀建築藝術博覽會,又好像閱讀一部生動的現代建築史,可以欣賞到建築大師路易斯·沙利文、伯納姆、魯特、賴特和密斯·范·德·羅等人留下的作品,欣賞到許多富有特色的摩天大樓。離湖濱不遠那一棟,銀光閃爍,像一支巨大的白玉簪。它是芝加哥最漂亮的摩天大樓之一,叫阿莫科大廈(Amoco Building,原名標准石油大樓)共82層,高346米,為世界上最高的大理石貼面樓。主人是家富豪的石油公司。湖邊的這一座,叫漢考克大廈(Hancock Center)共100層,343米,是個截面成矩形的錐體,平頂上伸出兩根天線,直插雲霄。在樓頂上可以觀光市容。這兩棟大廈在美國高樓榜上,坐第四、第五把交椅。湖濱還有一座,叫湖尖塔(Lake Point Tower),相貌平平,但卻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寓樓,70層里全是住家。沿芝加哥河再回頭看,那玉米棒似的雙子星大廈,高60層,下面設商店、餐廳、銀行、車庫、影院、溜冰場和辦公室等,上面是公寓。住戶足不出樓,衣、食、住、行、樂都可解決,怪不得這一對並連的樓廈起名馬利納城(Marina City),真是一座城中之城。在其東邊不遠,矗立著里格利大廈(Wrigley Building)35層。里格利公司的總部設在裡面。這家公司已有上百年歷史,是世界最大的口香糖世界著名的「箭牌」生產商。產品風靡各國,甚至有人把它的口香糖與可口可樂、漢堡包並列,作為美國生活方式的象徵。大樓也有特色,乳色的樓面,方整的造型,真讓人想起口香糖。
市容掠影
「壯麗一英里」靠西的La Salle是芝加哥的「華爾街」,銀行雲集,中西部股票交易所也設在這里。其北不遠的市政中心廣場,聳立著畢加索的巨型鋼鐵雕刻作品,約5層樓高,為這位大師匠心獨運之作,惟造型奇特,難以理解。靠東的州街(State Street)一帶,最為繁華。這里城開不夜天,電影院、飯店都是通宵營業。幾家大百貨公司都是世界一流的。其中Marshall Field名氣最響,它的一面美國國旗,逢慶典節日在店外懸掛,從七樓直垂到底層,星條度的每一條寬1.2米,算是「世界最大的國旗」。
芝加哥最熱鬧的地區雖然是盧普,但是市容最漂亮的地區卻是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nue),它的寬闊、豪華不亞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被譽為「壯麗一英里」(Magnificent Mile)顧名思義,這是全市最高級的一個地段,豪華的旅館、時髦的商店、輝煌的建築都到這里來相聚。大道上汽車川流不息,往來如織。到了晚上,摩天大樓,燈火通明,一幢幢大廈的身影,在天空中勾劃出雄偉的天際線,有幾幢高樓的尖形屋頂上,還射出探照燈的閃爍光芒,好像巨人在眨著眼睛,密歇根湖中,帆船遊艇汽艇曳著尾部捲起的浪花,悠然遠揚。這一幅動與靜交織的都市夜景圖,真是今人難忘。密歇根大道北端聳立著古色古香的芝加哥水塔(Water Tower)。在摩天大樓群之中,這座42米高的水塔顯得渺小,但它卻是芝加哥歷史的象徵,它建於1869年,整個水塔用黃色石塊砌成。水塔的對面有一座水塔大廈(Watet Tower Place)。其實它與水塔無關只是地近水塔借名而已。樓高8層,是美國最豪華的高層購物中心之一,鋪面20萬平米,包括兩家大面積百貨公司,125家商店,11家餐廳和7家電影院。這個購物中心最大的特色在它那突出的垂直設計,室內種植有樹木花卉,清潔舒適,在色彩、燈光和綠葉的組合中,顧客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各層商場參觀購物,有的沿著與人造瀑布平行的電梯上下,有的乘坐鋼架的透明玻璃升降機代步。
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噴泉之一——白金漢噴泉芝加哥綠地廣闊,公園眾多。最大的要數市北湖濱的林肯公園(Lincoln Park),沿湖長七八里公里,佔地近500公頃,大過紐約的中央公園。距市中心最近的是格蘭特公園(Grant Paek),它是芝加哥大火後清理出的瓦礫沿湖堆積而成的。園中的白金漢噴泉(Buckingham Fountain)是世界第一大照明噴泉,比法國凡爾賽宮大噴泉足足大一倍。它的基座用粉紅色的大理石築成,水池直徑85米。四周幾百道水花射向中央,中央的一支水柱噴高四五十米。到了晚上,各色彩燈從泉底下照射上來,燈光水色,如高空煙花,海底珊瑚,色彩瑰麗,蔚為壯觀。
芝加哥中國城牌樓來訪芝加哥的遊人,少不了也要到南中國城(Chinatown)走一遭。華埠主街叫永活街(Wentworth Avenue)。一到入口,就望見一座大牌樓,朝外寫著「天下為公」,朝內寫著「禮義廉恥」街上店鋪還是以餐館為多,其次是禮品店,南貨店。緊靠大牌樓,叫安良公所,也就是商會所在,為一棟中國城算講究的建築。芝加哥的觀光游覽車,都是一個中國城的觀光節目,除了吃一餐中國飯外,安良公會大樓是必到之處。這里的中華會館也很有氣派。1990年,華埠又新添了一座圖書館,面積1000多平方米,收藏不少中英文書籍,僅雜志就有200種,連光碟式參考工具(CD-ROM)也有數種,陳列在館。近年來華埠又發展到永活街北面的Archer Avenue ,新建起不少店鋪,其中包括世界書局。
盧普區(The Loop)
開始一天的生活前,先在盧普西區的新興餐廳叉骨(Wishbone,1001 W. Washington St.)吃一頓早餐。這里不僅是南方風味食品的大本營(各種乳酪丁是這里最受歡迎的食品),還是欣賞過往人群的好地方。然後,到威嚴壯觀的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111 S. Michigan Ave.),參觀那裡永久收藏的大師代表作和特別展覽,可不要錯過博物館里貨品豐富的工藝品店(在大門右側)。穿過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nue),有兩家較為特別的商店。徒步漫遊愛好者們應該逛逛「老練旅行者店」(Savvy Traveller, 310 S. Michigan Ave.),那裡專營各種旅遊指南和地圖;而芝加哥建築基金門市(Chicago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Shop, 224 S. Michigan Ave.)則擺滿了炫耀芝加哥偉大建築的各種精美工藝品。
談到偉大的建築物,那就到馬歇爾·費爾德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s,111 N. State St.)的核桃廳(Walnut Room)吃一頓午餐。大廈的內部裝修光彩奪目,路易·康福德·蒂凡尼設計的557平方米大玻璃穹頂和其他設計處處提醒著人們老商業時代的高貴典雅。然後,徒步登上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 233 S. Wacker Dr.),從這座全國最高建築物上俯瞰整個城市。回到地面,在無論氛圍和菜單都充滿德國風味的伯侯餐館(Berghoff,17 W. Adams St.)喝一杯雞尾酒,或結伴前往位於著名的希爾頓大酒店(Palmer House Hilton)地下的Trader Vic』s(17 E. Monroe St.)品嘗卷土重來的 Bamboo Tiki 風味。晚餐時,如果你准備去芝加哥交響樂中心(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20 S. Michigan Ave.),那就試試交響樂中心隔壁典雅的酒吧餐廳 Rhapsody(65 E. Adams St.)。另一個選擇是到阿特伍德咖啡廳(One W. Washington St.; 3681900)品嘗位於具有伯金漢姆飯店中的美國風味菜餚。
芝加哥有46座博物館、200多家劇院。市區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科學和工業博物館、菲爾德自然博物館、舍德水族館和阿德勒植物園等均屬世界一流。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四大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著價值2.5億美元的藝術品。有97座醫院、25819張床位,全日醫務人員12.4萬。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圖書館,藏書200多萬冊。芝加哥科研機構眾多,費米實驗室和阿貢實驗室是美國最早研究核能的地方,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就是在這里研製成功的。
傳媒
芝加哥新聞媒介靈敏度高,傳播迅速。它擁有110多家報紙、許多大報社,諸如《芝加哥論壇報》、《芝加哥太陽時報》和《芝加哥每日新聞》等的總部均設在芝加哥,其中主要的兩家大報是《芝加哥論壇報》(日發行量66.8萬份)和《芝加哥太陽時報》(日發行量50.1萬份)。此外,芝加哥大都市還有15家電視台和100家電台,擁有100多個有線電視台。芝加哥大學新聞系聞名全國。藝術方面,芝加哥交響樂團創於1891年,是世界著名交響樂團之一,芝加哥曾是爵士音樂的發源地和電影業的搖籃。
爵士樂
《芝加哥論壇報》的樂評人格雷格·羅特說來到風城芝加哥的遊客走運了,因為他認為目前是探索芝加哥音樂和夜生活的最佳時代。他說:「自從我在這里工作以來,還沒有見過像現在這么多的樂隊一齊在芝加哥演奏呢。芝加哥是培養天才音樂人的溫床,這里有幾百個俱樂部,也是一個創造和欣賞各種不同類型音樂的理想之地。」
芝加哥藝術學院
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美國頂尖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由博物館和學校兩部分組成,建校於1866年。其博物館以收藏大量印象派作品以及美國藝術品著稱,如莫奈、修拉、梵高、愛德華·霍普等人的作品。其學院則旨在培養視覺藝術人才,曾就學的有華爾特·迪士尼、喬治亞·歐姬芙、奧森·威爾斯、聞一多等。
■ 位於南盧普區的巴蒂·蓋傳奇(Buddy Guy』s Legends,754 S. Wabash Ave.)是聽布魯斯的最佳地方,這里是音樂家們的一個論壇,如果你1月份來,你會碰到巴蒂·蓋本人在自己的俱樂部里駐唱——這可是一年中的盛典!像埃里克·克萊普頓這樣的歌手也會來表演。」
■ 位於近北區的Crobar(1543 N. Kingsbury St.)會定期請來世界最卓越的音樂DJ,如果要找一個能跳舞到深夜的地方,它就是了。」
■ 綠海豚(Green Dolphin Street,2200 N. Ashland Ave.)是一個需穿禮服入場的高尚俱樂部,也提供晚餐。它們的節目一般是爵士樂和R&B divas以及舞曲。這是適合約會的地方。」
■ 隱匿處(The Hideout,1354 W.Wabansia Ave.)是同類型俱樂部中的佼佼者,位於老城區西邊的這家工人聚會地似乎是從一片茫茫蠻荒之地突然冒出的,感覺有些40年代的風格(牆上甚至掛著實心的槍魚模型)。樂隊很棒,音樂風格從朋克搖滾到另類鄉村音樂都有。」
■ 爵士陳列窗(Jazz Showcase,59 W. Grand Ave.)對嚴肅的爵士樂愛好者來說是全城首屈一指的俱樂部。老闆是芝加哥最剛硬也最受尊敬的爵士狂人喬·西伽斯。這里絕不容忍不純粹的或免費的爵士樂。預售票的節目偏向傳統畢波普爵士樂和搖擺時代(上世紀30年代)的經典爵士。
■ 地鐵俱樂部(The Metro,3730 N. Clark St.)在 Wrigley Field 以北兩個街區處,「是芝加哥音樂風景中的一顆明珠。在(小熊隊)棒球賽季,這條街上熱鬧非凡,地鐵俱樂部簡直完全變成一個即興表演的地方。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如果被地鐵俱樂部簽約,就代表你成功了。在這里表演過的音樂人中有像鮑勃·迪倫,伊基·珀普和詹姆斯·布朗」這樣的著名人物。
■ Schubas Tavern(3159 N. Southport Ave.)這里有一種舒適的、家一般的氣氛,我很愛那裡的房間布置,很私密,又有些森林的味道。任何樂隊在這里演奏都會非常動聽,如果你想聽芝加哥天才音樂人成名前的表演,不妨來這里。」
「糖果之都」和「世界第一」
芝加哥是世界糖果之都,這里還有美國最大的餐飲公司(麥當勞)和最大的食品加工公司(卡夫)。芝加哥誕生了許多世界第一,如1884年的旱冰鞋、1892年的高架鐵道、1893年的爆米花、1896年的拉鏈、1902年的透明窗口信封、1955年的麥當勞快餐店等。
「國際勞動節」和「國際婦女節」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幾十萬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三·八」國際婦女節,都是起源於這座具有工人運動光榮傳統的城市。
建築
此外,建築業也十分發達。貿易中心建於193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大樓,面積約37萬平方米。駐芝加哥的外國總領事館有60多家。
美食
美食在芝加哥的地位也穩步上升。在食物方面,芝加哥以分量足和強烈的派別紛爭聞名。一位「牛肉先生」(Mr. Beef; 666 N. Orleans St.,一家專做意式烤牛肉三明治的飯館)的擁戴者說道:「我的上帝啊,你應該瞧瞧人們對這家店的追捧程度!」可這並不說明芝加哥缺少精緻絢麗的餐館。想想Japonais(600 W. Chicago Ave.)的餐桌布置,在這間曾經作為Montgomary Ward(在芝加哥創立的全球首家日用品郵購目錄業務)的貨倉的餐廳里,衣著入時的食客小口小口地吃著壽司,從芝加哥河上來的微風輕拂著薄薄的窗紗。
芝加哥每年都會在街頭舉行長達8天的美食節「Taste Of Chicago」。在美食節上,你可以吃到芝加哥80多家餐館的美食。每天都有大約375,000人來參加美食節。除了美食,你還可以享受到美妙的音樂。美食節是全天的哦!
旅遊觀光
西爾斯大樓:1973-1998年世界最高建築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
芝加哥市內摩天大樓林立,有小華爾街之稱,擁有曾為世界上最高建築物中的三個:110層的西爾斯大廈,高443米;100層的約翰·漢考克中心,高342米;80層的印第安納州標准石油公司大廈,高345米。每年來芝加哥旅遊觀光和從事商務活動的人員達2500萬人次。
西爾斯大廈坐落在美國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湖濱,是美國最高的摩天大樓。頂層上兩根巨型天線直刺青天,深褐色的鋁制外壁和青銅色的玻璃窗戶在陽光下璀璨閃爍。大樓地上有110層,地下有3層,佔地11,984萬平方米。由斯基德莫爾、奧因斯和梅里爾建築公司設計,採用9個方筒、每個方筒系見方22.86米的鋼架機構,合並為矩形而成。由1600名工人用4年時間建成,1974年對外開放。
海軍碼頭夜景
海軍碼頭(Navy Pier)
海軍碼頭是芝加哥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有20.23萬平方米的公園、花園、商店、餐館和各種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你可享受費里斯轉輪和旋轉木馬的樂趣,參觀芝加哥兒童博物館、地平線舞台和喬比博普小餐館及爵士樂廳。914米的碼頭是1909年Burnham計劃中提出的幾個商業碼頭里唯一實際建造的。自建於1916年來,它已經歷了既有軍事又有商業的許多特殊階段,在數百萬美元的整修後,它今天是芝加哥的娛樂和會議首選地之一。年觀光人數高達700萬人次。
芝加哥新地標——雲門雲門(Cloud Gate)
雲門是一座位於芝加哥千禧公園的巨大雕塑,向公眾開放展示後已成為芝加哥新的城市地標。這款雕塑的主體造型類似於一個橢圓,高33英尺,長66英尺,寬42英尺,重約110噸。市民們給它的昵稱叫做「豆子(The Bean)」,因為這種描述似乎更加形象。雲門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滴水銀一樣,它採用拋光不銹鋼外表製成,因此無須任何的花紋修飾即可將周圍的景色映入其中,不同時間不同角度所看到的「豆子」都是不同的。通過這種獨特的設計使得一個原本「單調」的外表擁有了非常豐富的內容。設計者Anish Kapoor稱之為「通往芝加哥的大門,映射出一個詩意的城市。」
『玖』 美國有哪些著名的建築
美國美國著名建築
金門橋
布魯克林橋
自由女神像
洛克菲勒中心
聖路易斯拱門
五角大樓
西雅圖 Space Needle 塔
聯合國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