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廣場 » 生活業態商業街與購物中心的差異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生活業態商業街與購物中心的差異

發布時間: 2021-03-01 20:49:21

Ⅰ 請問高手如何區分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的區別 兩者之間不同點有哪些

一、客群定位不同

傳統百貨均有明確的客群定位,而劃分定位的依據主要是收入和階層,因此高端百貨、中高端百貨、低端百貨的定位與百貨內商品品類的價格定位基本一致,因此客單價、提袋率等是衡量百貨公司業績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購物中心卻對這些指標的依賴度不同。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二、零售功能不同

零售功能性是傳統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不同的零售業態所定位的零售功能亦不相同,傳統百貨一直以服裝服飾、鞋帽箱包、化妝護膚品等高毛利的品類為主,將同一品類的商品聚集在一起進行關聯銷售是傳統百貨一直堅持的。而購物中心卻在租戶組合上與百貨有明顯的差別,購物中心經營的是店鋪,店鋪經營的是消費者,因此購物中心更加關注它所經營的店鋪是什麼品牌,品牌的商品是什麼。購物中心可以將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不同業態有機組合在一起,達到規模效益最大化,因此購物中心的商鋪分類與百貨的品類劃分完全不同。

根本的不同在於,百貨是按照品牌提供的商品品類劃分,而購物中心按照消費者需求劃分,簡而言之,百貨按供給方劃分功能,購物中心按需求方劃分功能,按需求市場確定的零售功能是購物中心業態在中國能夠有更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五、渠道作用不同

對於零售品牌來講,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品牌,渠道的選擇是品牌發展的首要戰略性問題。百貨與購物中心作為線下零售的主要渠道,深入研究兩者渠道作用的不同是國內本土品牌發展的必經之路。截至到2013年底,中國購物中心數量已經達到1729家,無疑購物中心已經是作為零售品牌未來選擇的重要渠道。在過去的十年,購物中心的數量一直在不斷增加中,數量是衡量渠道標准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內零售品牌開始關注購物中心渠道。

一直以來,百貨是國內零售品牌拓展的重點渠道,百貨的渠道作用體現在百貨的自身品牌價值、以促銷為形式的銷售額提升、聯營扣點的抗風險性、與連鎖百貨共擴張等等。而購物中心的渠道作用體現形式卻與百貨不同,為零售品牌提供更多的客流,更大的品牌設計空間,更多的類品牌租戶附加值,更好的體驗環境,更自由的經營方式等等,這些品牌的附加值隨著購物中心經營的越成熟而得到更多,這也是成功的購物中心會吸引更多品牌進駐的原因。另外,隨著購物中心自身的品牌連鎖發展,品牌租戶將有更多的拓展機會。

Ⅱ 購物中心設計和商場設計有什麼不同

1.業態構成不同
商場是指在一個建築物內,實行統一管理,按樓層、區位和專櫃銷售若干類別商品,
並為便利顧客選購提供必要服務的零售業態;購物中心是多業態多業種復合,體現「一站式消費」的多功能大型商用物業,一般是一組統一規劃的建築集群,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飲食等各種商業功能於一體。要有寬闊的購物通道和良好的動線設計,充分考慮到來客的休息和停車設施,要通過環境的塑造形成自身聚客的引力,其建築美學與商業功用結合。
2.城市功能不同
商場只是一個購物場所,服務特定商圈的百貨商品選購者;購物中心是集中眾多商業資源的商業地產項目,通過業態整合、長期經營,成為城市或更大范圍的商業中心場所物業旺地,實現城市商業主體定位、城市消費文化聚集和地產物業需求的多種價值。
3.金融功能不同。
商場作為簡單的流通環節,通過商品銷售實現經營者和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購物中心
作為新興的商業地產項目,整合了金融、地產、物業和商業的龐大產業鏈條,並且通過消費者的長期重復的消費行為,實現整個產業鏈條的持續更新和市場流通。購物中心的商業運營管理是通過商業活動,實現消費總收入,為商業地產投資回收和物業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其城市金融功能不可忽視。
4.獲利方式不同
商場主要通過專櫃銷售收入的分成方式獲利;購物中心主要通過分租物業的租金收入方式獲利。
5.運營管理重點不同
商場運營管理的重點是商品組合和促銷,以聯營專櫃經營為主,少量輔助性獨立服務項
目配套,採取櫃台銷售和開架面售相結合方式,通過統一收銀,實施進、銷、結、存管理;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的重點是業態組合的配置和租戶管理的效果,並以經營租戶為主,
通過物業、商務的統一管理,為眾多商家的分散經營創造統一營造的購物環境和顧客服
務保障體系。購物中心裡可以包括一家,甚至多家百貨店。
6.服務對象不同
商場是商品買賣,面對的是相對集中的有直接購買目的的顧客,經營的是商品,是物業出租,管理的是商戶,經營的是全客層、潛在購買需求的顧客。
7.商圈不同
商場的商圈是比較固定的,社區型比較多一些,購物中心的商圈較廣,客流可以是旅遊者,可以來自全國,更可以來自全市。
8.物業體量不同
商場通常選擇中等規模物業,購物中心通常幾倍於商場,佔地面積大,建築面積大,停車面積大。
9.布局模式不同
商場以商品島方式布局,只有有限的場內共享空間;購物中心多以數條步行街或迴廊式多層布局,其共享空間不僅要通透各業態的聚集和互動,更要擴展到周邊環境。
10.購物環境要求不同
購物中心要求整體氛圍、綜合體驗的效果;百貨商城重點強調商品展示效果。

Ⅲ 商品流通之---商業街優缺點和商圈理論。 購物中心優缺點和商圈理論。

http://wenku..com/view/f404bec4d5bbfd0a795673cc.html

Ⅳ 超級市場與購物中心的區別

超市」本身就是商業零售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超市」就是一種業態。 但是,21世紀的商業是崇尚資源整合、優勢聯動、信息共享的大經營時代。在這種時代,我們一貫盛行的「優勝劣汰」依然在起作用。只是,超市與超市間的聯合、超市與百貨商場的糅合,超市與其他業態、其他經營領域的統合,最終將使得單純的超市、單純的百貨商場在「國內競爭國際化」的大市場環境中顯得身單力薄。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超市」業態必將會有新鮮血液的加入,要麼是傳統業態的重新整合,要麼是「新思路」與「老賣場」的新舊聯姻。
而購物中心根據購物中心的建築、設施和形態的不同,國際購物中心協會又將購物中心細分為"摩爾"(Mall,停車場與店鋪間有一定的距離,通常在整體建築的地下或外圍,而店鋪間有專門的步行街連接,如區域型、超區域型購物中心)和帶狀中心(店鋪前各有停車場,店鋪間通常沒有專門的步道連接,如鄰里型、社區型等)。由此可見,從嚴格意義上講,購物中心不是一種商業業態,而是一種有計劃地實施的全新的商業聚集形式,
有著較高的組織化程度,是業態不同的商店群和功能各異的文化、娛樂、金融、服務、會展等設施以一 種全新的方式有計劃地聚集在一起。它通常以零售業為主體。與自發形成的商業街相比,購物中心在其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中,均是作為一個單體來操作:一般是物業公司建樓、出租場地,專業商業管理公司實行統一招租、管理、促銷,承租戶分散經營。

Ⅳ 購物中心的經營與其他業態相比有什麼特殊性

專賣店業態的特徵有如下特徵:選址在繁華商業區、商店街或百貨店、購物中專心內; 營業屬面積以著名品牌、大眾品牌為主;銷售體現量孝質優、高毛利; 商店的陳列、照明、包裝、廣告講究;採取定價銷售和開架面售; 營業面積根據經營商品的特點而定; 注重品...

Ⅵ 購物中心與生活中心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購物抄中心
多種零售店鋪、服襲務設施集中在一個建築物內或一個區域內,向消費者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商業集合體。這種商業集合體內通常包含數十個甚至數百個服務場所,業態涵蓋大型綜合超市、專業店、專賣店、飲食店、雜品店以及娛樂健身休閑等
生活中心
以「生活」服務為概念,結合百貨MALL、住宅地產、酒店、汽車展銷和服務、物業等有機組合的全新一代城市綜合體

相同的是都有購物,餐飲服務等
不同的是生活中心主要是住宅項目

Ⅶ 購物中心設計跟商場設計在設計方面有什麼不同之處

你可以網上找一些,當然你也可以參考目前東莞有名的幾家商業設計公司,比如領賢-商業設計公司,可以查看他們的網站,看下作品先的

Ⅷ 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的區別

1、業態組成不同

。百貨店指的是固定的建築場所,實行統一管理,按照樓層和專櫃等若干類別銷售產品,為顧客提供必要服務的零售業態。而購物中心指的多種業態組合的一站式大型商超,一般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各種功能的大型商用物業。購物中心有寬闊的購物通道和良好的動線設計,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休息和停車等設施,注重通過環境的塑造形成自身集客的能力。

2、城市功能不同

百貨商城只是一個購物場所,他服務於特定的商圈百貨商品選購者;購物中心是集中了眾多商業資源的商業地產項目,他通過業態組合長期經營,成為城市中更大范圍的商業中心旺地,實現城市商業主體的定位,實現了城市消費、文化、娛樂和地產物業的多種價值。

3、金融功能不同

百貨商城是簡單的貨物流通,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經營者和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購物中心作為新興的商業地產項目,整合了金融、地產、物業和商業的龐大的產業鏈條,通過消費者長期的復購行為,實現產業鏈條的周轉和市場流通。購物中心的商業運營管理是通過商業活動實現總收入,為商業地產投資者和物業實現長期的增值價值,其城市金融功能功不可沒。

4、獲利方式不同

百貨商城主要通過專櫃的銷售收入分成獲得利潤,購物中心主要通過分租物業的租金收入獲得利潤。

5、運營管理重點不同

百貨商城運營管理的重點是商品組合和促銷,採取櫃台銷售和架面銷售相結合,通過統一收銀、試試進、銷、結、存管理,而購物中心的運營管理的重點是業態組合的配置和租戶的管理,並且以經營租戶為主,通過物業和商務的統一管理,為商家創造一流的購物環境和顧客服務保障體系,購物中心可以包含一家甚至幾家百貨商城。

6、服務對象不同

百貨業態是商品的買賣,面對的都是相對集中且購買目的明確的顧客,經營的是商品,購物中心是物業出租,管理的是商戶,經營的是全客層,潛在購買需求的顧客。

7、商圈不同

百貨店商圈固定,購物中心的商圈更廣,客流除了本城市人口,還有可能有旅遊者和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消費者。

8、物業體量不同

百貨商城物業一般是中等規模,購物中心要大於幾倍於百貨商城,佔地面積大,建築面積大,停車面積大。

9、布局模式不同

百貨商城以商品島的形式布局,共享的休閑空間很有限,購物中心多以數條步行街進行迴廊式布局,共享空間不僅要通透各業態的集聚和互動,更要拓展到周邊的環境。

10、購物環境要求不同。百貨商城重點強調商品展示效果,購物中心強調整體氛圍和綜合體驗。

11、業態比例不同

百貨商城只有少量低配置的配套,如快餐小吃和電子游戲場所等,購物中心的業態組合豐富,大型的特色餐飲比重增大,娛樂和休閑項目增多,一般購物、餐飲、娛樂的比例可以達到50:3:18,或者娛樂和餐飲所佔比重更大。

12、消費體驗不同

百貨商城只有產品銷售,極少的體驗服務項目,購物中心作為業態組合的必須,不乏很多顧客體驗式的項目,如健身、美容、休閑、文化等主題項目的跟進。

13、商務展覽功能

百貨商城因空間面積有限,空間布局緊湊,因此不能承擔大型的促銷活動或商務展覽的重任,而購物中心在設計時就擁有寬闊的多格局空間,可以向客戶展示質量好的商務活動功能,又因購物中心往往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築,也經常成為觀光游覽地,這一點也是百貨商城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