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靈寶的特色小吃及店家地址,
靈寶風味小吃主要有三大類,首先是羊肉類,包括羊肉湯、羊肉糊卜等,再次就是各類麵食,主要是面條;再次就是靈寶的傳統風味,像漿面條、豆腐腦、烤黃饃、凍肉、鹵肉等等。
新區的飯店主要集中在函谷路中段靠近東關村附近、步行街和體育館北路這三個地方;老城相對比較分散,主要是在購物中心、八一路和桃林街這三個區域。
一、牛羊肉類
靈寶人愛吃羊肉是一絕,所以把羊肉類的單列一節,細細說來。吃羊肉,除了喝湯、羊肉糊卜外,還可以考慮嘗嘗羊臉肉、羊肚和羊肝,這些吃起來別有風味。喝羊肉湯,肯定少不了燒餅和黃饃,這兩樣東西也是靈寶的一絕,燒餅打的酥脆,黃饃烤的脆香,這也是衡量羊肉湯館好壞的指標之一。但凡有名氣的羊肉館,這兩樣東西絕對不含糊。
1、老公社羊肉,這是個連鎖店了,總店在函谷路新華路口,還有一家分店在車站路函谷路口附近,往西,都可以去嘗嘗。
2、田記羊肉館,位於金城大道快到富士路口的北側,財政局對面,有湯、面,作得都不錯。
3、尹庄羊肉館,在尹溪路上,靠近金城大道的大轉盤,南側。
4、劉記羊肉館,老店在八一路上,在新區函谷路上也有一家,三門峽也有一家劉記的分店,在文明路師家渠綜合樓下。
5、東關村糊卜,這是家老店了,就在東關村裡。以前是破舊的土屋,現在蓋成四層小樓了。從新華路和函谷路都可以進去,具體的路口一時半下說不清楚,到東關村附近一問便知。
6、小世界酒樓的許謀牛肉大全,關於牛肉的花樣很多,鹵味為主,牛肉湯和牛肉麵條也很不錯。
7、五龍開發區里有家華茂牛肉大全,供應可口的牛肉湯,還有各色的牛肉食品,值得推薦。
二、風味小吃
1、五龍美食村,在五龍開發區310國道口,匯聚了各類靈寶的風味小吃。值得推薦的風味:豬手、凍肉、涼拌野菜、烤地軟包子、漿面條、玉米糝湯等,熱菜里也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去吃的時候問問服務員。
2、金華紅酒家,也在國道北側上,比較靠近尹溪路口,也是匯聚了傳統的靈寶小吃,推薦的東西和上邊一樣。
3、姚記飯店,在尹溪路審計局樓下,風格更家常。家常菜、鹹菜、蒸饃和稀飯,就象在家裡吃飯一樣。
4、豬娃市場燒餅夾肉,說是豬娃市場,是因為以前所在的地方是賣豬娃的,當然現在已經完全城市化了。地點就在弘農路建設村口,去這里自然是燒餅夾肉的,門口還有些小吃,比較推薦豆腐腦、漿面條、玉米糝湯這三樣,就著燒餅夾肉,舒舒服服的一頓午飯,所費不多。
5、尹庄村削麵館,在富士路往火車站拐彎的地方,有條往尹庄去的岔路,快到村裡面的地方,有家小小的削麵館,甚至沒有名字,不過這家的刀削麵作得很不錯,還推薦這里的羊肚和涼拌豆腐皮。
6、騰龍食府,在步行街里,靠近那個小區花園。這里的面條作得很不錯,特別是瓦罐牛肉麵,值得推薦。
7、豫軸飯店,這個飯店在豫西軸承廠的大門內,以前是廠里的食堂,因為做飯比較好,名聲在外,所以去吃飯的人很多,有幾個菜作得很不錯。現在在體育場北路開了一家分店,生意也是好得很。
三、夜市
1、購物中心
在老城靈寶賓館附近,在裡面有靈寶最大的也是,品種繁多,比較有特點的有胖媳婦油潑面、三娃燒餅夾肉、素拉麵和沾汁面,燒烤也很多,最是熱鬧。
2、尹富市場夜市,在尹溪路和步行街的交叉口,也有夜市。這里比較有特色東西是洛南油潑面、米線、炒涼粉等。豬娃市場燒餅夾肉在這里有個分店,不過我感覺味道不如老店。因為這里有個農貿市場,所以這個夜市從早到晚都有飯可吃。
Ⅱ 三門峽,靈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有三門峽大壩,甘山公園,靈寶函谷關,虢國博物館
娛樂場所比較多,K歌可以去錢櫃 私水年華 銀庄 吃飯到文化宮夜市,
三門峽市位於黃河南岸、河南省西部,東鄰洛陽,南連南陽,西接陝西,北與山西隔水相望,下轄兩市一區三縣,為豫、陝、晉三省交界處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三門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就已在此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時,這里就出現了較大的氏族部落;後來這里一度成為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設立了三門峽市。
悠久的歷史為三門峽市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的發現打破了「中國無石器時代文化」的觀點,虢國車馬坑群的發掘使得我國的冶鐵歷史有向前追溯了一個世紀,自古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函谷關還是「紫氣東來」、「老子著《道德經》」、「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終軍棄繻」、「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的發生地,始建於唐代的寶輪寺塔與北京天壇的迴音壁、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大佛寺的石琴同為我國古代四大迴音建築。
三門峽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生態環境良好。三門峽市北臨黃河,三面環水,似一座半島,有總面積到達三百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尤其是到了冬季,數百隻由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越冬的白天鵝會停留在三門峽水庫濕地,成為三門峽市一道獨特而靚麗的地風景線。
Ⅲ 靈寶哪個夜市生意比較好
靈寶風味小吃主要有三大類,首先是羊肉類,包括羊肉湯、羊肉糊卜等,再次就是各類麵食,主要是面條;再次就是靈寶的傳統風味,像漿面條、豆腐腦、烤黃饃、凍肉、鹵肉等等。 新區的飯店主要集中在函谷路中段靠近東關村附近、步行街和體育館北路這三個地方;老城相對比較分散,主要是在購物中心、八一路和桃林街這三個區域。 一、牛羊肉類 靈寶人愛吃羊肉是一絕,所以把羊肉類的單列一節,細細說來。吃羊肉,除了喝湯、羊肉糊卜外,還可以考慮嘗嘗羊臉肉、羊肚和羊肝,這些吃起來別有風味。喝羊肉湯,肯定少不了燒餅和黃饃,這兩樣東西也是靈寶的一絕,燒餅打的酥脆,黃饃烤的脆香,這也是衡量羊肉湯館好壞的指標之一。但凡有名氣的羊肉館,這兩樣東西絕對不含糊。 1、老公社羊肉,這是個連鎖店了,總店在函谷路新華路口,還有一家分店在車站路函谷路口附近,往西,都可以去嘗嘗。 2、田記羊肉館,位於金城大道快到富士路口的北側,財政局對面,有湯、面,作得都不錯。 3、尹庄羊肉館,在尹溪路上,靠近金城大道的大轉盤,南側。 4、劉記羊肉館,老店在八一路上,在新區函谷路上也有一家,三門峽也有一家劉記的分店,在文明路師家渠綜合樓下。 5、東關村糊卜,這是家老店了,就在東關村裡。以前是破舊的土屋,現在蓋成四層小樓了。從新華路和函谷路都可以進去,具體的路口一時半下說不清楚,到東關村附近一問便知。 6、小世界酒樓的許謀牛肉大全,關於牛肉的花樣很多,鹵味為主,牛肉湯和牛肉麵條也很不錯。 7、五龍開發區里有家華茂牛肉大全,供應可口的牛肉湯,還有各色的牛肉食品,值得推薦。 二、風味小吃 1、五龍美食村,在五龍開發區310國道口,匯聚了各類靈寶的風味小吃。值得推薦的風味:豬手、凍肉、涼拌野菜、烤地軟包子、漿面條、玉米糝湯等,熱菜里也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去吃的時候問問服務員。 2、金華紅酒家,也在國道北側上,比較靠近尹溪路口,也是匯聚了傳統的靈寶小吃,推薦的東西和上邊一樣。 3、姚記飯店,在尹溪路審計局樓下,風格更家常。家常菜、鹹菜、蒸饃和稀飯,就象在家裡吃飯一樣。 4、豬娃市場燒餅夾肉,說是豬娃市場,是因為以前所在的地方是賣豬娃的,當然現在已經完全城市化了。地點就在弘農路建設村口,去這里自然是燒餅夾肉的,門口還有些小吃,比較推薦豆腐腦、漿面條、玉米糝湯這三樣,就著燒餅夾肉,舒舒服服的一頓午飯,所費不多。 5、尹庄村削麵館,在富士路往火車站拐彎的地方,有條往尹庄去的岔路,快到村裡面的地方,有家小小的削麵館,甚至沒有名字,不過這家的刀削麵作得很不錯,還推薦這里的羊肚和涼拌豆腐皮。 6、騰龍食府,在步行街里,靠近那個小區花園。這里的面條作得很不錯,特別是瓦罐牛肉麵,值得推薦。 7、豫軸飯店,這個飯店在豫西軸承廠的大門內,以前是廠里的食堂,因為做飯比較好,名聲在外,所以去吃飯的人很多,有幾個菜作得很不錯。現在在體育場北路開了一家分店,生意也是好得很。 三、夜市 1、購物中心 在老城靈寶賓館附近,在裡面有靈寶最大的也是,品種繁多,比較有特點的有胖媳婦油潑面、三娃燒餅夾肉、素拉麵和沾汁面,燒烤也很多,最是熱鬧。 2、尹富市場夜市,在尹溪路和步行街的交叉口,也有夜市。這里比較有特色東西是洛南油潑面、米線、炒涼粉等。豬娃市場燒餅夾肉在這里有個分店,不過我感覺味道不如老店。因為這里有個農貿市場,所以這個夜市從早到晚都有飯可吃。
Ⅳ 靈寶還有哪些地方小吃呢要詳細的,比如:酸菜豆面,要讓大家知道是什麼,做節目要用,
1、甑糕
甑糕是靈寶的地方風味小吃,相傳,幾百年前由陝西傳入。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甑糕,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2、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又叫脂油餅,是靈寶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圓形,旋紋相套,外觀焦黃明亮,咬開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濃香撲鼻。脂油煤餅工藝精巧,主要原料為麵粉、豬板油、棉清油、食鹽、鹼面等。其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讓廚師擠壓抖開,一眨眼一個餅堆滿一碟子,蓬蓬鬆鬆,成條成片,用筷子夾著吃。另一種是保持餅的原狀。食之各具風味。
3、石子饃
石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流長,兼有的製作方法,是靈寶的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咸香可口,經久耐貯。
4、靈寶大棗
靈寶大棗為靈寶著名的三大寶(大棗、蘋果、黃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集中產於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品種以圓棗為主,又稱疙瘩棗。果實大,多為短圓筒形,單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達33克。果皮深紅,肉厚核小,質韌汁少,味甘甜,肉質松軟,風味佳,帶有清香,含糖量高,適宜制干棗和酸棗。製作成的干棗富有彈性,壓扁可還原,適於長途運輸,因而馳名全國。魯迅先生曾稱贊說:「紅棗極佳,為南中所元法購得。」著名翻譯家曹靖華亦寫詩贊道:「頑猴探頭樹枝間,蟠桃哪有靈棗鮮。
據測定,靈寶大棗營養豐富,果實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A、B2、C及微量鈣、磷、鐵等,既可鮮食,又可製成蜜棗、熏棗、酒棗等,還可以作棗面、棗泥、棗糕、棗酒、棗醋等。其葯用價值也很高,脾病患者最宜食用。近年來,它已應用於治療或者輔助治療肝炎、高血壓、貧血等病症。
5、貴妃杏
貴妃杏,產於靈寶市黃河沿岸的沙土地帶。相傳,唐代貴妃楊玉環,幼時生活在靈寶,臉色雖白而不嫩,皮膚細而不潤,長得並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有一顆杏權結的杏兒又大又黃,格外香甜,玉環年年食之,長大後競變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於是人們在楊玉環入宮被冊封為貴妃之後,便把這種杏稱為「貴妃杏」。
貴妃杏的果實大如鴨蛋,平均重80克,最大的重200克。果形較賀,果皮和果肉呈橙黃色,朝陽面有紅暈,肉質細韜,無纖維,汁多,甜酸適口,芳香濃郁,適宜鮮食,也可以加工成果脯或糖水罐閑。果核味略甜,可食用,亦可入葯。
6、閿蓮
閿蓮是靈寶市的主要特產之一,因產於原閿鄉縣城一帶而得名。這種藕色香味俱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主要特點是肉細且白,極少蓮絲,質脆多汁,味甘清香,十分爽口。閿蓮「藕斷絲不連」和一般的藕「藕斷絲連」大有區別。這種藕一般九孔,比通常的多兩個孔,又稱「九孔蓮」。
7、靈寶線椒
線椒主產於靈寶市尹庄鎮婁下村,古有「辣半縣」的美譽,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線椒顏色鮮艷,色紅發亮,辣性強,油質大,果肉厚,大小均勻,辣中帶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線椒主要用以佐食調味,果實因小如線,曬干後果皮發皺,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河南皺椒」,年出口量高達30000公斤。
8、厥山蔥
厥山蔥,又名「鞭桿蔥」,產於靈寶尹庄鎮照山村一帶,莖長桿粗,桿一般長26厘米以上,最長達40厘米。蔥白質細,蔥香強烈,入口辣中帶甜。厥山蔥不但是鮮美的調味品,而且可入葯治病,效力較其它蔥要好。該蔥曾供應香市場,受到好評。
9、大刀面
大刀面是靈寶市最為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大刀長3尺,寬5寸,頗像鍘刀,面擀成一尺多寬的薄麵皮,折疊成十餘層,用大刀切製成面條。因九法不同,大刀面又分為四個品種:細面,其細如掛面;簾子蔑面,粗細如簾蔑;寬面,寬如韭菜(多做成趕不幹面)閃刀面,如兩個韭菜葉寬,切面時,實切一刀,閃寬一刀,故名閃刀。通常是早晨賣細面、簾蔑面,中午賣寬面。調味以酸、辣為主,澆面的稍子與配菜,可視節令變化
燒餅夾肉,尤其是正宗的是少之又少了,有機會可以去新區步行街一帶尋找一家叫「鼓樓香」的小店,那裡的食客可都是靈寶的老前輩呢。
Ⅳ 三門峽靈寶夜市亂嗎
不亂,挺美的
Ⅵ 洛陽小吃夜市
老城的小吃比較有洛陽本地特色,水席自然是首選的,要排場就選真不同,要特色還要想實惠就是西大街上的獅子樓或耀耀水席。東花壇路口有家楊記食府蓮湯肉片很地道。
另外就是洛陽的湯了,驢肉湯(玻璃廠南路上司馬家),丸子湯(居業小吃一條街上),豆腐湯(機床廠對面的白記),有機會了也可以帶去孟津嘗嘗鐵謝羊肉湯和機車工廠的馬岐山牛肉湯,讓客人自己體會一下與西北風味的牛、羊湯有什麼不同。
漿面條,糊塗面,紅薯面條,新安縣燙面餃老城到處都是,有些口味會特殊一些,隨選品嘗。大眾化口味的,位於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伴牲園醬肉卷餅,民主街口的榆樹園燒雞,夾馬營燒雞兔肉,居業小吃的潘和尚燒雞。
最後就剩下燴面了吧,說實話還是鄭州的燴面好吃些,在洛陽比較接近鄭州口味的燴面館推薦幾家,以個人口感順序優劣排序東花壇往機車工廠去有個中石化加油站,東隔壁有個**齋;定鼎路上老洛浦酒樓下面,牌子上好像有「天下第一面」的字樣;游記面館。//////////////////////////////////////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
洛陽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閻家羊肉湯
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第二代人閻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使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從此,閻家羊肉湯聞名豫西城鄉。
閻家羊肉湯的特點是:用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面雞肉、雞血、薄雞蛋餅、嚇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漸漸名聲大振。
尚記牛肉湯
尚記牛肉湯,是吳家街人尚老概括經營,迄今40多年。牛肉湯有甜咸兩種,其特點:肉肥湯鮮,煮湯輔料全,用油炸過的辣椒和大蒜,滲一起搗碎,味道尤鮮。洛陽人早晨愛吃牛肉泡饃。拿饃去泡,或將湯買回泡,吃驚牛肉泡饃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饃的。
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
配料:丁香、草果、卜撥、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
特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里嫩,食後滿口余香,遠銷省內外。有詩為證:「佳餚名聲噪,顧客千里至。」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特點: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別具特色。
張記燒雞
榆樹園張記燒雞,為洛陽經營燒雞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其子張鐵林於1962年承其父志,經營燒雞。張記燒雞現為洛陽名牌燒雞。1982年《河南日報》、《市場報》、《洛陽日報》均有報導。
主料: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艹加不)、桂子、涼姜、當參、掛皮、肉蔻、陳皮、沙仁、花椒、草蔻。 輔料:鹽、糖、食品油。
特點:爛、嫩、香。不腥、不硬、不膩、一抖,肉就會掉下來,離骨異常。
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特點: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
主料「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配料、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調料:洛陽名菜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洛陽水席在洛陽極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館隨處可見,但以老城區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園」為佳。當地人並非以大店「真不同」首選。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
洛陽美食
一、湯類:
肉湯
1、人民西路迎賓館南側胡同東關牛肉湯,味道醇厚,隔壁豆腐湯門口賣的油餅也非常好吃。
2、華林路與九都路口東大石橋的驢肉湯(原先在大石橋)。
3、爽明街老洛一高南側的陳記驢肉湯,2、3、5元/碗。
4、啟明東路馬傑山牛肉湯,近些年退步了。
5、青年宮廣場對面胡同里的馬小道甜牛肉湯。
6、九都路洛八辦隔壁的南關雜肝湯。
7、金業傢具城旁邊的小胡同里喝雜肝湯的。
11、唐宮路毛家全驢湯。
12、玻璃廠路的一飄香驢肉湯。
13、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14、金谷園的老丹牛肉湯也不賴。
15、洛埔路小碗牛肉湯。
16、道北李記甜牛肉湯,麵粉廠向東不到春都。
17、九都西路(實際是長江西路)第二中醫院東側的陝西李記牛肉湯,肉爛湯濃,味道不錯。
19、洛陽三中,東邊的牛肉湯不錯。
20、第二中醫院東邊還有一家何師傅羊雜湯。
21、陵園路上有個買牛肉湯的,味道也不賴,烈士陵園對面。
24、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5、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26、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7、北關機床廠對面白記豆腐湯和韓城羊肉湯。
28、康樂巷老馬家甜牛肉湯。
29、大石橋湯城的馬順齋甜牛肉湯。
30、珠江路上的小郎牛肉湯也不錯!
31、機車工廠洛源牛肉湯,比馬傑山家的生意還火爆。
33、老城的黃梅路有一家牛肉湯。正宗甜牛肉湯,清真的。在一運公司家屬院邊上。
34、建設路(銅加工廠往西氣站旁)小碗牛肉湯,好喝!
35、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36、新街北段鐵繼花家羊肉湯。
37、啟明西路白果家羊肉湯。
38、啟明東路穆斯林新村對面的羊肉湯。
39、孫記羊雙腸湯:凱旋東路(市土地局對面)。
素湯類:
1、洛埔路九都路路口東北梁記豆腐湯不錯,油餅也不錯。
2、民主街和東大街路口的劉建國丸子湯。
3、民主街與中州東路路口西北角有一「不翻湯」,晚上出攤,很多很多年了!
4、澗西區四中對面長春路菜市場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的李記豆腐湯(原小李村李記豆腐湯)。
5、爽明街老洛一高斜對面,食品廠北邊的金記豆腐湯不錯。
6、唐宮路家電市場門口有家豆腐湯也不錯。
7、啟明東路小健豆腐湯。
8、真不同的豆腐丸子湯。
9、唐宮毛線市場斜對面〔偏東一點〕的「張家豆腐湯」,味道不錯。
10、老城西大街,離麗京門不遠了,有家「不翻湯」不賴,I去吃過幾次,還遇見外國人在吃呢,比較有民族特色。
11、啟明西路黃委會對面的豆腐湯。
二、三皮一線類
米皮
1、長安路與景華路路口西北角,玉英米皮,味道好。
2、廣百大樓對面飲食街里的莫記米皮味道不錯,辣椒油也單賣。
3、凱旋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路東(還在凱旋路上)滿口香米皮。
4、玻璃廠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碗底香米皮涼皮都還可以。
5、市公安局大樓附近的老薛家米皮也是遠近聞名的。
6、黃河路的陳記米皮、無名包子店(是水煎包喲)、張記肉夾饃。
7、麗春西路202漢中米皮,不放辣椒也味道好極了!
8、道北曹記米線。
涼皮(釀皮)
1、涼皮第一人民醫院東邊清真寺下邊有一家味道好極了。
2、夾馬營路北端的胖妞涼皮
擀麵皮
1、長春路菜市場旁邊的擀麵皮味道不錯。
2、老城十字街口的董記擀麵皮。
3、解放路和唐宮路交叉口北邊一百米左右,解放路路東,店名好象就叫擀麵皮。
4、武漢路中部的一家擀麵皮大王不錯
5、玻南路西城量販對面的擀麵皮。
6、牡丹廣場天津路交叉口的原廣州市場擀麵皮大王。
7、二胖的擀麵皮,就在老城南大街,八角樓西二十米,他家的擀麵皮和米線都不錯
米線(含米粉、牛筋面、麻辣面等)
1、道北麵粉廠往東走,鄰近春都廠的曹記米線,牛骨湯、大塊牛肉,味道不錯。
2、凱旋路解放路路口向東100米路北側的魏記單鍋雞湯米線,米線和煮雞蛋都不錯。
3、長春路菜市場銅中大門東側的楊記蓋澆米線。
4、西工影院街的王素娥麻辣面也很好吃。
5、湖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的東邊小李村裡面的吳記紅燒雞塊米線干凈衛生味道還很好。
6、聯盟路澗西小商品市場對面很小門面的「桂林米粉」味道不錯。
7、湹河區熙春東路東段(回中往東)有家馮記米線,很美味。
8、行署路上的田氏米粉,炸醬米粉最好吃,在金城賓館邊上。
9、澗西區江西路上小商品市場側門旁邊的"趙記米粉"。
三、麵食類
燴面(削麵泡饃等)
1、歐陸傢具城後面「林家飯店」的燴面。
2、纏河東來順西邊小巷裡的孫記單鍋燴面。
3、丹城路好像也有一家林家飯店,也賣燴面,肉是炒出來的,很好吃。
4、偃師華夏廣場南邊「曲記刀削麵」湯味香濃,回味悠長。
5、燴面還有一家紗廠南路健康路口的國安燴面。
6、還有紗廠西路的醬牛肉刀削麵,無需我多講,大家的口碑很不錯的。
7、七一路距凱旋路30米路東的陝西油潑面,有很久歷史了,味道不錯。
8、機車廠飲食城第二排東邊第一家的清真燴饃,燴菜也是很誘人的。
9、青年宮下坡那裡有家「清真」滋補繪面也不錯!
10、一拖集團東方賓館斜對面新開了一家錦陽川,茄汁刀削麵很好吃。
11、長安路上的長霞砂鍋面好吃,另外那裡的砂鍋也很有特色,10塊錢一鍋,能就著米飯當盤菜吃!
12、王城路凱旋路路口東路北的吳記四川面館,味道不錯。
13、七一路的雞湯刀削麵也很有特色。
14、老成居業小吃園裡面的吳記刀削麵裡面的面和泡饃都不錯。
15、白馬集團醫院東隔壁的穆斯林削麵館!
16、青年宮下坡的妞妞繪面。
手工面(手擀麵、糊塗面等)
1、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都是老字型大小了,有特色。
2、九都路13中學(外國語學校)東150米的楊記手擀麵,有點小歷史了。
3、開發區創業路國稅局對面的新地面館的手擀麵,味道還行。
4、丹城路妞妞面館的糊塗面不錯。
5、啟明西路與夾馬營路西那裡的平安糊塗面漿面條,兔子頭也是一絕。
6、位於九都路與玻璃廠交叉路口「百歲雞」飯店向西30米「清真馬記漿面條糊渡面」。
7、(小建糊塗面)總店廛河東來順後清真寺旁 分店唐宮路消防隊旁
8、百貨樓西工飯店裡的漿面條。一塊錢一碗,味道介乎漿面條和糊塗面之間,恰到好處。那裡的涮牛肚值得推薦,一塊錢五串,刷上多多的辣椒油,味道超好,是魚每去必吃的小吃。往裡走右拐,有家賣手工桂花小湯圓的,味道不錯。一塊五一碗,湯香甜解渴,另加另算錢。
9、道北家電市場對面的史記手工面很火暴,還有道北麵粉廠斜對面有家陝西肉加饃很有特色好吃。
擔擔面(含排骨、牛肉麵等等)
1、小街天府餐館的川味麵食小吃和川菜都不錯。
2、上海市場步行街北口(景滬商場西門對面)原長安路「賀記」麻辣面(涼面)。
3、長春路菜市場里九龍包子店拐彎的「成都小吃」,他家的擔擔面和粉蒸排骨粉蒸牛肉吃著不錯。尤其牛肉,經常賣完。
4、解放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往北走一點有個鄭記四川小吃,那邊的擔擔面也不錯,別的還有牛肉麵、排骨麵還有鹵肉。
5、中州路玻璃廠路口「三中」斜對面的「四川擔擔面」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正宗。另外裡面的牛肉麵和一些炒菜也味道不錯,也挺實惠的。
包子(餃子、餛飩、燙面角、鍋貼等)
1、天津路老田餛飩。
2、景華路東頭與延安路附近的開封第一籠的罐湯包。
3、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面角都很不錯的。
4、長春路市場南門東的九龍王包子。
5、西工八一路與唐宮路交叉口的煲仔和雲吞,味道不錯,生意很好啊!
6、民主街口的胖嫂雲吞和灌湯包。
7、新安縣轉角樓附近的老王燙面角不錯。正宗的新安縣燙面角。
8、廛河橋頭,一院對面的清真包子。
肉夾饃
1、聯盟路太原路口向西路北側的肥肥臘汁肉夾饃,普通的2.5元/個,生氽丸子味道能趕上西安本地,在凱旋路西也有分店,大清花東邊。
2、廣百大樓後面西南側的偃師府店肉合,好吃,有特色。
3、上海市場南麥當勞對面誠記山西白吉饃夾肉堪稱一絕。
4、廣百大樓後的袁記兄弟「好吃大王」肉夾饃不錯,那裡的小碗湯也是很棒的。
5、長安路五號街的鄧記肉夾饃。
四、燒烤涮類(烤肉、烤魚、涮牛肚等)
1、馬坡村的村委會、二蛋等燒烤,回民村,真材實料的羊肉,味道也好。
2、塔西村搞的燒烤涮廣場,很多家,其中「青年宮王胖子總店」還不錯。
3、南昌路與九都路路口東南角花園酒店南側的牛肚王涮牛肚。
4、洛南趙村的悠然苑烤全羊,最早一家烤全羊,味道還不錯。
5、牡丹廣場北邊的大喜大韓式烤肉,洛陽比較工薪的韓式烤肉店。
6、南苑路的漢江韓式烤肉,檔次較高。
7、七一路的漢城之約韓式烤肉,環境好,味道也不錯。
8、邙山森林公園旁邊快活林燒烤和烤全羊。
9、邙山森林公園的瑞林山莊烤全羊不錯,還有眼睛燒烤在快活林上面。
10、江西路牛肚王涮鍋。
11、澗西的寧記牛肚涮鍋很不錯,總店在景華路與康滇路交叉口往西200米,珠江南路走到頭也有分店。
12、建設路中橋綠城大門的東邊鄧記烤羊排。
13、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1元5串肉、板筋、小腰子(不去腰腥,大塊),可以去解摻,吃到撐死也化不了多少錢。澗西丹尼斯麗新西路口處,1元兩串肉(羊肉)、板筋、小腰子(去腰腥,小塊),建議吃他家的生烤板筋和一元一串的羊鞭。小李村菜市場,湖北路走到頭,和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的類似。
八、其它類美食
1、玻璃廠路洛玻賓館對面的王記牛肚的炒海河鮮。
2、天津路中原電影院小弟河鮮。
3、啟明南路的馬記大盤雞不錯。
4、西工長樂街的郭記豆付腦不錯,1.3元。
6、老城居業家園小吃街的張波鹵肉吃著肥而不膩。
7、機車廠飲食城的大盤雞。
9、天津路(原中原電影院)的范記臭豆腐!
10、麗新路周口葉氏豬蹄。
12、九都路與下園交叉口的大盤雞。
13、青年宮下坡妞妞大盤雞。
14、老城居業家園有家老王橫水鹵肉不錯。
15、中州路定鼎路口西印刷廠招待所門口有一家「××路飯店」的雞頭做的味道好極了。
16、天津路南段725所南邊的老三卷餅那是相當了得!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麼多人排隊吃卷餅的!
17、八號牡丹路口中州西路上的「大砂鍋」不錯!那裡的砂鍋品種齊全,味道也是一流的!////////////////////////////////////////////有通宵的
Ⅶ 靈寶哪的油波面比較好吃
八一路山西油潑面管
Ⅷ 靈寶金城購物中心美食廣場有沒有冷盤
大多數的購物中心美食廣場應該有冷盤的。
Ⅸ 靈寶南田夜市哪家燒烤好吃
還是建議你到現場觀看1下,那裡吃的人最多就是最受歡迎的燒烤。 查看原帖>>
滿意請採納
Ⅹ 靈寶金橋夜市離城關鎮五龍村多遠
公交線路:靈寶1路,全程約3.1公里
1、從金橋步行約120米,到達金橋站
2、乘坐靈寶1路,經過7站, 到達實驗高中站
3、步行約260米,到達城關鎮五龍村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