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购物,爱享优惠,尽在爱购优惠活动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廣場 » 超市必備購物攻略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超市必備購物攻略

發布時間: 2021-03-01 10:18:40

A. 如何做到在超市購物時省錢又省時

我的日常放鬆方式是逛超市,每樣東西都看看有時覺得有好多蠻有意內思的。省時:心無旁容騖,一頓猛沖 ,走快點+列清單關注一些超市的公眾號,比如華潤歐尚這種節日打折力度蠻大的。山姆其實蠻實惠的,但是東西分量大,跟同學朋友湊湊買蠻好,很多試吃的也很好吃。

B. 去超市購物的時候都有哪些技巧

題主你好!抄建議您注意:
燈光讓食物更「新鮮」?我們到超市裡會發現,那裡擺放各種肉類,都紅嫩新鮮,各種蔬菜都翠綠無比。等買回家再看,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原來,超市裡特意選用粉紅色的燈光照射肉類,會顯得格外鮮嫩;選用綠色的燈光照射蔬菜,會顯得更綠。另外,專家提醒,不少熟食在暖色光的照射下顯得像剛出鍋似得,其實不然。
‍‍

C. 開超市需要准備些什麼

一般來說,傳統超市作為傳統小商業的代表,營業面積只有100一500平方米;而標准超市作為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型的主力化業態,營業面積在500一1500平方米;大型綜合超市營業面積為2500一5000平方米;超大型綜合超市營業面積為6000一10000平方米及以上;倉儲式商場作為批發配售型的主力化業態,一般使用高層立體貨架,營業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便利店是便利型購物和服務的主力化業態,營業面積為60一200平方米。
選址調查要透徹科學全面
超市選址應從大處著眼,把握城市商業條件,包括社區類型、社區設施、交通條件、城市規劃、消費者因素、商業屬性等。
社區類型:先看地形、氣候、風土等自然條件,繼而調查行政、經濟、歷史、文化等社會條件,從而判斷是中心社區還是偏遠社區?是高尚白領社區還是新興平民社區?
社區設施:學校、醫院、公園、旅遊設施、政府機構等公共設施能起到吸引消費者的作用。因此,了解社區設施的種類、數目、規模、分布狀況等,對選址是很有意義的。
交通條件:這是對超市選址影響最直接的因素,如市區到郊區的交通條件、樓盤之間的交通條件等。因此,對於倉儲式超市來說,商圈范圍比較大,一般均設在城鄉結合部,遠離市區,超市附近最好有比較多的公共交通停車點,這樣可以吸引遠距離的顧客前來購物。
社區規劃:如街道開發計劃,道路拓寬計劃,高速、高架公路建設計劃等,都會對未來商業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應該及時捕捉,准確把握發展動態。只有了解城市規劃,才能預期該店鋪的選址是否符合規劃要求,以及以後店鋪周圍情況的變化,這樣才能對該店鋪以後商圈范圍內的顧客數量以及其他情況作出合理的估計,從而對該店鋪的長遠發展作出預測。
居民因素:對社區居民人口、戶數、收入、消費水平及消費習俗等作詳細調研。
商業屬性:超市的員工數、營業面積、銷售額等要有精確計劃。
敲定店址還要看12項指標
初步鎖定的社區商業結構基本了解後,下一步就是要逐步縮小范圍,選定超市最終的位置前,還要參考12項商業指標,具體歸納如下:
(1)商業性質。規定開店的主要區域,對哪些區域應避免開店;
(2)人口數及住戶數。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圍內應有的住戶數;
(3)競爭店數。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圍內競爭店的數量;
(4)客流狀況。調查估計通過店前的行人最少數量;
(5)道路狀況。如人行道、街道是否有區分,過往車輛的類型及數量,道路寬幅等因素;
(6)附近店鋪的狀況。如經營品種、規模、外部裝飾、格調等;
(7)場地條件。如店鋪面積、形狀、地基、傾斜度、高低、方位、日照條件、道路銜接狀況等;
(8)法律條件。在新建分店或改建舊店時要查明是否符合城市規劃及建築方面的法規,特別要了解各種限制性的規定;
(9)租金。要分區段設上限租金;
(10)必要的停車條件。顧客停車場地及廠商所用進貨空間;這點很重要。
(11)投資的最高金額。以預估的營業額或賣場面積為基準規定;
(12)員工配置。以賣場面積為基準來規定,如每人服務面積不得低於20平方米。
一旦確定店址後就不要輕易改變決定,如一旦動搖,或經常「搖動」,會破壞連鎖企業運行的正常化,乃至破壞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然如果出現競爭壓力或店面太小無法擴大規模,投資者可以考慮變動店址

D. 選擇超市購物的7大理由

一 自己挑自己選,感到方便。二 價格低廉三 杜絕假貨四 貨物齊全五 超市遍地都是,過去交通方便。

E. 購物時的技巧都有哪些

01
選購商品要挑最裡面的: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擺放商品的時候,都是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擺放。所以我們在挑選商品,特別是一些保質期較短的商品(酸奶、麵包)時,最靠近貨架裡面的,往往是生產日期最新鮮的。雖然大部分超市不會有過期商品,但是最里側和最外側的商品保質期往往會有幾天的差距,所以平時在購買商品時要養成習慣,要挑最裡面的商品購買。

02
早上八點到九點是人最少的時候:超市的營業時間都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而從超市的客流量來分析,晚上是超市的客流高峰,下午時段的客流是比較均衡的,而早上八點到九點之間是超市人最少的時候,因為沒人會一大早等超市剛開門就來買東西。所以為了避免擁堵、減少收銀排隊時間、提高自己的購物體驗,還是選擇早上去超市購物比較合適。

03
平行視角的商品利潤最高:超市在擺放商品時也是有講究,大部分人在選購商品時,目光多集中在平行視角上的商品。所以超市工作人員往往會將利潤最高的商品擺放在與人眼高度相當的位置。而且大部分人在選購商品,往往不會將太多的目光分散到貨架的最上層和最底層。所以,平時在購物時要多看看貨架上層和底層的商品,這樣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實惠。

04
不買切開的包裝水果:在超市的水果專區,我們會見到很多被切開而且還是包裝好的水果,在這里建議大家不要購買。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被切開的水果大部分都是臨近變質的水果,因為超市不會將新鮮的水果切開來賣。第二、被切開的水果已經失去了果實的完整性,會導致刀具、果皮和空氣里的細菌接觸,導致細菌滋生。第三、被切開的水果維生素流失現象比較嚴重。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這些切開的包裝水果所迷惑,要購買完整新鮮的水果。

05
特價商品要注意:超市經常會搞特價商品的活動,但是這里並不是說特價商品不好,只不過要注意購買。首先特價商品確實是超市讓利於顧客,是超市促進銷量的一種手段。但是在購買特價商品時要注意商品的保質期,因為大部分特價商品都是一些臨近保質期的商品,雖然還沒有過期,但是在購買時還是需要謹慎,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而買了一堆吃不完或者用不完的商品,造成浪費。

06
買生鮮蔬菜最好早上去:根據超市的進貨規則,大部分連鎖超市都是在夜晚或者凌晨將生鮮蔬菜補充到位,比如一些鮮活魚類、貝類和蔬菜等。所以,想要買到超市最新鮮的食材,就一定要早上去。千萬要避開晚間時段去超市買菜,到了晚上超市的生鮮蔬菜,都是顧客挑剩下的、不新鮮的。

07
不要盲目聽信導購人員的話語:平時我們在逛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可能會留意到超市裡有許多的導購人員,這些導購人員主要是集中在化妝品專區和生活區,對於前來挑選的顧客都十分熱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導購都不是超市的工作人員,只是一些品牌入駐超市的銷售人員而已。導購人員推銷商品是有提成的,在他們眼裡被推薦的商品有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利潤一定是最高的,所以切記盲目聽信導購人員的花言巧語。

08
辦會員卡:目前絕大部分超市都是連鎖超市,都有自己的積分會員體系,而且大部分超市辦會員卡是不要錢的。所以不妨多辦幾張不同超市的會員卡,這樣既可以在結賬的時候獲得一些折扣,還可以購買一些會員專屬的優惠商品,平時還可以使用積分免費兌換超市的指定商品。

F. 超市購物有哪些小技巧需要注意

我會告訴你,我每次買一些比較貴的東西,或者買的多的東西,都會用我查查嗎?

就算我買了,要是發現別的商店比這邊東西便宜,我以後都不來了

G. 到超市如何快速購物

一般會去"沃爾瑪來自"價格更便宜,還有我比較喜歡買些進口食品,貨真價實,雖然貴,可是質量口感都要好很多.
"百信"很不喜歡,每次一到門口就有人和你說"小姐請存包",像做賊似的,相當反感,裡面貨架與貨架中的距離很近,周末去更連推車都推不了,價錢也經常和他標的不一樣,我被弄到4次,雖然都只是幾塊錢的事,可很窩火.不是非去不可的情況下,我從不會選擇百信.
現在在原來"諾瑪特"的地方開了家"大興"去過兩次,價錢方面差不多,空間比百信寬敞,只是貨還不是很齊,有些物品幾樣就佔了一層貨架,太過單薄.
我最喜歡的還是"家樂福",他的全麥麵包做的很不錯,進口的日式作料多的不得了,真希望家樂福早點到玉溪,就不用每次去昆明都要大包小包往下柃了.
也不知道你做這個調查為什麼,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_^

H. 逛超市、商場省錢有什麼竅門

假日的時候,我們會陪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超市買東西,挑挑揀揀,看看嘗嘗,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怎樣能買到稱心如意、價廉物美的東西呢?下面告訴你幾個竅門。

出發之前,先清點一下家中日用品的儲備,在購物清單上列出必須購買的商品和如果遇到打折可以購買的商品,以免看到打折就興奮,買回一大堆平時用不著的東西,特別注意打折食品的保質期,買得太多來不及吃也是浪費。隨身帶個計算器,把購物筐里的物品的花費一一累計下來,隨著錢數的上升,也許可以提醒你去除那些並不急需或者可買可不買的東西。

購物最好放在周末。周末雖然人較多,但商家也會因此推出許多打折酬賓活動,像是特價組合或者買二送一等等的優惠。買打折商品很實惠,商品打折有的是因為快到保存期限了,有的就是單純的促銷,像是餅干、糖果等零食,遇上全家人都喜歡吃的,在看清楚保質期限後,可以趁著特惠價的機會多買幾包,挺劃算的。平時也可以多注意超市和報刊登出的有關廣告,了解商場推出的特價購物時段、打折銷售的商品名目。但是,別在你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時候進超市,據說那會使你多買17%的東西,這就是「眼飢肚飽」的心理效應吧!

購物時,關注一下超市入口,商家喜歡把便宜貨擺在那裡,但是,購買便宜貨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需要,雖然便宜但是並不需要的東西買回來後積壓在家裡,白佔了空間,並不劃算。經常把眼光投向超市貨架的底層部分,比較貴的商品,商家喜歡擺在與人們的眼睛平視的位置。注意力應該放在你想買的東西上而不是和它捆綁銷售或者附贈的什麼東西上。

以平常心看待購物有獎活動。超市或者商場常常舉辦有獎購物的促銷活動,如買夠多少錢就可以參加抽獎,商家這樣做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要保持平常心,抵制住誘惑。買該買的東西,抽個獎,得個小贈品當然心情好,但千萬不要為了得贈品而盲目購物,「羊毛出在羊身上」,要知道獎品也是從商家的贏利中拿出來的,因此中大獎的幾率非常小,不要弄得大獎沒抽上,沒用的商品買了一大堆,真是得不償失。

核對購物小票以防意外支出。付款時收銀員打出的購物小票最好核對一下,避免收銀員把所購物品的數量或者價格弄錯而造成損失。當場核對,發現問題可以當場解決,省得回到家後再跑一趟,更何況離開櫃台也許就說不清了。

警惕商家的買商品返券活動。現在商場為了促銷,想了很多辦法,除了打折、抽獎,最常見的還有買商品返券活動。如規定你買夠多少錢的商品可以返還一定數量的購物券,錢花得越多,購物券返還得越多。結果你拿著返還的購物券再去買東西,一般是不添錢什麼也買不到,結果為了把購物券花出去,還得花錢,一來二去,錢花了不少,買的東西不一定都是自己需要的。其實商家就是用購物券來「引誘」顧客花更多的錢,其實消費者沒有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