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順平縣的歷史
建置沿革
編輯
夏及商代,今順平縣為一諸侯國,都逆畤邑(安陽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置縣,名曲逆縣,治在大王、子城,屬燕國。此後由於征戰交錯,朝代更替,縣名更動頻繁,曰縣,曰軍,曰州。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又將順平縣改為曲逆縣。
東漢章和二年(88年)又將曲逆縣改為蒲陰縣。
三國魏太和六年(232年),蒲陰仍屬中山國。
西晉,蒲陰縣屬冀州中山郡。咸寧三年(277年),中山郡升國,蒲陰縣屬冀州中山國。
南北朝北齊天寶七年(556年),蒲陰縣改為北平縣,縣城仍在大王、子城一帶。
隋開皇三年(583年),北平縣改屬定州。開皇六年(586年),北平縣析置望都縣。大業初年,望都縣並入北平縣。大業三年(607年),初罷州置郡,北平縣改屬博陵郡。
唐二十三年(736年),縣城搬至蒲陽鎮。
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年),北平縣更名燕平縣,後屬易州。
北宋改置北平軍,金初改置永平縣,屬中山府。慶歷二年(1042年)改北平縣為北平軍。北宋末年金國佔領北平縣,金改北平縣為永平縣。
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永平縣升為完州。
元代,完州屬中書省保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完州降為縣,並復名永平縣,不久,復升為完州,改屬真定路。至元十一年(1274年)完州改屬順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年)順天路改名保定路,完州屬保定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為府,完州屬保定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完州為完縣,此名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清代,完縣屬直隸省保定府。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完縣直屬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完縣屬河北省保定專區。
1958年—1961年,由於區劃連續調整,曾叫完滿縣,完縣區,清苑縣。
1961年12月,恢復完縣建制。
1970年,保定專區改為保定地區,完縣屬保定地區。
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
1994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貳』 順平旅遊景點
1、順平縣萬頃桃源農庄民俗文化園(伊祁山景區)
順平縣萬頃桃源農庄民俗文化園是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順平縣城西伊祁山,距保定市區47公里。伊祁山是上古帝王堯的出生地,山上有古老的洞穴、眾多廟宇、殿堂、亭台,依然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群居殘留的遺址。
景區面積17.5平方公里,集中了古順平八景中的「西山晴雪」、「馬耳雙峰」、「曲水春風」、「柿林紅葉」等景觀。
2、順平縣唐河漂流景區
唐河漂流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由保淶路可達,距保定市區62公里,是水上游樂活動景區。唐河漂流全程10公里,導游、安全員、救生設備等服務設施齊全。
3、順平縣杏唐溝景區
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2公里處,距保定市區60公里。景區原為道教聖地,全長10餘華里,溝內野花遍布,林木茂盛,水質清澈,魚蝦可見。在溝的深處,有宋代佛寺、尼姑庵、鍾鼓樓、舍利塔、碑林石刻等多處遺跡。
4、順平縣腰山王氏庄園博物館
王氏庄園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從保定北口下道沿保阜路到腰山鎮可達,距保定市區25公里。
庄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建築群,影視拍攝的重要外景地。
5、順平縣天(龍潭)湖自然風景區
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境內,由保阜路轉順神路或由保淶路皆可達,距保定市區80公里,是山水自然風光景區。天湖景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有仙界峽、楊成武將軍梯子溝突圍紀念碑亭、紫竹山、「堯母祭天」等景區內的代表性景觀。
『叄』 順平縣的旅遊景點
順平縣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主要景點有:
順平——順平縣萬頃桃源農庄民俗文化園(伊祁山景區) 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順平縣城西伊祁山,距保定市區47公里。伊祁山是上古帝王堯的出生地,山上有古老的洞穴、眾多廟宇、殿堂、亭台,至今依然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群居殘留的遺址。景區面積17.5平方公里,仲春時節,是遊人尋根祭祖,觀景賞花的理想之地,集中了古順平八景中的「西山晴雪」、「馬耳雙峰」、「曲水春風」、「柿林紅葉」等景觀。
順平縣唐河漂流景區 唐河漂流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由保淶路可達,距保定市區62公里,是水上游樂活動景區。唐河漂流全程10公里,導游、安全員、救生設備等服務設施齊全。漂流之時,遇險灘急流似烈馬奔騰,入平緩水面又如盪漾湖中,途中既可領略太行山之雄壯,又能感受江南水鄉之柔美,堪稱「華北第一漂」。
順平縣杏唐溝景區 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2公里處,距保定市區60公里,是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景區原為道教聖地,全長10餘華里,溝內野花遍布,蜂飛蝶舞,林木茂盛,鳥飛蟬鳴,各種野果伸手可取。谷地溪水潺潺常流不斷,飛瀑深潭錯落其間,水質清澈,魚蝦可見。在溝的深處,有宋代佛寺、尼姑庵、鍾鼓樓、舍利塔、碑林石刻等多處遺跡。
順平縣腰山王氏庄園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從保定北口下道沿保阜路到腰山鎮可達,距保定市區25公里。庄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建築群,影視拍攝的重要外景地。
順平縣天(龍潭)湖自然風景區 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境內,由保阜路轉順神路或由保淶路皆可達,距保定市區80公里,是山水自然風光景區。天湖景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沙石松軟,鳥語花香;仙界峽,峰奇溝深;北龍峽千峰競秀,又有楊成武將軍梯子溝突圍紀念碑亭,紫竹山雲繞山頂,虛幻縹渺;「堯母祭天」為景區內的代表性景觀,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又有北方山水之雄渾。
『肆』 順平哪最好玩
伊祁山「萬頃桃林農耕民俗文化園區」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腰上王氏庄園順利通過國際旅遊局驗收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開發了唐河漂流、杏塘溝等旅遊項目。
堯帝故里
『伍』 順平屬哪個市
順平縣位於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東麓,東經114°50′-115°內17′、容北緯38°45′-39°07′。總面積714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6年)。順平地處太行山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多山與丘陵,平原約佔2/5。唐河、逆河為長年河。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均溫12.2℃,年降水量578毫米。順神公路、京廣西線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龍潭湖風景區、伊歧山(太子庵)堯帝廟遺址、木蘭將軍廟遺址。1930年爆發了華北著名的五里崗暴動,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22軍,韓永祿任軍長。
『陸』 順平縣有幾個鄉鎮
截至年,順平縣轄5個鎮、5個鄉,縣政府駐蒲陽鎮平安街3號。順平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保定市西郊,東臨滿城區,西接唐縣,南毗望都縣,北連易縣,東南與清苑區接壤,西北與淶源縣搭界。總面積714平方公里。
順平縣轄5鎮5鄉 :蒲陽鎮、高於鋪鎮、腰山鎮、蒲上鎮、神南鎮、白雲鄉、河口鄉、安陽鄉、台魚鄉、大悲鄉。包括237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
(6)順平堯順購物廣場擴展閱讀:
順平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東麓順平縣地處太行山東麓與華北平原交接帶上,西北部為太行山區,東南部為華北平原。呈西北至東南斜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分中低山、丘陵、平原三種地貌。西北部為太行山區,面積約佔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東南部為平原。
順平縣境內河道均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共有7條河道,即唐河、界河、蒲陽河、曲逆河、七節河、金線河和十五計河。其中唐河為大清河支流,為常流河,屬二級支流河道。順平縣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腰山王氏庄園、伍侯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子城遺址、野場慘案遺址),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烈士陵園、韓永祿舊居、陽辛庄養生文化遺址、杜康觀遺址、常庄慘案遺址)。
『柒』 順平縣5個村要規劃,每畝補償標準是多少
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專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屬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