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購物中心會成書店的生機嗎
5年前,曾被視為傳統書店轉型標桿的「光合作用」倒閉。彼時僅在北京,口碑不錯的「第三極」 「風入松」等書店也相繼停業。盈利能力脆弱,使書店成為人們眼中悲壯而艱難的存在。
但今天,情況悄然變化。
比如,曾經入不敷出、被迫向粉絲徵集搬遷、裝修費用的「單向空間」,如今是北京大悅城朝北店最受重視的租戶之一。
對於書店這種承租力較低的文化業態,除了最優惠的租金條件,購物中心一般還會給予數額不等的裝修補助及較長租期。
如南方某城市引駐了方所書店,不但補貼2500萬元裝修費,還有其他各種扶持措施。
曾經面臨生存困境的實體書店,怎麼成了購物中心眼裡的「香餑餑」?
購物中心 「搶」書店
在北京朝陽大悅城推廣部總監文娟看來,與「單向空間」的合作是「蠻運氣」的事:「如果是現在,肯定不止一家購物中心去搶。」
那是2012年,中國的商業地產對書店的角色還未思考成熟。「單向空間」因原來所在的藍色港灣漲租被迫搬遷。大悅城主動邀請這家心儀已久的書店進駐。
相較於商場約7萬的日客流量而言,書店每天接待的客人基數不算大,但文娟仍把「單向空間」看作朝陽大悅城的品牌名片。
「國內好書店不多,很受購物中心追捧。」文娟說,大悅城位於上海和天津等城市的項目也都引進了西西弗、今日閱讀等特色化書店。而「單向空間」朝陽大悅城店的業績很不錯。每星期,「單向空間」都有商業體找上門談合作。
另一家書店Page One,每年也要從二三十份邀約中作選擇。
「很多人都奇怪,書店利潤那麼低,為什麼還裝修得那麼漂亮?」Page One書店的商業拓展經理張婧說,這是由於背後有開發商支持,「我們每家分店設計風格都不同,裝修品質要求高、面積又大,單靠書店無法做到。」
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Page One分店為例,這里原是8家不同的服裝店,幾乎是客流「死角」。
Page One承租後,將其打通為上下兩層的通透空間,裝飾風格被文藝青年們贊為頗有「腔調」,每天下午和周末人流不斷。因投入巨大,Page One分店的租期一般在8~12年。
在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院長朱凌波看來,實體書店受到購物中心青睞,是因為購物受到了電商及同質化競爭的壓力,需要引進體驗型業態。
「人們進購物中心不單是為了買東西,而是在休閑娛樂的過程中連帶購物,希望有更好的場景、環境體驗,乃至文化、藝術的感受。」他說,這是一個國家或城市文化發展的更高階段。
比如,Page One三里屯分店,空間利用寬闊舒展,圖書、文創品擺放得錯落有致,二樓有專門的餐飲區、室外還有咖啡座,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有全方位的體驗式消費空間。
一般來說,購物中心有幾個檔次:最基礎的生活類超市和區域性商場,都以購物為主。
但在休閑文化類購物中心裡,像北京的藍色港灣、世貿天階,書店、畫廊、小劇場、美術館等,文化業態的比重會日漸提高。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的很多購物中心都出現這種升級趨勢。
書店能帶來什麼「調性」
另一方面,書店的經營模式由單一的圖書零售轉變為復合式業態,恰恰契合了購物中心有關體驗式營銷的升級需求。
「這是一種新的業態品種,確切地說應是跨界的文化主題店,書籍僅是它的一個基因。」朱凌波評價說。
與新近興起的西西弗、方所等書店相比,早期的「光合作用」雖然也具備了復合業態的雛形,但多元化程度還不夠。
在朱凌波看來,目前的復合型書店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類百貨」性質,有服裝、箱包等,有的甚至把圖書作為場景或媒介,典型的如方所書店;第二種則像「單向空間」一樣,從書店變成公共社交場所,有培訓、沙龍、新書發布會等各種活動。
過去,購物中心對這種復合式經營並不認可,認為其打著書店的「旗號」,擺一堆零售商品,卻享受著書店的低租金。
但最近兩年,購物中心對書店業態有了新認知:讀者對復合業態有消費需求,只靠圖書零售也無法營利。書店雖然承租能力差,但有特色,能增加商場的差異化和調性。
所謂調性,就是商場基於自身定位,其環境和場景如空間、色彩、音樂等,傳達給客戶的文化和體驗。
咖啡餐飲、文創品等,讓圖書在場景化下銷售,滿足了讀者對文化氛圍的偏好。如在方所書店或Page One書店,很多讀者進店後會先拍照片。
一個現實是,目前中國口碑不錯的書店不多,購物中心選擇有限。比如,北京鴻坤廣場購物中心曾希望引進一家書店,但後者條件甚高,裝修及買書的費用都由商場支付,書店只冠以品牌並負責管理。
在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看來,書店之所以「獅子大開口」,固然是由於希望引駐書店的購物中心日漸增多,也是因為書店本身的營利能力仍然較弱。
據文娟介紹,選擇哪種類型的書店與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相關。在朝陽大悅城,「單向空間」對社會聲音、精神層面的吸引最被看重。
「有了它,消費者會獲得文化歸屬感。」她說,朝陽大悅城的主客群定位是25~35歲的新興中產及高知階層,「單向空間」傳達的人文思想、獨立精神等與之相符。
書店引來了哪些人
在張婧看來,書店對購物中心更重要的回報是非利潤的輻射性效應。
比如,2016年初,演員陳坤在Page One舉行新書《大宇宙》發布活動,吸引諸多粉絲、媒體到場和關注,對三里屯太古里也起到引流效果。
Page One與三里屯太古里項目的開放商——太古地產有限公司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除三里屯外,該公司在北京的另一個項目頤堤港也引入了這家書店。
除了較低租金、較長租期、裝修補助三大優惠外,一些購物中心舉辦活動時,也會「覆蓋」項目內的書店。
2015年聖誕節,三里屯太古里邀請了來自芬蘭、經專業認證的聖誕老人到商場作現場巡遊。他們在Page One與讀者也有互動交流、派送禮物。太古里還利用線上線下的媒體資源為Page One作推廣。
書店每年組織、參與活動的場次,不同商業體規定各異。大悅城對此沒有硬性規定,「只是雙方會不定期作非正式的交流探討。」文艷說。
目前,主要有兩種購物中心傾向引入書店。一種是主題化的,客群中年輕人或白領階層較多,精神文化需求高;另一種是較大的社區型超市,人們不滿足僅購買生活用品,書店的存在提升了消費層次。
「商場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調性,使引入的人流整體素質較高,同時也是項目內其他業態比較需要的客流。」王永平說。
對於購物中心來說,其經營是動態型過程,會不斷調整品類和業態,每三、五年是一個大的調整期。
而業態構成是有梯度的。書店與餐飲、兒童消費品等都屬於低租金業態,一般作為提高中心檔次、拉動客流的品類,會以相對較低的租金來培育。「先利用這些業態把客流吸引過來,再進行調整。」朱凌波說。
在王永平的觀察中,雖然商業地產對書店的認知較前幾年有了跨越式發展,但並非購物中心的必選。除調性的考慮之外,往往要在商業條件上作太多妥協。
「不僅租金低,而且要把面積放大到允許它經營盈利性商品,比如咖啡餐飲。」他對本刊記者說:「所以,書店現在都講究『打包』,否則租金全免也不肯進駐,說到底書店不是賺大錢的買賣。」
書店的謹慎
另一方面,書店也有自己的考慮。
「我們首先看商場對空間業態是否有很強的文化屬性的要求。」「單向空間」首席運營官張帆說:「慶幸的是,與前些年相比,多數商場都認識到文化業態的重要性。」
目前,「單向空間」在北京有三家分店,分別位於花家地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內、朝陽大悅城及愛琴海購物中心。其中業績最好的是朝陽大悅城分店。
在張帆看來,除了客流量較大這一因素外,大悅城對商場的運作與單向空間有相似之處。比如,不是單一地把商場定位成賣東西的地方,而是可以讓人們聚到一起交流互動。
雙方有很多合作。2015年大悅城舉辦「不朽的梵高」藝術展時,「單向空間」邀請藝術家趙半狄等作了一場匹配的文化沙龍;位於五層的「悅界」生活方式主題空間周年慶時,「單向空間」也組織、參與了環境戲劇、創意集市等活動。
Page One三里屯太古里分店則每月至少有三場簽售會,或作者、讀者、嘉賓的交流會和講座等,已超出開發商預期。
「依託於哪種商業項目,要看項目品質、位置、開發商資質,及整體品牌組合是否符合書店定位。」張婧說,三里屯聚集了大批的消費潮人,Page One恰好能為這些崇尚簡約、時尚、知性的消費者帶來一種創新的生活方式。
也有的書店擔心與購物中心共同策劃活動存在困難,如雙方需求不契合;做活動需要經費,但活動人流不一定能轉化成有效客流。
對此,朱凌波認為,購物中心對導流有兩種需求:一種是聚集人氣,只要把整體人氣「托」起來,即使階段性銷售額沒有提高,也活躍了商場氛圍。
另一種情況是,商場內其他文化消費的業態品類很多,只要不斷有人進入,就會產生喝咖啡、看電影等關聯性消費。
盡管邀約不斷,但張帆對拓展新店態度謹慎。除了精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復合性經營方式復雜,無法簡單復制連鎖。
「有書有咖啡有文創品,最主要還有那麼多活動,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拉低質量。」他解釋說。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主題型、體驗型的購物中心對實體書店垂以青眼。
但是,復合業態並非書店生存的萬能良葯,如何避免雷同、凸顯特色正成為經營者們新的考驗。
『貳』 購物中心日常運營和管理工作有哪些
1巡場管理
制定巡場路線、巡場管理制度,每周組織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集體巡場;巡場中發現的問題須立即解決。無法立即解決的,由營運部發《整改通知單》並跟蹤《整改通知單》的落實情況。對於超時限未解決事項及時上報主管領導處理;
• 營運部須每周對本周內的《日常運營巡視記錄表》中記錄的問題進行跟進解決並匯總分析,並將每月匯總分析報告抄報總經理。
• 《日常運營巡視記錄表》是巡場的現場記錄,該表單由營運中心存檔;
2開閉店管理
制定標准營業時間,嚴格執行統一的開、閉店管式理,包括員工進場、開店前准備、迎賓、閉店前准備、送賓、閉店管理等程序及要求。
3例會管理
開業後營運部須每日/每周組織商戶營業員/各店負責人召開會,會議內容包括通報最新指示與要求、營運狀況、注意事項、營銷企劃活動信息、問題通報及培訓等;
4現場管理
包括廣播、背景音樂時段播放、櫥窗、環境設施、貨品的品質、上貨補貨時段、店招設計等,均須嚴格規范,營業期間巡視賣場,應確保各經營商戶店招明亮,不可因省電而關閉店招電源;檢查櫥窗須保持整潔、櫥窗布置是否體現品牌風格和商品特色;是否能渲染店鋪商業氛圍等;
5物價簽管理
遵守本地物價部門的法律、法規;檢查各商戶是否明碼實價,嚴禁討價還價或欺詐顧客的行為;
6商戶出入貨管理
明確規定廣場內貨物運出的審批流程,必須持《放行證》出貨;明確規定各商戶垃圾傾倒的詳細要求,並做好監督檢查。
7特種行業管理
對於涉及餐飲、食品及食品加工、葯品、煙酒、珠寶、化妝品等行業的商戶,營運部須嚴格進行資質審核和備案,同時注意資質的年檢更新。
8客流導向管理
科學的人流導向設計來延長或增加顧客的駐留時間,提高各樓層商戶的營業額與提升商鋪價值的手段,也是開業後運營/二次招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9經營環境管理
• 依據季節性或日照時間確定各公共區域開關燈時間(工程部/營運部制訂),營運部在日常巡場中須關注照明的開啟狀況;
• 夜景照明管理:保證夜景照明達到設計效果,且開啟夜景照明時間不得晚於當地路燈開啟時間,遇節假日關閉時間延長30分鍾;
• 空調溫濕度管理:內場環境溫度冬天為18~20°C ,夏季22~26°C;
10客戶關系管理
租戶與MALL是唇齒相依、互為依存的利益共同體,開業後加強與商戶的溝通,與各商戶建立良好的關系,留住好的商戶,對經營困難的商戶在經營方面給予專業指導與支持。
方法與措施:
• 建立與主力店的月溝通會議機制,並形成完整的會議紀要;
• 每月召開商戶店長座談會,並形成會議紀要抄送總經理;
• 對商戶營業員的考勤進行管理,每月匯總反饋給各商戶;
•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優秀商戶」評選,並進行公示;
• 每月定期向各進駐商戶提供員工培訓及地方政府協調等服務.
11消費者關系管理
設立總經理信箱,接受消費者的意見與建議。總服務台人員須詳細記錄消費者提出的投訴及意見;每月對投訴情況進行一次匯總分析,形成分析報告,次月5日前上報營運中心。
12多種經營管理(開源創收)
• 多種經營主要指在商戶租賃區域以外的所有公共區域所從事的經營活動,旨在塑造廣場品牌、帶動人氣,促進商戶銷售。
• 多種經營點位設置區域包括室內步行街、室外廣場、廣場出入口、通道、樓頂、牆體、停車場、倉庫、電梯間等區域。
13優質顧客服務管理
對新錄用的商戶營業員進行不少於1天的營業員進場培訓。培訓結束後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培訓內容須包括:XX廣場經營簡介、商戶手冊、服務標准和行為規范、XXX營運管理標准等;
營運部每月須組織1次商戶營業員的素質與業務培訓;營運部門每半年進行1次「優秀營業員」評選活動,並予以通報表揚獎勵。
14商戶與品牌分析
按月度/季度對各商戶和品牌進行分析,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貢獻度、盈利能力、品牌發展趨勢、經營風險等;對不符合廣場定位、經營有風險的商戶,建立退、掉鋪預警機制,進行備選品牌和商戶的儲備。
『叄』 石岩哪裡有淘寶培訓淘寶美工石岩美工培訓淘寶開店培訓
石岩星城購物中心旁邊那就有一家「卓躍教育培訓」,專門培訓電腦方面的東回西,辦公,機械制圖答,平面設計什麼的,網上有具體地址。可以學淘寶開店,包括攝影,美工,運營優化一整套電商流程,老師是幾個年輕人,特別有耐心,而且不限學習時間,學會為止。
『肆』 購物中心的經營特點是什麼還有他的問題是什麼
對籠統的購物中心的具體分類及特點:
一、按開發商背景及購物中心經營管理的模式(包括自營的比例)分類:
1、物業型購物中心:又分A、物業型購物廣場SHOPPINGPLAZA/SQUARE/CENTER、B、物業型摩爾購物中心MALL。
A、物業型購物廣場:一般由大房地產商開發建在市中心黃金地段,實行的是租賃制。特點:面積一般在5至10萬平方米左右,由於面積還不夠大,故其定位還必須突出某一目標顧客群體,所以入駐的業態一般不齊備即業態業種的復合度不夠(通常定位於高端市場,大租戶以高級百貨為主,許多業態沒有引入),還稱不上真正的摩爾購物中心MALL。
B、物業型摩爾購物中心MALL:又稱普通摩爾購物中心MALL,普通摩爾的物業所有者一般不進行零售經營,而是將場地出租給專業零售商,委託專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實行所有者、管理者與經營者的分離。優勢互補,既可保證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使摩爾以一個統一的社會形象面對消費者,同時由於摩爾內的各零售商分別經營自己的產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經營風格。這種購物場所的組織和構造形式,包含著一種促銷思想,即要讓消費者在購物場所盡可能停留較長時間。普通摩爾購物中心MALL由大房地產商按MALL的要求設計開發建在市中心黃金地段或城郊居民聚居區,實行的是租賃制。特點:面積比購物廣場大許多,一般在15至30萬平方米左右;業態業種的復合度高度齊全,一般為全業態全業種經營。
但建購物中心容易,管理購物中心難。一個大規模購物中心的正常運行,首先要求事先策劃設計的成功。美國購物中心除了事先策劃外,還實行專業化的管理。管理主體可能是房產所有者,也可能是房產所有者聘請的專業化商業管理顧問公司。把購物中心管理簡單地視為物業管理或是商業管理都是錯誤的。它幾乎是一門邊緣學科,物業管理與商業管理的交織。購物中心管理者不僅要保證水、電、暖、空調等設備的正常運轉,周圍環境的整潔與安全,還應該知曉店鋪經營知識,為各零售商提供信息服務和有參考價值的建議,更重要的還在於進行統一的促銷活動,負責把顧客引進店中來。購物中心不是集貿市場,管理者也絕不是僅收租金的地主,他必須保證入租的客戶具有完美和大體一致的形象,從而保證他們能賺取理想的利潤,否則哪有租金給你呢!故很多物業型購物中心的經營管理方面由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負責。如台灣的多家購物中心(如京華城)就是聘請新加坡的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管理的。
物業型購物中心在東南亞的香港、新加坡等地發展的很多,其代表有:香港時代廣場、海港城、太古廣場、又一城,新加坡義安城NgeeAnnCity、萊佛士城RefflesCity、威士馬廣場(WismaAtria)、先得坊CentrePoint,菲律賓馬尼拉GLORIETTAPLAZA和香格里拉廣場SHANGRILAPLAZA,馬來西亞吉隆坡劉蝶購物中心(LOWYatPlaza)、燕美購物中心(ImbiPlaza)、樂天購物中心(Lot10),泰國曼谷世界貿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暹羅廣場(SiamCenter)、RiverCity、TheEmporium,台灣的京華城、中華城、台茂購物中心、廈門"SM城市廣場"。海外的著名SHOPPINGPLAZA/SQUARE一般都只租不售,以便保持購物中心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管理力度。
國內的代表有:香港九龍倉投資的:上海時代廣場、北京時代廣場,香港和記黃浦投資的:上海梅龍鎮廣場、北京東方廣場,香港嘉里投資的:上海嘉里不夜城、北京國貿中心。
國內的物業型購物中心除少數較成功外,很多面臨著三個困境。困境之一:客流不旺。諸多大城市開業的純物業型購物中心都面臨客流不旺的災難,走進購物中心給人以蕭條冷清的感覺,顧客象看畫展一樣瀏覽各個專賣店,真正掏錢購物的人不多,穩定的回頭客就更少了。困境之二:租戶難求。純物業型購物中心採用招租方式經營,就是開發商把店鋪或攤位出租給零售商。因而租金是開發商的重要利潤來源。要取得穩定而理想的租金,必須找到信譽好的零售商。但是,購物中心建成後常常遇到招商難題:期待的零售商他不來,而想來的又不想要。我國的專業店和專賣店本來就數量少、質量低,使購物中心沒有充足的選擇餘地。外國專業店和專賣店倒是成熟化了,但又不一定適合中國目前的消費狀況;有些雖然適應了,但在中國又不一定有營業執照。困境之三:管理乏力。購物中心裡常有上百個所有權獨立的零售商,應通過統一管理來樹立購物中心的整體形象。但是,購物中心的管理比百貨店管理難度大得多。面臨的問題諸如所有零售商是否接受統一收銀,是否接受統一營業時間,是否接受進行統一的促銷行動等。如果協調無效,就會損害購物中心整體形象,使顧客失去光顧的興趣。
2、百貨公司型購物中心:
由大型連鎖百貨公司發展或擴建而成。面積一般在10至15萬平方米左右,由於面積還不夠大,故其定位也還必須突出某一目標顧客群體,入駐的業種一般很齊備但業態的復合度還不夠(通常定位於高端市場,以自己的百貨公司為主,雖然百貨公司自身的超市一般也很大很有特色,但一般沒有引入大賣場、傢具城、玩具反斗城大賣場等業態),仍稱不上真正的摩爾購物中心MALL。但隨著百貨公司型購物中心不斷擴建及興建2館/別館等,不同業態也正被引入百貨公司型購物中心內,邁向真正的摩爾購物中心。如亞洲最大的百貨公司型購物中心--新光三越百貨台南新店,面積達16萬平方米,引進了幾乎所有的業態,已經稱得上真正的摩爾購物中心MALL了。
百貨公司型購物中心比純物業型購物中心有一定的優裕性。體現在百貨公司由於信譽佳、客戶關系多、營銷促銷管理水平高;故招租招商較容易,且業績一般也較佳。其代表有:台灣遠東百貨集團的大遠百購物中心、台灣新光三越百貨的台南購物中心和台北信義2館、東京高島屋百貨、漢城樂天百貨總店,內地的代表有:北京庄勝崇光SOGO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廈、武漢廣場等。
3、連鎖摩爾購物中心MALL:
由專業的連鎖購物中心集團開發並經營,特點:自營比例較高(50%至70%左右)。連鎖摩爾購物中心是指:由專業連鎖購物中心集團開發並經營,自營比例較高(自營百貨公司、超市、影城、美食城等),業態業種的復合度極度齊備,商品組合的寬度最寬深度最深,定位於家庭(全家/全客層),能滿足全客層的一站式購物消費和一站式文化、娛樂、休閑、餐飲享受的特大型購物中心。專業連鎖購物中心可解決購物中心的招租難題,可迅速實現購物中心的全面開業,且管理促銷的力度和號召力比普通購物中心高許多。對我國而言,由於國內的商品的品種和各類專賣店只有國外的30%左右,購物中心的招租就更難,所以專業連鎖購物中心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購物中心經營模式。但專業連鎖購物中心的經營管理的要求和難度比其他業態更高,且國內仍沒有出現專業連鎖購物中心;所以最好能引入外資的專業連鎖購物中心集團。如菲律賓的SMSUPERMALL集團(自營SM百貨公司、SM超市、SM影城、SM玩具反斗城大賣場、SM美食城)和ROBINSONS集團(自營ROBINSONS百貨公司、ROBINSONS超市、ROBINSONS影城、ROBINSONS玩具反斗城大賣場)、泰國正大集團的THEMALL集團(自營易初蓮花超市)、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屬下之百盛購物中心(自營百盛百貨公司和超市)。
2大問題:
困境之一:客流不旺。諸多大城市開業的純物業型購物中心都面臨客流不旺的災難,走進購物中心給人以蕭條冷清的感覺,顧客象看畫展一樣瀏覽各個專賣店,真正掏錢購物的人不多,穩定的回頭客就更少了。
困境之二:租戶難求。純物業型購物中心採用招租方式經營,就是開發商把店鋪或攤位出租給零售商。因而租金是開發商的重要利潤來源。要取得穩定而理想的租金,必須找到信譽好的零售商。但是,購物中心建成後常常遇到招商難題:期待的零售商他不來,而想來的又不想要。我國的專業店和專賣店本來就數量少、質量低,使購物中心沒有充足的選擇餘地。外國專業店和專賣店倒是成熟化了,但又不一定適合中國目前的消費狀況;有些雖然適應了,但在中國又不一定有營業執照。困境之三:管理乏力。購物中心裡常有上百個所有權獨立的零售商,應通過統一管理來樹立購物中心的整體形象。但是,購物中心的管理比百貨店管理難度大得多。面臨的問題諸如所有零售商是否接受統一收銀,是否接受統一營業時間,是否接受進行統一的促銷行動等。如果協調無效,就會損害購物中心整體形象,使顧客失去光顧的興趣。
『伍』 商業經營管理
重投總經理 朱桐彪 聲稱中投希望被看作普通投資者之一
2007年12月12日 13:27 來源:證券日報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重投公司」)總經理朱桐彪12月11日在2008年財經年會上表示,重投公司的目標是對股東負責,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此外的「多元化目標」比如政治、歷史、文化、地域等,並不是重投公司要考慮的。
朱桐彪表示,重投公司組建不久,備受各方關注,壓力很大。目前管理著200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這些資產是通過發債籌得的,年息約5%。重投首先要把債還上,要把約5%的利息掙出來。而從我國外匯投資歷史上看,還從未達到過這樣的收益率水平。所以,面臨的壓力很大。重投公司希望被看作普通投資者之一。
他說,作為重投公司的主要管理者,要對自己的股東、對國務院負責。使公司管理的這筆全民資產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是最核心的目標,而資產保值增值之外的「多元化目標」,比如政治、歷史、文化、地域等,並不是重投公司要考慮的。重投公司將遵循商業化、市場化的原則辦事,會是一個負責任的投資者,是類似主權投資基金的投資者。重投公司會對清潔能源、環境保護、普通百姓福祉保持關注,並願意做這方面的事。
重投公司還強調公司治理,朱桐彪說,「我們說的利益最大化是指長遠利益,不是短期。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使我們的利潤能夠有長期、穩定的收入,所以在這一點上對外投資也會更注重。」
對於外界提出的重投公司透明度問題,朱桐彪強調,重投公司將按照國際公認的、經過多年考驗的規則辦事。外界有人擔心重投公司會爭奪某些國家的戰略資源,雖然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以陰謀論揣度重投公司的商業化、市場化行為,這樣的思維是停留在冷戰時代。他認為,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信息披露就是重投公司的透明度標准。不可能什麼都公開,因為重投公司與其他投資者一樣,都是商業行為。
朱桐彪特別指出,他通過研究30多個國家的養老基金發現,大規模的基金能夠戰勝通貨膨脹的並不多。他認為,主權財富基金也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把主權財富基金看作「惡毒的」、「可怕的」基金是缺乏道理的。(冀遠)
『陸』 購物中心應怎樣運營管理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可從以下8大方面入手做好運營。
1.建立經營預警機制:
每天關注與走訪各商戶銷售狀況,對商戶的貨品款式(菜品)、價格帶、櫥窗美陳、營銷方式、員工服務等實際問題提供專業經營指導與培訓;每周或每月進行匯總分析,並根椐各業態、各業種商家的預警及時溝通與分析,把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
2.完善品類/品牌配置:
開業後商戶貨品適銷對路面臨考驗,此時要協助商戶經營調整,同時做好各樓層品牌調整預案:如現缺乏國內二線品牌女裝、日韓系女裝、女鞋女包、名表/配飾、品牌箱包或東南亞特色美食等。
3.進行二次招商儲備:
一個MALL開業後會有部分曾溝通但未能引進的優質品牌重新關注,利用開業效應,重新洽談,及進調整。建立區域品牌資源庫,利用商家答謝會或調研等,對符合項目定位的品牌,通過各種渠道與商家建立合作關系,以備未來及時補充。
4.樹立品牌:
第一年的重點是在項目所在城市或地區樹立項目的品牌與主題形象,將MALL的全新業態組合模式,在廣大市民心裡打上烙印。(策劃部以軟文介紹、形象包裝、主題活動、推廣等)
5.吸引客流:
巨大的客流造就MALL旺盛的人氣,旺盛的人氣匯聚強勁的商機,人流=錢流,一個MALL人氣鼎盛單廣告費年收可逾千萬以上。
6.營銷推廣:
制訂全年到每月或每周的具體營銷推廣計劃與費用預算,培養一批本地穩定的購物習慣和忠誠度高的目標消費群
7.財務目標:
一個大型商業中心或MALL往往少則投資逾數億多則10億以上,回收期一般需10年或以上更多,首年年度財務目標多少?分解到各部門的經營指標多少?明確運營成本如何控制、如何開源節能、開源創收來達成財務目標?項目開業後必須重視與解決的。
8.運營狀況評估報告:
開業3-6個月內,由營運部門依據經營狀況、市場調研報告、消費者調研報告等對MALL的定位和業態組合須進行全面客觀地評估。
注重日常運營管理工作
1.巡場管理:
制定巡場路線、巡場管理制度,每周組織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集體巡場;巡場中發現的問題須立即解決。無法立即解決的,由營運部發《整改通知單》並跟蹤《整改通知單》的落實情況。對於超時限未解決事項及時上報主管領導處理;
1)營運部須每周對本周內的《日常運營巡視記錄表》中記錄的問題進行跟進解決並匯總分析,並將每月匯總分析報告抄報總經理。
2)《日常運營巡視記錄表》是巡場的現場記錄,該表單由營運中心存檔;
2.開閉店管理:
制定標准營業時間,嚴格執行統一的開、閉店管式理,包括員工進場、開店前准備、迎賓、閉店前准備、送賓、閉店管理等程序及要求。
3.例會管理:
開業後營運部須每日/每周組織商戶營業員/各店負責人召開會,會議內容包括通報最新指示與要求、營運狀況、注意事項、營銷企劃活動信息、問題通報及培訓等;。
『柒』 什麼叫多種經營企業
你好,如果你想要了結的多種經營, 是指一個企業同時經營兩個以上行業的經專營策略,又稱屬「多樣化經營」。採用多樣化經營策略的企業,參與多種商品和勞務的生產和銷售活動。企業採取多樣化經營,首先需要選擇多樣化方向,即在何種狀態下選擇何種多樣化較為有效。如果你想要具體的了結這一塊的話可以 向您推薦一位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需要的話可以網路搜索一下,老師培訓的經驗還是蠻多的,建議你可以多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