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廣場 » 南安南翼新城購物中心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南安南翼新城購物中心

發布時間: 2021-02-27 12:40:58

A. 泉州南翼新城的介紹

泉州市南翼新城(安平區)城市規劃綜合研究之概念性城市規劃設計方案通過了市版城鄉規劃局權主持的評審。泉州南翼新城(安平區)城市規劃綜合研究規劃范圍涉及泉州城市南翼的安海、內坑、東石、官橋、水頭、石井6個鎮。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一心、兩帶、三組團」,基本上呈現「北部工業物流、中部綜合服務、南部港口服務」的空間格局。

B. 安溪大白瀨水庫有沒有最新消息啊

今天得到的消息是一定會建的了。
高峽出平湖。未來某一年,在安溪縣白瀨鄉與劍斗鎮的土地上, 或許一個碧波萬頃的大白瀨水庫將出現在青山綠水間,用當地人的話說,大白瀨水庫,其實就是我們泉州版的「三峽水庫」。(有關報道詳見2月24日《東南早報》a05《投資100億 建口「大水缸」》)

前天,安溪縣邀請省市兩級水利專家到白瀨鄉、劍斗鎮進行實地考察勘測,並於昨天召開大白瀨水庫前期籌建工作專家咨詢會。記者就大白瀨水庫的未來藍圖以及對當地的影響展開了采訪。

大白瀨水庫 具備天時地利

「解決本地水資源短缺問題,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從外地調水,二是開發本地資源,三是海水淡化。」省水利廳原廳長黃柏榮認為,作為整個晉江流域重要水資源之一,面積達3101平方千米的西溪,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至今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泉州市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黃柏榮認為,北水南調工程雖然也是為了解決泉州水資源短缺問題,但與開發大白瀨相比,開發本地資源建設大白瀨水庫具有「天時地利」條件,更凸顯本地優勢,且長久。

「在北水南調項目籌建過程中,我們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境內能不能自己建水庫?」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副院長何文興曾負責北水南調工程相關工作,他認為,根據「先境內後境外、先治污後通水、先節水後供水」的用水原則,大白瀨水庫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大白瀨壩初步選址白瀨鄉洋上。3月22日,記者隨同省市兩級專家實地考察壩址所選地:這是一個臨近現有小白瀨水庫大壩的地方,左側是王帽山,右側是園潭仔,所選壩址就在兩座山峰間最狹窄的地方。

「這里兩側山峰都是石頭,地質條件很好。」勘測過現場後,專家們紛紛表示,壩址所選位置正如一個壺口,而壩址以內,是無限大的腹地,因此,這里非常適合建成大水庫。

而建設水庫的一大難題在於移民。據悉,大白瀨水庫項目工程建設,涉及白瀨、劍斗部分村落。省水利廳原廳長陳國■和專家們建議,安溪縣需按照國家移民標准,需充分從村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城鎮試點工程建設,制定一個移民安置方案。

樞紐項目 供水防洪灌溉

省水利廳原總工吳家林建議,工程項目的名稱定為「安溪(大)白瀨水利樞紐」。吳家林認為,大白瀨水庫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個水庫,它應該是一個綜合利用的項目,「樞紐」二字相比「水庫」而言,內涵更為廣闊。

「大白瀨項目工程建成後,供水是它的第一功能,防洪、灌溉等是其次。但也非常重要。」吳家林介紹,過去,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極低,不到30%,而西溪流域水量充沛,大白瀨若能建成,這些水資源將得到有效利用,今後,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至少可達40%以上。

此外,目前安溪和南安兩地的防洪標准均為20年一遇,大白瀨水庫若建成,安溪、南安兩地防洪標准將可提高到50年一遇,泉州市區的防洪標准亦可相應提高。

擬規劃正常庫容6億立方米

泉州是一個缺水的大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100億立方米,以佔全省8%的水資源量養育了佔全省20%的人口,支撐佔全省27%的地區生產總值,水資源成為泉州第一戰略資源。

據悉,目前整個晉江流域僅在東溪建有一座大型水庫,即山美水庫。而流域面積更大的西溪在幹流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造成泉州市有限的水資源嚴重浪費。因此,專家認為,建設大白瀨水庫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位於晉江西溪下游,壩址擬選白瀨鄉洋上(即現有的小白瀨水庫壩址下游不遠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河道長度59.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06%。擬建大白瀨水庫庫容6億立方米,總庫容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匡算100億元。

移民工作與小城鎮試點改革結合

據規劃,對比閩江南水北調工程,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具有統一協調效率高、工程施工容易、建設速度快、避免長期負擔水費代價高昂等特點,同時可避免因跨流域調水引發的水資源、下游補償、施工建設征地等糾紛。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涉及安溪縣劍斗鎮、白瀨鄉的群眾移民搬遷安置,涉及移民人數約3.89萬人。

昨日,記者從安溪縣了解到,根據指導思想,大白瀨水庫建設項目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將與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的湖頭新城、龍門南翼新城的城鎮規劃結合起來,與劍斗鎮(老礦區)和白瀨鄉地質災害多發區群眾的搬遷工作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移民。

大白瀨水庫暢想 開發水上水下旅遊

按照規劃,大白瀨水庫建成後,部分村莊、公路處於淹沒范圍內。

據了解,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安溪縣白瀨鄉、劍斗鎮兩地的部分村莊將處於淹沒區內,當地一些村民將移民他處。

早報記者特地走訪了當地部分村民及劍斗鎮負責人,聽到了他們對未來的期盼與展望。

村民:期待水庫帶動旅遊

一條鄉村公路從白瀨鄉政府所在地蜿蜒十幾公里,進入該鄉上格村。茶園滿山坡,林木滿山頭,怪石滿山野,便是上格村的真實寫照。

在上格村,村民們泡茶聊天,談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大白瀨水庫」。50多歲的蘇聰明說,7歲那年,他就聽祖輩講: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相中了晉江西溪上游富饒的水資源,駐軍白瀨,意圖實施經濟掠奪……祖輩的敘說,讓蘇聰明對家門口日夜流逝的溪流,充滿了嚮往。

上格村位於白瀨鄉海拔450米,大白瀨水庫建成後,將使得原本山高路遠的上格村一下子在家門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造湖」。山林、茶園,加上原本所擁有的天然洞、奇石、古松等當地的王帽山風光,上格村的旅遊資源優勢一下凸顯出來。「和村裡所有人一樣,我期待著有生之年能親眼看著水庫建起來。」蘇聰明滿懷期待。有人對他說,水庫一旦開建,他可能要離開這里。「這樣也好啊,遷到城裡,我就去找一家工廠當門衛,一個月領幾百塊錢養老。」

雲溪村主任:早建早安排 村民希望成市民

「我們希望大水庫規劃建設早日定下來,這樣村裡也好因時制宜地安排工作。」劍斗鎮雲溪村委會主任鄭東說,當地村民都希望大水庫盡快建成,也改善改善目前的工作生活狀況。鄭東說,雲溪村是一個生態保存完好的茶村,除了茶園,還有大片的山林。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茶葉,人均收入上萬元。

自從建設大白瀨水庫的消息傳出後,村民對水庫進展都很關心。水庫的進展將影響著村裡的工作安排。比如,上周,村裡召集村民代表開了一個會議,就村幼兒園建設進行了討論。13個村民代表中11人希望緩一緩。畢竟,水庫建成,村莊被淹,耗資200萬元的幼兒園也就沒有必要建設了。

鄭東說,雲溪村雖然物產豐饒,風景優美,但畢竟是山區茶村,條件有限,如果建水庫,村民移民到城關,將從農民轉換成市民,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改善。當然,如果能將村裡的山林保存下來,繼續留給村民更好。

茶商:支持建水庫 希望安置合理

記者在安溪劍斗鎮區走訪了解到,一些村民、茶商表示,他們已知道建設大白瀨水庫這回事。「建水庫是大好事,我們都支持。當然,我們也關心我們的移民安置情況,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妥善解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陳有利是劍斗鎮東陽村村民。他在劍斗鎮區的公路邊開了一家茶店,生意不錯。提起大白瀨水庫,他說,建水庫是很好的一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對於他們茶商來說,移民不是大問題,他們到哪裡都可以做生意。如果搬遷到一個條件更好的地方,他們的生意也將有更廣闊的空間。

劍斗鎮:開發水上水下旅遊

一旦建設大白瀨水庫,安溪劍斗鎮受影響最大,按照規劃,需要遷移的村民達3萬人,16個行政村有8個村村民需移民他處。劍斗鎮黨委書記楊龍文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移民問題將得到妥善安置,並且,針對大水庫的建成,他們也有規劃:利用水庫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

楊龍文說,一旦水庫建成後,現有的劍斗鎮區和部分茶園將被淹沒,劍斗鎮將出現一個碧波萬頃的大湖泊。

據介紹,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劍斗鎮受淹的耕地將達8000多畝、林地9000多畝(包括茶園),需遷移村民3萬人(劍斗還有在外人口上萬人)。

楊龍文說,村民期待建水庫,因為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而且劍斗地區地質災害比較嚴重,村民們也都希望借水庫建設的機會,遷移他處生活;村民們還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移民後,大家可能享受到更好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服務等。

除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楊龍文認為,大水庫建成後,劍斗鎮的茶葉品質也將得到提升。

而更遠的設想是——「在大白瀨水庫投入建設前,我們開始規劃水下『獅城』,待大白瀨水庫建成後,輔以配套設施建設,水下旅遊則不再是夢!」楊龍文說,大白瀨水庫若建成,劍斗鎮將有8個村被淹,鎮區也在其中。「屆時,水面距離鎮區現所在地還有十幾米的水域空間。這部分空間如能充分利用,作為水下旅遊資源,定能吸引不少遊客。」此外,鎮里圳下村有天然溫泉,將溫泉引到海拔高的地方,建個房子,開門即是碧波萬頃的湖泊,屋後是茶園,青山綠水間,還有天然溫泉……

C. 泉州南翼新城會設區嗎

會成為一個小區。

D. 泉州南翼新城什麼時候能成立,行政中心在哪裡

泉南網 - 南翼新城六鎮泉州門戶論壇

E. 據說泉州要打造南翼新城,有關於這個地區六鎮的論壇嗎

泉南網 - 泉州南翼新城六鎮門戶論壇

F. 南翼新城的安溪縣南翼新城

南翼新城是安溪縣規劃建設的128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省小城鎮建設先版行先試的一個重要試點地權區之一。新城毗鄰廈門,區位優越。此次與上海豪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建設安溪縣南翼新城商務中心項目,佔地總面積4200畝,概算總投資60億元,主要規劃建設住宅、商務辦公以及部分政府行政辦公、基礎設施、動遷安置房、公共配套等設施。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南翼新城基礎設施配套,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推進南翼新城開發建設,促進安溪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7年,安溪縣啟動實施「回歸創業工程」,鼓勵引導安溪經濟能人回鄉投資興業,變「安溪人經濟」為「安溪經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引鳳歸巢」工作,以鄉情、友情、親情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和投資環境改善,動員在外安溪籍或在安溪學習、生活、工作過的各界人士,以資本回歸、人才回歸、智力回歸等方式,積極參與家鄉經濟社會發展。

G. 南翼新城的安溪縣擬投資百億元打造南翼新城

日前,來安溪縣計劃投資概算116億元源,全力打造南翼新城(龍門鎮,含官橋部分區域)。已基本完成「南城」總體規劃,確定並啟動重點建設項目32個,預計兩年內可基本撐開新城骨架。
安溪縣龍門鎮地處安溪南大門,毗鄰廈門經濟特區,是安溪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區域之一。該縣抓住「大交通」條件改善的有利契機,正努力把南翼新城打造成為承接廈門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
龍門鎮列入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後,安溪縣迅速調整思路,以建設一座新興生態城市的理念來指導規劃,突出溫泉生態旅遊功能,目標是把南翼新城建成宜居城市綜合體、閩南休閑商務區和海西生態健康旅遊新城。在功能布局上,整個新城規劃控制區面積擴至100平方公里,其中可開發建設面積57平方公里,規劃2020年城市人口規模22萬人,建設用地面積30平方公里

H. 泉州南翼新城的核心提示

規劃范圍東至泉州市中心城區規劃的外層快速路,南至海岸線,西至南石高速公路(局部至山邊),北至規劃快速路西南放射線。

I.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規劃

從國際宏觀態勢分析,2010年以來由美國採取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全球性流動性泛濫,這種流動性泛濫使得我國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資產市場風險不斷增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不斷增大,我國由此進入所謂「高匯率、高物價」時代,此種情形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十二五」經濟發展的走勢。具體到開發區而言,長期以來已形成的主要依靠生產要素驅動和外向型驅動的增長方式帶來嚴峻的挑戰,加大開發區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壓力。 從國內周邊地區發展態勢分析,作為「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委、省政府全力建設的平潭綜合改革試驗區已成為海峽兩岸合作交流的橋頭堡和接受台灣高端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對不斷深化交流的泉(州)台(灣)產業合作產生較大的沖擊。另一方面,隨著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至全境以及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的獲批,廈門經濟特區不僅在地域上與泉州實現無縫對接,而且得以在更大發展空間上優化重組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等主導優勢產業,加之開發區與鄰近的鯉城、晉江、石獅、南安等地長期存在的同質化低水平價格競爭,開發區產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更為嚴峻。周邊態勢的新變化對開發區發展提出新要求:
1、要加快轉型升級,即必須由傳統的生產製造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技術研發和品牌營銷延伸,率先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突圍」,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重塑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2、要推動增容擴區,利用國家級開發區的品牌效應開展飛地園區建設,突破空間規模狹小、土地資源短缺的限制,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2009年啟動的官橋園區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挑戰和機遇並存。開發區也面臨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泉州市將加快推動環泉州灣中心城區和南翼新城建設,而清濛園區與官橋園區又均處於中間樞紐地帶,戰略地位突出。開發區應科學謀劃,主動融入,敢於作為,力爭在全市的城市和產業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1、工業用地不足。清濛園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土地已開發95%以上,區內企業嚴重受制於發展空間不足。部分企業因發展空間受限而不得不選擇外遷,部分改制企業因項目用地不足影響了規模的快速擴張,進而影響了上市進程。另一方面,新建的官橋園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融資、安征遷、體制機制等方面困難較多。
2、現有產業類別過多。清濛園區匯聚了紡織服裝、體育用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機電一體化、工藝禮品等六大支柱產業,支柱產業過多,致使每個產業的規模不夠大,這不但分散了園區的資源,也限制了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更進一步地,園區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扶持力度較弱,發展滯後,限制園區企業的發展。
3、中高層人才引入難。開發區現有生活配套基本上以企業為單位進行,缺乏服務於中高檔消費群體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加之區內缺乏同等級的交流溝通,滯後於技術和時尚前沿,導致中高級人才「難引進、難留住」。
4、管理許可權下放不夠。管委會在許多方面尚不具備獨立的審批權,土地證、產權證等各項證照手續的辦理需要層層審批,嚴重影響了辦事效率;相比於其他同類的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授權級別過低,在地區協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都難以達到應有的質量和效益。 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突出三大目標、實現五項提升。
1、突出三大目標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升級服務中心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人才聚集高地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創新試驗平台
2、實現五項提升
●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優勢特色產業的集聚區
●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能力,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業創新發展的活力區
●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建設國有資產運作的試驗區
●全面提升統籌發展能力,建設社會管理服務的示範區 到2015年,主要預期指標是:
1、主要經濟發展指標
(1)實現工業總產值510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7.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工業總產值翻一番。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6.4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3.4億元,年均增長15%。單位土地工業產值40.8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44.6億元/平方公里。
(2)財政總收入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12.5%;力爭達到22.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財政收入翻一番。其中單位土地財政收入1.6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1.8億元/平方公里。
(3)「十二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金額100億元。
(4)年出口商品總值達7.1億美元(按海關統計口徑),年均增長10%。
(5)第三產業比重達到30%左右(按財政收入統計口徑)。
2、主要科技發展指標
(6)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
(7)規模以上企業寬頻接入率達到100%。
3、主要社會發展指標
(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低於泉州市同期水平的5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以上。
(9)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清潔生產企業水平,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率達到100%。
(10)全區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均達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