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廣場 » 泰國唐人街有購物中心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泰國唐人街有購物中心

發布時間: 2021-02-25 00:36:04

㈠ 泰國有哪些五金零售超市

泰國很少像中國遍地來都是五金臨售自。。如果有需要買家裝 五金之類 可以去曼谷的唐人街一帶看看 或者去Homeproo 看看 一般大型購物商場的都有 專門賣家裝五金 小到螺絲 大到傢具 都可以買的到 或者你直接告訴我 你想買什麼東西 我幫你看

㈡ 泰國代購去哪個地方購物合適

是隆路-蘇瑞旺斯路-帕蓬:

是隆路(Silom)是曼谷的主要商業心臟和動脈,和蘇瑞旺斯路(Surawongse)平行,而帕蓬路(Patpong)則橫向在這兩條主道之間。除了眾多的專門商品店和精品店以外,這個區域也有著名的Central和羅賓森的百貨商場分店和另外的幾個購物廣場。街道兩旁的貨攤眾多,特別是著名的夜市場帕蓬路。

是隆-Mahesak-新路:

是隆路會連向新路(New Road),新路和昭披耶河平行而向,有著名的購物店,包括寶石和金銀首飾店,而Mahesak路就是寶石貿易的中心,還有東方廣場和河畔城市商業區。

Phloenchit - Rachadamri :

在這里有Central,Sogo,Gaysorn購物廣場,Isatan,Zen,泰國旅遊局免稅店,Amarin廣場,半島廣場和許多豪華商店,世貿中心,還有相當重要的,Narayana Phand Pavilion,這個泰國全部地區的正宗手工藝品中心。

素坤逸路 :

像是隆路一樣,素坤逸路是曼谷市內的主要的商業中心,常常的主道,兩旁掛滿了商店路標,精品店和現代購物廣場。

巴吞南-佩徹布里路 :

這個地區的中心點是巴吞南市場,這是曼谷最大的成衣衣物最大的批發市場,同時也是種類最多的一個中心。

邦蘭普區 :

這里緊挨這綠玉佛寺,大皇宮和各類的寺廟,這里有活躍的市場,最多的是衣物商品的出售。

唐人街 / 中國城 :

在Yaowarat路和Sampheng車道上的,是曼谷的唐人街,布滿了大量的金店,還有附近的兩個傳統購物點:「竊賊市場」(復製品或盜版貨品)以及 Phahurat布料市場。

翟杜翟周末市場:

周末市場位於翟杜翟公園,在威法瓦迪高速公路的附近,靠近國內機場,在星期六和星期日開放,是曼谷的一個有名的地標,你可以從這里買到一切的東西,從穿著的衣服到盆栽的植物,是購買者和低價商品獵人的天堂。

拜約克大樓:

這是曼谷,也是泰國最高的一座大樓,在大樓的下面,是一個有名的服裝批發中心。

Pinklao-Nakhon Chaisi路:

這個區域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在南部公共汽車總站的旁邊。

拉查達披色路:

這是曼谷的一個發展中的商業區,有羅賓森百貨商場和各類進出口辦公室和陳列室和出售點等等。

曼谷國際機場:

在這里提供泰國的高級貨物商品,多種類的商店讓您有一個非常廣泛的選擇范圍。

㈢ 曼谷唐人街的形成

1782年暹羅國遷都曼谷後,居住在大王宮現址附近的華人遷移到現在耀華力路和石龍內軍路一帶。幾百容年過去了,這一地區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區。雖然沒有現代化的大型購物中心,但大大的中文招牌,掛滿黃燦燦、沉甸甸金飾品的金店和充塞著各種干鮮果品的雜貨店洋溢著濃厚而古樸的商業氣氛。這座富有華夏風採的名副其實的「中國城」,長約2公里,矗立在泰京城西,由三聘街、耀華力路、石龍軍路三條大街以及許多街巷連接而成。它是老曼谷的街區之一,已有近200年歷史。這里的房屋大都比較古舊,但商業卻異常繁榮,經營者幾乎全是華人、華僑。濃郁的潮汕風情,是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潮洲話在這里通行無阻。曼谷市內華人很多,大約有50多萬。 唐人街的大街小巷、店鋪比比皆是,它不僅是華人居住的典型社區,也是一個工商業十分繁華的熱鬧市場。唐人街最為顯眼和突出的是金鋪、珠寶店、鍾錶店、中西葯房、中國士特產店、中國食品店、名酒店、中國餐館,真是一家挨一家,讓您看得眼花繚亂。

㈣ 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唐人街」,有怎樣的特色呢

"唐人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最近幾年在國內紅極一時的電影《唐人街探案》很多人也都看過。其實“唐人街”就是指早期華人移民海外聚居的,相對比較固定的“華人社區”。本來英文直譯應該是“中國城”,但為什麼現在我們都叫它“唐人街”呢?主要是因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唐朝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太深遠。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泰國首都曼谷旅遊?對曼谷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在泰國曼谷,有這么一條著名的“唐人街”嗎?你覺得為什麼曼谷“唐人街”上的大部分當地華人都已經幾乎不會說中文了?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還想到曼谷"唐人街"去走走看看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㈤ 曼谷購物哪裡好

Chatuchak公園來周末市場 這是曼谷的一個著名自的市場,在這里您可以買到任何東西,
0從衣服到盆栽植物——是喜愛逛市場和喜歡討價還價淘寶的人的天堂。
Silom-Mahesak-新路 這里有很多寶石和珠寶商店,還有以優質古董商店和定期拍賣著稱的河畔城購物中心。
Silom-Surawong-帕蓬 曼谷的商業中心,有許多特色商店、精品店和購物廣場,商品繁多。還有許多街邊貨攤,最著名的是帕蓬夜市。
Ploenchit-Ratchadamri 這里有許多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包括中央百貨公司(Central World Plaza)、
蓋桑購物中心(Gaysorn Plaza)、崇光百貨公司(Sogo)、Central Chidlom和有著許多商店和飯店的半島購物中心(Peninsula Plaza),
以及暹羅中心(Siam Centre),有許多時尚精品店的探究中心(Discovery Center)。

㈥ 東南亞最繁華的唐人街在什麼地方,當地用什麼語言交流

眾所周知,外國最多華人聚居的地方應該是東南亞了,而東南亞最繁華的唐人街,非泰國曼谷莫屬。曼谷的唐人街聚居了大量的華人,但這里交流最普遍說的語言卻不是普通話,而是廣東的潮汕話。

㈦ 泰國唐人街多少人

泰國曼谷唐人街來(China Town),自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市區西部,是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其規模及繁華程度,在東南亞各地的唐人街中,堪稱魁首。
這座富有華夏風採的名副其實的"中國城",長約2公里,矗立在泰京城西,由三聘街、耀華力路、石龍軍路三條大街以及許多街巷連接而成。它是老曼谷的街區之一,已有近200年歷史。這里的房屋大都比較古舊,但商業卻異常繁榮,經營者幾乎全是華人、華僑。濃郁的潮汕風情,是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潮洲話在這里通行無阻。曼谷市內華人很多,大約有50多萬。

㈧ 曼谷唐人街的簡介

曼谷唐人街
英語名稱: China Town of Bangkok
遍布街區的是數以千計各種商號,懸掛著醒目的中文招牌,經營來自中國和當地生產的商品。食品店、酒店、百貨店、雜貨店、鞋店、工藝品商店,比比皆是,但最多的是金店,門面雖不大,但裝飾得富麗堂皇,據說曼谷金店的70%分布在唐人街。精品商店出售的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知名產品,貴州的茅台酒、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北京同仁堂的丸葯、漳州的片仔癀、重慶的天麻等中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出售華文書報的書店、報攤,也有潮州戲院,國語影院等。
唐人街至今保留著典型的中華傳統文化和華人社區習俗的特點,店鋪前都供奉著福、祿、壽三位官人像,門上、門旁匾額,對聯往往寫的是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等吉祥語。凡來曼谷的中國人都喜來此一游,而外國人也因唐人街有中國名特產而慕名而來。 大王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至八世王宮,又稱故宮,是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最壯觀、規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宮,現仍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活動。庭園內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
唐人街最大特點是店鋪招牌林立,其中最顯眼的是金店。全長不到兩公里的耀華力路上,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金店,門口豎著巨大的招牌,櫃台里陳列著金光閃閃的首飾和黃金製品。曼谷70%的金店都在唐人街。與北京不同的是,這里的金飾是一堆一堆擺在那兒,透出一股豪氣,彷彿在賣白菜,讓顧客不自覺地也跟著大方起來。
曼谷唐人街與曼谷城同時誕生,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現在已成為繁華商業區。這里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巷稱演說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政府,動員華人為祖國出錢出力的宣傳地點。故稱演講街。

㈨ 國外有哪些唐人街 都分布在哪裡

1、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唐人街坐落在雄偉繁忙金融商業區的一角,格蘭特大道(Grant Avenue)和布希街(Bush Street)很有中國的味道。牌樓門框上方有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牌樓之後,就是唐人街了。

2、日本橫濱

橫濱唐人街被譽為「中國名菜飯館街」,有「食的天堂」美稱。日本人常常來這里享受中國美食。

3、加拿大溫哥華

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各種中國美食、購買物美價廉的紀念品、走訪中國風濃郁的中山公園,還可以觀看多彩的文藝表演。

4、澳大利亞悉尼

悉尼唐人街坐落在悉尼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靠近最豪華的商業中心---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5、英國倫敦

倫敦唐人街由一條大街和幾條橫街組成,地理位置極佳,距女王住的白金漢宮、首相官邸所在的唐寧街以及鴿子廣場都不遠。

(9)泰國唐人街有購物中心擴展閱讀

唐人街,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聚居的地區。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

美國最大的「唐人街」在舊金山。舊金山的「唐人街」始於1850年前後。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華工初來異國,人生地疏,言語不通,因此他們便集中住在一起,團結互助,休戚與共。起初,他們開設方便華工的小茶館、小飯鋪,接著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漸形成了華工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