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贏在購物是傳銷嗎
一、行政法規意義上的「傳銷」:
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內發展容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
二、刑法意義上的「傳銷」:
組織領導傳銷罪,是指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行為。(《刑法》)
『貳』 怎麼贏利
很明顯,你們同行業內的對手在搞「價格戰」了。搞定這種情況,方法很多,你不用擔心,最重要是保持冷靜的頭腦。給你一點自己的淺見吧。
1.拼資本。你如果有足夠的錢,就打硬仗,降到對手無法承受的底線。案例很 多,簡單點說。他賣1000元的東西,你只賣500元甚至更低。他沒有了銷售額就有可能餓死。他有一百萬儲備資金,你有一千萬,那油盡燈枯的一定先是他。
2.逆勢漲價。原材料漲價,你的產品相應也長。拿汽車作比方,賓士為什麼比一般車賣貴得那麼多,卻還那麼好賣和受人追捧。因為板材等的質量不一樣,不但安全,而且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就是附加值的重要性。等等
我也就是想起什麼說什麼吧,總之,
碰到災難第一個想你的客戶,第二想到你的員工,其他才是想競爭對手。見招拆招,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是比問題多!
『叄』 請問阿里巴巴 淘寶網贏利模式是什麼,它是如何贏利的
「2002年,阿里巴巴要贏利1元,2003年,要贏利1億人民幣,而2004年,每天利潤100萬。」2002年4月,正值互聯網寒冬,瘦瘦的馬雲向記者表示,「我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阿里巴巴找到了自己的贏利模式。」
「好的商業模式一定得簡單,阿里巴巴現在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收取會員費。」馬雲用3年時間實現了當初的目標。據阿里巴巴內部透露出的數據顯示,2004年,阿里巴巴凈利潤6億人民幣。不過馬雲仍不願細講自己的商業模式,怕透露了營收的真實情況。
記者采訪獲悉:阿里巴巴上的會員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供應商;一種是誠信通會員。
「中國供應商」服務主要面對出口型的企業,依託網上貿易社區,向國際上通過電子商務進行采購的客商,推薦中國的出口供應商,從而幫助出口供應商獲得國際訂單。其服務包括獨立的「中國供應商」賬號和密碼,建立英文網址,讓全球220個國家逾42萬家專業買家在線瀏覽企業。目前,中國供應商的會員費是6萬-8萬元/年。
「誠信通」更多針對的是國內貿易,通過向注冊會員出示第三方對其的評估,以及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誠信記錄,幫助「誠信通」會員獲得采購方的信任。誠信通的會員費是2300元/年。
據阿里巴巴自己披露,截至2005年5月,通過阿里巴巴注冊的中國供應商有1萬家,誠信通會員注冊用戶接近10萬家(2004年底,阿里巴巴上中國供應商的數目為8000多家,而誠信通會員為6萬家)。以此估算,阿里巴巴年營收應接近10億元(其中誠信通每年應收會員費為2.3億元,中國供應商每年應收會員費最高為8億元)。
中國供應商以及誠信通會員除了容易獲得買家信賴外,還擁有企業信息的優先發布權,以讓客戶更快找到企業。「關鍵在於阿里巴巴必須保證企業的網上身份與真實身份相符,並建立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讓大家在一個相互信任的環境里賺錢。」馬雲說。
「保證誠信的方式有5方面,即第三方認證(企業資信調查機構提供信用認證,認證的內容包括工商部門的合法注冊記錄,業務授權等);網下的證書和榮譽;阿里巴巴活動記錄;會員評價;資信參考人。」馬雲表示,「中國電子商務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誠信問題,這一整套體系就在於確保解決誠信問題。」
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除了付費的中國供應商和誠信通會員,阿里巴巴上面還活動著免費的中國商戶480萬家,海外商戶1000萬家;去年通過阿里巴巴出口的產品總值為100億美元,以浙江永康地區為例(全球最大的滑板車供應地),當地企業有70%通過阿里巴巴出口;其中有不少企業出口超過千萬美元。
「當這么多人都能通過阿里巴巴賺錢,阿里巴巴也應該賺些小錢。」2002年,正在為阿里巴巴尋找未來的馬雲表示。
至於阿里巴巴是否會上市去融更多的錢,2004年,馬雲曾向記者表示,「阿里巴巴至少得將年利潤做到10億元才會上市。」
「阿里巴巴的業務沒有彩信、網路游戲等政策風險,而且出口是國家鼓勵的行業,阿里巴巴上市能獲得比新浪、盛大更高的市盈率。」軟銀中國一位前高管評價。
目前,新浪的市場盈率約為30倍,盛大與網易的市盈率均為35倍。
免費淘寶圈地
阿里巴巴在B2B領域賺得的利潤使得它能夠養得起一個目前只花錢的「孩子」,即阿里巴巴旗下的客戶間(C2C)交易網站淘寶。「淘寶還是個孩子,雖有發展空間,但現在重要的是培育。」馬雲這樣說。
阿里巴巴2003年創辦淘寶,當年7月對淘寶注資1億元,2004年7月再次宣布對淘寶注資3.5億元。
在中國C2C市場,淘寶的競爭對手eBay顯得更為財大氣粗。2002年3月,eBay向易趣注資3000萬美元,成立eBay易趣;2003年7月,eBay再次對eBay易趣注資1.5億美元。
C2C網站的收費來源,主要包括交易服務費(包括商品登錄費、成交手續費、底價設置費、預售設置費、額外交易費、安全支付費、在線店鋪費),特色服務費(包括字體功能費、圖片功能費、推薦功能費),增值服務費(信息發布費、輔助信息費),以及網路廣告等。
eBay易趣的贏利模式是向用戶收取店鋪費、商品登錄費、交易服務費等費用。普通店鋪月租費原為50元/月,去年5月份下調為35元/月;而商品登陸費則因商品類別、價格的不同而不同,最便宜的登錄費為0.8元,而較貴的,比如汽車、摩托車等超過2000元的商品的登錄費為8元左右。
「與世界級的競爭對手同台,才能顯示自己的實力。」馬雲說。而他顯示實力的方式就是淘寶的免費策略。
淘寶目前對所有的商戶實行免費,馬雲說:「淘寶3年不收費。中國的C2C市場還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免費模式更利於跑馬圈地。」
馬雲的免費策略能圈到地嗎?
艾瑞咨詢(iResearch)2004年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上拍賣市場上,eBay易趣的注冊用戶為950萬,淘寶網上的注冊費為400萬,一拍網注冊用戶約40萬,其他拍賣網站注冊用戶約10萬。
報告還顯示,2004年中國網上拍賣市場總共約4250萬件商品,成交率約為40%,總成交量約為1700萬件,成交金額為34億元。其中eBay易趣的成交額約為22億元,淘寶成交額約為10億元。
而按淘寶提供的數據,在2005年第一季度,淘寶的成交額為10.2億元,易趣成交額為1億美元,淘寶首次反敗為勝。
「除了與淘寶提供的本土化服務有關之外,也與淘寶免費政策有關。」馬雲這樣解釋淘寶後來居上的原因。
「有些用戶為了逃避eBay易趣的成交費,在eBay易趣發現所需貨物後,並沒有用eBay易趣的安付通支付,而是選擇了淘寶的支付寶,這使有些eBay易趣用戶實際上成為淘寶用戶。」阿里巴巴一名員工說。
支付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公司針對網上交易而推出的安全付款服務,支付寶作為信用中介,在買家確認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寶替買賣雙方暫時保管貨款。
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2月24日,淘寶網有79%的在線商品交易接受通過支付寶交易。
淘寶如今的免費模式是對阿里巴巴模式的復制。阿里巴巴在收費之前,經歷了長達3年的免費期。
馬雲表示:「那時候,阿里巴巴是花投資者的錢,心裡只有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淘寶現在燒的錢一部分來自阿里巴巴的贏利,另一部分也來自投資者,同樣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因為阿里巴巴就是一個例子。」
「淘寶還會繼續堅持免費,現在還是收小錢的時候,還是跑馬圈地的時候,阿里巴巴不急。」馬雲說。
『肆』 贏在購物是傳銷組織嗎
一般傳銷復組織的特徵有制投資購買產品承諾高額回報,拉人入伙也有高額分成,誇大產品功效等等,你可以根據其特徵進行分析,現在傳銷也變化花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不要相信會有天上會掉餡餅的好事,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就可以避免掉入傳銷組織。
『伍』 贏在購物發展那麼快…積分強紅包,投資是騙子傳銷嗎…
我看是騙人,紅包早就不能搶了
『陸』 「贏利」與「盈利」和「營利」的區別
「營利」、「贏利」、「盈利」有什麼區別?
「營利」、「贏利」、「盈利」這三個詞語不僅發音相同,詞義也極容易產生混淆。學術界及出版界一般對這組詞亦有不同的區分和用法。
一般解釋:「營利」指主觀上謀取利潤,如「營利性活動」、「以營利為目的」等。指某組織是謀取利潤的組織,應寫為「營利性組織」。「贏利」跟「盈利」的意思相同,都是指「獲得利潤」。工具書上一般傾向於作「兩者是一對異形詞」解釋。然而用哪個為好呢?工具書的意見並不一致。從使用的情況看,兩者用例數量相差很大。具體兩者用哪個,可依據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據。就三詞而論,我們首先應區分意思——主客觀,其次區分異形否,這樣就較好掌握了。
具體解釋:把「營利」解釋為「謀取利潤」是正確的。然而很多人「望文生義」,把「營利」的「營」理解為「經營」,這就未免不準確了。「營」在這里是「謀取」的意思。韓愈《送窮文》中「蠅營狗苟,驅去復還」,還有我們常說的「鑽營」一詞,用到的都是「營」的「謀取」的意思。很多人喜歡把「非營利」寫成「非盈利」,如有這樣一段聲明:「本站為非盈利的個人網站……」這種用法實則是錯誤的。「營利」有兩個近義詞——「牟利」、「謀利」,說的都是「謀取利益」。有關「牟利」與「謀利」的區別則可參見博主的另一博文,此處不再贅述。
「贏利」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扣除成本獲得的利潤,二是指經營所得。第一種意思,古漢語里也稱為「贏」,如《戰國策•秦策五》:「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第二種意思,只是說收益增加,未必有利潤。《商君書•外內》:「農之用力,最苦而贏利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盈利」,《現代漢語詞典》說「同『贏利』」,把「贏利」和「盈利」作為一對異形詞來看,作簡化處理;然而仔細區分開來,兩個詞的意義還是有些許差別的。「盈利」的近義詞是「紅利、盈餘」,反義詞是「虧本、虧損」,可見,「盈利」只有一個意思,就是「收支相減之後的利潤」。
就上述兩種不同的解釋來看,我們該如何掌握這組詞呢?!綜合以上兩種解釋,我們可把這三個詞簡單作如下理解:「營利」就是「謀利」,以賺錢為目的,未必賺到錢;「贏利」指賺到了錢,然而可能虧本,也可能盈餘;「盈利」指扣除成本,還賺到了錢。由此,我們在具體區分詞義時就可較好掌握了。
『柒』 贏在購物誰知道
我是淘寶純買家,牛仔褲尺碼最關注。還有彈性,
另外會就價格會方面也許會還價
另外就是運費,有沒有貨。如果大小不合適能不能退呢。
良品相對質量有保障的。
『捌』 微信里購物全返多返購物平台是怎麼盈利的
你好,肯定是可以實現盈利的。據說一個是大數據。因為用戶使用的越多,那麼獲得的一個用戶數據就會很詳細。再一個就是現金的積累。可以干很多事情的『
『玖』 贏利、盈利、營利的區別
一、贏利、盈利、營利表達的意思不同
贏利表達收益有增加,但是未必有利潤專,即在收益增加的前提下有可能屬虧本,也可能盈餘。
盈利表示有盈餘而不存在虧損,即在扣除成本的前提下,還賺到了錢。
營利就是謀利,表達了最終的目的是賺錢,但最終未必能賺到錢。
二、贏利、盈利、營利的側重點不同
贏利和盈利強調的是結果或事實上的一種狀態,即是否的盈餘,而不強調過程。
營利強調的是一種目的或理想,側重經營的過程,而不管結果是獲利還是虧損。
三、贏利、盈利、營利使用的場合不同
贏利和盈利主用使用在公司企業等場合,體現的是博弈後的結果或採用的手段。
營利主要是會計用語,強調企業賬面的利潤盈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