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淘寶店鋪優惠券和商品優惠券有什麼區別
最普遍復的介紹:店鋪優惠券:店鋪通制用,不針對單一產品使用。商品優惠券:可針對全店產品使用,也可針對單一產品使用。
特點是什麼:優惠券首先都是商家設置的,有使用時效的,過期之後就作廢了,不能再使用。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一個店鋪有10件商品,領取店鋪優惠券後,這10件商品下單都是可以抵扣優惠券的面額。但是商品優惠券只能是商家設置的對應寶貝才可以使用,領取後,但是你下單的是另一個商品,是不能自動抵扣的。
其它含義:兩種的優惠券,都是商家為了提高銷量而設置的。
⑵ 淘寶特價版上面顯示的價格是到手價還是優惠券
淘寶特價版上面顯示的價格是優惠價,就是你買到的那個價格
⑶ 淘寶優惠券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普遍的介紹:優惠券是商家設置的,主要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商品,專提高商品的銷量屬。優惠券的一些信息也都是商家自己編輯的,例如:優惠券的面額,使用的時間等等。優惠券又分:商品優惠券和店鋪優惠券。
特點是什麼:優惠券領取之後,也都是會過期的。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例如,在淘寶裡面看中一件商品,在售價是138元,店鋪裡面可以領取10元的優惠券,領取之後,就可以省下10元。
⑷ 淘寶上,買家使用淘寶官方的滿減優惠券,賣家有損失嗎
有。淘寶還不如美團,人家美團和商家比例承擔優惠券的金額。淘寶是一分錢都不出,全額讓商家承擔
⑸ 淘寶優惠券和滿減活動的優劣對比,究竟哪個好
三人在X餐廳吃飯,酒足飯飽結賬。訂單金額為126元。
優惠計劃一:老闆直接說,一共126元,零頭給你們抹了吧。下次還來咱家哦!
優惠計劃二:顧客說給我們便宜點吧經常來的。老闆說利潤薄沒辦法便宜,只能送您一瓶大可樂。
思考:哪種優惠計劃更能讓顧客感覺佔到了便宜?
分析一:實物增強顧客認知感受
抹零頭的動作在「支付痛感」之前,對於顧客來說,很難感知到優惠,這更像是結算前的一種算賬方式。
送可樂雖然也在支付前預知,但結算後的實物能持續帶給顧客一種得到贈品的感受。
且實物贈品將有概率延展後續故事性。比如帶回寢室會有同學詢問怎麼買個這個,繼而展開對店鋪贈可樂的話題,減免比折扣更能讓顧客感知到優惠。
分析二:抓住消費者「惰性」心理
例:開業營銷的場景下,地推宣傳單
優惠計劃一:持宣傳單進店消費滿100元享受本訂單8折優惠。
優惠計劃二:持宣傳單進店消費滿100元享受立減20元優惠。
看上去一模一樣的優惠,顧客視角卻更偏向計劃二。人們天生攜帶「惰性」,相對於100*0.8的折扣優惠計算,人們會更容易感知減免20元的優惠信息。
且因新客無法斷定該店鋪消費水平如何,不知道吃這么一頓需要花多少錢。所以顧客對於此類營銷,一定選擇「優惠價值」更容易感知的那個方案。
這時候或許有人說「不對啊,我們這里的顧客對折扣比較敏感,對滿減不怎麼感冒。」這是因為在外賣平台上的商品是餐品,餐品具備可以快速計算性價比的屬性。
通常比較常見的餐品,顧客都對它的價值有自己的認知。相較於滿減需要高定價進行大力度減免的多一步演算法,折扣可以直接展示一個接近或低於顧客心理客單價的價格,所以折扣在此類情況下會更具備吸引力。
分析三:巧用「限時性」折扣
具備「限時性」的折扣,才對顧客更有吸引力。
折扣通用場景:
1、顧客對該商品具備較為清晰的價格認知;
2、顧客對該商品有強烈購買慾望但因價格原因而擱淺購買計劃,需要一個購買理由激活購買計劃。
舉例說明:
對蘋果手機了解的顧客會知道它的價格,這時某店鋪對蘋果手機進行打折促銷會吸引很多人購買。但該促銷手法對於不了解蘋果手機價格的顧客就不太有效,即使這些顧客在此段時間有更換手機的需求。
我們想要一件阿迪達斯運動款的鞋子,這明顯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消費行為,它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這時很多人會暫且擱置購買計劃。但一到雙十一此類促銷節日。無論是阿迪達斯鞋子,還是耐克衛衣,又或者是奢侈品包包。這一系列被擱置的購買計劃都被「折扣優惠」而激活。
即便促銷節日實際上並不會真的大幅度讓利。但顧客認知中,錯過了這一次活動,再想以優惠價格購買需要等待很長一段周期才能迎來下一次「大促」。
所以可知,折扣活動一定要具備「限時性」。如何限時?那就必須為折扣活動准備充分的理由,這樣的折扣才會讓顧客感知到緊迫感。
分析四:顧客對於「溢價」的承受力
滿減和折扣哪個好?取決於顧客對溢價的承受能力 。為什麼很多城市都流行滿減?顧客依賴滿減嗎?
首先商家端,滿30減15的力度,其實不是5折。也許只有6-7折,因為滿減需要訂單金額達到滿減門檻。
商家可以通過門檻設置,將價格體系設置成無法完美達到滿減門檻。例如無論怎麼湊,要麼是29元無法達到門檻,要麼是32元超出門檻2元。這時我們可以依靠這個思維,將滿減力度做的無限大,只要原價仍處於顧客可接受范圍內。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地區流行折扣有的地區流行滿減的原因。
這與消費水平有密切的關系。顧客對於溢價的承受能力強,滿減就更受歡迎;顧客對於溢價的承受能力弱,折扣就更受歡迎。
另一方面,商家也會因為商品的溢價能力來決定是走滿減還是走折扣。
可以這么理解,折扣活動會讓顧客優先注意折扣價格然後和心理預期價格對比;而滿減活動會讓顧客優先注意滿減門檻給他的第一印象中的優惠力度,這之中他還會關注你的商品是否具備原價的價值感。
分析五:抓住價格敏感客群
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可以採用滿減和折扣配合著來的方式。
現在外賣平台上有非常多的顧客,不關注商家是滿減還是折扣。看上哪個就進入下單頁面進行客單價對比,怎麼便宜怎麼點。
應對這部分顧客,大多商家選擇的方式是:折扣作為價格標尺,滿減作為下單方式。
就像去星巴克點一杯星冰樂,無所謂價格的顧客通常點購適合自己飲用量的杯型,價格導向嚴重的顧客通常點購最小杯或者最大杯。
當然這僅僅是舉例說明價格導向用戶的心理狀態,實際運用中仍有非常多的技巧可以優化滿減梯度實現提單價提利潤。
⑹ 淘寶特價版上顯示價格是優惠券是什麼意思
淘寶特價版顯示價格是優惠卷兒是什麼意思?就是它那個都是說那個價格都是說用完優惠券之後的價格。
⑺ 淘寶上組合優惠是怎麼
淘寶已於2018年5月24日3點開始,將優惠方式由「遞進式門檻」變更為「平行式門檻」
目前淘寶存在店鋪滿減、店鋪優惠券、購物券這幾種優惠方式。
統一以原價優惠價格計算是否符合門檻,平行疊加。
舉例: 一家店鋪某商品原價100元,滿100-30,優惠券滿100-30,購物券滿80-30
最後10元買了100元商品。
(優惠價格不能超過總價,不然會取消一層優惠, 比如,滿減活動、優惠券和購物券都是100-40,滿100就只能-80,不能100減120)
平行順序是,店鋪滿減、店鋪優惠卷、品類購物卷、購物津貼
商品原價:什麼是商品原價
如圖所示,雙11狂歡價才是雙11當天商品的原價
但是有一種情況 要按其他價格算原價
關鍵詞【限時優惠】俗稱「飄紅」(為什麼叫飄紅,因為限時折扣機制剛出現時,「限時xxx元」這句話是紅的的,雖然現在改為黑色,但這一說法延續了下來。看著買了券的店鋪一家家飄紅無疑是大促期間每個垃圾佬最心痛的事。)
當出現限時的優惠,全部按限時的價格來計算 如圖中是509.15元
如果還有其他促銷 包括滿減、優惠券、購物券、或津貼
滿足門檻的情況下仍可以疊加
重點 限時間不能以原價為門檻
舉例某商品價格100,前5000名或限時五折,也就是50
只能按照50這個價格計算
那麼,怎麼確認,商品有折扣 且不是限時折扣
如下圖,當看到,促銷,滿X件打Y折時,這種就是可以疊加的
如商品總價201元,促銷2件5折,優惠券199-100,則最後價格=201/2-100=0.5元
還有第二種情況,點領券後,沒有折扣區 也沒有出現限時價格
但是主圖寫了第二件0元,或滿2件打5折
下面列舉可能出現的情況
①拍下立減,如商品50元,拍2件100元,拍下立減50元,多拍只減50元(不能倍增)
②拍下立減,如商品50元,拍4件200元,拍下立減100元,多拍多減(可以倍增)
③拍下原價,到貨反差價(這個要具體問客服才知道)
④找客服領券後,拍2件 實現第二件0元
⑤客服還沒修改折扣,10號晚上最後檢查一下
可能突然就成限時價格了
好多商家都會有貨返,滿減,前N件N折,第二件0元,
做好作業前做好問下客服是滿減還是貨返(店鋪內都有機器人,回復個「打折」一般都會顯示了),第二件0元是否限購。
0點搶的時候優先搶有前N件N折,再來就是前N分鍾N折的,後面再慢慢來收拾那些前2個小時的。
其實貨返也不會很差,都是按實付金額返的,也相當於在原價基礎上打個八九折,希望大家也別為了那點錢糾結,早日買到實惠且剛需的東西才是重要的
最後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如何簡單計算疊加後的價格。如圖商品原價40.3,滿2件打5折
直接拍5件,則原價總價為201.5元,之前多次發過【聯合利華立頓旗艦店199-100店鋪券】,201.5顯然到達了優惠券199元的門檻,所以到時總價為201.5*0.5-100=0.75元
以上為不使用津貼的情況,如果使用津貼,拍6件,原價總價為40.3*5=241.8。津貼每滿400減50,相當於減去原價總價的1/8,即0.125倍,所以最終到手價為241.8*0.5-241.8*0.125-100=-9.325,訂單中任意一件商品最終實付價格為負數,則會砍去一層優惠,所以無法使用津貼。
如果使用津貼,拍7件,原價總價為40.3*5=282.1。津貼每滿400減50,相當於減去原價總價的1/8,即0.125倍,所以最終到手價為282.1*0.5-282.1*0.125-100=5.79
所以在湊津貼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
以昨天在群里發的,持續很久看只要群都能隨便買到,幾乎人手一張的創福康199-100券為例。店內2件5折專區有原價98和160的商品,各拍一件,用原價400-258=142元的商品湊津貼,疊加津貼到手
(98+160)*0.5-(98+160*0.125)-100=-3.325,顯然津貼是不能使用的,所以要用更貴的湊單商品降低津貼分攤在創福康上的金額。
如果用200元商品湊津貼,津貼按比例分配,則有50*258/458=28.2元會給到創福康,最終到手價為258*0.5-28.2-100=0.8元。
⑻ 如何在淘寶上買到打折優惠的東西
下載一些有優惠券抄的軟體,網路一下,襲哪些具有優惠購物的券app軟體大把,很多app裡面購物都有優惠券的,而且裡面的產品來自不同的網站的,你可以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最實惠的產品。同一個產品,在裡面都有優惠卷的。
⑼ 淘寶店鋪的打折優惠即將到期,如何操作繼續延續下去還是需要等到期後再重新打折哦請大神告知,謝謝
答非所問,我來吧
店鋪優惠券設置的時間到期了,店主可以在原計劃里修改結束時間,使活動繼續;
商品優惠券設置的時間到期了,無法修改結束時間,只能新建一個商品優惠券。
如果有用,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