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優惠多多 » 7月1日後優惠車價格嗎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7月1日後優惠車價格嗎

發布時間: 2021-02-09 22:32:58

㈠ 七月一號買車新規會便宜嗎

這個新政對價格方面沒有影響,不過據說不會再加價提車了。

㈡ 7月1日之後車子會降價嗎

沒有規定降價日期,一般廠家不會全部集中到同一天降價的,建議多比較,多看看,總的來說,降價是大趨勢。有幫助,請採納

㈢ 七月一號以後買車真會便宜嗎

目前還沒有,也沒見車市有什麼大的降價行為。

㈣ 7月1日購車新政策對購車有影響嗎

7月1日買車新政策:對消費者將會有哪些影響呢?
2017年7月1日起新《辦法》將正式實施。那麼,新《辦法》的實施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將會有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買汽車 可以不選「玻璃房子」
十幾年來,「漂亮的玻璃房子」——汽車4S店是絕大多數汽車消費者購車的唯一渠道,不管是在網路看車還是在車展上看車,最終,絕大部分消費者都要去4S店買車、提車。但在銷售管理辦法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未來4S店為主的賣車模式將會被打破。以後,既可以出現一店出售多個品牌的汽車大賣場、汽車超市;也有可能未來在蘇寧、國美這種實體店面里,甚至在越來越多離你很近的消費場所內,都可以輕松去實現買車。
此外,新《辦法》強調了「共享型」和「節約型」兩個關鍵詞,也就是對於之前覆蓋度比較小的地區可以採用共享、節約的方式,一店多品牌銷售汽車,這將更好釋放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對於汽車的消費潛力。
影響二:對銷售保險、金融、配件等進行「松綁」
新《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供應商、經銷商不得限定消費者戶籍所在地,不得對消費者限定汽車配件、用品、金融、保險、救援等產品的提供商和售後服務商,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服務、召回等由供應商承擔費用時使用的配件和服務除外。
經銷商銷售汽車時不得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或者強制為其提供代辦車輛注冊登記等服務。
購車的過程中,汽車經銷商常會出現軟性捆綁銷售保險、金融和配件等行為,從而給消費者帶來購車成本增加、或者優惠無法兌現等問題時,遇到以上情況,都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反應和求助。
影響三:經銷商想說加價不容易
新版《辦法》中還明確提出,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准,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加價、加裝飾、店內強制保險,動輒長達幾個月的排隊等車,在當前的車市中,緊俏車型的加價行為相當普遍,而新《辦法》的規定,進一步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高達上萬元的加價費終於要畫上句號。

㈤ 7月1日汽車價格到底會不會大降

只要超過10萬的車,不管做的再好,消費者就憑一個品牌就把中國品牌否定掉了,很少有消費者會認認真真的對比下,進口車、合資車、自主品牌的用料、做工、技術、質量。都是聽說中國品牌差就認定中國品牌差了。

2015年進口車紛紛降價的目的是讓老百姓知道現在進口車、合資車是有多暴利,以前說中國進口車價格高是中國那300%的汽車進口稅造成的,但是汽車進口稅早就下調到42%了,可是進口汽車價格一點沒變。並且合資車還一再加價減配,力圖性價比與進口車一致,甚至低於進口車,逼中國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進口汽車。
商人終究是商人,對於商人來說,一件東西他賣100萬能銷量好絕不只賣99萬,甚至還在想著怎麼賣150萬,哪怕成本只有10萬。
中國汽車只有在10萬以內的這個低利潤的價格區間有市場,還能有點微薄的利潤。只要超過10萬的車,不管做的再好,消費者就憑一個品牌就把自主品牌否定掉了,很少有消費者會認認真真的對比下,進口車、合資車、自主品牌的用料、做工、技術、質量。都是聽說自主品牌差就認定自主品牌差了。

汽車整車生產除了配件、調教,還要做的任務就是裝配,所謂的做工差距就是在裝配這個環節,先進的裝配技術要靠先進的高度自動化的汽車生產線來實現,這樣的生產線建設一條,造價就是幾百億上千億。這些是10年前的中國汽車企業做不到的,但是近5年來一家接一家的中國汽車企業做到了

㈥ 7月1日汽車新規對價格有影響嗎

7月1日起,全國汽車商業險改革全面實施。繼前兩批省市試點改革後,北京等18個省市第三批實施商業險改革也陸續改革完成。保險新政策對我們來說,有什麼重要變化?今天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有句話叫人固有一死,車必有一修。修車用什麼錢?地球人都知道,用保險的錢(我說的保險指商業險)。2016年7月1號,全國車輛商業險就開始變成新價格和新系統了,改變的地方非常多,跟大家講一些最直接的事情。?第一件事情也是大家最關心就是價格。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了,新政策的原則就是出險次數少,或者是沒有,保險折扣應該是比以前高,保險更便宜。你要保險出的多,也可能比以前貴的是一塌糊塗,翻倍都是有可能的。咱來算算,按之前的政策,比如說你在2015年人保買的商業險,出險一次,那麼今年的保費最低優惠是7折;?如果在2015年出險了兩次,那麼最低的保費還是有折扣的;如果是三次呢,木有優惠;四次呢,也就上浮25%到30%左右。新規規定,出險一次,第二年就取消優惠,出險兩次,上浮25%,5次以上直接翻倍。假如你的新車保險是5000元/年(全險),只要出兩次險(無論是撞了法拉利還是被樹枝蹭),就會變成第二年的6250元!如果出了了3次險,直接7500了!5次,10000元!是不是很心疼啊!總之你開車越平安,越守規矩,保費就越便宜。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感覺好像不去撞一下,把保費用掉,把車子重新做做漆。就感覺錢都丟在水裡了,白花了。現在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鼓勵大家能夠遵紀守法的開車,實實在在給大家便宜保費。有些省市(比如江蘇、北京)還將將交通違章記錄和保費系數掛鉤,違章越多保費越貴,大家開車還是要小心。那麼除了這個之外還增加了一項新的保費計算標准叫做車型風險。什麼是車型風險?舉個例子,如果你買的是台保時捷911,保費肯定比賓士S級要貴。憑什麼?兩台車新車價格也差不多。因為你是跑車,跑車就是拿來跑的,經常會開的快,出險風險比較大。還有就是根據車型的零整比來算,有些車型零整比非常可怕,車子拆開來當零件賣的錢,可以買5台整車。比如買輛賓士A級,20多萬,買個大眾帕薩特也是20多萬。這兩個車子,發票價格一樣,投保時間同一天,你去同一個營業廳去新車保險,價格就不一樣。為什麼??因為賓士配件貴。以後我們在選車的時候,尤其是想買經濟實惠的車子的時候零整比也要考慮考慮,它直接影響到新車的保費。???價格講完了,第二件事情講一些服務方面改變。給大家講幾個最關鍵的,之前,有一個險叫第三者責任險,你撞到了別人,別人受傷了,你可以賠人家錢,或者撞車賠車錢。但是比如說不小心撞到了自己家裡人,保險公司覺得這個是騙保,是不理賠的。在新保險裡面,直系親屬是可以按照第三者賠付的。還有一種情況,天有不測風雲,我們經常會碰到冰雹、台風、暴雪等自然災害,造成車損和人傷也能獲賠。如果賠付碰到老賴這個很糾結的問題,新政策總算對代位求償做了明確的規定。基本上,保險索賠有三種情況,直接向責任方索賠,向責任方的保險公司索賠。最簡單的法,是自己的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然後授權自己的保險公司,去向責任方追償,這個叫代位求償,這個機制被正式的確立下來。其實以前,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替你代位求償。但是有時候情況特殊,比如你豪車被人家撞了,對方要賠個500、800萬,碰到老賴或對方乾脆跑了。保險公司說,這種case我們是不接的,我們沒有能力幫你來代位求償,你讓我墊那麼多錢,我保險公司也沒有那麼多錢。?現在的話不管什麼情況,代位求償必須執行。總的來說,我們日常使用中的刮刮蹭蹭和老賴的問題,找自己保險公司就可以了。以這個,可以去評判我們保險公司的服務好壞,我覺得這個還是對我們廣大車主方便了不少了。?給大家總結一下,車子出險少,享受的優惠就會實實在在的多。車子像以前這樣,每年要搞個兩三次保險費,油漆做一做,大燈換一個,以後不要干這個事情了。這個大家在選車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一下零整比的問題。代位求償,現在找自己保險公司,一個電話,輕松搞定。新政策對於我們廣大車主來說,總體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老老實實開車,守規矩的人保費可以越來越便宜。保險公司的服務呢,到反而是不降反升,我覺得這還是挺好的。?但是有一些朋友也會說,你出險次數多了,那保險費不就是貴了嗎??商業保險本來就是一種市場行為,保險公司都是要賺錢的。而對於我們整個社會來說的話,就是應該好人、守規矩的人,他的成本和付出越來越低。不講規矩的、經常喜歡破壞規則的人,他的成本會越來越高。我覺得在什麼行當都是這樣,我們汽車也應該是如此的啊。?

㈦ 2019年7月1日後買車是多花錢還是少花錢

一分錢一分貨。七來月一日以後一部源分地區實施國六標准,那國五車肯定降價促銷。同樣的車(同品牌同配置),國五價格低一些,二手保值率也低,報廢時間縮短了!國六車價格高一些,保值率也高,報廢時間延長了。你自己選。

㈧ 汽車7月1日新規定影響車價格嗎

從新政策執行開始,沒看到車價有太大的浮動,跟原來價格相差不大的。

㈨ 每年7月一號過後車險價格就不優惠了嗎

不是的,優惠沒有了,價格會有點變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