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怎樣
①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乘用車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未來十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加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國家也將繼續出台有利於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加之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增加,預計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②我國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近年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知名汽車企業逐漸涌現,汽車生產核心技術和新技術逐漸為國內企業所掌握,出口規模逐年擴大,我國已經具備了向汽車製造國轉變的基礎。為了實現轉變的目標,我國必須首先形成多家規模化、集團化企業,兼並重組勢在必行,自主品牌必將成為政府未來大力扶持的對象。隨著近期整車及汽車零部件支持政策的陸續頒布,未來行業的發展重點著重體現在加強自主品牌企業技術開發力度;鼓勵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可望逐步擴大,技術實力也會迅速提升,中國的汽車市場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③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對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造成的空氣污染也日益嚴重。受益於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出,未來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行業將是新的投資增長點,也是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貳』 汽車以後的發展趨勢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而未來的汽車產品也會在人工智慧的方向越走越遠。如果將來汽車繼續發展,你會想到哪些方向呢?那麼就簡單介紹一下未來汽車產品的七大發展趨勢吧。
一、無人駕駛 想必大家在電視電影中經常看到「無人駕駛」,當然現在國內外的汽車行業之間也在這方面繼續努力,無人駕駛的汽車將會是顛覆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當然現在雖然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出現,但是它要徹底大眾化,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
二、人工智慧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高速發展,如果要發展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因素,當然人工智慧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核心,它可以讓汽車的服務及體驗感大大加深,讓你充分體驗到科技的力量。
三、智能互聯 據調查,有90%的消費者在未來購買新車時會選擇智能互聯汽車,因為智能互聯汽車可能會是未來汽車領域的一種潮流和時尚,而智能互聯是汽車在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可以避免車輛間的交通事故的出現。
四、車載資通訊系統 2017年新型車輛有60%以上安裝了該系統,充分說了該系統的前景,車載資通訊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行為,並且可以提供車險保險和車輛駕駛時間和地點的相關信息,導致經銷商對車載資通訊系統十分的看中。
五、車間通信連接 未來的出行肯定是將科技完美融合,避免車輛碰撞和緩解交通堵塞是汽車的一個面臨的挑戰,而最新出現的V2V技術則可以幫助到大家,車輛能夠和智能交通信號燈實現信息交通,從而准確地制定行駛的路線。未來,升級版的V2X技術會更加全面和強大地出現。
六、感測器 感測器可以監視和操控車輛,是自動駕駛的技術基礎,像雷達、攝像頭、超聲波等均屬感測器,而這些設備的目的就是讓車輛在出行時保證車輛的安全,減少車輛的維護成本,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七、大腦到汽車技術 可能有人覺得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全是只能操控那我們買車就沒有體驗感了,當然。車倆也會出現大腦到汽車技術。摒棄傳統的操作,利用特殊裝置探測駕駛員的腦電波,從而達到用意念去駕駛汽車。
『叄』 車險價格競爭的趨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汽車保險的現狀及前景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汽車消費的增長必將帶動汽車保險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按照入世協議我國將逐步開放保險市場,中國汽車保險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成為我國汽車保險業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通過論述我國汽車保險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就以上問題展開論述。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帶動了車險業的蓬勃興起,迅猛膨脹的汽車消費者群體同時也構成了車險消費者的龐大隊伍,成為日漸壯大的車險業務主要消費對象,推動了我國車險市場的快速成長,承保車輛數量激增。我國將進入汽車擁有率迅速上升時期。截止到目前,車險業務已經超過財產保險業務的60%,承保車險涵蓋國內外各大汽車製造商的所有車型。可以預計,隨著我國汽車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的持續高速增長與更加緊密結合,車險市場必將成為今後發展潛力極大的市場。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汽車大國,機動車輛保費佔全部財產保險業務如此之高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與機動車輛總值占整個社會資產份額的比例也是不相匹配的。我國機動車輛保險費佔全部財產保險業務比例之高,說明我國財產保險市場及財產保險體制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是財產保險市場發展緩慢的症結所在,同時也制約了汽車保險市場的發展速度。汽車保險是我國財產保險中份額最重的一項,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的汽車保險業也將迎來一個黃金期。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保險已經歷了若干次的大規模調整,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國絕大部分汽車保險還在遵循以過失責任為基礎的汽車保險制度。在以後的改革中,加大以無過失責任為基礎的汽車保險制度勢在必行。總之,我國汽車保險與汽車王國美國相比較,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保險市場國際化趨勢的日漸增強以及國內保險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我國交通責任強制險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汽車保險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綜合國內外汽車保險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各主要發達國家汽車保險種類和保費的具體計算方法雖不盡相同,但也有規律可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發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比如許多國家都實行汽車保險自由費率,保費計算既「隨車」也「隨人」,而且還「隨地」,除了第三方責任險為強制保險,其它多為自願投保等。這些經營之道都很值得尚處在發展時期的我國汽車保險業參考借鑒。下面就我國汽車保險存在的問題具體來分析。
我國車險市場尚處於市場發育期,法制建設滯後,行業自律缺乏,風險防範和市場監管能力薄弱,存在許多嚴重問題。在我國,投保意識的極度薄弱,這點與汽車保險較發達的美國是不能相比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因素的存在,國內機動車輛的投保率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就全國機動車輛的社會擁有量和投保比例最高的北京市而言,投保率不到50%,而發達國家機動車輛投保率都在80%以上。我國車輛保險投保率低除了汽車保險種類少、保險公司的服務跟不上以外,對機動車輛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社會上的新聞媒體等也很少宣傳車險的知識、法規等,更少介紹國外的先進經驗。除了車險以外,其他財產險的承保佔比都在逐年下降,就是汽車保險也是保險增幅趕不上國民經濟增長比例。我國農村有40%的車輛是任何險種都未投保,而中國農村的道路狀況又較差,事故頻發,一些農民因為沒有保險,一旦出險,不是傾家盪產就是因禍再度致貧,還有些人雖然參加了保險,但是總想少保幾個險種,即使出過險也得到過賠償,但下次保險仍然是心存僥幸。鑒於這樣一種心態,中國的保險事業在短期內仍然會舉步維艱。在我國,出來首當其沖的投保意識薄弱外,接下來便是保險品種貧乏,保險費率單一的問題。在國外,機動車輛保險合同內容和保險費率都由各個保險公司自定。因此,保險商品種類很多,其費率也是靈活多變的。而我國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和附加險條款及其對應的費率由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制定,很少有車型差別,更沒有地區差別,如汽車、電車、電瓶車、摩托車、拖拉機、各種專用機械車、特種車均適用機動車輛保險條款。隨著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保險主體不斷增加,成分也更復雜,保險行業的附產品,如經紀人公司、公估公司、代理公司等,都將隨行就市,紛紛成立。對於這些眾多企業,保險監管部門必將採取一視同仁的監管政策,在市場競爭中對國有保險公司的扶持和保護也將逐步減少,外資公司的范圍和領地也將從沿海向內地延伸擴展,保險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能也逐步過渡到以償付能力為中心的鬆散性監管,這樣一來各家保險公司就會從價格競爭變為實力競爭,誰的實力強,誰的生存空間就大,而一些小的保險公司就有可能被兼並、改制。因此,現行的監管策略如不及時調整,一旦市場完全放開,國內保險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特別是汽車保險,由於長期的無序競爭和差異監管,車險價格已降到各家保險公司所能承受的最低點,如不是企財險、責任險等險種支撐,估計所有的國內保險公司都入不敷出,而這些效益險種在兩年後也許會像車險一樣,成為非效益險種,因此保險監管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後的監管方式對各家國內保險公司也是一個挑戰。由於外資公司有較強的流動性和靈活的用人、分配機制,對優秀的保險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國內保險公司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特別是從事車險業務的人員將會成為外資公司的首選目標,因為他們不僅有豐富的國內保險工作經驗,而且車險業務不僅在國內保險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額,同時車險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系統業務,既需要有長期積累的經驗,還要擁有豐富的社會客戶資源,因此這部分人員的跳槽將給國內保險公司帶來很大的沖擊。
『肆』 線上購車的方式是不是將來購車的趨勢
現如今,許多廠家會與平台方進行合作,通過B端向市場進行輸出,在實際的交易版過程中,線上售車起到權最主要的作用則是引流,以平台作為展示渠道,線下門店作為服務支撐。不過就目前的消費觀念而言,即使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強的90後,在選擇購車時依舊會到門店進行查看,線上購車短時間內是無法打破傳統4S點所形成生態壁壘。或許等00後長大了,銷售方式才會發生根本轉變。
『伍』 現在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
中國的汽車維修,感覺前途極為光明,中國汽車產銷量最近瘋狂增加,但是因為都是新車,壞的並不多,維修量也不大,但是將來會需要大量的維修技師
『陸』 汽車後市場發展趨勢
汽車後市場,龐大而復雜。如要細分,大概可分為汽車安全防盜市場、影音導航市場、裝飾改裝市場、車載電子電器市場以及汽車美容養護市場等。
無論從前景、規模還是利潤來分析,都顯示行業發展尚存無限空間,有數據為證。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銷售達到了849萬輛的規模,超過了日本550萬輛的總銷量,位居全球第二大市場。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分析認為,2008年中國經濟仍將維持高位運行,全年GDP增速將達到10.5%,這是支撐2008年汽車產銷增長的一大因素。
汽車產銷量的持續增長,是汽車後市場持續放大的原動力。
有預測說,2010年汽車後市場的總規模將超過4000億產值。目標是否誇大暫且不論,眼前的事實是,國內汽車保有量已超過5200萬輛,汽車市場仍處於快速擴張期。
再來看看利潤,整個汽車後市場行業的平均利潤達40%-50%,而個別細分行業則高達100%到200%的利潤。雖有業內人士辯解稱,實際利潤並沒有預測高,但不可否認,汽車後市場已成繼整車銷售之後又一個「聚寶盆」。
以裝飾改裝市場為例,統計數據稱,我國10萬元以下的車輛在汽車裝飾用品方面的投入平均支出3867元,選擇汽車用品的檔次相對較低;10萬-30萬元的車輛,車主的消費能力較強,能夠承受起高價位的汽車用品。目前60%以上的私人高檔汽車車主有給汽車做外部養護的習慣,30%以上的私人低檔車車主形成了給汽車做養護的觀念,30%以上的公用高檔汽車會定時進行外部養護。
在一個成熟的國際化市場,汽車美容業是汽車產業鏈中的主要利潤來源,一般占據50%-60%的比例。在中國,汽車美容業的利潤一般在40%左右,據專家介紹,汽車製造業投入的1元錢,將會帶動售後消費24元-34元。
這個行業,成就了不少商戶的財富夢想。門檻低、利潤高,受利益的誘惑,行業一度呈現技術含量偏低、惡性價格戰、誠信形象差、品牌意識淡漠等不健康現象。
針對目前汽車後市場行業市場空間大、經營混亂這一現狀,有專家提出,品牌規模化連鎖經營將成為主流。隨著市場整體趨於理性,行業的資源整合也迫在眉睫,而外資的蜂擁而入,在帶給本土企業危機的同時,也有利於引導整個行業走向規范和國際化。
博弈升級
有10%的利潤,資本蠢蠢欲動,20%的利潤,資本開始大量湧入,50%的利潤,資本已經兵戎相見了,超過100%的利潤,資本就六親不認了。汽車後市場的發展,似乎也應了這個論斷。
但真正能在中國汽車後市場上淘到真金白銀的,只有兩類人,其一是市場的先行者,其二是有雄厚資本支撐的的投資者。據悉,眾多的風險投資都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不容小覷。
有一點可以肯定,要在汽車後市場的金礦中有所斬獲,必須從一慣的仿冒向自主創新、提升技術水平發展,銷售渠道需從傳統的集貿型市場向現代服務業業態發展,國外汽車後市場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大趨勢。
博弈汽車後市場,外資與本土企業互不相讓,也各有市場。中國市場的復雜性決定了消費層級的混亂,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程度也不一。但從目前來看,在品牌建設方面,外資企業顯然占盡優勢。
固特異,在中國的700多家零售店已經擺上了杜邦、殼牌、德爾福、輝門的產品。固特異希望在2008年之前,實現輪胎銷售收入只佔到零售店的25%,剩下的75%來自汽車服務。其對手米其林也在去年簽署了類似的零售合作協議,米其林的名單上包括江森自控、BBS、立中和Hunter。
在連鎖領域,殼牌已大張旗鼓地將汽車快保品牌「捷飛絡」引進中國,而「博世專業維修」則早已在中國擁有了超過300家的網路店,另外,已進入中國的還有德爾福、輝門和通用汽車的AC德科,以及日本澳德巴克斯和黃帽子。
一些中國本土企業也在往品牌方向發展,但截至目前,叫得上名的品牌並不是太多。
同時,在汽車用品行業,國際品牌遭遇的中國式尷尬仍在繼續:被仿冒。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高利潤率的刺激下,仿冒國際名牌是條捷徑,盡管這是一座獨木橋。在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汽車用品市場,各種冠以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遍地開花,讓消費者無法判斷。
業內人士分析,「正規軍」和「游擊隊」爭搶蛋糕、各自為營的局面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但是,終有一天,這一局勢隨著行業的成熟將成為歷史。
展會洗牌
促使一個行業步入健康、有序的軌道,相關的行業論壇和展會必不可少。但近些年,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浮躁之風,在經濟利益和各種不為人知的目的驅動下,一些展會也變了味。
不可否認,展會本身的優越性無可比擬,一個活躍而國際化的開放式交流平台,有助於展示科研成果、探討先進技術,讓參觀者對同類企業和產品有一個直觀的比較和判斷,間接促進所處行業的發展。
「行業正逐步走向規范,展會也一樣,含金量高的展會是一個行業不可或缺的,展會同樣需要創建品牌,以凈化行業空氣,那些只以贏利為目的、搞形式主義卻沒有太多實際內容的展會,其生存空間將越來越狹隘,直至被行業淘汰。」雅森國際展覽公司總經理謝宇表示。
然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個被業界認可的展會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
行業正處蛻變期,專業化的細分市場是出路,行業展會同樣需要細化。「汽車後市場是一個過於泛泛的概念,把所有產品一股腦的搬到同一個展會上,讓參觀者有種在集貿市場的感覺,經銷商也難以捕捉目標客戶。」謝宇說道。
基於此,2008年,雅森國際做出了細分展會計劃。第一個是汽車用品展,每年兩度舉辦「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一屆在北京舉辦,一屆選擇其他城市進行巡展。第六屆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將於2008年3月7日在北京舉辦。
第二個是汽車電子展,每年一屆,首屆將在今年8月15-17日在上海舉辦,展品涵蓋汽車影音、汽車電子、汽車通訊、安全防盜等。第三個是改裝車展,每年兩度舉辦中國國際改裝汽車展覽會,同期舉行改裝汽車評選大賽和國際汽車改裝行業高峰論壇。改裝展會2008年的主展在北京,巡展地為福州。
同時,雅森國際醞釀舉辦羊剪絨源產地交易會,聯手河北省南宮市,用3-5年的時間培育大規模、專業、有影響力的羊剪絨和毛氈專業展會。
任何一個行業,都將經歷從無序到有序,從混亂到規范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監控,市場調節和企業自律多管齊下,才會最終呈現大家都願意看到的局面。
『柒』 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而未來的汽車產品也會在人工智慧的方向越走越遠。如果將來汽車繼續發展,你會想到哪些方向呢?那麼就簡單介紹一下未來汽車產品的七大發展趨勢吧。
一、無人駕駛 想必大家在電視電影中經常看到「無人駕駛」,當然現在國內外的汽車行業之間也在這方面繼續努力,無人駕駛的汽車將會是顛覆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當然現在雖然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出現,但是它要徹底大眾化,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
二、人工智慧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高速發展,如果要發展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因素,當然人工智慧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核心,它可以讓汽車的服務及體驗感大大加深,讓你充分體驗到科技的力量。
三、智能互聯 據調查,有90%的消費者在未來購買新車時會選擇智能互聯汽車,因為智能互聯汽車可能會是未來汽車領域的一種潮流和時尚,而智能互聯是汽車在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可以避免車輛間的交通事故的出現。
四、車載資通訊系統 2017年新型車輛有60%以上安裝了該系統,充分說了該系統的前景,車載資通訊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行為,並且可以提供車險保險和車輛駕駛時間和地點的相關信息,導致經銷商對車載資通訊系統十分的看中。
五、車間通信連接 未來的出行肯定是將科技完美融合,避免車輛碰撞和緩解交通堵塞是汽車的一個面臨的挑戰,而最新出現的V2V技術則可以幫助到大家,車輛能夠和智能交通信號燈實現信息交通,從而准確地制定行駛的路線。未來,升級版的V2X技術會更加全面和強大地出現。
六、感測器 感測器可以監視和操控車輛,是自動駕駛的技術基礎,像雷達、攝像頭、超聲波等均屬感測器,而這些設備的目的就是讓車輛在出行時保證車輛的安全,減少車輛的維護成本,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七、大腦到汽車技術 可能有人覺得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全是只能操控那我們買車就沒有體驗感了,當然。車倆也會出現大腦到汽車技術。摒棄傳統的操作,利用特殊裝置探測駕駛員的腦電波,從而達到用意念去駕駛汽車。
『捌』 中國未來車位的價格會如何發展,會比車還貴嗎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選擇汽車作為出行的交專通工具,但城市的停車資屬源是有限的,車位資源未來會越來越稀缺,物以稀為貴,未來車位價格也會因此水漲船高,像杭州復地壹中心車位,它周邊的車位價格每年漲幅差不多10%左右,三年漲了10萬元。價格都在三四十萬的價位。
『玖』 汽車行業近幾年的趨勢
在現代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逐步進入到汽車行業,使汽車更加智能化,但是有些因素卻制約了汽車發展,今天就對汽車行業分析,來聊聊未來十年汽車發展趨勢。
汽車行業前景分析
西面看一下汽車行業前景分析,截止2019年6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汽車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4.22億人,汽車駕駛人為3.8億人。未來十年汽車發展趨勢是動力系統將被混動、純電驅動取代;車身輕量化;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
在新能源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37%,純電動汽車仍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流選擇,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74%,保有量達到281萬輛。
汽車維修前景:目前我國汽車維修廠低學歷工人佔比例極高,通曉現代汽車原理,會用儀器、設備診斷和排除汽車故障的技術工人不超過35%,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分布大概如下:初中及以下佔48%、高中佔20%、中職佔17%、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15%。而在日本和美國的汽車維修企業,故障診斷、技術工人合格率都在70%以上,因此還是比較缺乏高素質高技能型的汽車維修人員。
至於現在開汽車廠行業前景如何,其實在如此大的汽車保有量情況下,修車還是有很多生意的,如果聘請的師傅技術可以,維修價格合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口碑。但是開汽修廠主要考慮場地問題和工具配置,這些都是成本最高的,而且容易出現新開汽車店沒人脈,因此開店前應先調查當地情況,以及成本預算,還要了解一些修車創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