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生上中職學校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一、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一)本專科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混合資助體系
國家獎學金。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每年獎勵本專科學生5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
2.國家勵志獎學金。用於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學年內,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不能同時獲得。
3.國家助學金。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20%,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設2—3檔。
4.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由主導,金融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不需要擔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用,每學年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學生支付,並按約定償還本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有兩種模式:一是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即通過就讀學校向經辦銀行申請;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即通過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提出申請(有的地區直接到相關金融申請)。
5.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實施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每年補償或代償總額的1/3,分3年補償代償完畢。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6.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對退役後復學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實行學費減免。補償代償金額根據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退役復學學費減免金額按照實際收取學費確定,每生每年均不高於8000元。
7.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等學校學生,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對其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
8.師范生教育。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教育。教育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地方師范院校師范生資助由各地自行實施。享受師范生教育的學生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但不能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
9.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教育資助。內容:一是學費資助;二是家庭經濟困難退役士兵學生生活費資助;三是其他獎助學金資助。學費資助標准,按省級人民制定的學費標准,每學年每生最高不超過8000元。生活費及其他獎助學金資助標准,按國家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規定執行。
10.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從2012年起,對中西部地區啟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用於解決學生家庭至錄取學校間的路費及入校後短期生活費,省(區、市)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500元,省(區、市)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1000元。
11.勤工助學。學校設置校內勤工助學崗位,並為學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學機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考慮。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勞動報酬原則上不低於當地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12.校內資助。學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13.綠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綠色通道」,對被錄取入學、無法繳納學費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後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採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二)研究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多種方式並舉
1.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研究生。每年獎勵4.5萬名,其中碩士生3.5萬名、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生1萬名、每生每年3萬元。
2.學業獎學金。為激勵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於創新、積極進取而設立的獎學金。中央高校根據研究生收費標准、學業成績、科研成果、社會服務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確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覆蓋面、等級、獎勵標准和評定辦法(可分檔設定獎勵標准)。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標准不得超過同階段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的60%。地方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政策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3.國家助學金。用於資助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碩士研究生資助標准不低於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資助標准不低於每生每年10000元。
4.「三助」崗位津貼。高等學校利用教育撥款、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崗位,並提供「三助」津貼。原則上,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及科研間接費列支,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等學校承擔。研究生「三助」津貼標准由高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物價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
5.國家助學貸款。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條件、程序及其他有關規定,與高校本專科生國家助學貸款基本相同。原則上,研究生助學貸款以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每學年每生貸款金額不超過12000元。
6.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屆畢業研究生赴基層就業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畢業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金額每生每年不高於12000元。
7.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研究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或學費減免金額每生每年不高於12000元。
8.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研究生,其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金額每生每年不高於12000元。
9.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普通高等學校並納入全國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教育資助。資助內容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學費資助標准每學年每生最高不超過12000元。
二、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建立起以國家免學費、國家助學金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及頂崗實習等為補充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1.免學費
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藝術類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免除學費(藝術類其他表演專業學生除外)。
對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符合免學費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相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標准給予補助。學費標准高出公辦學校免學費標准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低於公辦學校免學費標準的,按照民辦學校實際學費標准予以補助。
2.國家助學金
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為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標准生均每年2000元。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例按區域確定,六盤山區等11個連片特困地區和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學生(不含縣城)全部納入享受助學金範圍。
地方出台的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和助學金政策,范圍大於或相關標准高於國家標準的,可按照本地的辦法繼續實施。
3.頂崗實習
安排中等職業學校三年級學生到等單位頂崗實習,獲得一定報酬,用於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
4.獎學金
地方、相關行業、安排專項資金設立中職學生獎學金。
5.學校免學費等
中等職業學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國家免學費政策之外的學費減免、勤工助學、校內獎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6.其他資助
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資助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三、普通高中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建立起以為主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1.免除學雜費。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的學雜費,對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學校標准給予補助。
2.國家助學金。用於資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面約佔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20%,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准由各地結合實際分檔確定。
3.學校資助。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減免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支出。
4.社會資助。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及個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設立獎學金、助學金。
四、義務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學生配發漢語字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實施營養改善計劃。
1.免學雜費。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學雜費。
2.教科書。對義務教育階段所有農村學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提供教科書。農村學生國家課程教科書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地方課程教科書及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國家教科書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國家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配發漢語字典。
3.寄宿生生活補助。用於資助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准為小學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生每天5元(寄宿生全年在校時間按250天計算)。
4.營養改善計劃。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實施農村(不含縣城)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為國家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准為每生每天4元(學生全年在校時間按200天計算),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同時,支持地方試點,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獎補。
五、學前教育資助政策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各地建立學前教育資助政策體系。
1.資助。地方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中央財政根據地方出台的資助政策、經費投入及實施效果等因素,予以獎補。
2.幼兒園資助。幼兒園從事業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減免收費、提供特殊困難補助等,具體比例由各地自行確定。
3.社會資助。各地建立和完善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捐資,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⑵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享受的補貼政策包括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享受的補貼政策包括「兩免一補」(免學雜費、免專教科書費、寄宿生生活屬補助)。
這也是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一項基礎工程。兩免一補政策首先從貧困地區的農村地區開始落實,經過逐步推進,分階段擴展到全部農村和城市。
全國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實施兩免一補,城市則實現了全部免除學雜費。學生無論在城鄉都可以享受該政策,無論在哪裡接受義務教育,國家都會按照不低於基準定額的標准足額安排補助。
(2)學生優惠資助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補貼政策又好又快地增加教育供給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水平都取得長足進展,提高了滿足人民群眾對各級各類教育的需求的能力。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布局結構,統籌城鄉、區域教育的協調發展。把發展農村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央用於教育的投入堅持向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加強東部對中西部、城市對農村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加快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面貌的改變。
⑶ 中國銀行普通高中貧困學生資助卡費率優惠
中國銀行普通高中貧困學生資助卡:
1、具有專門的卡面設計和單獨的產品碼專,易於識別、統屬計。
2、免除開卡工本費、高中受教育期間年費。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⑷ 學校給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困難生活補助,獎學金等等
⑸ 買票的時候買了學生票也是學生票的錢,這可以說明已經採集了學生優惠資質嗎
沒。學生票隨便買,但是取票的時候需要查驗憑據。
⑹ 12306學生優惠資質核驗怎麼辦理
12306學生優惠資質核驗辦理步驟
一、第一步,首先到車站的自動取票專機進行屬核驗。在自動取票機頁面找到「優惠資質綁定」,如圖所示。
⑺ 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能異地享受相關教育優惠政策嗎
可以的。各縣區對本轄區內就讀的異地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嚴格按照規定兌現資助和落實幫扶政策。
義務教育學校要加強非本地戶籍適齡兒童的入學監管,及時辦理學籍轉接等異動手續,對未及時履行請假、休學或轉學手續的學生,要及時聯系監護人或報告學生戶籍所在縣區教育局或鎮(鄉、街道辦)政府,防止學生空掛學籍或在流轉中途輟學。
擴展自理:
教育扶貧政策涵蓋了各個階段的教育,對不同階段的教育給予不同的扶持,詳細內容有:
1.學前教育:
實行建檔立卡貧困戶幼兒平均享受國家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資助金每生每年150元(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
2.小學教育:
實行小學生全部免交學費(每生每年600元)和科書費,且每生每年享受營養改善計劃資金800元,寄宿生每生每年享受生活補助1000元。特少民族小學生每生每年另增加享受生活補助250元。
3.初中教育:
實行初中生全部免交學費(每生每年700元)和科書費,且每生每年享受營養改善計劃資金800元,每生每年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1250元。特少民族初中生每生每年另增加享受生活補助250元。
4.高中教育:
(1)實習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家庭學生免交學費每生每年800元。
(2)實行建檔立卡貧困戶高中生生活補助每生每年2500元。
5.中等職業教育:
實行建檔立卡職中生免交學費每生每年2000元,每生每年享受國家助學金2000元。
6.大學教育:
(1)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校大學生可貸生源地助學貸款每生每年學費加住宿費,最高金額8000元;研究生以上學歷可貸12000元。
(2)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高考被中央直屬部委高校錄取的學生,可申請省政府獎學金每生每年5000元.
(3)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高考被重點院校錄取的學生,可申請省政府獎學金每生每年5000元。
(4)考入普通高等學校的「直過民族」(傈僳族)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專科或本科學習期間,可申請省級財政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學費獎勵。
參考資料來源:延安市教育局—延安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異地就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資助政策落實和控輟保學追蹤監管工作的通知
⑻ 國家對殘疾人子女上學有何補助政策
殘疾家庭子女教育是有補助政策的,一般是殘疾學生補助標準的一半左右,減免標准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和住宿費進行補助,學費補助每人每學年最高不超過2萬元,住宿費補助每人每學年最高不超過2000元。
⑼ 火車票學生優惠資質核驗怎麼弄
1、到車站的自動取票機進行核驗。在自動取票機頁面找到「優惠資質綁定」,如專圖所示。
⑽ 低保戶家庭,子女上大學,有哪些政策優惠嗎
具體應當咨詢戶籍所在地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對具有內蒙古戶籍且錄取時為城鄉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考取普通高校本科類的一次性資助4萬元,考取專科或高職高專類的一次性資助3萬元。
從2014年起,內蒙古自治區對具有內蒙古戶籍且錄取時為城鄉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考取普通高校本科類的一次性資助4萬元,考取專科或高職高專類的一次性資助3萬元。至今,該政策已經幫助4萬多名貧困學子走進大學。
2014年自治區實施了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政策;2015年自治區進一步完善了該項資助政策,將孤兒也納入到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政策范圍;2016年這一政策繼續實施。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實施的一項重大教育惠民舉措。
伴隨著2016年高考的結束,填報志願和錄取工作已經展開。近日,記者走訪社區辦事處、首府高校和教育部門了解到,今年這項政策還在延續,貧困學子可以按照要求申請資助。心
資助對象
2016年被錄取到普通高等學校、具有內蒙古自治區戶籍,且錄取時為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含孤兒)。
資助標准
錄取到普通高校本科類的新生一次性資助4萬元;錄取到普通高校專科或高職高專類的新生一次性資助3萬元。
凡2015年已享受自治區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政策的學生不得重復申請。
如何申請資助?除了低保證明,學子們申請資助時還需哪些證明材料呢?
1.凡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可在規定時間內向低保家庭戶籍所在地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遞交《內蒙古自治區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資助資金申請表》和本人身份證、戶口簿、低保憑證、錄取通知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2.旗縣(市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收到學生申請表後,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申請學生的資格、條件進行初審,並將初審通過後學生名單及相關匯總信息及時提供給當地民政部門。民政部門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信息,認真審核並確認享受資助學生名單,並將審核確認後名單及時返回教育部門。
3.旗縣(市區)教育部門必須將民政部門最終確認的學生名單在本旗縣(區市)進行為期不少於5天的公示。公示過程中如有異議,旗縣(市區)教育、民政、財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並作出相應處理;經公示無異議後,由旗縣(市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按規定的資助標准將資助金發放給每位接受資助的學生。
4.內蒙古自治區助學管理中心將各地區《匯總表》匯總後,經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審送財政廳,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在收到申請撥付資助資金文件後及時將資助金撥付到盟市財政局,盟市財政局收到資助金補助文件後5個工作日內下達到旗縣財政局,旗縣財政局在3個工作日內將資助金撥付到當地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及時將資助金一次性打入接受資助學生的銀行卡中。
參考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華街街道辦事處,http://www.jnqxhjbsc.gov.cn/information/jnq_xhjjdbsc11360/msg227455680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