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多式聯運的優越性有哪些
國際多式聯運是一種比區段運輸高級的運輸組織形式,20世紀60年代未美國首先試辦多式聯運業務,受到貨主的歡迎。隨後,國際多式聯運在北美、歐洲和遠東地區開始採用;20世紀80年代,國際多式聯運己逐步在發展中國家實行。目前,國際多式聯運己成為一種新型的重要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方式,受到國際航運界的普遍重視。1980年5月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國際多式聯運公約會議上產生了《聯合國國際多式聯運公約》。該公約將在30個國家批准和加入一年後生效。它的生效將對今後國際多式聯運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國際多式聯運是今後國際運輸發展的方向,這是因為,開展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具有許多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簡化托運、結算及理賠手續,節省人力、物力和有關費用:在國際多式聯運方式下)無論貨物運輸距離有多遠,由幾種運輸方式共同完成,且不論運輸途中貨物經過多少次轉換,所有一切運輸事項均由多式聯運經營人負責辦理。而托運人只需辦理一次托運,訂立一份運輸合同,一次支付費用,一次保險,從而省去托運人辦理托運手續的許多不便。同時,由於多式聯運採用一份貨運單證,統一計費,因而也可簡化制單和結算手續,節省人力和物力,此外,一旦運輸過程中發生貨損貨差,由多式聯運經營人對全程運輸負責,從而也可簡化理賠手續,減少理賠費用。
(2)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減少庫存,降低貨損貨差事故,提高貨運質量:在國際多式聯運方式下,各個運輸環節和各種運輸工具之間配合密切,銜接緊湊,貨物所到之處中轉迅速及時,大大減少貨物的在途停留時間,從而從根本上保證了貨物安全、迅速、准確、及時地運抵目的地,因而也相應地降低了貨物的庫存量和庫存成本。同時,多式聯運系通過集裝箱為運輸單元進行直達運輸,盡管貨運途中須經多次轉換,但由於使用專業機械裝卸,且不涉及糟內貨物,因而貨損貨差事故大為減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貨物的運輸質量。
(3)降低運輸成本,節省各種支出:由於多式聯運可實行門到門運輸,因此對貨主來說,在貨物交由第一承運人以後即可取得貨運單證,並據以結匯,從而提前了結匯時間。這不僅有於加速貨物佔用資金的周轉,而且可以減少利息的支出。此外,由於貨物是在集裝箱內進行輸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可相應地節省貨物的包裝,理貨和保險等費用的支出。
(4)提高運輸管理水平,實現運輸合理化:對於區段運輸而言,由於各種運輸方式的經營人自為政,自成體系,因而其經營業務范圍受到限制,貨運量相應也有限。而一旦由不同的運經營人共同參與多式聯運,經營的范圍可以大大擴展,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現有設備作用,選擇最佳運輸線路組織合理化運輸。
(5)其它作用: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發展國際多式聯運具有以下重要意義:有利於加強政府門對整個貨物運輸鏈的監督與管理;保證本國在整個貨物運輸過程中獲得較大的運費收入配比例;有助於引進新的先進運輸技術;減少外匯支出;改善本國基礎設施的利用狀況;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與指導職能保證使用對環境破壞最小的運輸方式達到保護本國生態環境的目的。
『貳』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出台了哪些與物流有關的優惠政策
你好, 1、《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桂政發〔2009〕83號)
用好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給予現代物流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用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政策,在經濟區內的物流企業,享有《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桂政發〔2008〕61號)所列的優惠政策;在經濟區享受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免徵屬於地方部分的企業所得稅;在經濟區內物流企業的自用土地和房產,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無水港」加快發展保稅物流體系的意見》(桂政發〔2010〕68號)
(1)自治區重點物流企業,從2011年起,經自治區稅務部門審批,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中屬於地方分享的部分。
(2)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可優先用於發展物流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從使用月份起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5年,第6年至第10年減半徵收。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過程中有關契稅和印花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92號)
(1)對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過程中承受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所屬郵政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其所屬企業以出讓或國家作價出資(入股)方式取得原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應徵收契稅。
(2)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重組改制過程中新啟用的資金賬薄記載的資金或因建立資本紐帶關系而增加的資金,凡原已貼花的部分不再貼花,未貼花的部分和以後新增加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3)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改制前簽訂但尚未履行完的各類應稅合同,改制後需要變更執行主體的,對僅改變執行主體、其餘條款未作變動且改制前已經貼花的,不再貼花。
(4)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其所屬郵政企業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因重組改制簽訂的產權轉移書據免予貼花。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
〕116號)
(1)對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向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各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下同)郵政公司向各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轉移資產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予以免徵。
(2)對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向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各省郵政公司向各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轉移房地產產權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予以免徵。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13號)
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6、《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廣西物流領域的實施意見》(桂發改經貿〔2013〕1598號)
(1)對新辦的以國家鼓勵類產業為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收入佔全部收入的50%以上的民營物流企業,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給予免徵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
(2)從2013年1月1日起,區內注冊的且進駐保稅物流體系和「無水港」經營的新辦民營物流企業,其主營業務符合國家規定的鼓勵類產業項目,且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50%以上的,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之日的年度起免徵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5年。
(3)民營物流企業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5年,第6年至第10年減半徵收。指導民營物流企業用好國家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等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叄』 廣東省旅遊有關的稅收政策
這個你就是找普通的地稅機關去要,估計也不弄不全,只能在這兒給你說下版普遍的政策
從事旅遊權項目的(如風景區等)5%的營業稅,風景區內的一些其它項目也要按旅遊業徵收,如索道運輸,等,征營業稅都要附征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廣東是不是還有別的附征我不清楚,你問下稅收管理員,然後就是所得稅,小項目或單位一般核定徵收,正確核算的可以申請查帳徵收所得稅,這個看你具體的情況你自己做好籌劃
若是旅行社,是總收費減去團隊的支出,如門票、交通費、飲食費等做為營業稅計稅基礎,稅率和稅種和從事旅遊項目的是一樣
『肆』 關於廣東省學生乘車卡的優惠的問題~~~
學生卡是通過辦理的,自己買的是成人卡,你原先的學生卡有你的學生信息的,在外面買的是普通卡不是優惠卡。。。
『伍』 請問廣東省關於電子商務在稅收上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
貌 似現在電子商務不收稅吧
『陸』 廣東省有哪些相關的光伏補貼政策
目前國家對廣東省廣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的補貼政策如下:項目享有初裝補貼0.2元/W,國家補回貼答0.42元/千瓦時,市級補貼0.1元/千瓦時,連續補貼10年(已享受國家金太陽或光伏建築一體化補助資金的項目,不得申報,最高補助金額為200萬元),以上就是廣州的最新光伏政策。(此回答參考自太陽能專家廣東太陽庫新能源)
『柒』 關於廣東省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粵。廣東省一直處於改革開放前沿,深圳、珠海、汕頭率先建立經濟特區,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南瀕南海,以瓊州海峽為界與海南隔海相望,西部與廣西接壤,北部與湖南、江西為鄰,東部和福建相交。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廣東省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廣東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韓江、鑒江等。廣東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廣東的港澳同胞約600萬人,華僑、華人約為2200萬人,他們遍布世界各地。
地理概況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全境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南瀕南海。以瓊州海峽為界與海南隔海相望。西部與廣西接壤。北部與湖南、江西為鄰,東部和福建相交。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廣東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縱橫交錯。全省最高峰是位於本列山地西北端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韓江、鑒江等。珠江是中國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氣候特點
廣東省屬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是中國光、熱、水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年均溫除粵西北的連山外,均在19℃以上。溫度的緯向分布較明顯,大致北低南高。廣東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但分布不均,地區間和逐年間差異很大。廣東也是中國受台風侵襲最頻繁的省份之一。
自然資源
廣東省動植物物種豐富,其中野生資源植物有1000餘種,其中古老植物有30餘種,如水松、蘇鐵、樹蕨等,被稱為廣東的活化石。北部南嶺地區植物種類總數超過中國中部和北部植物種類的總和,有綠色寶庫之稱。珠江口沿海的灘塗還生長有成片的紅樹林。野生動物有700多種,珍稀動物則有蘇門羚、華南虎等。南海淡水面積273多平方千米,約有魚類860多種。廣東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有85種,其中有色金屬居多。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
交通運輸
廣東是祖國的南大門,毗鄰港澳,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大洋洲、中東和非洲等地區的最近出海口。全省交通發達,以廣州為中心的海、陸、空交通運輸網,四通八達。有港口100多個。民航機場8個。有京九、京廣、廣梅汕、三茂等鐵路干線,還有廣深准高速客車直通九龍。公路四通八達,等級較高。
經濟概況
廣東省工農業生產發展速度高於全國平均遞增水平。廣東的工業主要有食品、家用電器、塑料製品、服裝、卷煙、陶瓷、紡織、絲綢、機械、電子、電力、煤炭、石油、造船、汽車、化工、醫葯、建材、冶金等。已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電子工業的門類及產值居全國前列。同時廣東也是全國的水稻、蔬菜和水果生產基地。珠江三角洲是糧食、水果和甘蔗生產基地。雷州半島是熱帶作物生產基地。
文化習俗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東形成了濃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當地主要使用三種漢語方言:粵方言(又稱廣州方言)、客方言和閩方言。而地方曲藝多彩多樣,主要有廣東音樂、粵劇、潮劇、漢劇、雷劇、山歌劇等。
省會:廣州
廣州市是廣東省省會,又名羊城,簡稱為穗。位於省境中部,東連惠州市。西鄰佛山市。北靠清遠市和韶關市,南臨東莞市、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面積7435平方千米。轄10區,代管從化、增城2個縣級市。在清朝五口通商前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現在是中國南方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的門戶,是中國的南大門。廣州市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珠江穿城而過。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是全國果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工業發達。產品豐富。農副業以種植水稻、蔬菜,養殖淡水魚和家禽為主。廣州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港,還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連接全國各地。
深圳
深圳市地處廣東省南部沿海,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與香港新界接壤,北靠東莞、惠州兩市,總面積2020平方千米,共設6個市轄區。深圳市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雨量豐沛。日照時間長,氣候溫和。
深圳是枕山面海、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曲折蜿蜒的大鵬灣海岸線70多千米長,分布著大梅沙、小梅沙、溪;中、迭福、水沙頭、西涌等水碧沙白的海灘。
歷史文化名城:佛山
佛山「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早在秦漢年間。這里已是頗具規模的農民、漁民聚居的村落。唐貞觀二年(628年),在城內的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得佛山之名。佛山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佛山人文景觀林立,有祖廟、孔廟、黃公祠等文物古跡。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為佛山諸廟之首;順德清暉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此外還有孔廟、南海康有為故居、靈龜塔等。千百年來,佛山名人輩出,其中陳啟沅、黃飛鴻、康有為、詹天佑、吳趼人、李小龍最為著名。佛山還是中國粵劇的發源地。
歷史文化名城:肇慶
肇慶位於廣東省中部,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出土的青銅器表明,到春秋晚期,肇慶的嶺南土著文化已開始與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融合。漢時設縣。隋置端州,宋始稱肇慶,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唐代文學家李邕、日本人唐留學僧榮睿、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北伐名將葉挺等眾多歷史名人都曾在肇慶留下足跡。肇慶文物古跡眾多。包括宋城牆、披雲樓、梅庵、閱江樓、崇禧塔、麗譙樓、葉挺獨立團舊址、七星岩摩崖石刻等。還有佛教禪宗六祖的遺跡,東、西清真寺等。星湖、鼎湖是肇慶著名的風光景點。星湖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鼎湖山居廣東四大名山之首,有活的自然博物館之稱。
珠海
珠海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角,珠江口西側。東臨伶仃洋,南端毗鄰澳門。距廣州市140千米。市境三面臨海,港灣眾多,境內地形分散復雜,兼有低丘、孤山、平原、灘塗和紅樹林海岸。工業主要有電子、機械、紡織、輕工、化學、塑料、玻陶、醫葯及醫療器械、建築材料等門類,以及電力行業。農產品有稻穀、甘蔗、蔬菜、鮮花和荔枝、菠蘿、香蕉、大蕉、柑橘等水果。水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有著名的萬山漁場。
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因多雷暴而得名。雷州半島在廣東省西南部,伸入北部灣與雷州灣之間,面積約8000平方千米。半島南部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半島地形單一,起伏和緩,以台地為主,其次為海積平原。地面坡度一般僅3~5米。半島北部和緩的坡塘地形。海拔25~50米。台地上有螺崗嶺、交椅嶺和湖光岩等7座火山丘。半島南部玄武岩台地非常平坦,分布有10座火山丘,一般海拔25~80米,高者達200米以上。半島三面環海。岸線長約1180千米,連海島岸線總長達1450千米。東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緣多沙泥灘,並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半島東北側擁有現代化水平的南海大港湛江港,為中國對外貿易港和漁業基地之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陵園墓門是一座高大牌坊,橫排3個拱門,孫中山先生所題「浩氣長存」幾個大字刻在墓門正中央。墓道寬闊,碑石林立。方形碑亭上樹「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後面是「紀功坊」,72塊石砌疊成金字塔形坊頂,一個高舉火炬的自由神像矗立於頂上。章太炎為此坊額題了「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古篆。坊後的石碑詳記了起義經過。陵園中一年四季黃花不斷,用以象徵永垂不朽的烈士精神。
虎門炮台
虎門位於珠江出海水道咽喉,南通大海,北抵廣州黃埔港,是廣州的出海門戶。歷代兵家固守之地。虎門炮台又稱虎頭門炮台。因口門內有大小虎山,形似兩只下山猛虎雄踞江面而得名。林則徐、關天培在此共布局修築炮台11座,設置大炮300多門。威遠炮台築在南山炮台前的岩石中,與鎮遠、靖遠兩炮台呈品字形布局。炮台間系有鐵鏈、木樁、排鏈沒於水中,組成堅固陣地,阻擋外來船隻的入侵,被譽為金鎖銅關。位於虎門東南面的沙角炮台遺存有3000千克古炮一門,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佛山鑄造的。
南華寺
南華寺始建於南北朝時的梁天監元年(502年),後來宋太宗敕賜「南華禪寺」,寺名乃沿襲至今。南華寺坐落於韶關市區東南22千米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這里創立了禪宗。是佛教禪宗的祖庭。南華寺呈中軸線兩邊對稱布局。從正門進入。依次是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是開平市一帶特有的鄉土建築群體,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00多座。這些碉樓集居住與防衛功能於一體,融中西建築藝術於一身。是一道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景觀,被譽為「令人震撼的建築藝術長廊」。堪稱世界一絕。
中英街
中英街是深圳八景之一。中英街具有世界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特色,街心有八塊界碑石,界石的兩面分別用中、英文刻上界石順序號、立石時間。以此為界,部分屬深圳,部分屬香港。這條小街長250米,寬約3米。兩邊商店林立,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如今的中英街已是旅遊熱點和一個繁華的商品貿易地點。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後,中英街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成為歷史遺跡。
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面積約有48萬平方米。景區是根據游覽活動內容和世界地域結構所劃分的,大大小小的景點共有118個其中包括埃及金字塔、美國大峽谷、印度泰姬陵、巴黎凱旋門、卡納克·阿蒙神廟、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柬埔寨吳哥窟、義大利比薩斜塔等世界著名景觀。世界廣場上矗立著10尊世界著名雕塑,108根風格迥異的大石柱和近2000平方米的浮雕牆聳立在廣場四周,此外還有6座巨門和一座華麗的舞台,其中的6座巨門用以象徵世界古老文明發祥地。遊人通過世界之窗可了解到外部世界的許多美妙景觀。
七星岩
七星岩旖旎多姿,素有「峰險、石異、洞奇、廟古」之說,重點游覽區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崗,可供觀賞之景點約80處。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石室岩洞留有許多上至唐朝、下至民國的文化遺跡,占整個七星岩摩崖石刻的64%。
陳家祠
陳家祠即陳氏書院,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祠。整座建築坐北向南,由3進5間9堂6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號稱百粵冠祠。書院建築中心為主殿聚賢堂。整個建築前後左右,嚴謹對稱,虛實相間,極富層次。長廊、青雲巷使整個建築四通八達,庭院園林點綴其中,形成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整體。陳氏書院以其精湛的裝飾工藝著稱於世,建築裝飾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
自雲山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北部,是南粵名山之一。被稱為羊城第一秀,由30多座山峰組成。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山名由此得來。
丹霞山
丹霞山位於中國廣東省北部,是中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丹霞山的山體由紅色沙礫岩組成,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極具特色,被稱為中國紅石公園,這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在距今1.4億年到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沉積了厚厚的紅色地層。到距今7000萬年以後,盆地發生多次間歇上升,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盆地的紅色岩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形成了現在風光綺麗的丹霞山。
『捌』 廣東省關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政策
海洋是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全球政治、貿易格專局不斷變化形勢下屬,中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其核心價值是通道價值和戰略安全。尤其在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合縱連橫的背景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和拓展無疑將大大增強中國的戰略安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海自貿區,高鐵戰略等都是基於這個大背景下提出的。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合作夥伴並不僅限與東盟,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增進同沿邊國家和地區的交往,將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由於東盟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和必經之地,將是新海絲戰略的首要發展目標,而中國和東盟有著廣泛的政治基礎,堅實的經濟基礎,21世紀海絲戰略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