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優惠多多 » 大學生就業優惠政策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大學生就業優惠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1-04 18:14:30

Ⅰ 大學生創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3、對符合大學生自主創業條件的,可以在創業地按照規定申請2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需要注意的是國家限制行業不在此內;

4、大學生自主創業開辦小微型企業,其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簽訂1年以上的勞動合同並交納社會保險費將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5、國家對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給予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一條龍服務;

6、國家對大學生自製創業提供畢業生落戶手續,畢業生可以在創業地申請辦理戶口落戶;

7、大學生創業可以享受各地各高校的系列卓越計劃以及科教結合協同與人行動計劃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機會。

看了以上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解讀一文是否對創業優惠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最新資訊、政策可以登錄深圳問明途官網查看.

Ⅱ 國家對大學生就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大學生創業完全抄手冊政策關注襲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近年來,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根據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關規定,上海地區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可享受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及部分稅費減免四項優惠政策,具體包括: ■高校畢業生(含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准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範文本工本費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免稅3年。 ■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並享受貸款貼息。 ■上海市設立了專門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免費為大學生提供項目風險評估和指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

Ⅲ 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有優惠政策嗎

一、什麼是就業困難人員,具體對象包括那些?
就業困難人員是指因身體狀況、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難以實現就業,以及連續失業一定時間仍未能實現就業的人員。
根據《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做好促進就業工作通知的實施意見》(黔府發〔2008〕18號)等規定,凡具有本區城鎮戶口、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了失業登記,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按規定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一)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50周歲及以上的失業人員(簡稱 「4050」人員);
(二)持《殘疾證》的殘疾失業人員(簡稱殘疾人員);
(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失業人員(簡稱低保人員);
(四)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人員(簡稱長期失業人員);
(五)失去土地的農民轉為城鎮戶口的失業人員(簡稱失地農民);
(六)零就業家庭中的勞動適齡成員;
(七)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
(八)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就業困難對象。
零就業家庭是指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家庭人員均處於失業狀況的城市居民家庭。
二、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需要提供那些材料?
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請持下列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領取並填寫《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認定表》(一式二份),經鄉(鎮)公示、審核並登錄貴州省勞動就業信息網且簽署意見後,再持下列資料到區就業局辦理。
(一)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戶口本復印件應復印戶主頁和本人頁);
(二)加蓋有鄉(鎮)社會救助和勞動保障所印章的《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認定表》(一式二份);
(三)本人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原件及復印件;
(四)其他材料:
1、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50周歲及以上的失業人員(簡稱「4050」人員),持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持《殘疾證》的殘疾失業人員,持《殘疾證》原件和復印件或區殘疾人聯合會出具的殘疾證明;
3、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失業人員,持正在領取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證》原件和復印件或區民政部門出具的正在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證明;
4、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人員(是指從領取《登記證》之日起,滿一年以上的失業人員),持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出具的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證明;
5、失去土地的農民轉為城鎮戶口的失業人員,持國土部門出具的土地被徵用證明和鄉(鎮)派出所出具的農民轉為城鎮戶口的證明;
6、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應出具《零就業家庭認定證明》;
7、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持相關證明及證件原件和復印件,主要包括《零就業家庭認定證明》,或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證》或民政部門出具的正在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證明,或在校期間申請並獲得助學貸款證明,或父母持有的《殘疾證》,或本人在校期間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災難且經民政部門認定屬社會扶助對象的證明,或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證明。
8、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就業困難對象,持相關證明材料。
三、就業服務機構如何認定就業困難人員?
(一)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收到《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認定表》後,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調查、核實,對符合條件且申請資料完備的,應在申請人居住的村(社區)公示3天,經公示無異議後簽署意見上報區就業局辦理;
(二)區就業局收到加蓋有鄉(鎮)或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印章的《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認定表》後,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對符合條件的,首先登錄勞動就業信息系統確認,並在其《就業失業登記證》中的「就業援助卡」上進行標注,然後通知鄉(鎮)取回《就業失業登記證》發還給就業困難人員,且告知其妥善保管,不得出租、轉讓、租借。若有違反行為,將嚴肅處理。

四、就業困難人員如何申請就業援助?
就業困難人員可以向所在地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就業援助。經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確認屬實的,納入就業援助范圍。

五、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如何實施就業援助?
(一)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制度,通過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提供就業崗位信息、組織技能培訓等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和公益性崗位援助,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
(二)在公益性崗位上安置的就業困難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崗位補貼。
(三)建立零就業家庭即時崗位援助制度,通過拓寬公益性崗位范圍,開發各類就業崗位等措施,及時向零就業家庭中的失業人員提供適當的就業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四)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對轄區內就業援助對象進行登記,建立專門台賬,實行就業援助對象動態管理和援助責任制度,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援助。
六、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如何管理就業困難人員?
(一)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基礎台賬,詳細記載就業困難人員的年齡、技能、接受就業服務、就業願望、實現就業情況及享受扶持政策情況等基本信息。
(二)對轄區內新產生的就業困難人員,要及時受理其認定申請並予以申報認定。對不再具備就業困難人員條件或已經就業的,要及時調整、更新相關台賬和資料庫。同時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失業狀況統計制度,及時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或失業狀況,為實施援助提供依據。
(三)將認定就業困難人員的有關信息及時輸入電腦,待省廳統一建勞動就業信息系統後及時載入。
(四)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跟蹤隨訪,入戶調查。對已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若出現下列情形的,鄉(鎮)應按照規定,報區就業局進行注銷失業登記。
1、入學、服兵役、移居境外的;
2、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被勞動教養的;
3、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4、認定後實現了就業但未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的。
5、從認定之日起,應按要求每季要到勞動保障就業服務機構接受一次就業指導,連續兩次未接受就業指導的。
6、兩次以上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勞動保障就業服務機構的就業推薦或用人單位同意招用但本人無正當理由拒絕的。
7、經就業服務機構推薦上崗後,本人無正當理由辭職的。
8、向就業服務機構提供虛假信息的。
9、不應當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的其他情形。
(五)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申請人弄虛作假的,由區就業局撤銷認定,鄉(鎮)應追收其不應得的各項就業援助補貼資金。

Ⅳ 我國對大學生就業,創新提供了哪些優惠政策

一、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各級政府要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工作條件,主要充實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基層單位,從事教育、衛生、公安、農技、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
二、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考或招聘,擇優錄用。
三、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其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取消落戶限制。
四、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梵谷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 1 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五、為高校畢業生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手續提供便利。
v 六、畢業半年以上未能就業並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持學校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城市或縣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街道勞動保障機構應免費為其提供就業服務。
七、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等職業學校 ( 大專 ) 畢業生,對就業困難的應屆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由勞動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門共同實施 「 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 」 ,對需要培訓的應屆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費由教育系統承擔,職業技能鑒定費由勞動保障部門適當減免。

Ⅳ 國家對大學生就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一、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就業:

1、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

2、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

3、對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在研究生招錄和事業單位選聘時優先錄取;

4、對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項目的,給予生活補貼,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項目服務期滿並考核合格的,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高職(高專)學生可免試入讀成人本科;今後相應的自然減員空崗全部聘用參加項目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

二、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

1、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

2、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面優先;

3、退役後參加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考試時,優先錄取;

4、具有高職(高專)學歷的,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

5、退役後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後免試推薦入讀碩士研究生。

三、積極聘用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

高校畢業生在參與項目研究期間,享受勞務性費用和有關社會保險補助,戶口、檔案可存放在項目單位所在地或入學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滿,根據需要可以續聘或到其他崗位就業,就業後工齡與參與項目研究期間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社會保險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四、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

1、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2、為到中小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等方面的服務;

3、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並享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

4、登記失業並自主創業的,如自籌資金不足,可申請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規定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5、參加創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6、靈活就業並符合規定的,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五、強化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

1、就業困難和零就業家庭的高校畢業生,享受公益性崗位安置、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就業援助政策;

2、機關、事業單位免收招聘報名費和體檢費;

3、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求職補貼;

4、對離校後未就業回到原籍的高校畢業生,由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提供就業服務並組織就業見習和職業技能培訓。

Ⅵ 大學畢業優惠政策

高校畢業生創業優惠政策
年我國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優惠扶持政策
大學生自主創業優惠回政策為鼓勵高校畢業答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於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從畢業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其中,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創業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領《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離校後創業的,可憑畢業證書直接向創業地縣以上人社部門申請核發《就業失業登記證》,作為享受政策的憑證。
創業主要是由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群體組成。現今大學生創業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因為大學生屬於高級知識人群,並且經過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負著社會和家庭的種種期望。在現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也自然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新興的現象。

Ⅶ 國家對大學生就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大學復生創業完全手制冊政策關注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近年來,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根據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關規定,上海地區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可享受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及部分稅費減免四項優惠政策,具體包括: ■高校畢業生(含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准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範文本工本費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免稅3年。 ■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並享受貸款貼息。 ■上海市設立了專門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免費為大學生提供項目風險評估和指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

Ⅷ 高校畢業生就業有什麼優惠政策

3月17日消息,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20萬,再創新高。面對這一龐大的求職大軍,近期,從國家到地方層面相繼出台多項政策,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綠燈」。

資料圖:「春風行動」招聘會近期在上海舉行,圖為招聘會現場。

二三線城市頻拋橄欖枝 人才爭奪愈發激烈

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另一方面,二三線城市對人才的爭奪也愈發激烈。不少城市紛紛拋出包括降低落戶門檻、購房優惠等極具誘惑力的橄欖枝,以期留住人才。

例如,成都去年拋出的「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後就業」。按照這一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以及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兩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均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

成都還為「蓉漂」安居問題提出了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為方便外地來蓉應聘的應屆畢業生,該市還設置了20餘個7天以內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

長沙則對到當地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

鄭州此前推出了「智匯鄭州」人才新政。按照相關政策,2017年1月1日後畢業、在鄭州市域內落戶、繳納社會保險滿3個月並符合「智匯鄭州」人才政策規定條件的青年人才,均可申請生活補貼。

其中,新引進落戶的博士、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和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3年內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標准發放生活補貼;落戶後暫未就業或創業的,按上述標准發放6個月的生活補貼。

南京則為外地高校畢業生提供了面試補貼。按照規定,符合相應條件的外地來寧高校畢業生,可申請一次性面試補貼,標准為每人1000元。

去年,武漢市正式公布了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高效服務等領域的9項政策措施,支持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確保實現「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目標。